吳 丹 張秋生
(江蘇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江蘇徐州221116;江蘇師范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 江蘇徐州221116)
大洋洲有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4個獨立國家。從19世紀40年代末澳洲“淘金熱”起,華人以契約勞工的身份流向大洋洲各地并定居下來。目前,華僑華人在大洋洲的主要居住地和移民目的地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其他國家雖有華僑華人散居,但規(guī)模較小,人數(shù)較少。華僑華人群體在大洋洲逐步壯大,在世界華僑華人中的地位與影響日益提升,引起了海內(nèi)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本綜述試圖就海內(nèi)外學術界對大洋洲華僑華人研究的歷史進行簡要的回顧,并對之進行一些粗略的評述。
二戰(zhàn)前大洋洲華僑華人群體人數(shù)有限,在1880年前后最多時還不到4萬,但這一少數(shù)群體的出現(xiàn)已在當?shù)匾鹑藗兊淖⒁?。隨著到達大洋洲華人人數(shù)的增加,白人恐慌的心理日益加重,排華浪潮此起彼伏,有關政府部門及報刊媒體紛紛對華人群體展開調查和報道。這些調查和報道為我們當前研究大洋洲華僑華人歷史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參考資料,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大洋洲各殖民地的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例如,維多利亞1854年第一次人口調查記錄統(tǒng)計有中國人2341[1]。第二,當?shù)貓罂让襟w對華人的報道。盡管這些報道大多有失偏頗,立場傾于排華,但我們還是能夠從中察看出早期華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社會處境。第三,大洋洲各地保存的相關會議記錄、調查報告、華工章程、移民條例、法案等檔案資料[2]。這些材料對于我們研究早期華工和華人的生活狀況、排華事件等有重要意義。
二戰(zhàn)前關于大洋洲華僑華人的中文資料亦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清末官員學者的游歷筆記。如《郭嵩燾日記》、薛福成的《出使四國日記》、劉錫鴻的《英軺私記》、梁啟超的《飲冰室全集》等著作中都能見到有關澳洲華工的記載。第二,二次大戰(zhàn)前在大洋洲國家已陸續(xù)成立了一批華人社團,有的還建有會所,保存了早期澳洲華僑的一些圖片資料。這些圖片文字記錄為研究早期華人社會組織及生活經(jīng)濟狀況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資料。第三,直接相關的中文著作,戰(zhàn)前關于大洋洲華僑史重要的參考書籍是陳直夫的《澳洲與旅澳華僑》,于1937年由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該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主要介紹澳洲的基本概況,下編對旅澳華僑的情況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3]?!栋闹夼c旅澳華僑》的出版在當時可以幫助人們較為全面地了解早期澳洲華僑華人的社會生活狀況。
二戰(zhàn)結束后,國際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大洋洲各國及地區(qū)尤其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認識到與亞洲睦鄰的必要性及增加亞洲勞動力對開發(fā)澳洲的重要意義,順應時代發(fā)展,對華移民政策逐漸放寬,大洋洲的華人人口逐步回升。因此,從二戰(zhàn)結束到20世紀70年代末,一批學者及政府相關部門開始關注大洋洲華僑華人,尤其是港臺海外學者,起步要早于大陸的學者,其研究成果日漸增多。
如20世紀50年代臺灣學者和僑務部門出版了一些關于大洋洲華僑華人的著作。1953年,臺北正中書局出版了兩本介紹大洋洲華僑華人概況的著作,分別為雷鎮(zhèn)宇所著的《澳洲華僑概況》和司徒澤波、陳本健所著的《斐濟國、所羅門群島、西薩摩亞群島華僑概況》。兩本著作章節(jié)體例相似,內(nèi)容包括華僑所在國一般現(xiàn)狀、華僑移植過程、人口分布狀況、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情況、華僑組織與社會生活以及華僑對祖國的貢獻等[4]。兩本著作內(nèi)容豐富,是研究大洋洲早期華僑華人狀況的重要參考書。這一時期,臺灣僑務委員會主持印行了一套世界各主要地區(qū)或國家的華僑經(jīng)濟叢書,其中《澳洲華僑經(jīng)濟》一書由劉達人、田心源編著。該書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華僑移住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沿革、各行業(yè)的現(xiàn)狀、經(jīng)濟、社團的活動情況和當?shù)卣挠嘘P措施,作了簡明的敘述和分析,對研究20世紀50年代前后澳洲華僑華人的基本狀況尤其是經(jīng)濟狀況具有重要參考價值[5]。這一階段臺灣地區(qū)出版的關于大洋洲華僑華人研究的著作還有劉渭平所著的《澳洲華僑史話》(臺北:海外文庫出版社,1956年)和劉達人所著的《澳洲與中國》(臺北:海外文庫出版社,1957年)。
