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明
小兒下呼吸道感染是兒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雖然在臨 床上應用于該類疾病的抗生素種類越來越多,但是其耐藥性的菌株也明顯增多[1-3],為了評價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在治療小兒下呼吸道感染方面的臨床療效,本文回顧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間進入本院治療的80例小兒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例資料,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進行回顧性分析的資料來自于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間進入本院治療的80例小兒下呼吸道感染,患兒年齡范圍為7~15歲,平均(12.35±3.11)歲,所有患者入院前按照呼吸道細菌感染的診斷標準確診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所有患者無其他內(nèi)科疾病?;颊吲R床表現(xiàn):體溫升高者48例,白細胞升高者52例,20例合并癥狀。按照統(tǒng)計學隨機數(shù)表原則,對進入本院治療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由于分組方法為隨機分組,兩組患者的一般病例資料類似,療效結果可比。
1.2 用藥方法 所有患者均選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注射劑進行靜脈點滴注射(藥物溶于0.9%的生理鹽水中),劑量為根據(jù)患者病情1.8~2.5 g,2次/d(早晚各一),連續(xù)治療,治療5 d后復查,復查內(nèi)容包括體溫、病原菌檢查以及是否有其他不良反應。
1.3 療效標準 按照《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規(guī)定,復查時體溫正常,病原菌檢查正常且無其他副反應者視為痊愈;復查病情明顯好轉者視為有效;無明顯好轉者視為失敗。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16.0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t檢驗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顯著性差異,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結果計算細菌清除率,同時檢驗兩組細菌清除率的差異性。
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的治療有效的標準,計算患者10 d后回院復查的結果,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計算的治療有效率如表1。
由以上治療結果可以看出: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均大于80%,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該藥物治療小兒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穩(wěn)定,良好的臨床療效。
兩組患者復查時均經(jīng)過細菌培養(yǎng)檢查,去患兒痰液檢查,檢查結果為治療1組的平均清除率為92.18%,患者2組的平均清除率為93.36%,二者不具有顯著差異性,也進一步說了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治療小兒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穩(wěn)定,良好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所涉及藥物頭孢哌酮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菌細菌壁合成[1,2]。而舒巴坦是一種不可逆競爭的的內(nèi)酰胺酶抑制藥,二者聯(lián)合應用后,可增加頭孢哌酮抗的殺菌能力,防止耐藥菌對其的耐藥作用,從而具有很好的臨床效果。
另外,對于治療組失敗案例的分析:治療失敗的患兒可能演變?yōu)榉磸托院粑栏腥?,而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尤其是那些對抗生素治療效果欠佳的患兒,一般是由于過敏所致[4](過敏可以增加呼吸道黏膜的分泌,過多的分泌物很容易使細菌附著于呼吸道,增加感染的機會)。
過敏原因引起的小兒呼吸道的感染使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無效,而對于該類患兒的治療,應該注意對過敏原的回避,如果回避過敏原后仍未好轉,尚需應用某些抗過敏藥物,對上述治療效果都欠佳的頑固性過敏的孩子,則應進行脫敏治療。
[1]陳崇芝.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聯(lián)合雙黃連注射液治療小兒下呼吸道感染80例臨床療效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23):46-47.
[2]楊保.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不良反應33例.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6,26(10):1322-1323.
[3]蔡絢,蔡濤,虞曉紅等.血必凈注射液與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協(xié)同治療膿毒癥的臨床觀察.中國藥房,2008,19(20):1563-1564.
[4]Chen Yuhuang,Yan rouge,Zheng Wenyan et al.Vancomycin versus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incompatibility between.Shandong medical journal,2009,49(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