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 雷佳
【摘要】蘇珊·桑塔格是美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和小說家。小說《死亡匣子》盡管是桑塔格反對闡釋理論指導下的創(chuàng)作實踐,但仍保留了一定的可闡釋空間。本文從敘述中的固定人物、迪迪在夢中的個性顯露、海絲特的象征意義三個角度探索了該小說的相對可解信息,由此說明只有相對的反對闡釋。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反對闡釋。
【關鍵詞】蘇珊·桑塔格;《死亡匣子》;反對闡釋;可解因素
與桑塔格的第一部小說《恩主》相比,《死亡匣子》有向傳統(tǒng)文學靠近的趨勢。故事依然荒誕,敘述依然如同迷宮,但小說基本上有著相對連續(xù)完整的情節(jié),故事的發(fā)展并未完全失去邏輯,從而使作品具有一定的闡釋空間。在該小說中桑塔格糾正了《恩主》式的偏激與極端,力求在闡釋與反對闡釋之間保持一種張力,一方面把自己的理論投射到小說中,一方面也給讀者留下一定的闡釋空間。《死亡匣子》這部小說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桑塔格從激進的反對闡釋寫作姿態(tài)向傳統(tǒng)小說回歸的一個關鍵性轉折點,因而有必要提升該小說在桑氏作品中的位置。本文從敘述中的固定人物、迪迪在夢中的個性顯露、海絲特的象征意義三個角度對小說做出合乎邏輯的解釋,試圖從紛繁的情節(jié)中理出線索,找出主人公迪迪自殺的真正原因。從對小說的具體分析中可以看到“反對闡釋”是相對的,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反對闡釋。作者在闡釋與抵制闡釋之間保持了一定的張力。
一、敘述中的固定人物
小說從主人公迪迪的“中心意識”出發(fā)展開情節(jié),其他人物圍繞迪迪或濃墨重彩,或簡單勾勒,故事慢慢向前推進發(fā)展。在這一部充滿變幻和運動的小說世界里,有一個人物是相對不變的,那就是穿白衣白褲,身上散發(fā)著嘔吐氣味的黑人醫(yī)生。此人在迪迪自殺被送進醫(yī)院后第一次出現(xiàn),在聽聞鐵道工伊卡多納被火化后,迪迪想象著本應該執(zhí)行的尸檢,又一次出現(xiàn)了白衣白褲身上散發(fā)著嘔吐為的黑人。后來,迪迪第二次殺人之后,由隧道拐進畫廊,又聞到嘔吐物的氣味。最后,迪迪在一間接一問的墓室里穿行,在“偵察未來”和“探索自己的死亡”時,年輕黑人又推著小車來到他的床邊,身上依然有嘔吐物的氣味——不過敘述者終于為我們揭開懸念,點明那是迪迪的嘔吐物的氣味。經過梳理,筆者發(fā)現(xiàn),黑人醫(yī)生總共出現(xiàn)四次,且這四次出現(xiàn)場景具有一定的共性:近距離接觸死亡,被死亡的氛圍所籠罩。這或許說明當?shù)系厦媾R死亡,身體極度衰竭時,始終是黑人醫(yī)生在旁邊進行挽救治療。這一固定不變的人物對讀者解讀小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把讀者帶入迪迪的幻想世界,又負責任地把讀者帶出。直到走出迪迪的世界,讀者才頓悟剛才所發(fā)生的一切——漫長的夢境,短暫的現(xiàn)實經歷。
二、迪迪在夢中的個性顯露
迪迪的死亡之夢中又套了若干小夢,可以稱之為“夢中夢”,主要有四個:焚毀布娃娃之夢,保姆瑪麗之夢,貝殼之夢,猿猴之夢。夢境雖荒誕,但終究是現(xiàn)實的投射,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與迪迪相關的真實信息,讀者可以通過這些夢境走進迪迪的心靈深處,了解迪迪自殺的真正原因。
1、布娃娃安迪之夢
布娃娃安迪是童年迪迪的最愛?!八钕矚g那個布娃娃;而且任何人都不如安迪這樣親。比迪迪的父母還要親?!缺A_還要親。比瑪麗還要親。”(桑塔格,2009,p.66)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安迪視若珍寶的布娃娃,卻一直遭受著迪迪的摧殘。迪迪自己受到欺負,或者他人侵犯了迪迪對娃娃的獨家所有權,這些憤怒都會轉嫁到娃娃身上。娃娃安迪慘遭摧殘,“漸漸瞎了眼,禿了頭,四肢不全,渾身是灰,衣著破爛”,(死,p.67)成為記載迪迪無望的憂傷的史冊。更為糟糕的是,這只布娃娃在迪迪十一歲那年被扔進了萬圣節(jié)的篝火,僅僅是為了想討好其他孩子,想融入街區(qū)里其他淘氣鬼之列,迪迪撒謊說這是他表妹安的玩具,并和伙伴們一起設想表妹安淚流成河的場景。
