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的頭發(fā)花白里泛黃,扎個抓髻,黑色長褂,一副道長打扮——在星光熠熠的威尼斯電影節(jié)頒獎舞臺上,韓國導演金基德顯得格格不入,但這并不妨礙他的新作《圣殤》飽受好評,并一舉斬獲最佳影片獎。發(fā)表獲獎感言時,金基德唱起了《阿里郎》,“韓國人高興也好,悲傷也好,總要唱幾句《阿里郎》”。
金基德身上充滿了矛盾:他初中輟學,如今還經(jīng)常寫錯字,卻是韓國獲獎最多的導演;在韓國,他被認為是“嘩眾取寵的異類”,在國際上卻是東方電影的代言人;他可能是世界電影史上除默片外使用對白最少的導演;他拍片速度之快可以去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
底層社會生存法則
影壇中的某些人,名字本身就對應著某種風格,比如周星馳的無厘頭、北野武的暴力美學……如果要說金基德的風格,那應該是“不動聲色的殘忍”吧。
最能體現(xiàn)他這種風格的要算他的代表作之一《漂流欲室》,影片講述了逃犯和船屋女主人的故事。開篇非常唯美,青山薄霧,碧水輕舟。情節(jié)就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不動聲色地展開: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逃犯將魚鉤塞進嘴里自殺;船屋女主人為了挽回與逃犯的愛情,將魚鉤塞進自己的身體,用凄厲的一聲喚回男人。這部電影在威尼斯放映時,引起觀眾嘔吐、暈倒,金基德的殘忍可見一斑。
金基德曾說韓國電影只有兩種:禁忌的和非禁忌的。毫無疑問他屬于前者。也正因如此,韓國民眾并不買金基德的賬,甚至認為他是一個有精神創(chuàng)傷的人。
金基德的人生,確實不怎么平順。1960年,他出生在一個小山村,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則是個遭受戰(zhàn)爭傷痛困擾的退伍軍人。“小王八蛋,長大后你能干啥!”吃飯時父親的謾罵就像“固定劇目”,金基德只能胡亂扒拉一口就匆匆離開,肚餓時,便在菜園里偷拔白菜充饑。這個寡言的孩子卻從小就有講故事的欲望,“從家到學校的路很長,兩邊是連綿不斷的江水。我天天縮著脖子,獨自一人,邊走邊滔滔不絕地自言自語?!?br/> 9歲時,全家為了哥哥的學業(yè)而移居首爾,沒想到哥哥被開除了,金基德也受“牽連”,中學還沒畢業(yè)就被家人強令輟學。20歲那年,他應征入伍,退役后在殘疾人收容所里謀生活。
1990年,金基德用所有積蓄換了一張去法國巴黎的機票。生計沒有著落的他最終只能在塞納河邊與流浪漢為伴。他結(jié)識了一群來自東歐和阿拉伯的朋友,“當我跟法國人發(fā)生沖突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站在我這邊;當我事業(yè)彷徨時,他們會無償為我提供工作機會……當然,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小偷或者騙子?!边@些經(jīng)歷后來成就了金基德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影片《野獸之都》。
其實,金基德的“殘忍”并不是來自于他的個人情緒,而是來自于他對人以及社會的認識和表達方式——底層社會有著自身的生存法則。金基德曾說:“我的工作是用理性探索人的內(nèi)心,引發(fā)人們深藏不露或不自知的情感?!?br/> 200分鐘拍完一部電影
1993年,生活穩(wěn)定下來的金基德回到韓國,為了徹底移居歐洲而收拾家當,但一則劇本征集啟事讓他留了下來。他投了稿,回信是代表落選的“請繼續(xù)努力”,這句話卻激起了他的好勝心。金基德改簽了機票,報名參加作家培訓課程,以兩個月一部劇本的速度寫作,被同學們稱為“非人類”。最終,他憑借《擅自穿越》走進了號稱“韓國好萊塢”的首爾忠武路。
