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秦立國
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臨床研究
王 欣1秦立國2
目的評價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MSCTA)在冠心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收集我院收診的52例臨床診斷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掃描,利用工作站行多層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積再現(xiàn)技術(VRT)進行三維重建,分析判斷病變情況,并與冠狀動脈造影(DSA)對照。結果52例患者中對可評價的715支進行了三維重建,在心率<70次/min時,MPR、MIP、VRT重組圖像可以顯示冠狀動脈各個主支及所有1級、大部分2、3級及部分4級分支,評價率為96.36%,優(yōu)良率為93.43%;冠狀動脈狹窄滿足管腔腔徑75%的敏感性為87.9%,特異性為90.1%。結論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是無創(chuàng)、快速的成像方法,多數(shù)情況下能夠較好地顯示冠狀動脈成像,可作為冠狀動脈病變的診療、篩選方法。
冠狀動脈;體層攝影;血管成像;X線計算機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簡稱冠心病,是由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的冠狀動脈血管壁粥樣斑塊形成并沉著于動脈內(nèi)膜上,使血管狹窄,血流受阻,從而導致心臟缺血的器質性心臟病變,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其病死率高。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日前公布的2000~2011年十大致死原因顯示,世界范圍內(nèi)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占12.9%,位居榜首。而我國近年來在該病的發(fā)展呈上升趨勢,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群更加常見。冠脈造影技術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費用高昂且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尋找一種可靠的、無創(chuàng)傷性的檢查方法是臨床心臟疾病未來發(fā)展的主要目標[1]。隨著冠狀動脈多層螺旋CT成像技術(CTA)的迅速發(fā)展,16層螺旋CT的臨床應用價值已初步得到肯定[2-3]。問世于2004年的64層螺旋CT,引發(fā)了圖像載體與閱讀方式的變革,其溶劑掃描、時間分辨率、空間分辨率、輔助心電門控技術及后處理功能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撐下,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目前已成為臨床對冠狀動脈疾病進行篩選和診斷的一種重要的影像學檢查方法[4-6],而且其診斷價值越來越大[7]。筆者旨在初步探討64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CTA方面的臨床價值,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收診的52例臨床診斷可疑為冠心病患者行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男38例,女14例;年齡37~76歲,平均年齡58.7歲。48例為擬診冠心病,4例為冠狀動脈支架或搭橋術后1~3年;48例擬診患者均行DSA對照。
1.2 前期準備取得患者配合,呼吸訓練保證掃描時處于屏氣狀態(tài)以減少心率波動及呼吸偽影;過敏試驗:掃描前30min肘前靜脈用靜脈留置針穿刺,給予370mg/ml的優(yōu)維顯2ml,無過敏反應者方可進行檢查;適當控制心率:心率>70次/min者,給予含服β受體阻滯劑酒石酸美托洛爾片25~50mg以減慢心率,盡量將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
1.3 掃描技術
1.3.1 掃描儀器Aquiline 64排螺旋CT機,Vitrea 2.1工作站,軟件平臺320排。
1.3.2 掃描條件智能毫安調制技術:探測器64× 0.5mm。
1.3.3 掃描過程層厚0.5mm;層間距0.25mm;螺距為0.2;采集矩陣512×512;重建矩陣512×512,顯示矩陣1024×1024。仰臥位,足先進,連通心電信號,屏氣,預掃描胸部正側位定位像以確定心臟位置及掃描范圍。一般患者從氣管隆突下1cm至心臟膈面水平;搭橋術后者從鎖骨下緣至心臟膈面水平。藥物注射選用雙筒高壓注射器,經(jīng)肘靜脈注入高濃度非離子型造影劑優(yōu)維顯(370mg/ml)60~80ml,注射對比劑后注射匹配的生理鹽水以減少高密度的對比偽影。智能觸發(fā),要求患者吸氣后屏氣掃描。采用回顧性心電門控采集數(shù)據(jù),重建心臟容積數(shù)據(jù),傳至工作站。
1.4 圖像重建及后處理通過多層面重建(MPR)及容積再現(xiàn)技術(VRT)重建左冠狀動脈主干、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及右冠狀主干及主要分支。圖象欠佳則在P-R間期心電相位窗重建;心率<70次/min時采用單扇區(qū)重建,心率>70次/min時采用雙扇區(qū)重建。
1.5 圖像質量評價冠狀動脈狹窄判斷采用國際通用的目測直徑法[8];分段采用1975年美國心臟學會冠狀動脈15段分段法標準進行分析,按照慣例將冠狀動脈血管和分支分為9個節(jié)段,即右冠狀動脈的近、中、遠段,左冠狀動脈主干、左前降支的近、中、遠段,左回旋支的近、遠段;顯影質量分為4級;并與常規(guī)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對照。
