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第六醫(yī)院手外科,浙江 寧波 315040)
肩周炎是骨科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之一,所致疼痛使患者肩部關節(jié)活動受限,從而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1]。我院對手外科門診收治的肩周炎患者在進行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療的同時給予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獲得了較顯著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間醫(yī)院門診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16例,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并通過相關項目的臨床檢查嚴格排除存在外傷和結核及腫瘤患者,且無應用相關藥物過敏史。其中男 71例,女 45例;年齡 43~77歲,平均(52.83±10.67)歲。根據(jù)臨床護理模式的不同而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5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表現(xiàn)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利多卡因的藥物治療和基礎護理,給藥方法為在30 mL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武漢遠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397)中加入30 mg曲安奈德注射液(昆明積大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605),并于患者肩關節(jié)囊內注入10 mL,再于每個痛點注入3 mL。干預組則在此基礎上給予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方案,具體措施如下。
心理護理:肩周炎患者在承受機體痛苦的同時也經受著極大的心理負擔,醫(yī)護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通過對肩周炎疾病知識和利多卡因藥物知識的講解使患者充分認識到肩周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積極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解除思想顧慮,努力爭取患者的全面支持和配合。
疼痛護理:加強對肩周炎患者疼痛狀況的監(jiān)測和評估,并通過播放音樂和規(guī)律性按揉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以減輕疼痛感,并根據(jù)患者的個體差異和實際病情應用鎮(zhèn)痛藥物,并且在使用過程中要嚴格遵照醫(yī)囑,盡可能使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癥狀得到及時的控制和有效的緩解。
康復護理:患者疼痛癥狀消失后,應為其制訂和實施功能鍛煉方案,開展前后擺動練習、回旋畫圈運動、正身雙手爬墻、側身單手爬墻、肩內收及外展等相關鍛煉,從而通過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使肩部運動功能得以恢復,并防止其再次復發(fā)。
健康教育:大力開展關于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療肩周炎的專題講座,讓患者了解疾病預防和治療的相關知識。叮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保持正確的睡姿,并避免用患肢抬舉重物而使肩部受到損傷。指導患者進行科學合理且適時適度的運動和鍛煉,有效防止肩部肌肉的萎縮和粘連。
治愈:治療后患者肩部疼痛癥狀消失,肩關節(jié)前屈在150°以上,外展在 120°以上,后伸在 45°以上,內旋或外旋在 60°以上;顯效:經治療后患者肩部疼痛癥狀基本消失,肩關節(jié)前屈在120~150°之間,外展在 90 ~120°之間,后伸在 30 ~45°之間,內旋或外旋在45~60°之間;好轉:經治療后患者肩部疼痛癥狀減輕,關節(jié)活動度較前增大,但仍存在活動受限;無效: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體征無變化。以治愈+顯效+好轉合計為總有效。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n=58]
表2 兩組臨床用藥情況比較[例(%)]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jié)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癥病變,并以肩關節(jié)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2]。肩周炎多發(fā)于50歲左右的中年人,以女性患者居多[3]。肩周炎患者早期肩關節(jié)一般呈現(xiàn)陣發(fā)性疼痛,常常由于天氣的變化及體力勞累而引發(fā),并逐漸發(fā)展成為持續(xù)性疼痛癥狀,病情日益加重且晝輕夜重,最終導致肩關節(jié)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到限制[4]。肩周炎患者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肩關節(jié)的功能活動,最終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大幅度降低[5]。因此,系統(tǒng)綜合療法已成為肩周炎患者臨床治愈的希望。
目前,臨床上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注射療法治療肩周炎患者,并取得了一定療效,但僅靠單純的藥物治療很難鞏固療效[6]。故在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注射肩周炎時,應積極給予患者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方案,對于解除疼痛癥狀、擴張血管和減輕肌肉痙攣以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試驗結果表明,干預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較對照組有大幅度改善和提升(P<0.05),使用鎮(zhèn)痛藥的比例和再次用藥的比例較對照組均顯著降低(P<0.05)。綜上所述,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對于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療肩周炎患者臨床療效的改善,具有積極的輔助治療意義。
[1]李平華.肩周炎[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71-73.
[2]莊和思,馬愛清,裘衛(wèi)東.帕瑞昔布治療肩周炎30例[J].中國藥業(yè),2010,19(11):65.
[3]暴樹芝,車樹林,楊愛麗.康復護理在肩周炎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16):109-110.
[4]嚴秀群,朱藝成,吳軍君.肩周炎72例康復護理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2):221.
[5]廖玉梅,陳啟攵紅,王居篤,等.肩周炎綜合治療的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33(28):6 187-6 188.
[6]孫曉陽,于長江,榮景臣.曲安奈得復合利多卡因、維生素B12局部注射在肩周炎治療中的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07,1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