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研究進展

2013-01-29 06:50蘇彥炬吳貽剛吳正平
浙江體育科學 2013年2期
關(guān)鍵詞:訓練組間歇組間

蘇彥炬,吳貽剛,袁 艷,吳正平

(1.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上海 200438;2.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 體育部,河北 石家莊 050061;3.江西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7; 4.上海體育學院 附屬競技體校, 上海 200438)

·運動的練學·

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研究進展

蘇彥炬1,2,吳貽剛1,袁 艷3,吳正平4

(1.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上海 200438;2.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 體育部,河北 石家莊 050061;3.江西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7; 4.上海體育學院 附屬競技體校, 上海 200438)

組間間歇是力量訓練負荷的組成部分,也是影響力量訓練效果的因素。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以訓練間歇生理學機理為基礎(chǔ),探討力量訓練中組間間歇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分析不同負荷、不同肌肉工作方式對力量訓練組間間歇安排的影響,重點對不同力量訓練目標前提下,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相關(guān)運動訓練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綜述;并對力量訓練組間間歇未來研究方向及發(fā)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力量訓練;組間間歇;間歇時間;訓練目標

0 前 言

力量訓練刺激肌肉產(chǎn)生慢性反應,可以促進肌肉橫截面積增大,以及爆發(fā)力、肌肉耐力的增長,有助于提高運動成績,同時力量訓練也是一種重要的康復手段[1,2]。力量訓練通過控制組成負荷的各種變量達到不同的訓練目標,這些變量主要包括負荷重量、強度、組數(shù)、每組重復的次數(shù)、完成動作的速度,以及練習的頻率等[2,3]。Rhea等實驗研究顯示,不同肌肉群多組力量訓練效果明顯好于單組訓練[4]。力量訓練組間間歇作為一項重要的訓練學因素在訓練實踐中相對于運動強度、練習數(shù)量來講,受重視程度不夠。

研究證明[1]:力量訓練中,安排不同時長的組間間歇,神經(jīng)肌肉及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能夠產(chǎn)生不同的急性和慢性適應。組間間歇時長的確定一般以訓練目標為基礎(chǔ),但也會受很多其它因素影響。從機體恢復的生理學機制出發(fā),考慮不同力量訓練目標,對影響間歇時間的因素進行分析,能夠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力量訓練理論,有助于力量訓練實踐中科學確定組間間歇時間,提高訓練的科學化水平和訓練效果。我國力量訓練領(lǐng)域,組間間歇相關(guān)訓練學實驗研究還是空白,對國外相關(guān)研究的梳理也將有助于我們在該領(lǐng)域研究的展開與深入。

1 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的理論基礎(chǔ)

1.1運動訓練原則對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的理論支持

運動訓練原則是依據(jù)運動訓練活動客觀規(guī)律確定的,對運動訓練實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力量訓練也應遵守這些原則。適宜負荷與適時恢復原則是相輔相成的,適宜負荷原則是指根據(jù)運動員的現(xiàn)實可能和人體機能的訓練適應規(guī)律,以及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需要,在訓練中給予相應量度的負荷,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則,其核心為一定訓練目標前提下負荷安排的科學性。適時恢復原則是指及時消除運動員在訓練中所產(chǎn)生的疲勞,通過生物適應過程,提高機體的能力和取得理想訓練效果的原則[6]。及時消除運動員在訓練中產(chǎn)生的疲勞,可理解為對肌體恢復過程的要求,訓練中的間歇無疑是一種有效且非常必要的調(diào)整手段,在力量訓練過程中的恢復環(huán)節(ji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適宜負荷與適時恢復原則的訓練學要點中,調(diào)整訓練間歇的時間與方式是訓練過程中恢復的核心內(nèi)容,如何根據(jù)具體訓練情況調(diào)整間歇時間,實現(xiàn)有效恢復,也是科學力量訓練的體現(xiàn)。