香港學者對大洋洲華僑華人的研究在這一時期雖不及臺灣,但亦有專著出版或論文發(fā)表。其中馮吳碧倫的《紐西蘭華僑同化之研究》(英文版)是一本獨具特色的研究新西蘭華僑的著作,該書于1959年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中國人在新西蘭的同化問題。全書資料詳實,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學術價值。
長期以來,海外華人學者都較為關注華僑華人史研究。其中美籍華裔學者沈己堯先生所著的《海外排華百年史》[6],其中第三、四章分別論述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排華百年史。作者對百年來(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對華移民政策的演變過程作了梳理與劃分,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了清晰的海外排華運動線索。作者撰寫該書時收集了大量珍貴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對研究海外華僑的歷史及現(xiàn)狀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1977年,研究澳洲華僑史的專著《新金山:澳大利亞華人 (1901—1921)》 (英文版)出版[7]。作者概述了自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華人移澳的歷史及“白澳政策”形成的全過程,深入考察了在澳華人的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及家庭社會生活等。書后附有大量統(tǒng)計圖表和原始資料,不但加強了該書的學術性,也有益于讀者在此書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研究。此外,1975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澳籍華人C.Y.蔡的《移居澳大利亞的華人》(C.Y.Choi,Chinese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in Australia,Sydney University Press,1975),也是對澳洲華僑華人研究的一大貢獻。
綜上所述,港臺地區(qū)和海外對大洋洲華僑華人的研究在這一階段取得了重大進展,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然而這一階段中國大陸對華僑華人的研究偏重于東南亞國家華僑華人的資料整理與研究,涉及到大洋洲的部分極少。從筆者搜集的資料來看,在這一時期尚未見到關于大洋洲華僑華人研究的專著或論文出版。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國跨境移民潮以超乎尋常的速度高漲,大洋洲成為中國當代新移民追尋發(fā)展的又一重要的遷入地,大洋洲華人群體人數(shù)驟增,基本社會特征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目前大洋洲華人社會擁有百萬之眾,在其社會、經(jīng)濟、文化、教育乃至政治生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大洋洲華僑華人社會的巨大變化,吸引了國內(nèi)外學術界的關注,也成為推進相關研究最重要的原動力,大洋洲華僑華人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二戰(zhàn)以前,澳洲史學家已出版有研究在澳華人歷史的著作,但他們主要研究的是殖民地時期的華人,其論述中大都帶有白人種族主義的色彩,為“白澳政策”辯護,散播“黃禍論”,支持排華。二戰(zhàn)和太平洋戰(zhàn)爭的爆發(fā)迫使澳洲面向亞洲,調整外交政策,在澳洲掀起了是否應該廢除“白澳政策”的大辯論。有些澳洲學者開始在著述中為在澳華人辯護,贊揚他們?yōu)榘闹薜拈_發(fā)和建設所做出的杰出貢獻。1972年中澳建交,隨后“白澳政策”廢除,這兩個重大事件為澳洲華人史研究提供了相對寬松民主的學術氛圍,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研究澳洲華人史的熱潮在澳洲出現(xiàn),并陸續(xù)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研究華人史的著作[8]。如A.J.Grassby的《中國華人對澳大利亞的貢獻》(A.J.Grassby,Contribution of Chinese settlers to Australia,Canberra,A.C.T.:Office of Commissioner for Community Relation,1976)、凱斯茵·克洛寧所著《殖民地上的受難者,早期維多利亞華人》(Kathryn Cronin,Colonial Casualties:Chinese in Early Victoria,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1982)較為客觀公正地評述了澳大利亞華人的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及其貢獻。又如《澳籍中國清朝官員——梅光達生平》 (Robert Travers,Australian Mandarin:The Life and Times of Quong Tart,Kangroo Press,1981),則是羅伯特·圖威斯為悉尼杰出華僑領袖梅光達寫的一本傳記,客觀完整地記述了梅光達一生的事跡。這些著作有助于重塑澳洲史學界及白人眼中的華人形象。
