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芭芭拉·施密茨 著 張繼云 譯
國外社會科學(xué)
“鱷魚不會希望,人類才會希望”
——“希望”在人的生命中的價值與意義
〔瑞士〕芭芭拉·施密茨 著 張繼云 譯
當(dāng)潘多拉打開盒子時,所有的“惡”,諸如疾病、死亡、失敗和痛苦都逃離了出去,只有附在蓋子上的“希望”留了下來。有關(guān)潘多拉的神話故事,自赫希俄德開始,就有多個不同的版本,由于其內(nèi)容和解釋截然不同,曾引起諸多爭議。其中,爭議的焦點在于“希望”的意義:為什么“希望”留在了盒子里?“希望”對人的價值是什么?難道“希望”也是一種“惡”?或者“希望”是一種解藥,可以幫助人解除厄運?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人們要么把“希望”理解為幻想,是對未來不恰當(dāng)?shù)钠诖灰窗选跋M崩斫鉃樵谄渌磺小皭骸倍继与x之后,存留下的最后的“神性”。針對“希望”對人是好、很重要、很有意義,還是只能給人帶來疑惑,或是對人根本就是種傷害,這是一直貫穿哲學(xué)史的問題。為了回答此問題,首先必須澄清,“希望”究竟是什么?有“希望”意味著什么?“希望”的本質(zhì)是什么?
誰提出有關(guān)“希望”的問題,首先就會意識到,在現(xiàn)代哲學(xué)中,“希望”的問題一直受到遮蔽。與認(rèn)識、愿望、信念和期待不同,“希望”很少被提及,幾乎沒有受到重視。當(dāng)然也存在特例。在經(jīng)院哲學(xué)時期“希望”還是個中心話題:托馬斯·阿奎那針對“希望”撰寫了一卷本的《神學(xué)大全》(Summa Theologica),并把“希望”作為感覺,作為除了信仰和愛以外的神學(xué)意義上的“善”來對待。自近代開始,“希望”的問題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在十七和十八世紀(jì)的哲學(xué)家當(dāng)中,笛卡爾和斯賓諾莎常常把“希望”視為他們“感覺理論”中一種無趣的,甚至是具有干擾性的情感因素。只有康德把“我可以希望什么?”的問題作為哲學(xué)三大基本問題之一而提出。此外,在晚些時期的現(xiàn)象學(xué)和存在主義哲學(xué)中可以找到關(guān)于“希望”問題的研究,如恩斯特·布洛赫在其Noch Nicht Seien的本體論中指出“希望”的社會政治維度,并與馬克思哲學(xué)相聯(lián)系。①Zu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des Hoffens vgl.zum Beispiel Cartwright(2004).
近些年來,分析哲學(xué)開始轉(zhuǎn)向?qū)Α跋M眴栴}的研究。爭論的焦點集中在三個問題上:首先是鑒于“希望”的結(jié)構(gòu)及其與其他現(xiàn)象(如行為、理性和信任)之間的關(guān)系,主張把“希望”問題作為心理學(xué)現(xiàn)象來考察。②Vgl.etwa McGeer(2008),Pettit(2004)und die Beitr?ge in Snyder(2000).其次是針對“希望”對于個體生命價值的追問。①Vgl.Etwa Bovens(1999)und McGeer(2004),deutscheü bersetzung in diesem Band.最后是主張把“希望”作為與政治進(jìn)程相關(guān)聯(lián)的集體現(xiàn)象進(jìn)行論證。②Braithwaite,V.(2004),Collective Hope,in: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92,6-15.und Drahos,P.(2004),Trading in Public Hope,in: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92,18-38.鑒于此,本文嘗試就前兩個問題展開研究。不涉及有關(guān)集體“希望”及其社會維度的問題。由于前兩個問題是在個體“希望”的層面上展開,因此,本文的論述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的設(shè)想是闡述“希望”在人的生命中的作用,即通過人生命形式中“希望”的角色、地位以詮釋“希望”的意義。這一思路與維特根斯坦通過語法解釋心理學(xué)概念的涵義相關(guān)聯(lián)。維特根斯坦在其心理哲學(xué)的框架內(nèi)雖然只是間或研究“希望”問題,但是,本文的題目卻是選取維特根斯坦的一部手稿為題:“鱷魚不會希望,人類才會希望”。因此,本文嘗試指出,“希望”是特別表征人的特性,與人生命形式的重要特性相交織。為了進(jìn)一步說明這一交織狀態(tài),本文第一部分就“希望”的兩種分類展開研究,因為這兩種分類不僅在當(dāng)代,而且在過去也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一個是把“希望”作為一種感覺,另一個視“希望”為期待或是愿望。第二部分將列舉“希望”與期待和愿望五種不同的特性,以論述“希望”的意義。第三部分將回到“希望”的價值問題上,以駁斥否定“希望”價值的論點。