1.2力量訓練中疲勞的產(chǎn)生原因及組間間歇的必要性

對肌體而言,提供足夠大的負荷刺激使肌肉產(chǎn)生適應性,是肌肉力量增長的有效途徑。進行力量訓練,由于負荷施加于人體,機體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疲勞[3]。力量訓練過程中,伴隨著能源物質(zhì)的大量消耗,內(nèi)臟器官功能也隨之下降,出現(xiàn)物質(zhì)代謝能力降低,酸性物質(zhì)堆積,肌肉代謝調(diào)節(jié)紊亂,肌力下降等問題,即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疲勞。而疲勞的恢復依靠科學有效的間歇安排得以實現(xiàn),間歇的時長及休息的方式非常重要。訓練過程中有效消除疲勞是進行下一步訓練的基礎(chǔ),足夠的間歇時間是疲勞恢復及有效完成訓練任務的保證。

人體的動作都是由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共同完成,力量訓練除引起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之外,同樣導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疲勞。大腦運動中樞產(chǎn)生疲勞使神經(jīng)傳導興奮性降低,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等現(xiàn)象。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疲勞與恢復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相關(guān)研究表明[5]:運動員一般在完成1組動作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狀態(tài)開始下降,休息過程中又逐漸提高,經(jīng)過1.5~2min休息,興奮狀態(tài)又回到新的高潮,保持1min左右開始下降,到第4min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因此,力量訓練中考慮神經(jīng)興奮性的恢復,下一組訓練最好安排在1.5~3min后,即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處于最高興奮狀態(tài)下完成。力量訓練目的不同對中樞神經(jīng)興奮狀態(tài)要求也不同,如最大力量、爆發(fā)力、快速力量的訓練要求在較高的神經(jīng)興奮狀態(tài)下進行,而力量耐力訓練對神經(jīng)興奮狀態(tài)要求相對較低,故此力量訓練組間間歇應根據(jù)訓練目的同時結(jié)合考慮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恢復程度進行安排。

適宜的間歇是后續(xù)訓練重復練習能力的保證。多組訓練組間間歇時長可能影響訓練的效果。為達到訓練目標,依靠的是能完成在既定連續(xù)訓練組數(shù)范圍內(nèi)的重復練習能力,這也是有效完成訓練計劃的保證。力量訓練中機體恢復程度影響運動員后續(xù)重復練習的能力。Kraeme[4]驗證了不同時長的間歇對其后續(xù)力量練習能力的影響,該實驗以20名美式足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受試者均有連續(xù)兩年抗阻力量訓練經(jīng)驗,訓練內(nèi)容為臥推和腿舉兩種,練習連續(xù)進行3組,強度為10RM,組間分別安排1min和3min間歇時間。結(jié)果顯示:組間間歇安排3min,能夠滿足受試者在下一組中完成10次重復練習,而安排1min間歇,運動員完成總次數(shù)明顯減少。上述實驗表明了組間間歇安排3min較1min運動員疲勞恢復程度要好,較長時間的組間間歇提高了運動員完成后續(xù)訓練重復練習的能力。

在力量訓練過程中,如果沒有有效的恢復,很難完成既定的運動強度、訓練量和訓練目標,同時也為運動傷病的出現(xiàn)埋下了隱患。疲勞程度的加深,可能造成其它已經(jīng)優(yōu)先發(fā)展的體能受損,從而影響訓練的效果。對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疲勞程度的把握是制訂科學組間間歇時間的基礎(chǔ)。同時沒有必要的休息和間歇時間過長會導致適應性能力的下降,適應能力下降會阻礙生物化學反應和降低神經(jīng)靈敏性[7]。因此在制定力量訓練計劃時,根據(jù)不同的訓練目的,應當考慮到機體的疲勞程度和恢復程度,還要避免間歇過長帶來的負面影響,顯然適宜的組間間歇安排是力量科學訓練的重要內(nèi)容。

