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素媛,賴志強,蔡小艷,賴大偉,丘金花
(廣西畜牧研究所,廣西 南寧 560001)
我國南方地處亞熱帶,夏季多雨高濕,導致大量的夏季牧草未能有效風干儲藏,而冬季氣溫低,牧草產量低、供應不足,這一現(xiàn)象制約了我國南方地區(qū)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因此,研究出適合于南方冬季氣候特點的高產優(yōu)質牧草種植模式是畜牧業(yè)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作為我國南方地區(qū)一年生栽培草地的主要栽培種多花黑麥草(Loliummultiflorum),其秋播作為冬春季牧草利用的種植模式不斷擴大,可獲得較高產量,但是其蛋白質含量不高,牧草品質較差。相對于黑麥草,豆科牧草蛋白質含量高,兩種牧草混播后可均衡牧草的營養(yǎng)成分而且適口性好,這可提高牧草利用率[1]。豌豆(Pisumsativum)、苜蓿(Medicagosativa)、三葉草(Trifoliumspp.)、苕子(Viciadasycarpa)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在世界上被廣泛種植,可用于青刈、調制干草或青貯等。不同的豆禾混播種植方式中,1∶1行的種植方式的各項經(jīng)濟性狀指標均優(yōu)于其它方式[2]。本研究對4種一年生豆科牧草與多花黑麥草進行隔行混播研究,以期篩選出適合南方種植的最佳冬季牧草組合模式,為建立高產優(yōu)質的一年生冬季混播栽培草地提供科學依據(jù)。
1.1試驗地自然條件 試驗地位于廣西省南寧市廣西畜牧研究所內(22°50′ N、108°21′ E),海拔88.1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21.7 ℃左右,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2.8 ℃,夏季最熱月7、8月平均28.2 ℃,年均降水量為1 341 mm,平均相對濕度為79%。土壤為紅壤土,有機質含量低,pH值4.5~6.5[3]。
1.2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多花黑麥草、豌豆、苕子、白三葉 (T.repens)和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
1.3試驗方法
1.3.1試驗設計 試驗設多花黑麥草+豌豆、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多花黑麥草+紫云英和多花黑麥草+苕子、多花黑麥草+苕子+紫云英5種混播模式。試驗小區(qū)面積為5 m×2 m,完全隨機排列,重復3次;隔行混播;行距50 cm。每個小區(qū)播種量分別為多花黑麥草12 g+豌豆75 g,多花黑麥草12 g+白三葉10 g,多花黑麥草12 g+紫云英60 g,多花黑麥草12 g+苕子75 g,多花黑麥草8 g+苕子50 g+紫云英40 g。
于2011年9月播種,當年12月27日進行第1次刈割,次年3月第2次刈割,4月進行第3次刈割。
1.3.2數(shù)據(jù)采集 刈割時,每個小區(qū)隨機選5株測定植株高度,每小區(qū)刈割面積5 m2(小區(qū)面積的一半),測定鮮草產量,每重復取1 kg鮮草,自然風干,測干物質含量。另取1 kg樣品,由廣西畜牧研究所動物營養(yǎng)室測定多花黑麥草和豆科牧草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無氮浸出物、干物質、粗灰分、鈣、磷等營養(yǎng)成分。
1.3.3數(shù)據(jù)處理 對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用DP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TUCKY方差分析法)。
2.1株高 5個組合中,豆科生長速度最快的是豌豆,每年生長高度為190.94 cm,顯著高于紫云英和白三葉(P<0.05),而苕子、豌豆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對3次刈割的多花黑麥草株高進行測量,多花黑麥草+豌豆、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多花黑麥草+苕子+紫云英組合中的多花黑麥草生長速度較快,可見,這3個組合中豆科牧草對多花黑麥草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圖1)。
圖1 各組合的多花黑麥草與豆科牧草株高比較Fig.1 Comparison on plant height of ryegrass and leguminous forages of different groups