什么是“希望”?有關(guān)“希望”的定義在當(dāng)今分析理論的文獻(xiàn)中有諸多的解釋:或是作為愿望,或是作為信念,或是作為兩者的綜合。③Pettit,Ph.(2004),Hope and Its Place in Mind,in: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92,152-165.Bovens,L.(1999),The Value of Hope,in: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59.3,667-681.有些思想家把“希望”籠統(tǒng)地描述為一種狀態(tài),或是“傾向”、④Gravlee,G.S.(2000),Aristotle of Hope,i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38,461-477.或是“主動性”。⑤Snyder,C.R.(1995),Conceptualizing,Measuring,Nurturing Hope,in: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73,355-360.同樣,在哲學(xué)史上,對“希望”的特性和定義也存在諸多的詮釋:在斯賓諾莎看來,“希望”是“無法遏制的快樂”的情緒,而笛卡爾把“希望”視為“心的渴念”。有時,“希望”被描述為對所希望事物的期盼,如經(jīng)院哲學(xué)時期的思想家把“希望”概括為spes qua(作為純粹作用的希望),和通過可能的,或是必要的“希望”的對象(如基督教思想家)加以解釋。本文就從中選擇兩種解釋加以說明。
首先,“希望”是種“感覺”。按照這一說法,Jon Elsner把“希望”理解為“追求情感”和“恐懼”的對立面。⑥Elsner,J.(1989),Nuts and Bolt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Cambridge.與“恐懼”相反,“希望”有時也被解釋為作為快樂的形式,正如斯賓諾莎所說:“希望不是別的,就是變動不居的快樂,產(chǎn)生于對未來和過去事物的想象,而且我們對這一事物的起點持懷疑態(tài)度?!雹逽pinoza,B.(2010),Die Ethik,Schriften und Briefe,Stuttgart,132.其實,這樣對“希望”進(jìn)行直覺的歸類是沒有說服力的,因為“希望”和快樂是迥然不同的。我們可以說,我們“希望”著,但卻感覺不到快樂。準(zhǔn)確地說,“希望”應(yīng)該是特殊形式的“感覺”。
這種對“希望”的歸類,說明“希望”與“感覺”(如快樂和恐懼)相類似,我們從感官上猶如“感覺”一樣受到刺激。我們是否會“希望”什么,并不取決于我們的意志。雖然我們可以“希望”,但是我們是否真的在一個具體的情形下而 “希望”,卻并不是意志的事情。鑒于此,在經(jīng)院哲學(xué)時期,“希望”大多不是作為根本的“善”,如“公平”而被理解,而是作為神學(xué)意義上的“善”,人們不能獲取,只能由上帝賜予。
然而,如果僅僅就此把“希望”草率地歸為“感覺”是很不恰當(dāng)?shù)?。要把“希望”具體地想象為“感覺”,就像輕而易舉地想象快樂和恐懼那樣,是很困難的。在何種程度上可以解釋我整天“希望”收到朋友信件的那種“感覺”?如果把我此時的“希望”解釋為一種態(tài)度或是心境,不是更恰當(dāng)嗎?在我看來,簡單地把“希望”歸為“感覺”似乎過于草率。我們不必否認(rèn)在“希望”時所感覺到的,“感覺”是“希望”的一部分,但是,即使“感覺”與“希望”同在,也不能說,“希望”本身就是“感覺”。
就“希望”是否就是“感覺”這一問題,維特根斯坦也有過論述。在這個問題上,維特根斯坦提出,在什么時候人開始“希望”的問題。維特根斯坦說:“試想想,如果有人說,‘人會希望’。那么,人們該如何描述這一普遍的現(xiàn)象呢?人們可以觀察一個孩子,等待他有一天能夠表達(dá) ‘希望’;然后,可以說,‘這個孩子今天第一次有希望了’。這聽起來很奇怪!盡管可以很自然地說,這個孩子今天第一次說了‘我希望’。但為什么很奇怪呢?因為人們不會談?wù)撘粋€嬰兒他希望,還是不希望,而只會談?wù)摮赡耆???傊?,生命會漸漸地給希望留出一個位置。”①Wittgenstein,L.(1989)Zettel,in:ders.,Werkausgabe,Bd,8,F(xiàn)rankfurt,496.
