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偉,楊立群,欒喜紅
(1.黑龍江西洋參公司,哈爾濱150001;2.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3.吉林撫松縣參海山參特產(chǎn)有限公司)
俗話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東北的野山參也是我們國家的國寶。據(jù)史書記載,我國應用人參至少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人參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其化學成分復雜,研究人員已從人參個體的根中分離出十幾種人參皂甙,并測得山參的人參皂甙Rg2、Rb、Rc、Ro的含量指標,遠遠高出栽培家參幾倍甚至十幾倍。這些成分都是解決心肌供氧不足、防止心肌梗,具有舒緩心,調(diào)節(jié)血流動力,改善心肌血流供應,增加心臟收縮力,可對失血性心臟起到良好的保護,具有良好的強心作用。它的醫(yī)學藥用價值就更高了,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防癌抗癌,延防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正是由于這些才被譽為國寶。
野山參五加科植物,生長速度極為緩慢,每年的生長量在0.5g左右,1棵30年的人參才能長到5g左右(每克300~500元不等)。正是由于這些優(yōu)點,野生的又難以采到,更增加了它的價值。一般的野山參都是以單支銷售,其效益十分可觀。
目前我國的林業(yè)系統(tǒng)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特別是黑、吉兩省主產(chǎn)木材的省份,也是我國唯一的2個產(chǎn)人參的大省,受到采伐面積下降的影響最大,林業(yè)經(jīng)濟也遇到新的困難。黑龍江省省長王憲奎在2010年10月考察亞布力林業(yè)局時強調(diào)指出:“突出抓好綠色食品產(chǎn)業(yè)和特種經(jīng)濟動物養(yǎng)殖業(yè)、北藥產(chǎn)業(yè)”。北藥產(chǎn)業(yè)是我省林業(yè)經(jīng)濟有一大來源。黑龍江省在張廣才嶺完達脈有林地203萬hm2,有十幾個林業(yè)局的一百多家林場,隨著“天保工程”的上馬,皆伐面積沒有了,木材的采伐量大幅度下降,沒有皆伐面積就沒有家參的種植面積,在這種條件下,在林下發(fā)展山參種植是林業(yè)工人的一條最好最實際的致富之路。就按百分之一的面積種林下參,20年間就會形成一個新興的產(chǎn)業(yè)。
野山參的栽培一般就是指林下參的栽培,它從種籽選育開始就有獨特的栽培方式和方法。
一般選擇針、闊葉混雜林帶,(次生林地也可)。山脈是南北走向用東坡,東西走向的用北坡。因為東坡上午陽光照射不強,北坡更沒有直射的太陽光,以北坡最為合適(北坡氣溫涼爽,太陽沒有直射光,冬季雪大不易化,越冬防旱都有好處),地面有小灌木矮草等。山坡一般選中上段山坡為更好。
一般在黑龍江省完達山余脈一般以森林黑棕壤為主,最好選土壤表層是枯葉為主的腐殖質(zhì)層,下面有一層淺黑壤土在下面就是細沙土,這種土壤最合適,因為沙土冬春融雪期它的膨脹系數(shù)最小,可以使栽植的山參須根不易被扯斷,使山參個體形狀保持完整完好,不受傷害,正常健康的生長,從而更不能因凍融扯斷須根引起其他病害而延緩生長。
