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承堂
(揚州大學法學院,江蘇揚州225009)
國人對于可訴性理論的最初認知,多半是源于學界對1989年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第12條的批評,因為該條規(guī)定了抽象行政行為不可訴。隨著1992年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催生了大量的規(guī)制型法律。然而,在制定規(guī)制型法律的過程中,立法機構(gòu)并沒有對大量分散的利益主體(如消費者或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的權(quán)益給予適當考慮。為此,部門法學者紛紛提出了環(huán)境權(quán)的可訴性、社會權(quán)(福利權(quán)、社會保障權(quán)、住宅權(quán)等)的可訴性、宏觀調(diào)控權(quán)的可訴性等,以實現(xiàn)對分散利益主體應有的法律關(guān)照。我國可訴性理論的研究也因此得到了初步的展開。
根據(jù)《布萊克法律辭典》收錄的詞條“justiciabil ity”,可訴性是指“適合由法院作出裁決的特性或狀態(tài)”。1申言之,由若干要件構(gòu)成的可訴性理論限定了一國司法管轄權(quán)的范圍。支配可訴性理論構(gòu)成要件的限制性規(guī)則很復雜,但基本上是考察案件是否適合裁決。為了識別人們處理可訴性理論的構(gòu)成要件,法院必須首先確定一個具體案件的關(guān)注點。當關(guān)注點是特定當事人足以提起特定爭議問題的能力,法院將可訴性要件描述為起訴資格;當案件似乎還為時尚早時,法院將可訴性要件說成案件是否成熟;當訴訟的持續(xù)性效力成為一個爭論點時,法院使用過時解釋案件的不可訴性;當一個案件的解決可能產(chǎn)生與其他政府權(quán)力相對抗的威脅時,政治問題是專門用來描述可訴性阻卻要件的術(shù)語。2此外,“雖然某個案件或爭議不可訴,如果法院想要無視這些原則并給出裁決,其被認為是一個被禁止的咨詢意見”。3所以,可訴性要件包括禁止咨詢意見(forbidden ad visory opinion)、政治問題理論(political question doctrine)、起訴資格(standing)、成熟(ripeness)和過時(mootness)等方面。
咨詢意見是指“法院對于為此目的提交的事項而對相關(guān)法律作出的不具有約束力的表述”。4在可訴性理論的構(gòu)成要件中,“或許最為根本的問題是聯(lián)邦法院能否拒絕簽發(fā)咨詢意見,可訴性要件的其他構(gòu)成部分通常都可以歸結(jié)為這一問題”。5例如,在過時的案件中給出的意見據(jù)說就是事實上的咨詢意見,作為成熟實質(zhì)的實施前審查(pre-enforcement review)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合法化的咨詢意見。此外,弗萊徹(Fletcher)教授認為,“咨詢意見”標簽至少包含了三種不同的現(xiàn)象:第一,聯(lián)邦法院的裁決必須是終決意義上的,另外兩個部門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推翻司法裁決;第二,在于防止原告對與其無關(guān)的問題提起訴訟;第三,只有在“案件或爭議”的背景下,其他兩個部門才能請求司法部門對法律問題給出意見。6
可訴性的其他要件都可歸結(jié)于能否作出咨詢意見的原因在于可訴性要件的細分。因為,現(xiàn)代可訴性理論的奠基人法蘭克弗特大法官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對“咨詢意見”這一詞匯增加了新的含義:“在訴訟案件中,當訴訟當事人沒有起訴資格,提出了一個不成熟的或過時的訴訟請求,或者提出了一個政治問題時所作出的裁決就是咨詢意見?!?