從這個夢境亦或回憶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到童年迪迪的性格特征,懦弱,不敢反抗被保姆瑪麗照料的令人窒息的生活,無力反抗來自他人的欺負,而只會把怒氣轉嫁到無辜的布娃娃身上。迪迪的愛包含著摧毀的力量,畸形的愛。愛一個東西同時卻傷害它,比如布娃娃,比如后來的海絲特。懦弱的迪迪渴望通過焚燒布娃娃獲得同伴的認同,最后卻得到伙伴們的嘲笑。年少的迪迪感覺被愚弄,被背叛,心靈的傷痕久久無法愈合,直至成年。從此害怕與他人的交往,變得更加自閉。他變得似乎誰也不喜歡,誰也不親進,不喜歡弟弟保羅,前妻離開時曾說迪迪不愛她。不喜歡自己的同事,時刻注意保持距離。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迪迪的不幸在于缺乏一份職業(yè),缺乏一種他可以滿腔熱情的去從事的活動?!杀臑碾y性的選擇。他由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沒有任何東西能激發(fā)他的力量,讓他產生愛”。(死,p.174;175)沒有激情的生活,也是迪迪自殺的原因之一。
夢中的布娃娃反復對迪迪說著兩個詞——寬恕和忘卻(forgiveandforget),小說中也曾明確說道:“迪迪一生都無可救藥地忠誠與自己的過去,也不管它多么令人痛苦,他深陷在對紀念品以及對過去的痕跡所抱持的無謂不舍之中?!保ㄋ?,p.276)糾纏于過去,留不住現(xiàn)在,無法忘卻過去的痛苦,無法寬恕傷害自己的人,迪迪的人生悲劇或許源自于此。
2、貝殼之夢
迪迪夢見在火車上遇見的牧師和郵票販子在欣賞一個非常精美的貝殼——“海洋之光”。兩人的贊嘆陶醉之情使迪迪妒火中燒。兩位收藏家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迪迪感覺被排斥在外,越來越沮喪。迪迪并非喜歡貝殼本身,他之所以想擁有它是因為看到牧師和郵票販子賦予它的價值。迪迪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么從精神上占有它。于是他開始發(fā)表長篇大論說這個貝殼是假冒偽劣之品,毫無價值。貝殼在他的詆毀之下果真變得丑陋不堪,牧師和郵票販子失望地把它扔到窗外。迪迪突然感到懊悔不迭,他誹謗了一個美麗的東西。夢中迪迪跳出飛馳的火車去尋找被拋棄的貝殼,遍尋不著,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身處貝殼之中,在其中爬走。這一夢境集中反映了迪迪的嫉妒個性。嫉妒他人所愛之物,自己無法得到于是設法摧毀。
嫉妒在小說中多有反映,嫉妒保羅在精力上和成就上超越他,有時候表現(xiàn)為羨慕,羨慕那些熱愛自己勞動的人,羨慕那些熱愛自己的人,羨慕那些能肯定自己生命的人,羨慕伊卡多納那種人的盲目而粗野的精力,甚至羨慕海絲特的失明。伴隨羨慕的當然是沉重的自卑感?;蛟S可以說,嚴重的自卑感和自我價值的缺失是迪迪自殺的另一原因。
3、猿猴之夢與保姆瑪麗之夢
與海絲特同居期間迪迪想給她讀自己高中時寫的一部從未發(fā)表的小說,但是卻找不到那部珍藏已久的手稿。反而在夢中還原了小說內容。夢中的主人公是一個猿猴,馬戲團里兩只大猿交配所產之子。出生是渾身光滑,是人類嬰兒的模樣,一對好心的夫婦收養(yǎng)了它,取名為海華沙·肖。直至十四歲那年父母在車禍中喪生,父母的至交林登轉而收養(yǎng)了他。林登卑鄙地羞辱和打擊海華沙,殘忍地披露海華沙的真實身世。得知真相,海華沙痛苦不已,逃離了馬戲團,四處流浪,避開人類,小小年紀過上了隱居生活。但是更可怕的事情開始于他十六歲,他發(fā)現(xiàn)自己從臉上開始,渾身上下長出濃密的毛。海華沙·肖正在變成狼孩。從此他徹底與人隔絕,住在巖洞里。夢中迪迪傾聽者狼孩的講述,非常同情他的遭遇。迪迪抱著他,安慰他,給他梳毛發(fā)。偶爾也害怕狼孩的動物本性,但是無限的同情憐憫占了上風。
迪迪感覺“這個夢似乎與他息息相關。所有的一切都匯聚其中。他與父母、瑪麗、保羅、瓊的關系。尤為重要的是,他與自己的關系。與伊卡多納的那場任性、快速而永遠無法抹去的交鋒。還有他對海絲特的愛。”(死,D.316)
這個夢寓意相當深刻。似乎感覺到狼孩或許是影射迪迪自己。童年的傷害迫使迪迪關閉對外交流的大門,而蜷縮在自己的世界里(洞穴)。拒絕去愛他人,也難以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愛?!短K珊·桑塔格傳》作者認為“這個故事是一種迪迪自己隔離于社會、逃離他的動物本性以及生存本能的評價?!保枴ち_利森,2009,p.145)