pH值一般不超過7最好。土壤酸度過大堿度過大都不行。
一定要選林下參籽,和林下參籽培育的參苗。用園參(家參)籽、苗在林下種植或移栽,2~3年就會得病爛掉(病在參的枝干部和須根,很難防范)。
一般在野山參栽培上需選用兩種栽培方法,一種是播籽,一種是移栽。移栽也分兩種,小苗和大苗移栽。
4.1.1 林下播籽也叫野播。選擇處理好的種籽(裂口的籽),用椎型木棍扎眼播籽,眼深度7cm,每個播籽穴放兩粒種籽,覆上土踩實,再覆蓋樹葉(最好用松針葉),蓋嚴地面即可;再就是刨坑播籽,用鐵鎬在林中選好地塊刨坑種參,刨坑的深度7cm、寬度20cm,每坑內(nèi)可播20粒左右的種籽。然后覆土踩實,蓋上樹葉即可。
4.1.2 林間空地集中播種。選好空閑地帶作床播種,作小床,倒好土,播深6~7cm,覆好土,踩嚴即可,出苗前也要做遮蔭棚,管理同園參(家參)一樣。
移栽主要分小、中、大三個苗齡移栽。選苗選枝形好沒有病、傷的苗。所有選好的移栽苗,要進行消毒處理,用50%多菌靈按千分之一的比例加水,將選好的參苗放在藥液里進行浸泡2h后撈出控凈水陰干待用。
小苗移栽一般指4~5年參苗,刨坑深度15cm以下,每穴放1株苗,立栽;中苗指6~8年生參苗,刨穴深度20cm以下,1穴放1苗,立栽;10年生以上為大苗,刨穴深度25cm以上,1穴放苗1株,立栽。不管大小還是中苗,須根按坡向下垂,栽后必須覆好土,踩實,再蓋上樹葉,(用松樹的葉),以蓋嚴地面為標準。
集中移栽、即作床移栽。選出林間空地集中移栽,根據(jù)苗齡大小,每平米20~40只不等,立栽,深度也要根據(jù)苗齡大小,擺放時以參苗須根下垂為好。覆好土踩嚴。搭好參棚。
林下參。在林下種植的參達到17~18年以上其質(zhì)量就很好了,能達到20年以上的林下參也與山參質(zhì)量相差不大了,可以以質(zhì)論價。
另外還有山參苗移栽。從一些跑山參農(nóng)手里收購10年以上的山參苗,按照上述的栽法進行移栽,所不同的是,野山參的參苗要按參須的走向順須擺放順坡立栽,才能保持完好枝形。一般3~5年即可出貨,它的重量可以翻翻,以質(zhì)論價。
林下參的管理主要還是防病蟲鼠及其他動物的危害,而且必須要防。林下參是投入大,時間長,利潤高的項目。隨著我國林業(yè)野生動植物的保護,不少滅絕野生動物從新回復了種群而且數(shù)量與年俱增,野豬、各種鼠類也在與年俱增。為確保栽植的人參不受害,一要在栽植的林地地塊將參地用鐵刺線圈起,防野豬等大型動物的危害;二是要防鼠,以松鼠和鼢鼠為主。
鼠害防治:一是用藥防治,林業(yè)系統(tǒng)生產(chǎn)的防鼠生物制劑效果很好,可按說明使用。再就是瞎鼠鼢鼠,也就是老百姓說的瞎耗子,這種鼠破壞力強,專吃參根莖,就是不吃讓他鉆過的地方也會造成人參透風失水而枯死。這種鼠一是靠人捉,二是用藥熏(大蔥加磷化鋅放在鼢鼠洞附近,堵上通氣孔),鼢鼠會悶死在里邊。
病害防治:防病是個大項,一般參出苗后就要仔細觀查,生長到3片葉時就要進行疾病的預防,45%代森銨或70%代森錳鋅,按藥效說明進行配制藥液噴灑,一般7~10天1次,立秋前結束。
防寒:野播得有樹葉,有落葉覆蓋防寒沒有問題;集中播種的苗床一定蓋5~10cm防寒土,土上再用落葉覆蓋10cm厚度,確保越冬。在防寒上只要注意冬季不要人為破壞參園,有自然降雪,一般越冬沒有問題。
一般10年以上的參就可以收獲了,參齡越長質(zhì)量越好,價格越高。用鎬把參刨起,不要刨斷須根,用水涮干凈,上烘干室烘干,整形,包裝,以質(zhì)論價。也可冷藏賣鮮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