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鳳
目前,糖尿病(DM)的發(fā)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常以患者的慢性血糖水平升高為特征,其可引起患者多個系統(tǒng)的損害,如致使眼、神經(jīng)、腎、心臟以及血管組織發(fā)生慢性進行性的微血管病變,結果是引起多種病發(fā)癥的發(fā)生[1]。而所有病發(fā)癥中最普遍和最嚴重的便是糖尿病腎病(DN),常見于糖尿病的病史超過十年的病例[2],該并發(fā)癥在發(fā)病早期一般缺乏明顯和特異性的病癥狀及體征的改變,病程中患者的腎功能損害具有起病隱匿和進展緩慢的特點,因此傳統(tǒng)的腎功能檢查指標的低敏感性,一般無法檢測出早期輕度的腎功能損傷,而當患者出現(xiàn)了大量可檢測的蛋白尿時,腎功能的損傷已達到了一定的嚴重程度,甚至不可逆轉,因此糖尿病腎病已成為患者致殘甚至致死的主要原因,其目前統(tǒng)計的病死率單單低于心腦血管疾病及腫瘤。本文按照知情同意原則分別選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3例上唐尿病患者和73例健康的志愿者,組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相關的臨床檢測,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知情同意原則分別選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3例上唐尿病患者和73例健康的同期體檢中心體檢者,組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組患者:73例,男41例,女32例,年齡為37~77歲,平均年齡為(53.5±19.7)歲,所有患者通過尿常規(guī)檢查顯示尿蛋白為陰性,符合中國糖尿病學會頒布糖尿病診斷標準:即空腹血糖濃度≥7.11 mmol/L,患者進餐后2 h血糖濃度≥11.1 mmol/L,隨機抽樣的血糖血糖濃度≥11.1 mmol/L。對照組中:73例,男45例,女28例,年齡為35~74歲,平均年齡為(51.9±17.3)歲,所有對照組成員均排除冠心病、肥胖、糖尿病以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試劑及儀器 利用SIEMENS生化儀Dimension Xpandplus和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廠家提供的尿微量白蛋白測定試劑盒檢測尿微量白蛋白(MALB);采用奧林巴斯ALYMPUS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檢測試劑盒檢測血清胱抑素C(Cys-c)。所有試劑盒均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1.3 檢測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均在需空腹12 h后,由專業(yè)護理人員采集早晨空腹時靜脈血3 mL,在37℃的恒溫環(huán)境下放置15 min,以3000r/min進行離心,離心后留取上層血清應用乳膠顆粒增強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胱抑素C(Cys-c);專業(yè)護理人員留取每位參與實驗人員的3 mL中段尿,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尿微量白蛋白(MALB)。
1.4 診斷標準范[3]各參數(shù)的參考范圍分別為Cys-C 0.56~1.05 mg/L;MALB 0~20 mg/L;參數(shù)如若超出上述范圍均為異常。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方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t檢驗,以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我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患者和73例健康的同期體檢中心體檢者,組成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血清胱抑素分別為的含量分別(2.69±1.19)mg/ml和(1.28±0.98)mg/ml,(t=7.8147,P<0.05);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別為(40.01±1.59)mg/ml和(4.51 ±1.31)mg/ml,(t=147.2285,P <0.05)。
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群中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逐步在升高。其實糖尿病是通過遺傳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共同相互作用所引發(fā)的一種典型代謝性疾病,該病主要以血糖升高作為主要的標志,而以多食、多飲、多尿加上患者身體質(zhì)量減少,即“三多一少”作為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一旦糖尿病患者得不到及時和有效地治療,常會引發(fā)患者身體的多個系統(tǒng)以及器官的嚴重損害[4]。糖尿病是引發(fā)早期腎功能損害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腎病便是由于糖尿病引發(fā)的一種繼發(fā)性腎病,在病程中患者的大量腎小球硬化,甚至喪失功能,嚴重者會因腎功能缺失而誘發(fā)尿毒癥。