另一部由澳洲學者艾瑞克·羅斯撰寫的重要華人史著作是《澳大利亞華人史》[9],該書在時間上跨越了整個20世紀,主要敘述了澳洲華人的生活、工作、風俗、語言、藝術和他們的經(jīng)歷。該著作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它不僅描繪了華人在澳洲的初始和發(fā)展情況,還將中國文化作為背景與這段歷史融合在一起,以求從更深層次上來把握澳洲華人的精神氣質,讓讀者看到一個西方人眼中的華人形象和中華文化。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澳大利亞社會多元化程度的加深,移民來源地也更為多樣化,華裔群體已經(jīng)成為澳大利亞移民構成中的第三大族群。澳洲學者也從更深程度對其做更為細致的研究,如克里斯提娜·何的《移民和性別特征:澳大利亞華人婦女的工作、家庭和身份》 (Christina Ho,Migr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Chinese women's experiences of work,family and identity in Australia,Saarbrüchen,Germany:VDM Publishing,2008),又如雷·希賓斯的《澳洲中國男性技術移民的遷移與性別認同》(Ray Hibbins,“Migr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 among Chinese skilled male migrants to Australia”,Geoforum,Vol.36,No.2,2005)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港臺地區(qū)、海外華人對大洋洲華僑華人的研究日益繁榮,成果迭出。
這一時期對大洋洲華僑華人研究有重要貢獻的華人學者首推劉渭平先生,他被澳華學術界公認為是“書寫澳華春秋第一人”。上文已提及他于1956年在臺北出版的《澳洲華僑史話》。1989年,其專著《澳洲華僑史》在香港出版。全書實由13篇論文組成,作者以大量珍貴資料,詳述150多年以來,澳洲華僑的辛勤創(chuàng)業(yè)史和遭受異族排華之痛的斑斑血淚史以及廣大僑胞一片丹心向往“振興中華”的熱愛祖國史[10]。其后,他又陸續(xù)增集資料,成論文若干篇,多在臺北《傳記文學》雜志上發(fā)表,其研究范圍亦由澳洲而兼及大洋洲其它各地。這些研究成果分為15篇論文,于2000年集結成《大洋洲華人史事叢稿》,由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出版。這兩部著作不僅豐富了大洋洲華僑史的研究內(nèi)涵,也為數(shù)百年移居此地的中國人樹立了一座歷史豐碑。
另一位對澳大利亞華人研究有貢獻的澳籍華人學者是王省吾先生。他在1964年移居澳大利亞后,對澳大利亞華僑華人歷史發(fā)生濃厚興趣并進行深入研究,主要成果有《華工移民1848—1888,以澳大利亞為例》(Sing-wu Wang,The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emigration,1848—1888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emigration to Australia,San Francisco,1978)、《華人移民研究,1840—1890》、《清朝政府對華工出國的態(tài)度》、《十九世紀下半期華工在澳洲淘金謀生事略》和《澳洲的發(fā)現(xiàn)與清代中國人對澳洲的認識》等,這些著作拓展了澳洲華僑華人史的研究領域。
海外出版的大洋洲華僑華人史還有周耀星著的《紐西蘭華僑史略》。該著按照時間順序記述、介紹了華人移殖新西蘭的艱辛歷程和奮斗史、其中出現(xiàn)的杰出人物、新西蘭的排華運動、華人社會生活和社團組織、對中國的抗戰(zhàn)支持、戰(zhàn)后經(jīng)濟政治生活等[11]。該著作的出版對于了解新西蘭華僑華人的歷史有一定意義。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者們的研究范圍不再局限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對南太平洋上的小島國家華僑華人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亦有成果出現(xiàn),并有專著出版。
如1982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了吳燕和著的《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華人百年史1880—1980》,該書探討了1880—1980年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華人作為移民少數(shù)民族的適應過程[12]。作者從歷史學和人類學角度集中分析了兩個課題: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華人過去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的取得和他們謀求改變政治地位的意義。
