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曉
靈山縣中醫(yī)醫(yī)院皮膚科,廣西靈山 5354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濕疹40例臨床觀察
李家曉
靈山縣中醫(yī)醫(yī)院皮膚科,廣西靈山 535400
濕疹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的表皮炎癥反應性皮膚病。臨床常表現為多形性、對稱性皮疹、丘疹、紅斑、滲出糜爛、結痂等,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fā)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2010年1月—2012年10月,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濕疹患者4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門診收治急性濕疹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 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齡16~77歲,平均年齡32.15 歲;對照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15~75歲,平均年齡40.3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輕重程度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及排除標準
參照《中國臨床皮膚病學》[1]診斷標準:為多數密集的小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由于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搔破后呈明顯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組織液不斷滲出,病變中心往往較重,而逐漸向周圍蔓延,外圍又有散在丘疹、丘皰疹,故境界不清。排除標準:對受試藥物過敏者;妊娠期、哺乳期婦女;有心、肝、腎功能異常者;有神經、精神疾病、內分泌疾病者;有濕疹型藥疹、接觸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郁積性皮炎、癬菌疹等疾病者;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嚴重者,以及正在接受其他治療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10 mg/次,1次/日;同時視患者情況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2次/日。(一般在急性期少用乳膏外用藥,特別是有滲出液的皮炎)。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中成藥龍膽瀉肝丸,每次3~6 g,2次/日。兩組療程均為2周,治療期間囑患者忌辛辣及高蛋白食品,勿用熱水及堿性刺激物,盡量保持心情愉快及生活規(guī)律。
1.4 療效標準
治愈:癥狀完全消失,皮損完全消退;顯效:癥狀顯著改善,皮損消退gt;50%;有效:癥狀稍有減輕,皮損消退30%~50%;無效:經治療基本無改善或者加重。總有效率(%)為治愈例數加顯效例數的百分比。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 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間總有效率比較采用 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經過2周治療后評價。治療組40例中,痊愈14例,顯效21例,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00%;對照組40例中,痊愈5例,顯效15例,有效10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5.00%。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
2.2 不良反應和隨訪
所有患者隨訪2~4周,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現明顯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結束時查血常規(guī)、小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均未見異常。
濕疹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其病因復雜,一般認為與變態(tài)反應有關,臨床表現主要有滲出性、對稱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反復發(fā)作性等特點,其瘙癢劇烈,尤以夜間為甚,嚴重影響患者睡眠質量,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治療上常反復外用糖皮質激素,雖可短期控制,但易引起各部位的多種不良反應,甚者發(fā)生激素依賴性皮炎,而且滲出液明顯的患者不適宜外用激素,需口服糖皮質激素。
中醫(yī)學的浸淫瘡、旋耳瘡、繡球風、四旁風等類似急性濕疹、耳周濕疹、陰囊濕疹、肘膝窩部濕疹等,本病常有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腥發(fā)動風之品,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使?jié)駸醿忍N,造成脾胃濕熱所困,復感風、濕、熱、邪,內外兩邪相搏,充于奏理,浸淫肌膚發(fā)為本病,“濕”性重濁黏膩,易耗血傷陰,化燥生風,故纏綿不已、反復發(fā)作。所以中醫(yī)治療急性濕疹主要從“濕”論治。若癥見皮膚潮紅水腫伴滲出,滲出液較黏滯,大便干,小便赤,口渴,喜冷飲,心煩急躁,舌紅、苔黃多屬濕熱浸蘊,一般采用清熱利濕法,選用中成藥龍膽瀉肝丸治療。龍膽瀉肝丸主要成分為龍膽草、柴胡、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地黃、炙甘草,可分為苦寒瀉火、滲濕泄熱、滋陰補肝、疏肝解郁等四類藥物。既能清熱瀉火利濕以治其標,又能滋陰疏肝扶正以治其本。
本文通過臨床觀察,治療2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通過標本兼治,中西藥互補,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又可有效地降低了疾病的復發(fā),是目前對濕疹病采取的較為有效的綜合性治療措施。
[1]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726.
10.3969/j.issn.1674-4616.2013.01.012
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