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依玲
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 越來越多的細菌對常用抗生素產(chǎn)生耐藥, 特別是近年來, 第三代頭孢菌素類的廣泛應用, 誘導細菌產(chǎn)生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 大腸埃希菌是產(chǎn)酶的主要細菌, 其產(chǎn)生的ESBLs不僅能水解所有第三代頭孢菌素, 而且能滅活單酰胺類抗生素, 并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產(chǎn)生交叉耐藥,革蘭氏陰性桿菌正逐漸取代革蘭氏陽性球菌成為醫(yī)院感染主要病原菌[1,2,3], 其預防與治療已經(jīng)成為臨床醫(yī)師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因此, 研究開發(fā)其他抗耐藥菌的有效藥物勢在必行, 從中草藥等天然資源中尋找具有抗耐藥菌活性的有效成分也成為當前國內(nèi)外研究的重要領域。近年來不斷有天然藥物提取物及有效成分的體外抗菌活性的研究,為中藥治療大腸埃希菌感染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前期資料。本文就國內(nèi)近期各種天然藥物對大腸埃希菌的體外抑菌活性研究的報道進行綜述。
1 黃連 黃連有效成分為小檗堿。吳蕊[4]等測定黃連的水及乙醇提取物對致病性大腸桿菌O86:H2的最低抑菌濃度(MICs)均<1.96 mg/ml。劉璐[5]等測得黃連提取物對大腸埃希菌的MIC90為1.6mg/ml。劉東梅[6]等采用NCCLS規(guī)定的紙片擴散確證試驗, 測定黃連水煎液對產(chǎn)ESBLs革蘭陰性桿菌(包括大腸埃希菌)88株、非產(chǎn)酶菌80株的抑菌作用, 結果MIC50為15.62 mg/ml, MIC90為31.25 mg/ml。參考有關文獻[7]判斷 , 當 MIC<7.82 mg/m1, 為高度敏感 , 介于 7.82 mg/ml~250 mg/ml, 為中度敏感, >250 mg/ml為不敏感。黃連對抗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的作用是肯定的。
2 黃岑 黃芩的主要抑菌成分為黃芩苷。劉璐[5]等對黃芩提取液進行定量抑菌實驗, 結果MIC90為1.6 mg/ml, 體外抑菌效果良好。劉東梅[6]等測定黃連、黃芩等7味中藥制劑對產(chǎn)ESBLs革蘭陰性桿菌的抑菌作用, 結果黃芩水煎液MIC50為7.81 mg/ml, MIC90為31.25 mg/ml, 對產(chǎn)酶菌與非產(chǎn)酶菌兩類細菌的抑菌作用沒有明顯差異。劉平[8]等分別檢測黃芩、黃連、黃柏、連翹和千里光5種中藥對產(chǎn)ESBLs和AmpC酶菌株的最低抑菌作用, 結果黃芩抑菌效果較好, 對產(chǎn)ESBLs的大腸埃希菌(46/80)的最低抑菌濃度為31.25 mg/ml。王雷[9]測定了黃芩水煎劑對10株產(chǎn)ESBLs大腸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及最低殺菌濃度, 結果黃芩對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大腸埃希菌臨床株抗菌作用優(yōu)于黃連、黃柏。
3 大蒜 大蒜中的有效成分被公認為大蒜素。時威[10]等測定大蒜素對大腸桿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s)為2.5%, 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吳蕊[4]等測定大蒜對水提取物2株致病性大腸桿菌O86:H2的MBC和MIC均為3.91 mg/ml, 大蒜乙醇提取物MBC為1.96 mg/ml、MIC<1.96 mg/ml, 具有一定的抗致病性大腸桿菌的作用。
4 白頭翁 白頭翁的化學成分主要為皂苷和內(nèi)酯等。時維靜等[11]用白頭翁不同提取物對大腸桿菌等進行抑菌試驗,表明白頭翁不同提取物對大腸桿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其中原白頭翁素抑菌效果最好。吳國英等[12]研究結果, 在抗生素選擇壓力增大的情況下, 對ESBL(+)大腸埃希菌引起的感染,中藥可以成為治療的較好選擇, 無需實驗室對其確認是否產(chǎn)酶。吳蕊[4]的研究表明, 白頭翁對致病性大腸桿菌O86:H2體外抗菌活性僅次大蒜與黃連。
5 石榴皮 石榴皮成分復雜多樣, 以鞣質尤為豐富, 鞣質是一種具有沉淀蛋白質特性的水溶性多元酚類化合物。郭曉萍[13]等對石榴皮鞣質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測定結果表明, 該鞣質提取物對大腸埃希菌抑菌圈直徑為9.6 mm, 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楊林[14]的研究結果:石榴皮中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對大腸埃希菌的 MIC 為 1.95 μg/ml、 31.2 μg/ml。張顯忠[15]等對大腸埃希菌等進行體外抑菌試驗, 結果石榴皮提取物對大腸埃希菌抑菌作用最佳。
6 千里光 千里光是一種植物性抗菌藥, 其抗菌作用與黃酮類化合物有關。張文平[16]等研究結果表明:與陰性對照血清相比, 2種含藥血清對 H-TdR、 H-UdR、3H-亮氨酸和 H-葡糖胺等4種同位素前體參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P<0.01), 且2種含藥血清對受試菌的同位素前體參入抑制作用相當(P> 0.05), 其抗菌作用機制可能與通過抑制細菌的DNA、RNA、蛋白質和肽聚糖的合成有關,其作用的有效成份可能是黃酮類化合物。研究表明[17], 中藥千里光水浸液對大腸埃希菌R質粒于體內(nèi)、體外均具有消除作用, 體內(nèi)消除作用強于體外。