對嬰兒我們可以說,他會感覺到快樂和恐懼,但是我們不會把“希望”歸給一個嬰兒。一方面是因為,人在 “希望”時缺少獨特的肢體表達(dá)——雖然有典型的快樂行為,但卻沒有典型的“希望”行為。很難想象一個人的“希望”狀態(tài)。因為,不知道該想象什么。相反,想象一個人的快樂或者憤怒的狀態(tài)是沒有問題的。另一方面,“希望”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是漸漸地有了位置,人也是逐漸學(xué)會了 “希望”。維特根斯坦指出,“希望”概念的復(fù)雜性在于它是生命中的復(fù)雜模式。這一點,會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清楚地表達(dá)出來。這里僅指出,把“希望”歸為“感覺”的范疇是有問題的。因為“希望”與快樂的感覺,存在明顯的區(qū)別。事實上,人們也很少說到這樣的分類;對此,存在這樣一種傾向,即這樣的分類是錯誤地認(rèn)識了“希望”的概念。
其次,本文探討“希望”的古老概念,即把“希望”視為對未來“善”的期待。由于這里把“希望”納入到期待范疇,顯然是強調(diào)“希望”的認(rèn)知一面。這種觀點在當(dāng)代學(xué)術(shù)研究中常常被細(xì)化。于是,Philipp Pettit和Luc Bovens通過相加的方法理解“希望”,即期待加愿望加想象。②Bovens,L.(1999),The Value of Hope,in: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59.3,667-681.und Pettit,Ph.(2004),Hope and Its Place in Mind,in: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92,152-165.這是一種“疊加”的觀點,該觀點試圖以分解各部分來領(lǐng)會“希望”。針對這種分析,我們可以首先提出反駁的是,它并沒有向我們更多地解釋“希望”,相反,卻使我們面臨失去“希望”。因為,這看上去似乎僅僅是其他精神現(xiàn)象組合而成的一種特別類型。這里存在兩點認(rèn)識上的錯誤。首先,因為在“希望”和期待以及“希望”和愿望之間存在重要的區(qū)別。針對期待的對象來說,期待是中性的,是無關(guān)緊要的。而“希望”卻無論如何都不是中性的,而是“為思想潤色”(維特根斯坦)。相反,愿望指向所有幻想的事物;而“希望”卻不然。我可以說,我有一個愿望,明天一早醒來長出一副翅膀,但我卻不能“希望”。引入想象,看上去是針對直覺而言的。比如,我“希望”我的生活發(fā)生變化,但是在變化之后是個什么樣子,卻并不具體。其次,如果嘗試把“希望”作為綜合進(jìn)行說明,就會導(dǎo)致這樣的問題:即“希望”的現(xiàn)象是如何達(dá)到統(tǒng)一的?各個部分之間是如何發(fā)生相互作用,從而產(chǎn)生了“希望”?對此并沒有交待清楚。這說明,當(dāng)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我們又回到了問題的出發(fā)點。如果把“希望”理解為天然的現(xiàn)象,那么就與“分析”相對立。以上兩種解釋模式之所以不成立,在于它們不能解釋 “希望”的獨特性。因此,在接下來的部分,本文將轉(zhuǎn)變視角,不是對“希望”進(jìn)行歸類或分析,而是描述“希望”在人的生命形式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進(jìn)一步理解“希望”。
表達(dá)“希望”的一個基本的句式就是,“我希望……”,即“希望”指稱“命題”。與“愛”和“害怕”相反,“希望”不能指向單個的客體。但是如果說:“我指望你”,似乎是個特例。然而,這句話是“我希望得到你的幫助”的省略句。為了深入理解“希望”,必須要考察“希望”可能的命題。那么,應(yīng)該如何描述“希望”的對象呢?