政治問題理論是指“法院對涉及政府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裁量權(quán)的問題應該拒絕作出裁決”,8并被認為是“可訴性最難以名狀的(amorphous)要件”。9對政治問題是否存在的裁決是“不可能通過語義分類(semantic cataloguing)來解決的”。10“該理論的界限寬泛、不明確,因此難以預測法院將何時予以選擇援引。”11盡管如此,提出政治問題的案件從本質(zhì)上意味著它不能被裁決,因為這些問題或事項不適宜司法審查。一般而言,涉及憲法修正、彈劾和保證條款(the guaranty clause)等問題一直被認為是政治問題。
根據(jù)可訴性理論,起訴資格是指“誰(who)”12可以提起訴訟。如果起訴資格成為案件中的一個爭論點,“問題是起訴資格受到質(zhì)疑的人是否是要求對特定問題進行裁判的適當人選,而不是問題本身是否是可訴”。13正如斯卡利亞(Scalia)大法官所解釋的:“當有人抱怨另一個人的行為的時候,有時會被粗暴地首先問道:‘這對你意味著什么?’起訴資格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4起訴資格被認為是一個復雜的和變化莫測的可訴性要件,因為它“間或起到了一個所有各種可訴性要件縮略表達的作用”。15
法院通過一系列的案件闡述了起訴資格的具體要件:“原告必須證明:第一,他已遭受一個(1)具體的(concrete)和特定化的(par ticularized),(2)實際的(actual)或即將發(fā)生的(imminent),而不是推測的(conjectural)或假設(shè)的(hypothetical)的‘實際損害(injury in fact)’;第二,該損害完全可以追溯至被告的被質(zhì)疑的行為;第三,該損害很可能,而不僅僅是推測,將通過有利判決得到救濟。”16這三個要件一般被稱為實際損害、因果關(guān)系與可救濟性(redressibil ity)要件。實際損害要件是起訴資格的三個要件中最復雜的,因為“決定原告所遭受的是否被認為是起訴資格要件意義上的‘損害’一直是最高法院許多訴訟和變化趨勢的主題”。17遭受的損害可能涉及經(jīng)濟利益,但它并不是太重要。18它還可以涉及美學或環(huán)境利益,或者是促進種族融合和非歧視性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利益。
與起訴資格要件相關(guān)的是訴訟時機(timel iness)。19案件必須是成熟的,并且不能過時。成熟是指“案件已經(jīng)達到但尚未超過這樣一個時刻,即案件事實已經(jīng)發(fā)展到足以允許作出有用的智識性判決”。20過時是指“在案件中已不再存在任何實際爭議”。21
如果案件過早地向法院提起,就存在一個實際損害問題。成熟理論作為20世紀的創(chuàng)造已經(jīng)演化了多年。闡述案件是否成熟以適合裁決的開創(chuàng)性案件是美國聯(lián)合公共部門工人訴米切爾(United Publ ic Workers of America v.Mitchel l)案。該案確立的相應規(guī)則是:執(zhí)行機構(gòu)的行為必須是政策已實施或提出質(zhì)疑的當事人成為某個執(zhí)行行為的對象時才能對其進行質(zhì)疑。隨后,雅培公司訴加德納(Abbott Laboratories v.Gardner)案確立了一個由兩方面構(gòu)成的更為靈活的標準,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避免過早裁決,防止法院使其自身糾纏于行政政策的抽象分歧之中,也確保執(zhí)行機構(gòu)只有在行政決定已正式化以及它的效果能夠以具體的方式為提出質(zhì)疑的當事人所感知時才能受到司法干涉。這個問題最好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即需要我們既要評估問題適于司法裁決的適合性(f itness),又要評估推遲法庭審議給當事人所造成的困難性(hardship)?!?2所以,成熟理論的本質(zhì)是在沒有造成實際損害的情況下,法院能否進行實施前的審查。
如果向法院起訴的案件太遲,就存在一個可救濟性問題。這種過時的一個決定性案件是德夫尼斯訴奧迪加德(DeFunis v.Odegaard)案。在該案中,原告德夫尼斯提起訴訟,要求法院簽發(fā)禁令以強制華盛頓大學法學院錄取他,理由是該法學院拒絕其入學申請的招生政策已違憲。23到最高法院對該案作出意見的時候,已經(jīng)是原告在該法學院就讀的最后一學期,并且“不論最高法院對該案件作出什么樣的裁決,都將得到他的文憑”。24在最高法院看來,由于德夫尼斯所尋求的唯一救濟是強制入學,所以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已不再明確與具體。