2.1 成像結果5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檢查,無副反應及并發(fā)癥發(fā)生。其中4.87%(38/780)的患者冠狀動脈因先天性變異、彌漫性鈣化及血管細小無法評價外,52例患者共獲得冠狀動脈血管742支,其中可以評價的有715支,滿足成像診斷的為668支,評價率為96.36%(715/742),優(yōu)良率為93.43%(668/715);412支節(jié)段冠狀動脈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結果與DSA一致,97支節(jié)段DSA正常而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顯示有不同程度的狹窄,21支節(jié)段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正常而DSA顯示有不同程度的狹窄。
2.2 滿足管腔腔徑狹窄>50%的對比分析結果對圖像可做對照的124個節(jié)段做定量分析,MSCTA檢出管腔腔徑狹窄>50%的有38支,DSA檢出33支,MSCTA誤診9支,漏診4支,敏感性為87.9%,特異性為90.1%。
本研究結果表明:①以冠狀動脈造影為金標準的條件下,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對于冠心病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與其它研究結果相近,驗證了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具有較好的相關性,進而證明了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能夠滿足臨床對于冠心病的診斷需要;②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應用多種重建方式,多視角評價管腔、管壁的病理變化,而且能直接顯示心肌橋及DSA無法確診的冠狀動脈畸形;③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可以直觀地發(fā)現(xiàn)小的非鈣化斑塊,區(qū)分鈣化斑塊與非鈣化斑塊[9],明確斑塊的位置、大小、形態(tài)及其與分支的關系,使得對冠狀動脈的斑塊成分可以進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
總之,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作為一種全新的、非創(chuàng)傷性的檢查方法,在冠心病的篩選與評價中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肖喜剛,韓雪,王雪紅.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4,38(9):957-961.
[2] Nieman K, Cademartiri F, Lemos PA, et al. Reliable 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fast submillimeter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d tomography[J]. Circulation, 2002,106(16):2051-2054.
[3] Flohr TG, Schoepf UJ, Kuettner A, et al. Advances in cardiac imaging with 16-section CT systems[J]. Academic Radiolgy, 2003, 10(4):386-401.
[4] 諸靜其,郝楠馨,劉穎,等.64層螺旋CT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狹窄的評價[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1,17(01):23-26.
[5] 許楠,常時新,郝楠馨,等.冠狀動脈病變自身因素對CTA評價冠狀動脈狹窄準確性的影響[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8,27(02):182-185.
[6] 戎順水,朱志遠,王海燕,等.40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和隨訪中的價值[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9(10):784-787.
[7] 李坤成.正確認識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臨床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7,41(10):1009-1010.
[8] 李占全.冠狀動脈造影與臨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5-87.
[9] Kopp AF, Schroeder S, Baumbach A, et al. Non-invasive characterisation of coronary lesion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bymultislice CT:first results in comparision with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J]. European Radiology, 2001,11(9):1607-1611.
R541.4;R814
A
1673-5846(2013)06-0152-02
1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遼寧鐵嶺 112000
2鐵嶺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遼寧鐵嶺 112000
王欣,女,錦州醫(yī)學院,本科,鐵嶺市中心醫(y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臨床醫(yī)學影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