1.“希望”的對象:可能性。顯然,我們不能隨意地“希望”什么。首先必須把所“希望”的東西視為“善”,正如現(xiàn)象學(xué)所表述的,“希望”的對象是積極的。其次,就像托馬斯·阿奎那所說的,所“希望”的東西,雖然難,但卻并非不能實現(xiàn)。因此,所“希望”的事物不是理所當(dāng)然的。比如,通常情況下,不能說“我希望明天去購物”。但“希望”也不能指向“不可能性”。所以,如果一個人說,“我希望明天早上醒來時長出了翅膀”,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希望”的事情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說,多大程度上能夠出現(xiàn),是完全不確定的。這樣,“希望”就與“期待”存在一個重要的區(qū)別,即“希望”可以指向不可能的對象。“希望”可以忽略可能性的標(biāo)準(zhǔn)。只是在極具可能性的前提下,不能還說“希望”什么?!跋M碧幵凇翱赡苓_(dá)到”和“并非理所當(dāng)然或是顯而易見”之間。這里,還有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即“希望”的意義并不取決于客觀的可能性,而取決于相關(guān)的人所認(rèn)為的可能性,不是真正客觀意義上的可能性。一個人“希望”什么,也可能會隨著他(她)對所“希望”事物的了解程度而發(fā)生變化。
2.“希望”的對象:時間性。在傳統(tǒng)的有關(guān)“希望”的定義中,“希望”被規(guī)定為對未來“善”的期待,也就是說,只能對未來存在的事物“希望”。這一命題可以通過實例加以說明。比如,人們不能“希望”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沒有發(fā)生過。但是,如果進(jìn)一步考察,似乎這一時間性的規(guī)定是不夠的。因為,舉個例子來說,我可以“希望”我的祖父不是納粹。我之所以可以“希望”,是因為我不知道我祖父過去的任何事。這里,“希望”似乎與未來并不是直接相連,但卻是通過對所“希望”的事物的認(rèn)識而間接地與未來連在一起?!跋M辈粫纱穗S著所“希望”的事情的出現(xiàn)而消失,而是隨著人對所“希望”的事物的認(rèn)識而消失。一個人只要對其所“希望”的一無所知,他的“希望”就會持續(xù)下去。但這并不意味著,“希望”的對象就是實現(xiàn)了的認(rèn)識。換句話說,“希望”的對象并不是獲得關(guān)于X的知識,而是X本身。盡管如此,“只能對未來希望”這一命題也是正確的,因為在上面的例子中,并不是“希望”祖父的過去假設(shè)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是“希望”一種過去的狀況,即祖父不是納粹。只能在未來中“希望”,這一命題可以這樣來解釋,只有未來具有敞開性,這種敞開性對“希望”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同樣,愿望和期待也指向未來;當(dāng)然,愿望也可以指向過去,因為愿望不與自身的時間和邏輯的可能性相連。
3.“希望”與行為之間的關(guān)系?!跋M钡牡谌齻€特征在現(xiàn)代分析哲學(xué)中常常處于中心地位,尤其是在心理學(xué)中有時會過于受到重視。在當(dāng)代大多數(shù)探討“希望”的學(xué)術(shù)論文中,“希望”被看作主動現(xiàn)象,且與其他主動現(xiàn)象的關(guān)系密切。換言之,為設(shè)立目標(biāo),“希望”是必要的,而目標(biāo)影響著行為?!跋M痹谛袨橹酗@現(xiàn)。持這一觀點的Pettit把“希望”與計劃緊密相連,他認(rèn)為,“從認(rèn)識論意義上看,希望與計劃相對應(yīng)。如果通過某種構(gòu)想而產(chǎn)生希望,那么,這種主動行為的希望就是應(yīng)對確信的方式”。①Pettit,Ph.(2004),Hope and Its Place in Mind,in: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92,152-165.按照菲利普·佩梯特,由于“希望”的至上地位,在一系列個別事實中,“希望”使人們免去了失去自我的危險。與菲利普·佩梯特相似,Victoria這樣論述 “希望”的主動作用:“希望總是帶有一種能動的特性。