綜上所述,可訴性理論的每個要件在本質(zhì)上只是解決案件可訴性的某個特定方面:政治問題側(cè)重于“什么(what)”問題應該被裁決,起訴資格關(guān)注的是“誰(who)”,而成熟和過時考慮的是“什么時候(when)”。另外,如果缺乏可訴的案件或爭議,法院卻無視上述要件而進行裁決,那么該裁決就是被禁止的咨詢意見。
上述可訴性理論的構(gòu)成要件雖然是基于英美法系的知識譜系得出的,但這并不影響以其作為參照來檢討我國各部門法在適用可訴性理論過程中所遭遇的諸種困境。
根據(jù)可訴性理論,政治問題又稱為“不可訴問題(nonjusticiable question)”。25可是,國內(nèi)有學者在強調(diào)法律的可訴性特征時,認為“中國當下對政治行為、立法行為、國家決策行為、抽象行政行為、軍事行為等和公民密切相關(guān)的行為都未建立法律上的可訴機制,從而使這些行為的主體可以任意操使法律、凌駕法律,使法律的應有作用難以發(fā)揮,這與法治發(fā)達國家只要有法律,便可據(jù)其訴訟形成鮮明的對比”。26事實上,法院對涉及政府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裁量權(quán)的問題是不能作出裁決的,也就是說,政府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裁量權(quán)的問題,即該學者主張的“政治行為”、“立法行為”等屬于政治問題,具有不可訴性。
國內(nèi)此種研究可訴性理論而不知其阻卻事由是政治問題的現(xiàn)象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的則是將政治問題混同于國家行為。例如,有學者認為,《行政訴訟法》第12條所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提起的訴訟,其中的“國家行為”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稱呼。具體而言,“英國稱為‘國家行為’(act of state),法國和日本稱為‘統(tǒng)治行為’(act de gouvernement),美國稱為‘政治行為’或‘政治問題’(pol itical questions)”。27實際上,國家行為理論是國際法上的概念,是指“國家不能在其自身領(lǐng)土內(nèi)裁決外國主權(quán)行為的合法性”。28該理論主要是通過英美法系國家法院的實踐逐步發(fā)展而成的。所以,國家行為理論與政治問題理論是兩個不同的法學概念。相應地,《行政訴訟法》第12條所引入的“國家行為”概念并不對應于英美法系的國家行為概念,而是包含了英美法系的國家行為和政治問題這兩個概念。當然,在有些大陸法系國家,政治問題概念被表述為統(tǒng)治行為概念。
這種將國家行為混同于政治問題的現(xiàn)象在事實上已經(jīng)影響到其他部門法在適用可訴性理論時的路徑選擇。例如,經(jīng)濟法學界在論證宏觀調(diào)控行為可訴性命題的時候,普遍認為宏觀調(diào)控行為可訴性的阻卻事由是國家行為而不是政治問題。事實上,“經(jīng)濟法學界試圖排除的宏觀調(diào)控行為可訴性的阻卻事由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我國立法例中籠統(tǒng)的‘國家行為’,更不是英美法系中的國家行為”。29當然,這種混同不能僅歸于學者的誤讀,實際上,立法者在制定《行政訴訟法》第12條的時候可能也沒有考察清楚政治問題與國家行為的界分。
通過檢索中國知網(wǎng)的可訴性文獻,可以發(fā)現(xiàn)民法學者鮮有討論可訴性理論(起訴資格)的,這是因為在民法學者看來,權(quán)利與救濟互為鏡像,并不需要對起訴資格予以專門論述。這樣一種救濟模式被稱為起訴資格的私法模式,30哈佛大學法學院Abram Chayes教授將其特征描述為:(1)訴訟是兩極的。訴訟是建立在贏者通吃基礎(chǔ)上的兩個人或至少是兩方直接對立的利益主體之間的對抗。(2)訴訟是回溯性的。爭議是圍繞如何確認一系列過去的事件而展開的:它們是否發(fā)生,如果發(fā)生過,其對雙方當事人的法律關(guān)系造成了怎樣的影響。(3)權(quán)利和救濟是相互依存的。根據(jù)通常的理論,救濟的范圍基本上可以合乎邏輯的來源于實體性違反,即原告有權(quán)獲得與因被告違反義務時對他所造成之損害相當?shù)馁r償——在合同中,被告須賠償原告在合同未違約情況下可獲得的金錢,在侵權(quán)中,被告須賠償與其所造成的損害相當?shù)膬r值。(4)訴訟是一個自足的事件。判決的效力僅及于雙方當事人。如果原告勝訴,就會獲得法院判決的賠償,賠償通常是金錢,有時也會是返還特定物或為特定的行為。如果被告勝訴,那么損失就得不到救濟。但無論是哪種情形,判決一經(jīng)作出,法院將不再干預。(5)訴訟進程由當事人啟動并由當事人控制。案件的組織與爭點的界定均是通過雙方當事人的交流才得以完成。發(fā)現(xiàn)事實的責任也歸于雙方當事人。初審法院是他們交鋒的一個中立裁判者,僅在一方當事人提出恰當?shù)膭幼h時才對系爭法律問題作出裁決。31