2.2豆科牧草產量 各混播組合中豆科牧草總產量高低依次為多花黑麥草+豌豆>多花黑麥草+苕子>多花黑麥草+苕子+紫云英>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多花黑麥草+紫云英。產量最高的是豌豆的產量,達7 253.33 kg·hm-2,顯著高于紫云英和白三葉(P<0.05),分別高出128.33%和96.39%。豌豆產量比多花黑麥草+苕子和多花黑麥草+苕子+紫云英這兩個組合分別高出50.59%~58.37%(表1)。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豌豆在第3茬時已基本上沒有收成,這可能是由于豆科牧草再生性弱,還可能是前次刈割時留茬太低,導致其不能再生,但在相同的種植管理水平下,豌豆的產量依然為最高,表明其鮮草生產潛力較大。白三葉的草產量很低,可能是由于多花黑麥草對白三葉的遮陰較強,影響其生長(表1)。
2.3多花黑麥草產量 各混播組合中多花黑麥草鮮草總產量從大到小依次為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多花黑麥草+紫云英>多花黑麥草+苕子>多花黑麥草+豌豆>多花黑麥草+紫云英+苕子,分別為43 310.00、41 686.67、41 653.33、36 670.00和33 390.00 kg·hm-2(表2)。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和多花黑麥草+紫云英組合的多花黑麥草產量較高,可能是由于白三葉、紫云英被遮陰,長勢較弱,為多花黑麥草提供了足夠的生長空間,而苕子、豌豆對多花黑麥草的競爭力強于白三葉和紫云英。
表1 不同組合中的豆科牧草鮮草產量比較 Table 1 Comparison on fresh yield of leguminous forages in different groups kg·hm-2
表2 不同混播組合中的多花黑麥草鮮草產量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n fresh yield of ryegrass in different groups kg·hm-2
2.4鮮草總產量及豆禾比 由試驗結果(表3)可知,各個組合中,不同牧草種植組合3次刈割的總鮮草產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多花黑麥草+苕子>多花黑麥草+紫云英>多花黑麥草+豌豆>多花黑麥草+紫云英+苕子,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多花黑麥草+苕子、多花黑麥草+紫云英和多花黑麥草+豌豆組合總鮮草產量分別為47 003.33、46 470.00、44 863.33和43 923.33 kg·hm-2,而多花黑麥草+紫云英+苕子的相對較低,為37 970.00 kg·hm-2。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不同組合間總鮮草產量差異不顯著(P>0.05)。
在總產量較接近的情況下,豆禾比高低可以反映牧草的綜合品質。幾個組合中,豆禾比最高的是多花黑麥草+豌豆,達到0.198,其次是多花黑麥草+紫云英+苕子,為0.137,再次是苕子,為0.116,而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和多花黑麥草+紫云英兩個組合的豆禾比均低于0.1(表3)。
表3 不同組合中鮮草總產量比較及豆禾比 Table 3 Comparison on total fresh yield of the ryegrass and leguminous forage and legume to Gramineae ratio in different groups kg·hm-2
2.5營養(yǎng)分析 經(jīng)分析測定,多花黑麥草和各組合中的豆科牧草品種營養(yǎng)豐富。豆科牧草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苕子26.85%,其次是紫云英26.14%,豌豆的也達到20.35%,白三葉的低于20%(表4)。本研究中的多花黑麥草粗蛋白含量較高,達18.07%。
試驗結果表明(表5),各混播組合單位面積產出的營養(yǎng)物質中,粗蛋白產出量最高的組合是多花黑麥草+苕子,為8 819.06 kg·hm-2,比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多花黑麥草+紫云英、多花黑麥草+豌豆分別高270.42、456.96、717.55 kg·hm-2;最低的是多花黑麥草+紫云英+苕子,比多花黑麥草+苕子低1 565.28 kg·hm-2。粗脂肪產出量相對較高的是多花黑麥草+苕子和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兩個組合,為2 660.00 kg·hm-2左右,比多花黑麥草+紫云英、多花黑麥草+豌豆和多花黑麥草+紫云英+苕子分別高2.6、6.8和21.3百分點。多花黑麥草+苕子組合的無氮浸出物、鈣、磷產出量在各組合中較高,而多花黑麥草+紫云英+苕子的最低。
表4 多花黑麥草和不同組合中的豆科牧草風干率及營養(yǎng)成分Table 4 Nutritions of ryegrass and leguminous forages in different groups %
在南方冬季,一年生多花黑麥草與4種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生長適應性。加強水肥管理,可獲得較高的豆科、禾本科牧草產量,解決冬春季畜禽飼草在質和量方面的平衡供應,使飼草的蛋白供應滿足冬春季畜禽生長、發(fā)育和增重的需要[4]。