因為從本質(zhì)上說,無論在我們的思想還是行為中,希望都是一種積極的、能動的方式?!雹贛cGree,V.(2004),The Art of Good Hope,in: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92,100-127.對于行為來說,“希望”是很重要的,因為行為與人的認(rèn)識及行為能力相關(guān)。當(dāng)人們充滿希望地想象某物時,那么,“希望”就一定會對行為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跋M闭{(diào)整并提升人的行為能力。在這一點上,人可以代表著潛能,因為人有 “希望”。正因為有“希望”,人不僅僅是事實上的行動者,而且還是潛在的行動者。如果要確定“希望”在人的生命形式中的作用的話,一定要強調(diào)“希望”與行為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這一點肯定會得到認(rèn)同。然而,在當(dāng)代分析哲學(xué)中,由于過于強調(diào)“希望”的主動性,而排除了“希望”行為的被動性。
4.“希望”與被動性。在分析哲學(xué)中,“希望”與主動行為之間存在強勁的關(guān)聯(lián),這一觀點與傳統(tǒng)哲學(xué)強調(diào)“希望”的另一個特征相反,突出現(xiàn)象學(xué)的作用,強調(diào)“希望”的被動性。因為,誰“希望”什么,就意味著,他知道所“希望”的東西并不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清楚地知道他不能對所“希望”的進(jìn)行全面的規(guī)劃,知道這里面存在著限度。如果有誰能夠計劃所有的事,那也就不需要“希望”什么了。從基督教的意義上看,“希望”的這一特性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基督教的“希望”指向理想之國,最終上帝會讓它得以實現(xiàn),那是上帝的恩賜。當(dāng)然,這種被動性同樣出現(xiàn)在世俗的日常語言之中。人所“希望”的,只存在于自我能力的彼岸,即使人可以通過行動做些什么。顯然,有“希望”就有可能失望。滿懷“希望”的人十分清楚,所“希望”的事物具有非強迫性。在現(xiàn)象學(xué)中,把“希望”的這一被動性解釋為,為了實現(xiàn)“希望”而“操心”的“實體”。因為人自身是不能為此而 “操心”的。比如Middendorf就提出,“希望”有被動性,這種被動性通過人們在 “希望”中賦予命運以人性而得以彰顯。這一論述是否切合實際?在世俗生活中,難道“希望”不再與負(fù)責(zé)實現(xiàn)“希望”的“實體”相關(guān),而根本就是對人的一種理解,或是人的行為能力的限度?當(dāng)然,“希望”同時反映人的行為特點:即人們不知道所“希望”的東西是否能應(yīng)驗,這表明,其實人是不能計劃“希望”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對“希望”產(chǎn)生影響。與Pettit的觀點相反,我們似乎可以說,如果能夠以極大的把握計劃什么,那就不需要“希望”了。
5.“希望”的語言從屬性。以上提到的“希望”的特性可以讓人們明白,在人類的生活中,為什么“希望”是逐漸地?fù)碛辛说匚弧R粋€孩子慢慢認(rèn)識了這個世界的物理及邏輯限度的可能性,同時它也漸漸學(xué)會理解自己行為可能性的限度,并在它的目的中嵌入這種限度?!跋M卑?,人們知道所“希望”的并不都在各自的把握之中——“希望”是一種復(fù)雜的能力。當(dāng)討論動物是否也會“希望”時,維特根斯坦還強調(diào)“希望”的其他特性。
“人們可以想象動物會憤怒、恐懼、悲傷與驚嚇。但是‘希望’呢?為什么沒有‘希望’?
狗可以認(rèn)為,主人就在門口。但它能夠去設(shè)想,主人將在后天回來嗎?那它究竟不能設(shè)想什么?如果是人會怎樣?應(yīng)該如何回答這一問題?
是不是只有會說話,才能‘希望’?答案是:只有會使用語言才能‘希望’。換言之,‘希望’的出現(xiàn)是復(fù)雜生命形式的飾變?!雹賅ittgenstein,L.(1995),PhilosophischeUntersuchungen,in:ders.,Werkausgabe,Bd.1,F(xiàn)rankfurt,489.