然而,“在私法中,這個原則可以從嚴應用。在公法中,只有這個原則還不夠,因為它忽略了公共利益的一面?!?2現(xiàn)代社會的復雜性越來越頻繁地導致這樣的情形,即一項單獨的人類行動可能對許多人有益或有害,因而,這導致僅僅作為當事人之事的傳統(tǒng)訴訟體制完全不適當。例如,大公司披露的虛假信息可能損害購買該公司股票的所有人;一項違反反托拉斯法的違法行為可能損害該不正當競爭所影響的所有人;一項集體勞動合同的雇主違約會侵犯他所有雇員的權(quán)利;一項違憲的稅收或違法停止一項社會救濟可能有損于大部分公民;向湖泊或河流傾倒排放廢棄物會侵害期望享受潔凈水源的所有人;有瑕疵或不健康的包裝可能對這些商品的所有消費者造成損害。此種大規(guī)模侵害的可能性代表了當下時代一個典型的特征。33
這也正是當下學者構(gòu)建行政公益訴訟、環(huán)境公益訴訟、經(jīng)濟公益訴訟起訴資格的癥結(jié)所在。起訴資格作為公益訴訟的核心問題,是涉及“誰”有資格提起訴訟的問題。34美國公益訴訟上的公共起訴資格的形成實質(zhì)上就是通過擴展起訴資格的私法模式得以實現(xiàn)的,前述起訴資格的實際損害、因果關(guān)系與可救濟性三要件正是美國當前的起訴資格構(gòu)成要件,其核心在于將起訴資格中的“法律損害(legal injury)”要件轉(zhuǎn)變?yōu)椤皩嶋H損害”要件。35也就是說,公共起訴資格的生成不再以對“法律權(quán)利”造成損害為必要,只要有“實際損害”即可。
而在中國,被人們視為公益訴訟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民事訴訟法》第55條,僅僅增加公益訴訟的宣示性規(guī)定并不能破解公益訴訟的理論瓶頸,這是因為《民事訴訟法》第119條中建立在“直接利害關(guān)系人”基礎(chǔ)上的起訴資格的私法模式,根本無法回應規(guī)制型國家起訴資格的擴展。
王名揚教授在對法國行政法研究之后,在我國最早提出了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分類。36此后,這一分類為我國學者進一步闡述,并隨著《行政訴訟法》的頒布得以固化,得出了為中國所特有的抽象行政行為不可訴的結(jié)論。
抽象行政行為不可訴這一法律規(guī)定已經(jīng)困擾中國學界多年,盡管《行政訴訟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成熟理論,但是已有學者試圖以該理論破解抽象行政行為可訴性的困境。例如,有學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2款第6項的規(guī)定表達了成熟理論的意思,該項所規(guī)定的“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quán)利義務不產(chǎn)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主要是指尚處于形成過程之中,還沒有最終觸及到相對人權(quán)利義務的行為。所以,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時也應遵循成熟理論。37也有學者對《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2款第6項進行了細分,認為“對權(quán)利義務不產(chǎn)生實際影響的行為”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該行為本身不對相對人的權(quán)利義務產(chǎn)生實際影響,如行政指導行為;二是該行為尚未發(fā)展到足以影響到相對人權(quán)利義務的階段。在第一種情況下,行為已經(jīng)發(fā)展到最后階段,因此屬于純粹的受案范圍問題,與成熟理論無涉;在第二種情況下,行為不在受案范圍內(nèi)是因為其尚未發(fā)展到實際影響相對人權(quán)利義務的階段,因而正是行政行為是否成熟的問題。38