迪迪或許有著和狼孩一樣的悲慘童年,而小說交代迪迪在成長在一個家境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受到良好教育,似乎并無太多的坎坷。但是敏感的迪迪卻不曾感覺幸福。在拜訪伊卡多納的遺孀之后的夢境中,迪迪夢見自己娶了伊卡多納的妻子彌拉,彌拉(Myra)在夢中又變形為幼年的保姆瑪麗(Mary),兩者不僅名字相像,而且行為上有共同之處:粗俗,絮絮叨叨,廢話連篇,令人生厭?!罢Z言是神圣的,和身體一樣神圣。彌拉伊卡多納是語言的褻瀆者,是瑪麗的忠實信徒。跟瑪麗在一起,迪迪居然沒有變成聾子,可真是個奇跡?!保ㄋ?,p.172)此外,瑪麗對保羅和迪迪在飲食起居上照顧程序化,一成不變,令人窒息。保羅六歲那年勇敢找母親談話,要求脫離保姆的照料,獲得了獨立。而心軟的迪迪害怕看到瑪麗的傷心,成為瑪麗強烈關懷欲的唯一對象。迪迪的過于軟弱使自己成為被困于這種窒息的生活。迪迪夢見自己娶了彌拉或者是瑪麗,都是勉強自己去擔負那份不必要的義務。迪迪對別人似乎有一種太多的責任感,總是努力地去照料體諒他人,最終卻使自己深陷其中,無法逃脫自我編織的牢籠。
從這些夢境中,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迪迪的童年遭遇和性格特點,了解他自殺的真正原因。種種因素堆疊在一起,迪迪找不到繼續(xù)生存下去的理由,于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蓱z的迪迪。
三、海絲特的象征意義
迪迪出差途中殺人之后,心中惶恐不安,急于找人傾訴,最后他選擇了盲女海絲特,話到嘴邊的時候,他改了口,說是自己在下火車的時候想自殺。這突如其來的“虛假的坦白”卻激起了海絲特愛意,并要求和迪迪在火車的衛(wèi)生間內做愛。迪迪正好將自己未使完的“暴力”用在了海絲特的身上,欲望得到了及時的發(fā)泄,與海絲特的短暫結合緩和了迪迪的緊張情緒。
迪迪至始至終活在彷徨憂郁中,對生命無法把握的游離感使得他急于抓住攀附鮮活的實體,盲女海絲特有幸符合他所有想象的條件,正因為她失去了視力,所以世界對她來說,是有無數(shù)可能的,她也不會挑剔存在,她有平靜坦然的異賦,像鎮(zhèn)靜劑讓趨于絕望毀滅的迪迪重新審視世界,獲得生的力量,但她畢竟是凡人,她的能量不足以把他拉回來,她也害怕自己的熱量(生命的熱量)被這個無底黑洞吸走,爭吵不能解決問題,似乎惟有性將他們拴在一起來面對死亡這個共同敵人。愛情的確是發(fā)生了,不管多么脆弱,不管能否渡到彼岸,是抵擋黑暗隧道里最后一絲光芒。
海絲特從某種意義上成了迪迪的安慰自己內心生活的“工具”和“手段”,仿佛在殺人后的生活中,迪迪需要這樣一份愛情的依托來沖淡生活中灰色的部分,而矛盾的是,他也總是要讓海絲特確信自己的謀殺。他不但讓海絲特相信了,并最終帶領她來到當時案發(fā)的現(xiàn)場。在那里,另一個“尹卡多納”(接替尹卡多納的鐵路工人)出現(xiàn),是為了向海絲特證實也好,還是迪迪仍然沒有改變面對這種處境的緊張感,他再次將這個工人殺害。而這拙劣的“模仿”還沒有結束,像上一次謀殺結束一樣,他又和海絲特做愛,這次地點就改在離“犯罪現(xiàn)場”不遠的隧道里。
海絲特象征救贖的力量。象征心靈的希望和慰藉。象征天使?!八淖饔檬智宄以谒λ芗暗姆秶?。就是拯救他,像童話里的公主那樣。愛的力量把他從死神的王國卷起。死神與少女。”(死,p.367)然而讓一個本身有缺陷的人來擔當救贖改造的重任是一種諷刺,一種力不從心。海絲特無法完成這一艱巨的使命,反而感覺相處愈久,愈加感染了迪迪的痛苦和病態(tài)。愛情和天使無法拯救內心深感絕望的迪迪,他最終還是走向死亡,歸于沉寂,一切毫無意義。
四、結論
桑塔格60年代極力倡導“反對闡釋”理論,可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也未能掙脫基本藝術規(guī)律的制約。當創(chuàng)作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時,桑塔格常常能突破自己的理論禁區(qū),有向傳統(tǒng)文學靠近的趨勢,這時荒誕的故事背景中就具現(xiàn)了較真實的東西,從而使作品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通過具體分析《死亡匣子》中的可闡釋因素,可以總結出:只有相對的反對闡釋,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反對闡釋。反對闡釋具有相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