毫無疑問,動物可以有不同的情緒與感覺,但是卻沒有“希望”。鱷魚既沒有“希望”,也不會“希望”。鱷魚為什么不會“希望”?從上面提到的“希望”的特性可以找到答案,即“希望”指向未來的可能性。即使涉及的是最小的可能性,也會得到承認(rèn)。一個動物知道等待食物,是受訓(xùn)練的結(jié)果,訓(xùn)練它等待今天食物的出現(xiàn)。然而,這種有條件的訓(xùn)練與“希望”的能力截然不同??吹揭恢击{魚,張大嘴巴趴在沙灘上,我們不能說它此時正“希望”捕獲獵物。如果我們把鱷魚的這種行為理解為“希望”,那就一定存在“希望”的主動性和被動性,就完全可以區(qū)分鱷魚的等待、希望和期待。顯然,這里鱷魚的行為只是等待,而不是“希望”。針對“希望”來說,鱷魚缺少人類生命形式的復(fù)雜性以及與人的行為的關(guān)聯(lián)。除此之外,維特根斯坦在這里還強調(diào),“希望”從屬于對語言的把握?!跋M钡那疤崾钦Z言的表達(dá),與掌握語言的可能性相關(guān)聯(lián)。沒有哪一種特定的行為可以代替語言的表達(dá)。維特根斯坦說,人該如何想象一種典型的非語言行為?人們根本不知道。最后,從“希望”的未來指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希望”的特征是可以涉及遙遠(yuǎn)未來的事實。但是,狗卻不會“希望”主人后天回來。狗缺乏時間關(guān)聯(lián),因為時間關(guān)系只有通過語言才能完成。
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說,“希望”是“生命的復(fù)雜模式”。本文在此指出了“希望”概念的幾個方面。除此之外,還應(yīng)該提到:比如McGreer強調(diào)“希望”與信任的關(guān)聯(lián)。②McGree(2008),Trust,hope and empowerment,in:Austral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86,237-254.Bovens指出“希望”對于同一性的作用。③Bovens,L.(1999),The Value of Hope,in: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59.3,667-681.另外,還有一種觀點沒有提及:即“希望”作為主要的社會現(xiàn)象,一方面建立在共同的行為方式上,另一方面通過個體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從以上提到的“希望”的特性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人類的生命形式中“希望”為什么如此地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反映人存在的主要特性。顯然,針對未來,人們并非借助可能性僅僅聽從于期待。“希望”所表現(xiàn)的是,人類在意識到世界改變的可能性同時,也意識到嵌入命運的可能性。由此,“希望”的概念反映出,從主動意義上,人類是行動者,從被動意義上,人類屈服于事實。因此,這一概念表現(xiàn)出人類的受傷害性以及應(yīng)對受傷害的能力——也許這一點更重要。
“希望”留在了潘多拉的盒子里,是因為“希望”在所有的“惡”中是唯一的“善”?是因為“希望”(正如布洛赫所說)是行善者?還是因為“希望”是別樣的“惡”?當(dāng)尼采如此清晰地寫出下面這段話時,他是這樣理解神話的:
人的家中總是有只幸福的圓桶,并認(rèn)為桶里有什么樣的寶物是個奇跡;當(dāng)人突如其來地想抓住桶時,這個桶就能聽從人的吩咐。因為人不知道,那只帶來潘多拉盒子的桶,裝滿了“惡”,而把留下來的“惡”視為最大的“善”,即“希望”。宙斯不想讓人類放棄生命,(即使受盡“惡”的折磨)而是繼續(xù)前行,忍受新的痛苦的折磨。對此,宙斯給與人類以希望:事實上,那是“惡”中最大的“惡”,因為它延續(xù)了人類的痛苦。①Nietzsche,F(xiàn).(1954),Menschliches,Allzumenschliches,in:ders.,Werke in drei B?nden,Bd.1,München,495.