1.3力量訓練肌肉的能量供應特征與組間間歇的關(guān)系

訓練負荷強度決定了機體的供能方式,力量訓練過程中,同樣存在著供能物質(zhì)消耗和恢復的平衡過程。能源物質(zhì)消耗和恢復過程的規(guī)律,給力量訓練中間歇時長的制定提供有益的提示。在運動中消耗的ATP和CP 大部分在2~3min內(nèi)恢復,以半時反應計算,10s全力運動的半時反應時間為20~30s,依此來判斷,力量訓練中適宜的間歇時間應該不低于30s。1min全力運動后的半時反應為2~4min,此時的休息時間應安排4~5min[7]。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為絕大多數(shù)力量訓練間歇時間安排應該在30s到5min的范圍內(nèi)。力量訓練可促進運動員提高能源物質(zhì)的儲備,比如有計劃地采用短時間大阻力力量訓練,對提高磷酸原和快肌纖維糖原儲備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休息時間越短,ATP/CP存儲越少,下一組練習所獲得的能量就越少,如果間歇時間太短,下一組練習所需要的能量將由糖酵解供能,進而出現(xiàn)乳酸堆積,導致疼痛和疲勞,減弱了其訓練能力。故此,力量訓練組間間歇安排應充分考慮肌肉工作的供能特征及能源物質(zhì)消耗與恢復的平衡。

2 影響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的因素

影響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的因素很多,例如:肌肉收縮形式、參與運動的肌肉類型和數(shù)量、負荷的總量、負荷強度、動作完成速度、練習的具體要求、訓練目標、運動員體重、訓練水平、傷病情況、積極恢復與被動恢復等,此外性別、年齡等因素都會不同程度對間歇時間安排產(chǎn)生影響[8,9]。本文將對不同肌肉工作形式、負荷的數(shù)量、以及不同身體部位力量訓練對組間間歇安排的影響相關(guān)研究進行重點討論。

2.1肌肉工作形式對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的影響

不同的肌肉收縮形式耗能及對神經(jīng)刺激程度也不同,從而要求安排不同的間歇時間來恢復。Bilcheck等通過實驗研究了股四頭肌在等速力量訓練疲勞后的恢復特征[10]。訓練分成3組,每組練習30次,練習速度設(shè)定為120°/s。訓練結(jié)束后,分別在2.5min、5min、10min三個時間點進行疲勞恢復測試。結(jié)果顯示:3組在各時間點和區(qū)間內(nèi)疲勞恢復情況沒有明顯差異,其結(jié)論為:中等速度等速抗阻力量訓練安排2.5min間歇時間即能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Stull和Clarke的實驗中,手腕屈肌以等張和等長兩種形式分別進行力量訓練,導致同等程度的疲勞后,安排不同的間歇時間,并對力量恢復水平分別進行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等張收縮練習比等長收縮練習的恢復時間明顯要短,說明等張收縮練習形式肌肉疲勞恢復更快[11]。如果負荷強度相同,肌肉工作方式不同,則負荷對神經(jīng)肌肉的刺激程度不同。肌肉收縮可以產(chǎn)生的力量峰值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為:等長lt;向心lt;離心lt;超等長收縮lt;電刺激[12],上述結(jié)果從側(cè)面反映出不同收縮方式耗能不同,對指導以不同肌肉工作形式進行力量訓練時,恢復時間的長短的判斷及間歇時間的安排具有理論指導意義。

2.2負荷量對組間間歇時間的影響

傳統(tǒng)力量訓練中,一般認為負荷量與間歇時間之間成正相關(guān),大量的研究都支持該觀點[13-17]。以最大負荷量進行力量訓練,強度為50%~90%1RM,,如果安排3~5min的間歇時間,則每組練習能夠完成較多的重復訓練次數(shù)。與之相反,weir和Matyszak等的研究表明[18,19]:在測試臥推、深蹲1RM時,組間安排較長的間歇時間并不重要,并建議在最大深蹲和臥推力量訓練時,安排1min的間歇既可。前人的研究認為進行負荷大于等于90%的1RM力量訓練時,組間間歇時間安排1~2min就能夠保障身體機能的恢復,與之對應,當負荷量小于90%1RM時,間歇時間要達到3~5min,才能保持訓練強度。簡言之,在最大和次最大的強度練習之后,機體顯現(xiàn)出更快的恢復。此結(jié)論與之前的研究相一致,即肌肉最大力量與爆發(fā)力訓練比肌肉力量耐力訓練恢復要快。