糖尿病的早期腎功能損傷的主要誘因是長時間高糖,促使體內(nèi)蛋白質(zhì)發(fā)生非酶促的糖基化反應,引起患者的腎小球硬化,使尿蛋白從腎小球中過量的濾過而增加,此時的病變起始于糖耐受量餓減退期,是一種可逆性病變;但如果患者的血糖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可恢復沒被纖維化的腎小球的功能;但如果糖尿病患者的病變已經(jīng)發(fā)展到糖尿病腎病(DN)的程度,此時的病變便達到了不可逆的狀態(tài),患者的大量腎小球硬化并且喪失功能,病變已逐步發(fā)展到終末期糖尿病腎病伴尿毒癥。
胱抑素C是一種由120個氨基酸所構成的非糖基化肽類化合物。本質(zhì)上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家族的一員,人體內(nèi)的所有體細胞均有能力獨立完成合成過程,所以該物質(zhì)的合成率總體而言是恒定不變的,即使是在炎癥的狀態(tài)下也維持穩(wěn)定。胱抑素C可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生成,并能夠參與細胞內(nèi)的蛋白質(zhì)以及肽類物質(zhì)的分解代謝,最終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而從人體內(nèi)的循環(huán)中被清除,并在腎小管作用下被完全重吸收和降解[5]。也正是基于上述的特性,Grubb在1985年第一次提出了血清Cys C水平和腎小球濾過率(GFR)之間的密切關系,并稱其可以作為表征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可靠指標,加上血清CysC濃度完全依賴于腎小球濾過而決定,而與任何諸如性別、年齡及飲食等外來因素均無影響,被看做是一種能夠真實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發(fā)生變化的一種理想的同源性標志物。經(jīng)過多年來國內(nèi)外各專家以及多項研究表明,在健康人群或多種腎臟疾病患者中,血清CysC是一種能準確反映出GFR的指標物[6]。因此,胱抑素C常被作為測定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GFR)的最適合的指標參數(shù)。尿微量白蛋白是一種分子量為60 kD的蛋白質(zhì),在人體內(nèi)由肝臟合成,屬于小球形的尿蛋白。在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情況下,基于腎小球濾過膜對電荷的選擇性屏障作用,即靜電同性排斥原理,大部分的蛋白都不能夠通過濾過膜。但一旦腎小球受到損傷時.其對蛋白質(zhì)的實施濾過屏障的分子篩作用便被破壞,而導致其通透性增加,這個所謂的排泄量相應的增加便是表征腎小球早期受損的敏感指標。
本文按照知情同意原則分別選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3例糖尿病患者和73例健康的體檢者,組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兩組中的所有患者均進行取晨尿測尿微量蛋白、空腹抽血并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胱抑素C,比較兩組成員的血清胱抑素含量(t=7.8147,P<0.05)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t=147.2285,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觀察組中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含量和尿微量蛋白含量均高于對照組中的健康體檢者,可以作為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標志物??傊?,血清胱抑素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參照指標具有較好的敏感性,這為它們在評估糖尿病腎功能的早期損傷中具有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診斷臨床應用價值。
[1]卓奕春,陳雪麗,周子杰.血清胱抑素C聯(lián)合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腎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2):85-86.
[2]陳玲,阿勒滕齊齊格,胡爾西達·那斯爾,等.血清Cys C、尿NAG檢測在2型糖尿病早期腎功能損害的臨床意義.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4(9):968-976.
[3]陳少蓮.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16):1793-1794.
[4]喻長法,張仙森,王麗君,等.尿微量蛋白及血清膚抑素C的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價值.2008浙江省醫(yī)學檢驗學學術年會,2008:243-244.
[5]陳紅兵,劉振宗.血清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9,5(11):66-67.
[6]賈建民,孟菁菁.尿微量白蛋白與血清胱抑素C的聯(lián)合測定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20(9):221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