7 土茯苓 土茯苓主要化學成分為黃酮類、有機酸類、甾醇類及酚苷類, 近年來臨床和藥理實驗表明, 土茯苓對大腸桿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王志強[18]等對大腸桿菌抑菌作用進行了研究, 抑菌環(huán)直徑平均值為1.166 d/cm。殷網(wǎng)虎[19]分別觀察了土茯苓配方顆粒及聯(lián)合維生素C對臨床常見菌株的抗菌作用, 結果土茯苓配方顆粒抗菌活性較強, 對大腸埃希菌MIC50為1.56 mg/ml, 聯(lián)合使用維生素C可以增強其抗菌效能。
8 五味子 五味子有效化學成分主要為木脂素、揮發(fā)油、有機酸等, 近年來有五味子抑菌作用的研究。鄒金美[20]等研究表明五味子的水和乙醇提取物對大腸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MIC為10 mg/mL(水提取物)、5 mg/mL(乙醇提取物)。王雷[9]進行黃連、黃柏、五味子、黃芩四種中藥水煎劑對大腸埃希菌產(chǎn)酶臨床株體外抗菌實驗, 發(fā)現(xiàn)五味子、黃芩對產(chǎn)酶大腸埃希菌臨床株的抗菌作用最好。 張景皓等[21]分別測定黃岑、黃連、五味子對大腸埃希菌多重耐藥菌的最低抑菌濃度, 結果對于大腸埃希菌抑菌作用為五味子>黃連>黃芩, 表明五味子對多重耐藥菌均具有較好的抑菌作用。
9 虎杖 關于虎杖抑菌活性的研究也有相關文獻報道。公衍玲等[22]研究發(fā)現(xiàn), 虎杖醇提液抑菌活性大于水提液, 對大腸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0.125 g/mL, 其醇提取液的三氯甲烷部分抑菌活性最強, 鐘芳芳等[23]研究顯示:大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綠膿桿菌、草分枝桿菌5 種細菌均有抑制作用, 其中大腸桿菌在薄層色譜板上最小的抑菌量是75μg。但古小瓊等[24]用不同含量的虎杖熬制成的中藥湯抗菌試驗結果表明, 不同含量的虎杖中藥湯對產(chǎn)ESBLs的大腸埃希菌無抗菌作用。
10 丹參 近年來有報道丹參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丹參主要含有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類成分, 其95%乙醇提取物主要是脂溶性的丹參酮類成分。王慶銀等[25]探討丹參提取液體外抑菌作用, 結果丹參醇提液對大腸埃希菌等均有抑菌作用,尤其對大腸埃希菌抑菌活性較強。朱嘉蓉等[26]研究丹參酮ⅡA的抑菌活性, 結果丹參酮ⅡA和丹參酮Ⅱ B對大腸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分別是 50 μg/ml、25 μg/ml。
11 知母 知母具有解熱、抗病原微生物、降低血糖、抗腫瘤等作用。杜鎮(zhèn)鎮(zhèn)等[27]采用100%知母浸出液濾紙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抑菌作用進行了研究, 結果知母在體外有明顯的抑菌作用。韓云霞等[28]研究不同炮制方法的知母提取物及其活性物質菝葜皂苷元的體外抗菌活性, 菝葜皂苷元對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MIC為25μg/ml。
12 其它民族藥 夏金堯[29]發(fā)現(xiàn) 10 種抗大腸埃希菌的中草藥中有9種對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耐藥大腸埃希菌具抑菌作用, 對標準菌抗菌活性較大的提取物對耐藥菌也具有較大的抗菌活性, 其作用強弱順序依次為博落回>五倍子、白芍>沙巴含笑、虎耳草、綠春酸腳桿、大血藤>小葉鐵仔,多數(shù)中草藥提取物對于標準和耐藥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這可能是由于中草藥中含有不同于現(xiàn)有抗生素結構的活性成分。
綜上所述, 許多天然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抗感染的功效, 且其擁有豐富的資源、價格低廉、副作用小。中藥單體的抑菌機制與化學抗菌藥物不同, 不受細菌耐藥質粒及耐藥基因的影響。對ESBL(+)大腸埃希菌引起的感染, 在抗生素選擇壓力增大的情況下, 天然藥物可以成為治療的較好選擇, 無需實驗室對其確認是否產(chǎn)酶, 其為臨床抗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上述研究提示利用抗菌天然藥物解決產(chǎn)ESBLs大腸埃希菌的耐藥問題, 研發(fā)有效的中藥制劑, 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和應用價值。
[1]Song KH, Jeon JH, Park WB, et a1.Clinical outcomes of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due to extended—spectnm beta—lactamaseproducing Escherichia eoli and KlebsieUa species:a retrospective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BMC Infect Dis, 2009, 9:41.