2.3不同身體部位練習對組間間歇安排的影響

力量訓練時,由于身體訓練的部位不同,在組間間歇時間的安排上也不同。Willardsona和Burkett[17]比較了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重復練習后,三種不同間歇時間安排的訓練效果。該實驗采用下肢深蹲和上肢臥推兩種練習形式,共進行4組練習,負荷強度為8RM,分別安排1min、2min、5min的不同組間間歇時間。實驗發(fā)現(xiàn),在完成第1組和第4組后,運動員重復練習能力明顯下降。然而在特定的組間間歇情況下,深蹲的完成次數(shù)要遠遠大于臥推的次數(shù),此發(fā)現(xiàn)說明下肢肌肉相對于上肢肌肉,擁有更強的力量耐力特征。因此有不同肌群參與的綜合練習間歇時間的設(shè)定,應全面考慮。訓練實踐中,上肢練習要安排較長的間歇時間,而進行下肢練習時,間歇時間安排要短一些。

3 不同目標力量訓練及測試的組間間歇

3.1最大力量測試的組間間歇

在進行最大力量測試時,運動員需要完成兩次以上的練習,很大程度上運動員的恢復能力決定測驗的可靠性。傳統(tǒng)認為最大力量測試組間間歇應安排較長的時間。與之相反,有實驗研究表明[18,19]:在進行最大力量測試時,兩次練習間只安排1min的間歇即可。Weir 等[19]驗證了在進行臥推1RM測試時不同間歇時間的恢復情況,該實驗選取16名受試者,測試任務包括兩次的1RM臥推試舉,間歇分別安排1min、3min、5min、10min。結(jié)果顯示,所有的間歇安排都能夠使受試者在第二次試舉時完成相近的最大負荷。Matuszak 等[18]也作了相似的實驗,選取了17名受試者,進行兩次1RM練習,分別安排了1min、3min、5min的組間間歇。結(jié)果顯示,1min間歇組中有75%的受試者能夠完成第二次練習,3min間歇組有94.1%的受試者能夠完成第二次練習,5min間歇組有88.2%的受試者完成練習。上述兩實驗表明,1min的間歇基本能夠保證練習者完全恢復。最大力量測試需要神經(jīng)肌肉的高度協(xié)調(diào),從心理和生理角度分析,考慮到受試者的安全等問題,訓練實踐中認為最大力量測試實踐中3~5min的間歇更安全可靠,稍長的間歇時間并不會影響到測試結(jié)果的準確性。

3.2爆發(fā)力訓練的組間間歇

肌肉爆發(fā)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由肌纖維無氧代謝能力決定。力量訓練的開始是依靠磷酸原系統(tǒng)供能,該供能系統(tǒng)在消耗后理論上需要4min的恢復,因此進行爆發(fā)力的訓練時,組間間歇應該盡可能滿足磷酸肌酸的補充。如果磷酸肌酸不能完全恢復,供能系統(tǒng)將會向混合供能方式轉(zhuǎn)移,導致氫離子堆積,細胞內(nèi)PH值下降,造成最大向心收縮力量和收縮速度的下降,進而影響運動員爆發(fā)力的表現(xiàn)[20,21]。

Abdessemed等[3]選取10名無訓練經(jīng)驗的受試者進行了實驗,訓練安排共10組,每組完成6次臥推,強度為70%1RM,組間間歇分別安排1min、3min、5min。每次重復動作時,對力量、杠鈴移動距離及每次試舉的功率進行測算,并測量每次間歇后的血乳酸值。結(jié)果顯示,安排3~5min間歇時,上述指標沒有明顯的變化,血乳酸也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與之相反,安排1min的間歇,卻導致了功率明顯的下降和血乳酸顯著升高。說明1min的間歇不足以保證磷酸肌酸的完全恢復,血乳酸的顯著上升表明了供能方式向混合供能方式轉(zhuǎn)移。所以我們認為在爆發(fā)力訓練時,組間間歇3~5min能夠較好保證維持各組重復練習的力量和功率。

