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恩 劉慧娟
單孔腹腔鏡是近幾年新興的微創(chuàng)技術,目的用于腹部手術,目的是減少損傷,增加美容效果。利用肛門的自然孔道,利用單孔腹腔鏡替代直腸鏡治療直腸地段腫瘤,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少,患者術后疼痛輕,下床活動早,住院時間4~7 d,平均6 d,花費低。本院于2010年6月起運用該技術進行直腸腫瘤的經肛門局部切除共完成病例3例,手術成功率為100%,術中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術后暫時性排便失控1例,一周后自行緩解。3例患者術后均隨訪一年半,復查結腸鏡局部創(chuàng)面愈合良好,無復發(fā)及轉移?,F(xiàn)報告如下。
本組3例,男2例,女1例。年齡45~76歲,平均56歲,主要臨床癥狀:間歇性大便帶血2例,肛門墜脹伴腹部隱痛1例。腫瘤距肛緣:8~15 cm,平均12 cm;腫瘤直徑1~4 cm,平均3 cm;腫瘤占據(jù)腸腔周徑1/4~1/3。所有病例術前常規(guī)行結腸鏡檢查明確了腫瘤的位置和大小,并取活檢;排除同時多原發(fā)腫瘤;行腹腔彩超和MRI檢查排除腹腔轉移。病理情況:2例寬基直腸絨毛狀腺瘤,占腸腔周徑均為1/3,另一例為管狀腺瘤癌變,腔內超聲提示病變局限在黏膜層,占腸腔周徑1/4。經知情同意后,均采用經肛門單孔腹腔鏡局部微創(chuàng)手術。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從患者入院起,就開始實行心理護理。責任護士主動將醫(yī)院及科室基本情況介紹給患者,并將主治醫(yī)師,護理人員,同室病友等一一做好介紹。使患者從心里感覺溫馨和關懷。消除抵觸心理。因單孔腹腔鏡是近幾年新興的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和家屬對這種手術方式及術后效果不了解,所以容易產生緊張,憂慮,擔心和恐懼等復雜的情緒,因此責任護士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給予有針對性地講解,如手術方式、治療和護理過程及注意事項,并告訴患者手術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恢復快、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2.1.2 術前常規(guī)準備,安普外科常規(guī)檢查程序為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胸透、彩超、心電圖、肝腎功能、凝血實驗、大小便常規(guī)、腸鏡等檢查,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及時與主治醫(yī)師回報并處理。
2.1.3 胃腸道準備,嚴格腸道準備,從入院開始指導患者控制飲食,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渣無刺激性流食,術前12 h進行禁食,6 h禁水。術前晚口服磷酸鈉鹽液清潔腸道,在服用瀉藥后,護士嚴密觀察患者的大便次數(shù)、性質、直至清水樣大便為宜。必要時行清潔灌腸。灌腸時操作要輕柔,以免動作粗暴引起患者劇痛或擦傷黏膜引起出血,而增加患者恐懼心理。
2.1.4 備皮準備,手術前一天,清潔備皮。考慮到一旦經肛門的自然孔道尋求失敗,需進行開腹手術,故備皮的范圍從劍突到大腿上1/3。術晨留置尿管,以便術中和術后觀察尿量。
2.2 術后護理
2.2.1 按普外科全麻手術后護理常規(guī),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術后24 h內特別注意監(jiān)測血壓及心率的變化,如有血壓下降或心率變快,要警惕是否有手術創(chuàng)面出血。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給予靜脈應用止血藥物。
2.2.2 加強術后營養(yǎng)支持,維持水電解平衡,術后當天給予禁食禁水,給靜脈補充營養(yǎng)。
2.2.3 術后疼痛的護理,患者一般無需特殊止痛處理,因經肛門的自然孔道,單孔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疼痛輕,恢復快的特點。如出現(xiàn)疼痛,可通過與患者交流給予心理安慰,轉移注意力,從而可緩解疼痛。
2.2.4 嚴密觀察腹部特征,有無腹痛、腹脹、腹膜光等癥狀。嚴密觀察有無肝門出血。
2.2.5 飲食與活動的護理。術后2 d開始流質飲食。然后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普食。從麻醉狀態(tài)恢復清醒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動。勿蹲或增加腹壓,以避免黏膜下垂的發(fā)生及創(chuàng)面出血。
2.2.6 控制排便,盡量避免術后3 d內解大便,有利于手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保持大便通暢,但禁忌灌腸和經直腸給藥。
2.3 出院指導 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規(guī)律。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應調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及適量高纖維素食物,多飲水,避免長期大量飲酒及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堅持適量運動,術后1~3個月內參加重體力勞動,避免增加腹壓動作。定期復查腸鏡,不適隨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