從試驗結果來看,各個混播組合鮮草產量差異不明顯,但較高的組合是多花黑麥草+白三葉和多花黑麥草+苕子兩個組合,分別為47 003.33和46 470.00 kg·hm-2,這與匡崇義等[4]的研究結果相近。
營養(yǎng)價值方面,較其它組合,多花黑麥草+苕子組合的營養(yǎng)物質產出量在各項指標中總體表現(xiàn)優(yōu)良。多花黑麥草中粗蛋白含量較高,達18.07%,分析原因,首先品種因素影響著多花黑麥草的營養(yǎng)成分,粗蛋白的含量在7.63%~16.84%[5],其次不同施氮量對多花黑麥草植株粗蛋白含量有影響,在一定范圍內,植株粗蛋白含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6],本研究中,試驗地周圍農戶家庭排放含N元素較高的廢水,增加了多花黑麥草粗蛋白含量。
表5 不同組合總的營養(yǎng)物質含量比較Table 5 Total nutri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kg·hm-2
多花黑麥草+苕子、多花黑麥草+豌豆組合的豆禾比較高,分別為0.116、0.198,豌豆刈割2次后已基本不長,分析原因可能是隨著刈割次數(shù)的增加,豆科牧草的競爭能力由強于禾本科變成弱于禾本科,表明禾本科的再生能力強,適宜刈割,而多次刈割對豆科牧草不利[7]。白三葉、三組合的豆科鮮草產量很低,可能是由于生長前期,豆科牧草白三葉、紫云英發(fā)芽期較長,生長緩慢,而多花黑麥草競爭能力強,占據(jù)主導地位,白三葉、紫云英被遮陰長勢弱。綜合分析結果表明,冬季牧草最佳混播組合為多花黑麥草+苕子、多花黑麥草+豌豆。
長期以來,人們過分強調單一的糧食生產,加上現(xiàn)階段土壤肥力對商品肥料的依賴,使得土地利用不合理,破壞了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8]。利用冬閑田進行禾本科牧草與豆科牧草混播優(yōu)于單播禾本科牧草,因為其地上生物產量用作飼料,豆科牧草地下部分可作為很好的肥料,能有效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為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保障[9]。豆科牧草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有效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形成穩(wěn)定的團粒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使草地生長快,利用期長[1]。豌豆茬可提高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提高土壤含水率[10]。苕子兼有飼草和綠肥雙重作用,能改良因長期超負載生產導致的土壤惡化問題[11]。
在豆科牧草利用上,生產中建議刈割豌豆時留茬高度在50 cm左右,以保證豌豆的再生條件,獲得更高的產量。由于豆科牧草再生性次于多花黑麥草,建議刈割利用時先刈割多花黑麥草,以利其再生長,同時也能促進豆科牧草的生長[12]。
[1] 蘭興平,王峰.禾本科牧草與豆科牧草混播的四大優(yōu)點[J].四川畜牧獸醫(yī),2004,169(12):45.
[2] 張鮮花,朱進忠,穆肖蕓,等.豆科、禾本科兩種牧草異行混播草地當年建植效果的研究[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2,49(4):765-770.
[3] 易顯鳳,賴志強,蔡小艷,等.四種藤蔓豆科牧草生產性能的比較[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012,180(2):28-29.
[4] 匡崇義,徐馳,薛世明,等.云南北亞熱帶冬春牧草混播組合試驗研究[J].草業(yè)與畜牧,2011(5):17-18.
[5] 雷荷仙,趙建剛,張進國,等.品種及茬次對多花黑麥草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J].草業(yè)與畜牧,2011(10):11-14.
[6] 杜華平,江海東,周琴.氮肥對一年生黑麥草營養(yǎng)成分影響的研究[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8(2):23-24.
[7] 鄭偉,朱進忠,加娜爾·古麗,等.不同混播方式對豆禾混播草地生產性能的影響[J].中國草地學報,2011,33(5):45-51.
[8] 王祺,朱廷軍.河西灌溉農區(qū)小麥復種毛苕子是發(fā)展立體農業(yè)的重要途徑[J].中國草地,2002(3):64-67.
[9] 王建文,賴志強.冬季豆禾牧草混播研究進展[J].草業(yè)與畜牧,2012(2):22-24.
[10] 王素蘭.豌豆在輪作倒茬中的作用[J].草與畜雜志,1989(1):23-25.
[11] 陳宗元,渠慎春,章鎮(zhèn),等.黃河故道地區(qū)果園種植毛葉苕子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農業(yè)科技通訊,2009(9):95-99.
[12] 李翔宏,劉斌.黑麥草與豆科牧草混播技術[J]. 牧草與飼料,200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