其實,通過對可訴性理論要件的考察,可以發(fā)現(xiàn)本質(zhì)上屬于實施前審查的成熟理論完全可以消解中國法意義上的抽象行政行為所帶來的可訴性困境。因為成熟理論的基本原理在于通過避免過早裁決,防止法院使其自身糾纏于規(guī)制政策的抽象分歧之中,也保護規(guī)制機構(gòu)只有在行政決定已正式化以及它的效果能夠以具體的方式為質(zhì)疑的當事人所感知時才能受到司法干涉。這一利益衡量的過程并不是通過將行政行為分為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來實現(xiàn)的,而是對已經(jīng)制定尚未實施的規(guī)制性法律規(guī)范是否對當事人形成了一個難以抉擇的兩難選擇,即當事人要么守法從而忍受高昂的守法成本,要么違法從而承擔民事或刑事處罰。這樣一種兩難困境可能比較少,所以這樣一種實施前的審查也只能由司法部門來自由裁量。在將來對《行政訴訟法》進行修改的時候,應該采納可訴性理論中的成熟要件,其作為一種延緩司法審查的要件,完全不同于當前對抽象行政行為所采取的一概不可訴的做法。
上述各部門法在適用可訴性理論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遠不止以上幾種,但窺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可訴性理論的適用基本上處于盲目狀態(tài)。筆者在闡述上述困境的同時,也試圖給出某些消解困境的建議。因為,在理論上,上述困境的形成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我國可訴性理論的知識準備不足。隨著我國可訴性理論的進一步成熟,類似于將國家行為混同于政治問題的適用困境可能會自動消解,但這是否意味著其他困境也會迎刃而解呢?顯然,問題沒有這么簡單。
第一,從上文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民法領(lǐng)域基于其權(quán)利與救濟的相互依存性,根本不需要論證可訴性理論;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等作為國家主導的法律本來就主要是由司法機關(guān)適用的,也基本不存在可訴性理論適用的困境。相應地,可訴性理論適用困境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則是行政法、經(jīng)濟法、社會法領(lǐng)域。因為這類部門法作為現(xiàn)代規(guī)制型法律,其當事人一方是處于主導地位的規(guī)制機關(guān),另一方則是處于弱勢地位的規(guī)制受體。這三類部門法在法的強制性、授權(quán)性和法的實現(xiàn)方面均體現(xiàn)著濃重的行政主導性特征,也就是說,這三類部門法的實施是以公共實施為主,私人實施為輔。所以在德沃金構(gòu)建的法律帝國模型中,這三類部門法的首都不再是法院,而是規(guī)制機構(gòu)(主要表現(xiàn)為行政機構(gòu))。
第二,正如日本法學家田中英夫、竹內(nèi)昭夫在闡述日本的“治者之法”特質(zhì)時指出:“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在日本人的法律意識中有一種明顯的思維傾向,即認為法律的實現(xiàn)應由國家機關(guān)壟斷。盡管不斷有人批評指出國民權(quán)利意識薄弱的問題,但國家基本上沒有采取過鼓勵私人訴訟的方策,相反,卻設(shè)置了許多抑制私人訴訟的障礙?!c美國法相比較所呈現(xiàn)出的日本法的特質(zhì),若究其形成原因,從法律的角度看,是受到傳統(tǒng)大陸法特別是德國法的強烈影響,或者說是以日本的方式接受了其影響;從政治或行政的角度看,是受到多年來官本位的影響?!?9所以,“無論在法的基本原則上還是在法的實際運用中,均有一個明顯的傾向,即,與基于國家機關(guān)主導權(quán)的刑罰或行政手段相比,基于私人主導的可利用的其他強制性手段被嚴重忽視”。40實際上,相對于日本,我國法律實施中的“治者之法”特征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三,上述兩點原因必然產(chǎn)生兩項結(jié)果。其一,以民法的思維來構(gòu)建規(guī)制型法律的可訴性要件。例如,在《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第49條的適用過程中,以民法上所謂的“經(jīng)驗法則”排除職業(yè)打假者雙倍索賠的起訴資格;41在《反壟斷法》第50條反壟斷民事訴訟條款的制定過程中,按照民法上的損害填補的單倍賠償原則構(gòu)建反壟斷民事訴訟起訴資格。42其二,以法的公共實施排除或替代法的私人實施,而無視法的私人實施存在的價值。