另一本關于大洋洲華僑華人研究的著作是翟興付的《薩摩亞華僑華人今昔》。該書以翔實的資料向讀者介紹了早期華僑華人、西薩摩亞契約華工、現(xiàn)在東薩摩亞合同女工等不同時期各類華僑華人的概況,尤其是西薩摩亞華工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受到的虐待和污辱、領事們的努力以及華工獲得自由后奮發(fā)創(chuàng)業(yè)等歷史[13]。該書有助于人們了解這一遙遠的南太平洋島國華僑華人的歷史和現(xiàn)狀,也豐富了華僑華人的研究領域。
近十年來,臺灣學者主要從臺灣本土出發(fā),深入考察澳洲臺灣移民的狀況。如姜蘭虹和徐榮崇曾多次前往澳洲進行實地調查與研究,多年來對于澳洲臺灣移民的移入地偏好、移民過程、居住地選擇和決策、就業(yè)情形、社會適應等議題做過深入探討[14]。此外,他們還注重比較研究,或是與大陸、香港移民做比較,如徐榮崇的《當代澳洲的臺灣移民——兼論香港與大陸移民》(《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002年);或是與美洲臺灣移民做比較,如徐榮崇、陳麗如共同主持的《美國、澳洲、加拿大三國臺灣僑民比較研究》(臺北市:“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05年)。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fā)展,中國對外交流愈加密切,國內(nèi)移民潮興起,大大促進了國內(nèi)華僑華人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nèi)自費留學澳洲的群體越來越大,大陸學者開始較多地關注大洋洲華僑華人,出版了許多縱向梳理大洋洲華人史的演進脈絡和橫向剖析華僑華人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教育等社會問題的論文和專著。
有關縱向梳理大洋洲華僑華人史演進脈絡的著作,首先要提及的是張秋生的《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史》。該書主要探討自遠古至20世紀90年代的中澳關系,研究華工赴澳緣起與早期赴澳華工、各個不同時期的澳洲華人、澳大利亞對華移民政策的演變、澳洲華人社團的歷史發(fā)展軌跡和戰(zhàn)后澳洲華人的經(jīng)濟、政治與文化生活變遷諸問題,堪稱海內(nèi)外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澳洲華人史的力作[15]。與其同年出版的有黃昆章的同名著作,該著作探討了各個歷史時期華僑華人人口的變動、經(jīng)濟與政治活動、社團與文教事業(yè)、澳大利亞對華僑華人的政策、排華時期華僑華人所受的壓迫與剝削、華僑華人對種族歧視的反抗與斗爭、華僑華人對澳大利亞的貢獻、華僑華人同中國的關系等[16]。這兩部著作各有千秋,都可作為澳大利亞華僑華人研究的通史之作。另外,郭存孝的《澳大利亞華人華僑遺存圖鑒》以圖片資料為主,文字說明為輔的書寫形式,生動、真實地展現(xiàn)了澳大利亞華人移民150年來的發(fā)展史,為后人提供了豐富的研究史料[17]。此外,鄭寅達與費佩君的《澳大利亞史》、張?zhí)斓摹栋闹奘贰?、侯敏躍的《中澳關系史》以及阮西湖的《澳大利亞民族志》等著作中也散見有關于澳洲華僑華人的概述。繼澳大利亞華僑史方面的著作出版后,2001年,《新西蘭華僑史》出版。這是一本較為系統(tǒng)記述新西蘭華僑多年艱苦奮斗的歷程和愛國愛鄉(xiāng)的史書。全書共分12章,其時間跨度從1866年第一批華工進入新西蘭作淘金礦工開始,至2000年新西蘭華僑華人歡度龍年春節(jié)結尾[18]。該著作材料豐富,敘述明晰,是一本研究大洋洲華僑史的有價值的重要著作。
從橫向剖析華人社會的研究成果來看,目前國內(nèi)還沒有一本專著出版,多以單篇論文的形式散見于各種期刊、雜志或是以章節(jié)的形式分布在華僑華人研究總論中。在研究華僑華人史時,學者們注意到華人社團組織在華人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對華人社團組織的創(chuàng)立背景、發(fā)展演變歷史、社會性質、社會職能、特點、現(xiàn)狀等方面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考察與概述,并探索了社團組織隨歷史變遷發(fā)生的深刻變化,并強調社團在華人社會中將起著日趨重要的作用[19]。在華人經(jīng)濟研究方面,可分為早期華人經(jīng)濟和戰(zhàn)后華人經(jīng)濟兩部分。從研究者的成果中我們看到,早期華人多從事淘金業(yè)、蔬菜種植業(yè)、家具制造業(yè),華人商業(yè)也已出現(xiàn)[20]。對戰(zhàn)后經(jīng)濟的研究,吳行賜概述了1966年以來華人的經(jīng)濟活動和職業(yè)構成特點[21],張秋生探討了二戰(zhàn)后澳洲華人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與經(jīng)濟模式的構建[22]。此外,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學者出版的《華人經(jīng)濟年鑒》與《世界華商經(jīng)濟年鑒》為研究大洋洲華僑華人經(jīng)濟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華人高漲的參政熱情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綜合他們對華人參政原因的分析:相對寬松的政治氛圍是客觀因素,如“白澳政策”的廢除、多元文化政策的實施、戰(zhàn)后人權觀念的勃興等;華人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力量的增強、自身素質與專業(yè)水平的提升以及參政意識的覺醒是主要動因;此外,與海外華人參政運動浪潮的推動、華人群體的支持、華文媒體的宣傳也分不開[23]。