有研究對臥推練習過程中的爆發(fā)力和肌肉血乳酸恢復情況進行了比較[3,22]。運動員完成10組最大能力重復訓練,練習強度為70%1RM,組間間歇時間分別安排為1min、3min、5min。結(jié)果顯示從第1組到第10組, 3min間歇組功率下降了4%,間歇5min的實驗組下降了5%,可見上述兩組時間間歇安排對輸出功率總體下降影響不明顯。1min間歇組功率卻顯著下降了27%,該研究結(jié)果提示間歇1min組功率下降與血乳酸的升高高度相關(guān),血乳酸從0.64mmol/L增長到了0.99mmol/L,說明1min組間間歇不能有效清除血液中堆積的乳酸,從而導致了疲勞。當進行中、高強度爆發(fā)力訓練時,建議在相鄰兩組之間3min的間歇。但該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只研究了臥推一種形式的力量訓練,在運動實踐中推廣可能會遇到障礙。建議進一步的研究可以著眼于不同間歇時間對站立等姿勢,上、下肢力量訓練功率變化的影響,進而拓展其適用范圍。

國內(nèi)學者認為[23-25],肌肉爆發(fā)力的訓練,需要最大限度發(fā)展最大力量變化率,組間間歇時間應充分而不應過長,否則將導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性的下降,影響下一組練習,一般建議組間間歇安排2~3min。國外研究則建議安排2~5min的組間間歇,認為這樣有利于神經(jīng)興奮性能夠較好地恢復,并保持練習動作動力學的一致性[1,26]。從神經(jīng)興奮性恢復角度分析,國內(nèi)學者建議的間歇時間更為合理,但目前由于缺乏實驗性研究的支持,應用到具體指導運動實踐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3增加肌肉橫斷面積的力量訓練組間間歇

以增加肌肉橫斷面積為目的進行力量訓練時,對訓練的強度要求不高,因而相對而言組間間歇一般安排較短時間。研究表明[10,16,27],間歇時間小于1min,相關(guān)激素水平的急劇升高,可提供更強的刺激,有益于肌肉橫斷面積的增加。在這種力量訓練中,建議間歇的時間為30~90s,如果是連續(xù)的幾組練習,則強度設(shè)定較低,可較容易完成訓練目標[28-31]。我國學者王保成認為[23],為增加肌肉橫斷面積進行的力量訓練,組間間歇時間安排30~60s為宜,連續(xù)的多組練習,安排較短的間歇時間,能夠引起肌肉出現(xiàn)一定的適應性,維持較高的運動強度。

在以增加肌肉橫斷面積為目的力量訓練中,比較不同的組間間歇影響訓練效果的相關(guān)研究較少。考慮到快速合成代謝激素分泌等因素,一般建議安排短時間的間歇。Kraemer等[29]的實驗證明了,訓練過程中生長激素水平的升高非常明顯。McCall等[31]用同樣的力量訓練計劃,進行了12w的訓練,研究結(jié)果表明,生長激素的急劇增長與肱二頭肌肌纖維肥大之間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74,與Ⅱ型肌纖維增長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71,均表現(xiàn)出明顯的相關(guān)性。

盡管這些研究證明在以增長肌肉橫斷面積為目的力量訓練中,適宜強度的抗阻力量訓練結(jié)合較短的組間間歇訓練效果較好,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例如Kraemer等[29]的研究表明,難以評估組間間歇的長短對短期訓練肌肉肥大的影響,合成代謝變化、激素增長與肌肉力量增長之間的相關(guān)性還不能完全確定,因為激素濃度的增加不一定反映出組織代謝水平。Bottaro 等[13]也驗證了力量訓練可以引起體內(nèi)激素水平的急性反應。該實驗選取12名受試者,完成伸膝、后蹲、腿舉三個下肢力量練習,以10RM強度進行向心練習,組間間歇分別安排30s、60s和120s。訓練之前預先進行皮質(zhì)醇和生長激素濃度測量,隨后馬上進行各個任務的練習,并在5min、15min、30min時再進行測量。結(jié)果顯示,30s間歇組生長激素濃度明顯增加,此結(jié)果與以前的研究相反,皮質(zhì)醇的濃度在兩組之間并沒有出現(xiàn)明顯不同。因此,中等強度復合練習安排短的間歇時間對于促進生長激素的急劇增長效果明顯。盡管10RM的負荷在訓練中顯得比較理想,但屬于相對較低的強度,隨后的連續(xù)練習中負荷是逐漸降低,如果沒有足夠的刺激達到更高的刺激閾值,將影響橫斷面最大限度的增長。30s和1min間歇組的訓練,睪酮和胰島素等并沒有出現(xiàn)升高的現(xiàn)象,或許是因為PH值和熱休克蛋白的影響,因此驗證間歇時間如何構(gòu)建促進肌纖維肥大的長效機制是未來研究的著眼點。