金基德第一次當導演是1995年。當時,他寫了《鱷魚》,一位制片人表示愿意籌1億韓元(約合57萬元人民幣)將它拍成電影。此前,這個劇本已經(jīng)遭到過無數(shù)次拒絕,金基德卻對制作人說:“讓我當導演,劇本可以免費給你?!敝破算读艘幌拢骸懊庹??!彪p方僵持不下,但最終制片人讓步了。
其實,當導演并不是他心血來潮,寫劇本時,金基德習慣邊寫邊考慮拍的可行性。但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導演日子并不好過,因為經(jīng)驗不足導致膠片報廢,金基德每天要忍受攝影師的斥責;因為一次4個小時的遲到,制片人當著所有人的面對他拳腳相加,但他還是含著淚開機。多年后,主演曹在顯回憶起那一幕:“當時剛好是午餐時間,大家每人都拿著一個紫菜飯團坐在地上吃。挨揍后的導演來到我旁邊,一邊默默流淚,一邊把手上的飯團全都吃完了。我看到這場景,覺得這個人不管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都能夠生存?!?br/> 如果你以為金基德是個任人欺負的軟蛋,那就錯了。在部隊服役時,他差點失手打死嘲弄他的上級,以至于那人每次見到他都躲得遠遠的。也是從那次以后,他不再跟人打架了。金基德也從來沒有恨過那個制片人,“我在用他像血液般珍貴的韓元,他一定特別緊張才會那么激動吧?!?br/> 從入行至今,金基德已經(jīng)拍攝了近20部電影,其中《壞小子》以妓女為刻畫對象,《撒瑪利亞女孩》講少女援助交際,《收件人不詳》反映韓國和美國微妙的關(guān)系,《春夏秋冬又一春》以和尚為題,《空房間》是講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愛情,《圣殤》則是黑社會收賬人與復仇母親的故事……這些電影有一個共同點:不叫座?!秹男∽印肺涣?002年韓國票房的前20位,算是非常不錯的一部,但投資公司因為另一部電影的失敗而沒有給金基德一分錢。對此,金基德也只能哭笑不得地接受。
或許正是不叫座,令金基德不得不加快拍攝速度、降低成本?!度霈斃麃喤ⅰ?1天拍完;《空房間》的拍攝歷時16天,一共拍攝了13場戲;拍攝時間最短的《真相》,用了18部攝影機,僅200分鐘就完成。然而,就是憑著《撒瑪利亞女孩》和《空房間》,金基德一年之內(nèi)連摘柏林和威尼斯兩大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的桂冠,成就了一段影壇神話。
酷烈而感性
合作過的演員曾說金基德“無情無義”。他拍《收件人不詳》時,有一場在田里放火的戲,手拿引火棒準備去放火的演員方恩珍有些緊張,條件反射地將棒子扔掉了。金基德從攝影機后面跳出來,生氣地用腳一踹,恰好把引火棒踢到了方恩珍的頭上,還好她的頭發(fā)濕了沒有全燒著,可眉毛都燒沒了。方恩珍跑到美發(fā)院花了3個小時才把燒焦的頭發(fā)剪掉。實際上,金基德對自己更加“心狠手辣”。拍攝《野獸之都》時,金基德腳趾化膿,以至于膿水將腳掌和鞋粘到一起,醫(yī)生說要動手術(shù),而他卻自己動手,硬是把化膿部位挖了出來。
另一方面,金基德又是敏感而溫柔的。拍攝《漂流欲室》時,作為道具的鳥掉進水里被淹死,他為此哭了半天?!八幸活w孩子般單純直率的心”,這是很多人對他的評價。
這種酷烈又感性的性格在金基德描述自己太太時更是展露無遺,“我太太是我在法國時交往的筆友,1993年一回國我們就結(jié)婚了”,緊接著,他話鋒一轉(zhuǎn),“我太太完全是個普通人,她不懂我,我也無法一一向她解釋我的影像用意。從這點來說,我們之間是悲劇?!?br/> 金基德是率真的,可這種率真卻讓他難被世俗所容,所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金基德一度患上了社交恐懼癥。能治愈他的,唯有電影。
編輯:王晶晶 美編:陳思璐 圖編:傅聰 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