在楊聰榮的論文《在“一個國家”和“多元文化主義”的激蕩中成長——從公民社會模式看澳大利亞華人的參政空間》中,作者利用公民社會理論來建構一個看待移民社會政治參與的參考架構,探討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澳大利亞華人參政形式發(fā)生的結構性轉變[24]。在華文教育研究方面,亦有成果顯現(xiàn)。如李天錫的《大洋洲的華文教育》,作者就大洋洲華文教育的概況作了闡述并總結其在近百年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特點[25]。又如黃磊的《澳大利亞華文教育之現(xiàn)狀》、劉蕓蕓的《澳大利亞華文教育發(fā)展狀況及原因分析》、嚴麗明的《試析新西蘭華文教育的發(fā)展》等文,分析總結了華文教育迅速發(fā)展的原因,認為主要有政府多元文化政策的支持、華人移民及其它亞裔移民的增加、面向亞洲的發(fā)展戰(zhàn)略及國際經(jīng)濟形勢的影響、中國實力的增強等幾方面原因[26]。大洋洲作為華人新移民的主要流向地之一,其“新移民”問題成為近幾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楊力探討了澳洲華人新移民的崛起,分析澳大利亞目前的華人社會結構特征[27];李海蓉對新西蘭中國大陸新移民進行了初探[28];高偉濃從移民就業(yè)情況的角度探討分析華人新移民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的生存適應狀況[29];李興探討了新移民對澳大利亞華人社會的影響[30]。
此外,在專題研究方面,有王孝詢的《澳洲華人與中國資產(chǎn)階級政治運動》[31]、黃賢強的《澳洲華人與1905年抗美運動》[32]、張秋生的《澳大利亞華人與辛亥革命》[33]等。在比較研究方面,有黃昆章的《印尼與澳洲華僑華人政策的比較研究》[34]、于海燕的《1945年以來澳洲華人移民與猶太人移民之比較》[35]。但很顯然,這些方面的研究還很薄弱,有待學者作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另外,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驟然興起并延至今天的涌向澳洲的移民潮孕育了若干紀實性的文學作品,其提供的信息亦可供學術界參考。如駱以清的《澳洲紀實》、王晉軍的《澳洲見聞》、邱秉鈞著《魂牽夢繞新西蘭》、陳靜的《澳洲新移民》、金凱平的《中國人在澳洲做地主》等,也從一個新的視角描述了大洋洲華人新移民的移民動因與從求生存到求發(fā)展的艱辛歷程。
縱觀國內(nèi)外大洋洲華僑華人研究的進展,雖然已取得諸多可喜成果,但還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
首先,研究力量還有待加強。與東南亞和美洲的華僑華人研究相比,大洋洲的華僑華人研究力量相對薄弱。在全球化和國際移民潮的影響下,大洋洲地區(qū)已成為改革開放后中國大陸居民主要的移民選擇地之一,而現(xiàn)有研究水平則不相適應。學術界應該加強對大洋洲地區(qū)的華僑華人研究,這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其次,前人所作出的豐碩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但經(jīng)過深入研究并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專著還比較少。我們應該加強相關移民理論的探討,運用跨學科的理論與方法進一步拓展華僑華人領域的研究。
第三,目前,國內(nèi)外對大洋洲各國家華僑華人的研究程度存在明顯差異,呈現(xiàn)不平衡態(tài)勢。其中,對大洋洲的兩個大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研究較為深入,成果較為顯著,而對其他小國華僑華人的研究則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我們要彌補對其他較小國家華僑華人的研究,使我們的整體研究水平得到提升和平衡發(fā)展。
【注 釋】
[1]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八輯·大洋洲華工》,中華書局,1984年,第6頁。
[2]載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八輯·大洋洲華工》,中華書局,1984年。
[3]陳直夫:《澳洲及旅澳華僑》,商務出版社,1947年。
[4]雷鎮(zhèn)宇:《澳洲華僑概況》,臺北:正中書局,1953年;司徒澤波、陳本健: 《斐濟國、所羅門群島、西薩摩亞群島華僑概況》,臺北:正中書局,1953年。
[5]劉達人、田心源:《澳洲華人經(jīng)濟》,臺北:海外出版社,1958年。
[6]沈己堯:《海外排華百年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7]C.F.Yong,The New Gold Mountain,The Chinese in Australia,1901—1921,Richmond,South Australia,Raphael Arts Pty.Ltd.,1977.
