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實踐出真知,雖然沒人做得了完美媽媽,但當好媽媽的方法有很多。而這些方法,大多都出自于我們自己的本能。這是不是說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好媽媽基因?請看媽媽們的錦囊妙計。
不洗澡
關(guān)鍵詞: 游戲、實驗
適用年齡: 1~2歲
分享人:李少林
1歲8個月左右,兜兜開始不喜歡洗澡。我就開始思考,難道他有什么不愉快的經(jīng)歷嗎?似乎也沒有。后來琢磨出來了,洗完澡就是睡覺,兜兜肯定把洗澡和睡覺聯(lián)系在一起了,而他一定覺得沒玩夠,所以就不喜歡洗澡了。
我開始嘗試各種方法:“那我們不洗澡,我們?nèi)ソo小汽車洗澡吧!”果然有效!但沒幾天,他也就膩了,給汽車洗澡也沒意思??!我就說:“咱們帶小動物去玩吧!”把洗澡變成了游戲,兜兜就覺得挺好玩的??墒菦]多久又覺得不好玩了。我就說:“那我們?nèi)プ鰝€實驗吧!”我們把高爾夫球放水里,直接掉下去了,而小皮球還漂在上面,他又覺得挺好玩的。很多天以后,兜兜開始特別奇怪地反復(fù)重復(fù):“兜兜不洗澡,兜兜不洗澡!”怎么又不洗澡了呢?我正在想辦法,他自己冒出一句:“兜兜要玩水!”哈,小家伙還挺幽默的。
不進幼兒園
關(guān)鍵詞: 儀式
適用年齡: 2~4歲
分享人:陰麗萍
記得都都剛上幼兒園時,我也面對了很多家長遇到的分離焦慮問題。據(jù)我觀察,很多時候,分離焦慮其實顯現(xiàn)在媽媽身上,而非孩子身上。孩子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接收體,你的任何一點小小的猶疑都會被他抓住,所以媽媽越是平靜和堅決,孩子的分離焦慮反而會越快度過。
除了用平靜堅決的態(tài)度面對孩子,我還和孩子設(shè)立了程序說“再見”。這種恒定、有節(jié)奏的程序會給孩子心理上一個緩沖,調(diào)適好他的心情。我和都都有一段時間固定的分別儀式,具體內(nèi)容是抱著他在幼兒園門口左轉(zhuǎn)8圈右轉(zhuǎn)7圈,后來一度更迭為陪他玩5分鐘貓抓老鼠,再后來還有他蕩秋千我拍他的腳100下等等。這種程序是我和孩子商量后共同設(shè)立的,這種儀式讓分離更容易接納,過程相對愉悅。這招兒是我在媽媽讀書會上跟一位媽媽偷師學(xué)來的。
不刷牙
關(guān)鍵詞: 貼紙
適用年齡: 2~4歲
分享人:李少林
兜兜3歲時有個階段不愛刷牙。刷牙不像洗澡還可以進行游戲,刷牙就是一個枯燥的工作,還得刷3分鐘。于是我就利用了貝瓦淘奇包里的刷牙卡,很簡單,就是一個表格。如果刷牙了,就貼一個牙齒精靈,如果沒刷牙,就貼一個細菌。兜兜不想刷牙的時候,我就故作認真地說:“那就貼上一個小細菌吧?!彼ⅠR會說:“不要,不要,我要刷牙?!边@樣堅持了1個月,就養(yǎng)成了每天主動刷牙的習(xí)慣。
這種工具特別好,把它貼到墻上,寶寶能看到自己做了一些什么,能看到自己得到了什么,當他看到自己得到了一個牙齒精靈,兩個牙齒精靈,越來越多的牙齒精靈的時候,他會為自己產(chǎn)生強烈的自豪感,刷牙的興趣也就會愈加濃厚。這實際上是幫助寶寶把抽象的事情具象化了,讓寶寶直觀地看到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這對于培養(yǎng)并強化好習(xí)慣非常有用。
我要出差
關(guān)鍵詞: 表格
適用年齡: 3~4歲
分享人:李少林
兜兜3歲的時候,我要出差10天,他對時間的概念只知道早上、晚上。他知道晚上睡一覺就到了第二天,但他不知道兩天有多長,10天有多長。為了讓他踏踏實實的,我就畫了一個表格,下面寫上日期,比如我是3月19號出差,19號是第一天,一直寫到我回來的那天。寫完之后,我告訴他每天晚上睡覺前貼一個貼紙在那個格里,給他一版貼畫,每天可以選一個貼上去,貼滿了我就回來了。這個辦法特別有用,當時我遠程遙控,每天打一個電話,到第8天的時候,我媽媽告訴我,兜兜每天貼貼紙,今天還說:“太棒了,媽媽還有兩天就回來了?!钡葘殞氃俅笠恍砀竦姆椒ㄟ€可以擴展應(yīng)用到培養(yǎng)孩子的計劃性和堅持性方面。
發(fā)脾氣
關(guān)鍵詞: 左腦和右腦
適用年齡: 3~5歲
分享人:馬慧敏
我家老二脾氣很大,很鬧,發(fā)脾氣的時候什么都不管不顧,我學(xué)了一個方法,充分利用好左腦和右腦的不一樣。他發(fā)脾氣的時候是右腦作祟,又哭又鬧。那我就要讓他從動用感性的右腦變到動用理性的左腦。比如數(shù)數(shù)字,回憶有情境的東西:“你記得我們第一天在迪士尼玩的是什么嗎?是不是小小世界?哦,是的。后來玩的是什么?好玩嗎?第三個玩的是什么?哦,對,是維尼小熊的蜜罐?!边@樣,他就慢慢鎮(zhèn)定下來,不再哭哭鬧鬧了。因為他的左腦已經(jīng)開啟工作。大概兩三分鐘平靜下來以后,我們再回去找他發(fā)脾氣的理由,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老師說孩子不行
關(guān)鍵詞: 判斷
適用年齡: 0~6歲
分享人:蔣佩蓉
老二在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老師說他有智力障礙。我仔細觀察過,我們發(fā)現(xiàn)是他的腦筋轉(zhuǎn)太快,但表達不出來造成的。所以,當時以為是智力障礙其實是他智商太高。我們當然又去請教了不同的專家,專家說孩子還在發(fā)育,慢慢觀察,不要太輕易服藥。所以我們也很冷靜,沒有趕緊去治療什么的。求助和判斷對父母來說都很重要。
和老人意見不同
關(guān)鍵詞: 決定權(quán)
適用年齡: 0~18歲
分享人:馬慧敏
我爸爸是很小心很小心的人,比如他看見孩子在爬一個東西,他會說:“不要爬了,很危險的!”孩子到廚房拿一杯水,他會說:“不要進廚房,廚房很危險?!庇只蛘摺皠偝酝瓴灰??!彼泻芏唷安灰钡母拍?。但是我認為,孩子要嘗試很多東西,要自己去做才可以成長。很幸運的是,爸爸媽媽還算比較開明,他們會配合我的做法。在平時,我也會跟大家講,在給孩子立規(guī)矩方面,我和我先生具有最終的決定權(quán)。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孩子想買什么玩具,我們不同意,但他可以從爺爺奶奶那里得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