哲學(xué)史上,并不是只有尼采對“希望”作出了消極的判斷。
總的來說,對“希望”價值的抨擊主要有三點:
1.“希望”是一種幻覺,因為它遮蔽著對“真實”的清晰觀望。
2.“希望”使心靈茫然,擾亂心靈的寧靜。
3.“希望”是消極的,因為它對事實不會產(chǎn)生任何影響。一旦所“希望”的東西沒有出現(xiàn),結(jié)果只能是失望。如果所“希望”的如期而至,那么即使沒有預(yù)先的“希望”,也會對此感到欣喜。
在哲學(xué)史上,第一點大概是最常見的,即把“希望”判定為消極的。因為“希望”迷惑了人對“真實”的判斷。它妨礙對事物清晰、真實的認(rèn)識,使觀望變得混濁。在這一意義上,叔本華把“希望”視為“心的愚笨,這種愚笨使理智離開正確估量的概率,以至于把一比一千視為很可能的事”。②Schulz,O.(1999),Die Kritik der Hoffnung bei Spinoza und Schopenhauer,in:Schopenhauer-Jahrbuch,80,125-146.這種對“希望”的指責(zé)是正確的,因為事實上,“希望”忽略了可能性,這種無視可能性的做法是危險的,會導(dǎo)致迷惑他人及迷惑自我。如果把對“真”的追求解釋為理性,那么,“希望”就是非理性的。“無視可能性”是愚蠢,而不是創(chuàng)造性的能力。然而,如果認(rèn)為有“希望”的人,并不會否認(rèn)“希望”的非可能性及非強迫性;而有意義的“希望”會堅持對事實的清楚觀望,并(鑒于、由于)盡管事實存在仍然“希望”。那么,這種觀點并不符合“希望”。因為,滿懷希望的人不是愚蠢,而是為自己設(shè)立了因為“希望”才擁有的前景和目標(biāo)。也許,對“希望”的這一責(zé)難與把“希望”概念誤導(dǎo)為“期待”有關(guān)。如果“希望”就是“期待”,那“希望”確實是幻覺。但“希望”不是幻覺。
第二點對“希望”的異議出現(xiàn)在斯多葛派和后來的斯賓諾莎哲學(xué)中。按照他們的解釋,“希望”擾亂了心靈的寧靜,因為“希望”與外界的、不可影響的事件有關(guān)。“希望”不會永遠(yuǎn)帶來幸福,因為人會不斷地受到干擾。一個真正自由的人遠(yuǎn)離恐懼或是“希望”。第二個命題除了開始的設(shè)想 (人類會過著最大限度不受任何干擾的生活,那會是幸福的生活)會受到批判以外,也忽略了人類趨向未來的行為,忽略了“希望”既提供情感,同時又提供認(rèn)知的積極方法。在這一點上還可以走的更遠(yuǎn),即“希望”距離人生途中的幸福十分遙遠(yuǎn)。既然幸福永遠(yuǎn)不能達(dá)到,只是存在著,既然幸福包含著偶然的機緣,那么幸福永遠(yuǎn)不會取決于人,對幸福的這一認(rèn)識同樣適用于“希望”。
第三點是懷疑命題:“希望”對存在的事實不做任何添加。最佳情況下,“希望”是多余的;最差情況下,“希望”具有傷害性。正如結(jié)果總是關(guān)系到所“希望”的東西,所以,“希望”不會帶給人利益。人一旦有“希望”,而所“希望”的又沒有出現(xiàn),那么,人就不得不失望地生活著。如果有“希望”,而所“希望”的也如期而至,那么人就會萬分地欣喜,而這種欣喜與預(yù)先“希望”無關(guān)。這一命題認(rèn)為“希望”對世界上存在的事實毫無用處。其實,這種觀點并不切合實際。事實上,“希望”會引導(dǎo)人從事與沒有“希望”不同的行為?!跋M本褪沁@樣改變著世界,即使失望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希望”與豐富人生的積極情感相關(guān)聯(lián),在此意義上,Luc Bovens指出,“希望”的intrinsichen價值,這種價值就在于,當(dāng)預(yù)測好的狀況時,就會帶給人幸福感,并有益于人對自我的認(rèn)識。
然而,也許有人會問,“希望”就沒有傷害性嗎?在生物倫理學(xué)中人們討論,如果不給與一個瀕臨死亡的病人以康復(fù)的希望,是否會更好?因為這樣,他就會對死的可能性有個心理準(zhǔn)備。試想想,如果一個癱瘓兒的父母,違背醫(yī)學(xué)的所有可能性,一味地對孩子的康復(fù)抱著希望,就會使孩子很難接受作為一名殘疾人而生活。事實上,如果忽視事實的可能性,或是錯誤的認(rèn)識,最終沒有利用這些可能性,那么,“希望”就會使人的“看”變得混濁。然而,是不是就此應(yīng)該認(rèn)為“希望”是存在問題的?怎樣來回應(yīng)對“希望”的質(zhì)疑?首先,解決此問題的可能性在于“區(qū)分”,就像Victoria McGeer那樣。她把“希望”分為三種類型,并否認(rèn)“一廂情愿”的“希望”的積極價值。因為在Victoria McGeer看來,“一廂情愿”的“希望”在人的行為中意味著逃避責(zé)任。這種“希望”更多地是強調(diào)“希望”的主動性?;貞?yīng)此問題的第二種可能性在于,在上面提到的狀況中,檢驗是否對“非可能的東西”抱有“希望”,如果是這樣,那么,滿懷希望的人就是在自欺欺人。最后,在人的生命中“希望出現(xiàn)奇跡”的想法占有怎樣的位置?難道對一切“希望”的“希望”都是有意義的“希望”?都是合理的?也許,“希望”就處在“有意義的希望”的邊緣,處在所有緣由與準(zhǔn)則的另一側(cè)。如果“希望”使可能的行為半途而廢,那“希望”就是有害的。因為,這時“希望”指向的是“非可能性”,它更多的是“愿望”,而不是“希望”。