[2]朱德妹, 張嬰元, 汪復, 等.2009年上海地區(qū)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10, 10(6):403-430.
[3]卓超, 蘇丹虹, 倪語星, 等.2009年中國CHINET大腸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屬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10,10(6):430-435.
[4]吳蕊, 許禮發(fā), 葉松.10種中藥對致病性大腸桿菌O86:H2體外 抗菌活性的實驗觀察.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8, 15(8):1008-1010.
[5]劉璐,陳靜,陳麗杰.黃芩、五倍子、黃連體外抑菌活性的研究.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11, 18(5):424.
[6]劉東梅,杜士卜,郄會卿, 等.中藥對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細菌的體外抑菌試驗.河北中醫(yī)藥學報, 2008, 23(2):34-35.
[7]劉忠儀, 張國成, 何云志.解脲支原體中藥藥敏試驗.中華皮膚 科雜志, 1996, 29(5):349.
[8]劉平, 葉惠芬, 陳惠玲, 等.5種中藥對產(chǎn)酶菌的抑菌作用.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06, l8(1):39-40.
[9]王雷.四種中藥水煎劑對大腸埃希菌產(chǎn)酶臨床株體外抗菌實驗.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8, 15(27):3711-3712.
[10]時威 , 張巖 一, 白陽, 等.大蒜素的抑菌作用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食品與發(fā)酵科技, 2011, 47(3):76-78,86.
[11]時維靜, 路振香, 李立順.白頭翁不同提取物及復方體外抑菌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06, 13(3):166-168.
[12]吳國英, 欒耀芳, 孫進學,等.中藥對產(chǎn)β一內(nèi)酰胺酶大腸埃希菌的敏感性研究.中華醫(yī)學實踐雜志, 2007, 6(11):980-982.
[13]郭曉萍 , 尹 苗 , 陳希文, 等.石榴皮鞣質的提取及體外抑菌活性.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1, 39(3):403-405 .
[14]楊林,周本宏.石榴皮中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抑菌作用的實驗研究.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l8(10): 2335-2336
[15]張顯忠 , 郭愛軍 , 李艷玲, 等.中草藥提取物的體外抑菌活性研究.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06, 16(5):563-565.
[16]張文平, 劉志春, 張文書, 等.千里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生物合成的影響.廣東醫(yī)學, 2009, 30(11):1634-1635.
[17]張文平, 曹鎬祿, 張文書, 等.千里光水浸液對大腸埃希菌R質粒的消除作用.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7, 18 (12): 2929-2930.
[18]王志強, 邱世翠, 宋海英, 等.土茯苓體外抑菌作用研究.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6, l7(11):2203-2204.
[19]殷網(wǎng)虎,袁武軍,曹美琳.土茯苓配方顆粒對臨床常見致病菌的抗菌研究.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1, 20(12):1957-1958.
[20]鄒金美, 陳蕓, 陳秀橋, 等.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1, 39(5):400-402.
[21]張景皓,肖明霞,季萍.黃岑、黃連、五味子對五種多重耐藥菌抑菌作用的實驗研究.新疆醫(yī)學, 2012, 42:4-7.
[22]公衍玲 , 王宏波 , 趙文英, 等.虎杖及配伍醇提液不同極性提取物的抑茵活性.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29(5):419-421.
[23]鐘芳芳,李蕓芳,陳玉, 等.虎杖中大黃素的分離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25(1):40-42.
[24]古小瓊, 李朝金, 趙峰, 等.虎杖對3種耐藥細菌的抗菌效果分析.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2, 9(9):1038-1039.
[25]王慶銀 , 姚慶強.丹參提取液體外抑菌活性研究.食品與藥品,2010, 12(5):184-185.
[26]朱嘉蓉, 羅厚蔚.丹參酮ⅡA的抑菌活性研究.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 2004, 35(4):368~370.
[27]杜鎮(zhèn)鎮(zhèn) , 王志強 , 李恒元, 等.知母體外抑菌作用研究.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8, 19(5):1158-1159.
[28]韓云霞 , 周燕 , 袁榮獻.不同炮制方法對知母體外抗菌活性的影響.中國藥業(yè), 2008, 17(2):25.
[29]夏金堯 , 左國營 , 王根春, 等.滇產(chǎn)中草藥體外抗產(chǎn)超廣譜β一內(nèi)酰胺酶耐藥大腸埃希菌的篩選研究.西南國防醫(yī)藥,2009, l9(7):664-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