[8]王孝詢:《研究澳洲華人史的幾部中亞著作》,《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7年第2期。
[9]Eric Rolls,Citizens:Flowers and the Wide Sea,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1996.
[10]劉渭平:《澳洲華僑史》,香港:星島出版社,1989年。
[11]周耀星編著《紐西蘭華僑史略》,紐西蘭雙星出版社,1996年。
[12]David Y.H.Wu,The Chinese in PaPua New Guinea 1880—1980,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2.
[13]翟興付:《薩摩亞華僑華人今昔》,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14]徐榮崇、姜蘭虹:《澳洲臺灣移民居住地選擇因素與遷徙過程——以雪梨和布里斯本為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001年6月;《澳洲臺灣移民的空間性與地方性:居住地的選擇與決策思考》,《人口學刊》,2004年6月;《近期澳洲臺灣移民之生活現(xiàn)況分析及僑務政策上的涵意》,《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2005年11月;姜蘭虹、郭良文:《澳洲臺灣移民之職業(yè)結構》,《澳洲研究》,2001年;徐榮崇:《澳洲臺灣移民在遷徙過程中的問題、調適與適應》,2006年臺灣人口學會學術研討會“廿一世紀臺灣人口與社會發(fā)展”論文。
[15]張秋生:《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年。
[16]黃昆章:《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郭存孝:《澳大利亞華人華僑遺存圖鑒》,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18]楊湯城口述,丁身尊整理《新西蘭華僑史》,《廣東文史資料·第八十四輯》,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林金枝:《澳大利亞的華人現(xiàn)狀及其社團一斑》,《南洋問題研究》1986年第1期;黃昆章:《澳大利亞華僑華人概況》,《嶺南文史》1991年第4期;張秋生:《澳大利亞華人社團的歷史考察》,《華東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20]王孝詢:《早期在澳華人的經(jīng)濟生活》,《史學月刊》1992年第6期;張秋生:《早期澳大利亞華人的經(jīng)濟生活與主要職業(yè)構成》,《歷史檔案》2008年第2期。
[21]吳行賜:《一九六六年以來澳大利亞華人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八桂僑刊》1993年第1期。
[22]張秋生:《略論戰(zhàn)后澳大利亞華人經(jīng)濟模式的重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8年第4期。
[23]葉寶忠:《九十年代澳大利亞華人參政的回顧與反思》,《八桂僑刊》1999年第4期;張秋生:《二戰(zhàn)后澳大利亞華人的參政歷程》,《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劉芝:《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華人政治認同問題分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24]楊聰榮:《在“一個國家”和“多元文化主義”的激蕩中成長——從公民社會模式看澳大利亞華人的參政空間》,《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5]李天錫: 《大洋洲的華文教育》, 《八桂僑刊》1999年第1期。
[26]黃磊:《澳大利亞華文教育之現(xiàn)狀》,《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劉蕓蕓:《澳大利亞華文教育發(fā)展狀況及原因分析》,《八桂僑刊》2009年第2期;嚴麗明:《試析新西蘭華文教育的發(fā)展》, 《八桂僑刊》2005年第1期。
[27]楊力:《澳洲華人新移民的崛起》,《福建論壇》1996年第4期。
[28]李海蓉:《新西蘭中國大陸新移民初探》,《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11年第1期。
[29]高偉濃:《華人新移民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的生存適應分析》,《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3年第2期。
[30]李興: 《新移民對澳大利亞華人社會的影響》,《八桂僑刊》2001年第4期。
[31]王孝詢:《澳洲華人與中國資產(chǎn)階級政治運動》,《暨南學報》1993年第4期。
[32]黃賢強:《澳洲華人與1905年抗美運動》,《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3]張秋生:《澳大利亞華人與辛亥革命》,《民國檔案》2011年第3期。
[34]黃昆章: 《印尼與澳洲華僑華人政策的比較研究》,《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0年第3期。
[35]于海燕:《1945年以來澳洲華人移民與猶太人移民之比較》,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