綜上所述,行政法、經(jīng)濟法、社會法等以公共實施為主導的法律部門,加上我國相對于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治者之法”的特征,更加強調(diào)法的公共實施,從而導致了作為規(guī)制受體的私人唯一可資利用的強制實施手段即訴訟機制的缺乏,或者,即便在有些法律規(guī)范中制定了法的私人實施條款,但是由于可訴性要件設(shè)計的不合理,在事實上架空了法的私人實施機制。
所以,我國可訴性理論適用困境的實質(zhì)在于規(guī)制型法律私人實施的困境,這也正是筆者所謂的“中國困境”的含義之所在。
龍宗智教授認為:“在我國,法律可訴性不足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立法以及法律適用的技術(shù),而在于對司法管轄權(quán)的界定。也就是說,在我國的社會治理結(jié)構(gòu)中,有相當一部分行為未被認可為司法管轄的范圍;行政權(quán)力的膨脹以及司法功能的狹窄,才是我國法律缺乏可訴性的根本原因?!?3可見,增強法律的可訴性只是治標之策,治本還在于限制行政權(quán)力的膨脹,貫徹司法最終解決的原則,保障司法機關(guān)的管轄權(quán)。
上述學者的觀點無疑是極具啟發(fā)意義的。但在筆者看來,徹底消解可訴性理論適用困境的進路還在于要真正理解私人實施對于規(guī)制型法律的意義。因為,規(guī)制型法律的實施具有正外部性,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社會提供的一種公共產(chǎn)品。規(guī)制型法律的公共實施得到的財政預算支持在實質(zhì)上就是規(guī)制主體提供公共產(chǎn)品的對價,規(guī)制型法律的私人實施則不然。除非得到利益上的激勵,承受風險的受害人不會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費用,為了公共利益而提起訴訟,而有可能滋生“搭便車”的機會主義傾向,期盼坐享其成,此乃奧爾森集體行動理論的邏輯使然。也就是說,“私人利用法院所產(chǎn)生的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對受害者的救濟這一被動方面,還體現(xiàn)在促進法之目標的實現(xiàn)這一積極方面”。44如果我們?nèi)匀灰跃葷杀九c收益內(nèi)部化于同一權(quán)利主體的民法思維對待規(guī)制型法律的私人實施,將無助于規(guī)制型法律目標的實現(xiàn)。在消解我國可訴性理論適用困境的若干進路中,只有確立了鼓勵或激勵規(guī)制型法律私人實施的理念,法律可訴性的制度設(shè)計才有可能付諸實施,也才能以私人實施監(jiān)督公共實施,并壓縮公共實施的尋租空間,從而真正遏制行政權(quán)力的膨脹。
注:
1“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appropriate or suitable for adjudication by a cour t.”See Bryan A.Garner,ed.,Black’s Law Dictionary 882(8th ed.,Thomson West,2004).
2 See Kenneth F.Ripple,Constitutional Litigation 88(Michie Co.,1984).
3 Wil liam A.Fletcher,The“Case or Controversy”Requirement in State Court Adjudication of Federal Questions,78 Cal.L.Rev.263,272(1990).
4 Bryan A.Garner,ed.,Black’s Law Dictionary 1125(8th ed.,Thomson West,2004).
5 Jonathan R.Siegel,A Theory of Justiciabil ity,86 Tex.L.Rev.73,129(2007).
6 See Wil liam A.Fletcher,The St ructure of Standing,98 Yale L.J.221,247-251(1988).
7 Wil liam A.Fletcher,The“Case or Controversy”Requirement in State Court Adjudication of Federal Questions,78 Cal.L.Rev.263,272(1990).