3.4肌肉力量耐力訓練的組間間歇

肌肉耐力有助于增加線粒體和毛細血管密度,強大的有氧氧化的能力保障了進行肌肉運動的持續(xù)訓練。肌肉力量耐力訓練強度較小,而相關(guān)研究也表明了力量耐力訓練采用低負荷、多重復次數(shù)的訓練比高負荷、較少重復次數(shù)的訓練效果要好[27,32]。但沒有比較采用低負荷,多重復次數(shù)力量耐力訓練時,安排不同組間間歇時間的訓練效果的相關(guān)實驗研究報道。

循環(huán)訓練法被認為是提高力量耐力較為理想的訓練方法[33],力量訓練在練習不同肌肉群時,安排30s的組間間歇。如練習同樣的肌群時,則組間間歇時間安排3min為宜。因為這樣可以使同一塊肌肉可以保持較高重復練習的能力。力竭訓練要求極限數(shù)量的重復,肌肉越來越疲勞,需要從大腦皮層發(fā)出補充神經(jīng)沖動去激發(fā)新的運動單位,才能把每塊肌肉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肌肉耐力訓練有助于增加線粒體密度和毛細血管數(shù)目,強大的有氧能力保障了進行肌肉運動的持續(xù)性,最佳力量耐力訓練的方式是將低抗阻力量訓練的強度與高重復次數(shù)相結(jié)合,輔以短的間歇時間[27,30]。一般情況下,建議組間間歇時間為30s[5]。

4 小 結(jié)

關(guān)于力量訓練中的組間間歇,綜合當前的研究結(jié)果,可以得出以下認識:影響力量訓練組間間歇時間的因素很多,制定訓練計劃時應綜合考慮。肌肉的工作方式和身體練習部位不同對組間間歇安排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不同訓練目的對組間間歇起決定性作用,進行最大力量測試時,間歇時間只需要1~2min就足以保證恢復,但從生理、心理學角度來講,3~5min的間歇時間比較安全可靠;訓練目標為增大肌肉橫斷面積時,30~60s的短時間歇設(shè)定與激素的急劇增加有關(guān),這種機制對增加肌肉橫斷面積有益;以增長肌肉爆發(fā)力為目的進行力量練習時,考慮完全恢復以后再進行下一組訓練,安排3~5min組間間歇,可以獲得較高水平的爆發(fā)力。進行力量耐力練習時,采用循環(huán)練習法,不同的肌肉群練習之間的間歇時間安排30s,如果兩組練習的肌肉群相同,需要安排3min的間歇。總之,組間間歇是抗阻力量訓練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變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科學安排力量訓練組間間歇,可提高力量訓練的效果和安全性。

5 展 望

影響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的很多因素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實驗研究,如運動員肌纖維組成、間歇過程中的主動恢復和被動恢復對力量訓練中組間間歇的影響等。高水平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中結(jié)合乳酸、心率、睪酮、皮質(zhì)醇等生理生化指標監(jiān)測以及神經(jīng)興奮水平定量評估疲勞程度,對科學安排力量訓練組間間歇有重要意義。特殊環(huán)境下的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的相關(guān)研究較少。如高原訓練中力量訓練間歇的安排,運動員因缺氧引起神經(jīng)興奮性增強以及上、下高原的不同時段的身體狀況變化特征應是考慮的因素。電刺激訓練存在大負荷力量訓練伴隨的深度疲勞和需要長時間恢復的矛盾,但電刺激過程中沒有疲勞的感覺,易產(chǎn)生過度訓練和過度疲勞,也給組間間歇時間的安排提出了挑戰(zhàn)。振動力量訓練負荷量和強度難以精確的確定,給組間間歇的安排帶來困難。我國國內(nèi)的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相關(guān)實驗研究還是空白,很多力量訓練研究中也往往將這一內(nèi)容忽略或靠經(jīng)驗來解決,故在未來的理論和訓練實踐研究中,力量訓練組間間歇的準確量化應該成為力量訓練理論與實踐的一個重要命題。