也許,這里會有人提出疑義,這樣的“希望”或許也會有積極的作用。Paulus指出,至今為止,“希望”從來都是被描繪為一種態(tài)度,一種指向具體事實的情緒。然而,“希望”是否不存在更深層次的、存在論的意義?(這一意義有時被稱為“絕對希望”)這種“希望”并不與“害怕”相對,而是與懷疑相反。這就是Gabriel Marcel和Otto Friedrich Bollnow所論述的“希望”。①Vgl.Marcel,G.(1964),PhilosophiederHoffnung,München. undBollnow,O.F.(1979),Neue Geborgenheit.Das Problem einerüberwindung des Existentialismus,Stuttgart. Ders(2009).,Das Wesen der Stimmungen,Würzburg.他們認(rèn)為,與其他所有類型的“希望”不同,這種“希望”可以保持住生命。但我個人并不認(rèn)為,“絕對希望”與“希望”的特殊類型有關(guān)。人們并不是在存在論意義和具體的意義上“希望”什么,而是在具體的意義中顯示“絕對希望”。關(guān)于存在“絕對希望”的命題不應(yīng)該強調(diào)“希望”的特別形式,而應(yīng)該強調(diào)這樣一個事實:人有“希望”,或者概言之,人總是對更加美好的未來充滿“希望”,“希望”世界更美好,包括個人及社會和政治。如果喪失“希望”的能力,就是無望。與所有具體的“希望”相反,“希望”的能力是不需要證明的。人有能力“希望”,這一點是無可辯駁的。這似乎與人的理性能力相似,是人身上固有的。在此意義上,“希望”是人的生命形式中無需證明的部分。這也說明,“希望”對于人類,是多么地重要。如果沒有“希望”的能力,人類也就沒有辦法對付潘多拉盒子中的“惡”了。有了“希望”的能力,人類可以對抗疾病、死亡,以“希望”改變現(xiàn)狀。托馬斯·阿奎那認(rèn)為,如果我們在天堂,就不需要“希望”。對于人類來說,沒有“希望”的生命不是人類的生命。
我希望本文已表明了我的觀點:在人類的生命形式中,“希望”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哲學(xué)對“希望”的關(guān)注卻極少,這是不公正的。也許,有些哲學(xué)家愿意接受Lord Byron的觀點:“希望是什么?希望是除了涂在存在論臉上的顏料外不是別的;稍稍觸碰事實就會把希望擦掉。然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面頰凹陷的妓女。”②Byron,G.(2010),Letters and Journals of Lord Byron:with notices of his life,2,Cambridge,214.一個面頰凹陷的人只“希望”豐滿。一個妓女的“希望”就是每個人都不帶偏見地對待她。那些可以買到的以及“容易得到”的就不是“希望”?!跋M笔沁@樣一種現(xiàn)象:它既不信賴幻想,也不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chǔ)上;“希望”與情感相關(guān)聯(lián),是一種認(rèn)知態(tài)度;它一方面不需要任何理由,另一方面又必須為此辯護;它既是主動,又是被動;人類在遇到“希望”的同時,又要學(xué)會“希望”。因此,“希望”向我們表明,人類如何能夠成功地處理行為與偶然性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而偶然性是人的生命特征。
【譯者簡介】張繼云,哲學(xué)博士,遼寧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教授。
芭芭拉·施密茨(Barbara Schmitz),德國弗萊堡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現(xiàn)任職于瑞士巴塞爾大學(xué)哲學(xu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