8 Bryan A.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 1197(8th ed.,Thomson West,2004).
9 Kenneth F.Ripple,Constitutional Litigation 96(Michie Co.,1984).
10 Baker v.Car r,369 U.S.186,217(1962).
11 Glenn Ching, Note, The Trustees of the Of f ice of Hawaiian Af fairs v. Yamasaki: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litical Question Doct rine to Hawai’I’s Publ ic Land Trust Dispute,10 U.Haw.L.Rev.345,352(1988).
12 Henry P.Monaghan,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The Who and When,82 Yale L.J.1363,1364(1973).13 Flast v.Cohen,392 U.S.83,99-100(1968).
14 Antonin Scal ia,The Doct rine of Standing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17 Suf folk U.L.Rev.881,882(1983).
15 Flast v.Cohen,392 U.S.83,98-99(1968).
16 Lujan v.Defenders of Wi ldl ife,504 U.S.555,560-561(1992).
17 John E.Nowak&Ronald D.Rotunda,Constitutional Law 88(6th ed.,West Group,2000).
18 See Flast v.Cohen,392 U.S.83,92-93(1968).
19 See J.Brian King,Jurisprudential Analysis of Justiciabi lity Under Article III,10 Kan.J.L.&Pub.Pol’y 217,225(2000).
20 Bryan A.Garner,ed.,Black’s Law Dictionary 1353(8th ed.,Thomson West,2004).
21 Bryan A.Garner,ed.,Black’s Law Dictionary 1030(8th ed.,Thomson West,2004).
22 Abbot t Laboratories v.Gardner,387 U.S.136,149(1967).
23 See DeFunis v.Odegaard,416 U.S.312,314(1974).
24 DeFunis v.Odegaard,416 U.S.312,317(1974).
25 Bryan A.Garner,ed.,Black’s Law Dictionary 1197(8th ed.,Thomson West,2004).
26謝暉:《獨立的司法與可訴的法》,《法律科學》1999年第1期。
27參見胡錦光:《論國家行為》,載陳光中、江偉主編:《訴訟法論叢》(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67頁。
28 Bryan A.Garner,ed.,Black’s Law Dictionary 37(8th ed.,Thomson West,2004).
29陳承堂:《宏觀調(diào)控行為可訴性阻卻事由之排除》,《法商研究》2012年第6期。
30、35陳承堂:《公共起訴資格的生成》,《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1年第5期。
31 See Abram Chayes,The Role of the Judge in Publ ic Law Litigation,89 Harv.L.Rev.1281,1282-1283(1976).
32[英]威廉·韋德:《行政法》,楚建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364頁。
33參見[意]莫諾·卡佩萊蒂:《比較法視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373頁。
34正如汪勁教授所指出的,“環(huán)境公益訴訟并非獨立的訴訟領(lǐng)域,而只是一種與原告資格認定相關(guān)的訴訟方式和手段。環(huán)境公益訴訟既可以采用行政訴訟方式,也可以采用民事訴訟方式?!眳⒁娡魟牛骸董h(huán)境法學》(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07頁。
36參見葉必豐、周佑勇:《行政規(guī)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頁。
37參見石佑啟:《在我國行政訴訟中確立“成熟原則”的思考》,《行政法學研究》2004年第1期。
38參見蔡樂渭:《行政訴訟中的成熟性原則研究》,《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39、40、44[日]田中英夫、竹內(nèi)昭夫:《私人在法實現(xiàn)中的作用》,李薇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166頁,第5頁,第6-7頁。
41參見梁慧星:《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第49條的解釋與適用》,《人民法院報》2001年3月29日。
42參見陳承堂:《中美兩國反壟斷起訴資格比較研究》,《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
43龍宗智:《法律的可訴性與司法的管轄權(quán)》,ht tp://www.swupl.edu.cn/omf lyjs/content.asp?did=&cid=788000843&id=788002111,2013年6月5日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