[1] Kraemer WJ, Adams K, Cafarelli E, et al.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Progression Models in Resistance Training for Healthy Adult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2,34:364-380

[2] Donnelly JE, Blair SN, Jackicic JM, et al. Appropriate Physical Activity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Weight Loss and Prevention of Weight Regain for Adults[J]. Medicine amp; Science,2009,41:459-471

[3] Abdessemed D, Duche P, Hautier C, et al. Effect of Recovery Duration on Muscular Power and Blood lactate During the Bench Press Exercise[J]. Sports Med,1999,20:368-373

[4] Rhea MR, Alvar BA,Burkett LN. Single Versus Multiple Sets for Strength: A Meta-analysis to Address the Controversy[J]. Res Q Exerc Sport, 2002,73:485-488

[5] 備戰(zhàn)2008年奧運會科技專家組.規(guī)范化力量訓練[M].李少丹,譯.北京: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編印(內(nèi)部資料)2007:50.

[6]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7,132.

[7] 萬德光.力量訓練的理論基礎(chǔ)[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22.

[8] Theou O, Gareth JR, Brown LE. Effect of Rest Interval on Strength Recovery in Young and Old Women[J]. J Strength Cond Res. 2008,22:1876-1881.

[9] Faigenbaum AD, Ratamess NA, McFarland J, et al. Effect of Rest Interval Length on Bench Press Performance in Boys, Teens, and Men[J]. Pediatr Exerc Sci, 2008, 20:457-469.

[10] Bilcheck HM, Kraemer WJ, Maresh CM, et al. The Effects of Isokinetic Fatigue on Recovery of Maximal Isokinetic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Strength in Women[J]. Strength Cond Res, 1993,7:43-50.

[11] Stull GA, Clarke DH. Patterns of Recovery Following Isometric and Isotonic Strength Decrement[J]. Med Sci Sports 1971,3:135-139.

[12] 李曉浦.自激振動力量訓練器的研制以及氣動與振動加載力量訓練在某些生物學力學指標上差別的探研[D].上海體育學院,2007:35.

[13] Kraemer WJ. A Series of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Strength Training in American Football: Fact Over Philosophy[J]. Strength Cond Res, 1997, 11:131-142.

[14] Richmond SR, Godard MP. The Effects of Rest Periods Between Sets to Failure Using the Bench Press in Recreationally Trained Men[J]. Strength Cond Res, 2004,18:846-849.

[15] Todd JB, Sjuts SL, Krosch BA, et al. Comparison of Varying Rest Intervals at Sixty and Ninety Percent Maximal Bench Press Performance [J].J Strength Cond Res. 2001,15:399.

[16] Willardson JM, Burkett LN. A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Rest Intervals on the Exercise Volume Completed During a Workout[J]. J Strength Cond Res,2005,19:23-26.

[17] Willardson JM, Burkett LN. The Effect of Rest Interval Length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Squat and Bench Press Repetitions[J]. J Strength Cond Res, 2008,20:400-403.

[18] Weir JP, Wagner LL, Housh TJ. The Effect of Rest Interval Length on Repeated Maximal Bench Presses[J]. J Strength Cond Res, 1994, 8:58-60.

[19] Matuszak, ME., Fry AC, Weiss LW, et al. Effect of Rest Interval Length on Repeated 1- Repetition Maximum Back Squats[J]. J Strength Cond Res, 2003,17:634-637.

[20] Sforzo G, Touey PR. Manipulating Exercise Order Affects Muscular Performance During a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Session[J]. J Strength Cond Res, 1996,10:20-24.

[21] Larson GD, Potteiger JA. A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Rest Intervals Between Multiple Squat Bouts[J]. J Strength Cond Res, 1997,11:115-118.

[22] Pincivero DM, Gear WS, Moyna NM, et al. The Effects of Rest Interval on Quadriceps Torque and Perceived Exertion in Healthy Males[J]. 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1999,39:294-299.

[23] 王保成.競技體育力量訓練指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131.

[24] 楊樺,李宗浩,池建.運動訓練學導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86.

[25]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6-177.

[26] Hubal MJ, Gordish-Dressman H, Thompson PD, et al. Variability in Muscle Size and Strength Gain after Unilateral Resistance Training[J]. Med Scie in Sports Exercise,2005,37:964-972.

[27] Anderson T, Kearney JT. Effects of Three Resistance Training Programs on Muscular Strength and Absolute and Relative Endurance[J]. Res Q Exerc Sport, 1982,53:1-7.

[28] Goto K, Nagasawa M, Yanagisawa O. et al. Muscular Adaptations to Combinations of High and Low Intensity Resistance Exercises[J]. J Strength Cond Res, 2004,18:730-737.

[29] Kraemer WJ, Marchitelli L, Gordon SE, et al. Hormonal and Growth Factor Responses to Heavy Resistance Exercise Protocols[J]. J Appl Physiol, 1990, 69:1442-1450.

[30] Kraemer, WJ, Noble BJ, Clark MJ, et al. Physiologic Responses to Heavy-Resistance Exercise with Very Short Rest Periods[J]. Int J Sports Med,1987, 8:247-252.

[31] Mccalll GE, Byrnes WC, Fleck SJ, et al. Acute and Chronic Hormonal Responses to Resistance Training Designed to Promote Muscle Hypertrophy[J]. Can J Appl Physiol,1999, 24:96-107.

[32] Campos GE, Luecke TJ, Wendeln HK, et al. Muscular Adaptations in Response to Three Different Resistance-Training Regimens: Specificity of Repetition Maximum Training Zones[J]. Eur J Appl Physiol[J].2002,88:50-60.

[33] Wilmore JH, Parr RB, Girandola RN, et al. Physiological Alterations Consequent to Circuit Weight Training[J]. Med Sci Sports Exerc, 1978,10:79-84.

RestIntervalBetweenSetsofStrengthTraining

SU Yan-ju1,2,WU Yi-gang1, YUAN Yan3,WU Zheng-ping

(1. Sport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e,Shanghai Sport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2.PE Department,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3.Sports Institut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7, China; 4.Athletic School, Shanghai Sport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The rest interval between sets of strength training exercise is one part of the strength load, and can affect the result of strength training.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interview, with intermittent training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interval between strength training sets. Focuses on analyzing different load, different way of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 on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strength training target, interval time between strength training exercise sets related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sults are reviewed. Looking to the direction and trend of the research on this field in the future.

strength training;rest interval between set;intervol rest time; training target

1004-3624(2013)02-0050-05

G808.12

A

上海市科學技術(shù)委員會科研項目(09490503400)

2012-09-28

蘇彥炬(1974-),男,河北饒陽人,上海體育學院博士研究生,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力量訓練理論與方法.

猜你喜歡
訓練組間歇組間
達格列凈對預混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不達標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
中年女性間歇習練太極拳的強度、能量消耗與間歇恢復探究分析
間歇供暖在散熱器供暖房間的應用
新型抗阻力訓練模式改善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實驗研究
間歇俯臥位通氣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應用效果
跑臺運動訓練對脊髓損傷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達的影響
線上自主訓練與線下指導訓練表面肌電差異分析
運動可延緩衰老
數(shù)據(jù)組間平均數(shù)、方差關(guān)系的探究
要背溝,不要“虎背熊腰”
耒阳市| 平南县| 开原市| 即墨市| 双桥区| 宁陵县| 东阿县| 乐清市| 石楼县| 玉田县| 株洲市| 黎川县| 鄯善县| 雷州市| 定州市| 武山县| 凤城市| 垦利县| 开封市| 罗定市| 罗平县| 琼海市| 会东县| 民乐县| 永仁县| 修文县| 西林县| 磐安县| 连云港市| 公主岭市| 巴东县| 乐清市| 贺兰县| 宁河县| 盐津县| 白山市| 紫阳县| 济阳县| 宾川县| 财经|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