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庇捎跀?shù)學具有抽象性和嚴密性的特點,比較單調枯燥,許多數(shù)學知識只有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才能使他們主動地得到發(fā)展,才能使他們真正成為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學習的主人翁。因此教師要徹底地掘棄和擺脫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把精力放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上以提高課堂的參與度,下面我談談體會。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教與學是師生雙邊的關系,教要得法,學要主動。主動來自興趣,興趣需要激發(fā)?!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學好數(shù)學,首先要使學生喜歡數(shù)學。教師應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從學習中不斷感受到樂趣。對未知的探索,對心知的渴求,和我們旅游爬山一樣登得越高就看得越遠。從而充滿著獲得知識的愉快,即使對學生嚴厲些,學生也樂于接受,因為學生從中感到了快樂,產(chǎn)生了學習的興趣。
?。?)從努力中不斷感受到樂趣。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如果一味追求苦讀,得不到一點成功的回報,時間長了勢必會厭倦,所以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和成功老師都應該給予適當?shù)谋頁P或鼓勵;面對學困生不諷刺、不挖苦、不歧視、不冷落,對其取得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以換取這些學生心理上的親近,情感上的融洽,參與意識的增強。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把鑰匙,興趣可以變?yōu)橹救?,志趣可以轉化為理想,理想可以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參與度的首要條件。
2.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常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同樣的教材,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聽不厭,回味無窮;講得教條,枯燥無味,學生呆若木雞,事倍功半。這是為什么呢?我認為,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備課的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應注意掌握好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采用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應多樣化,從而提高講課藝術,增強教學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學。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從多角度、多方位設計思考題,發(fā)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lián)想等發(fā)散思維,使學生不單單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學內(nèi)容的表層,而且能利用現(xiàn)學知識,結合已學知識去創(chuàng)造、去探索,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比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用字母表示數(shù)》時,讓學生欣賞完生活中字母表示特定的含義,問學生:在生活中或數(shù)學課堂上你還遇到過哪些字母可以表示特定的意義?通過提問,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數(shù)學知識思考問題。這樣新授課之前就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積極投入到這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正確運用比賽等形式。研究表明,人腦處于競爭狀態(tài)時的學習效果要比平時的學習效果好得多?!笆緹o火,相擊而發(fā)光”。教學實踐也反復證明,學生對即使是毫無直接興趣的智力競賽活動,因渴望競爭取勝而產(chǎn)生的間接興趣,也會忘記事件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爭中去。為此,教師應設法把課堂變?yōu)椤爸橇Ω偧紙觥保e極營造競爭氛圍,在課堂上開展各種自學比賽活動,如搶答比賽等。比如在教學二年級《算24點》,計算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本是枯燥無味的,這節(jié)課要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維要活躍才能快速準確地用撲克牌算出“24點”。如果教學設計時把這節(jié)課分為幾個比賽環(huán)節(jié),以小組為單位,答對一道簡單的題加一顆星,難度大的調整加星的個數(shù),如此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都得到了調動,課堂不會變得枯燥無味。各種競賽活動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興趣,變苦學為樂學,使學生大腦處于高效率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能有效地提高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重視運用多媒體。在多媒體幫助下,能將原本靜止不動的圖形轉化為動態(tài)現(xiàn)象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能將文字、圖形、動畫和聲音有機地編排在一起,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比如:三年級下冊《平移與旋轉》教學,小房子和金魚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幾格后畫出平移后的圖形是本單元的重難點,教學設計時,可使學生通過觀察多媒體圖像平移的過程,讓學生在投影儀上展示自己的思考過程,并讓學生自己講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和能動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盡可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以期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手段可使信息反饋及時,讓學生面對形象的多彩的畫面,積極地去認知,去學習,加深理解和記憶,通過多媒體來解決教材中的重難點,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關注每一個學生,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我們學校的辦學宗旨是“讓每個生命體得到最佳的發(fā)展”,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發(fā)展,具體做法如下:
課堂教學兼顧每一個孩子。因為個體存在差異,所以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程度會參差不齊,有些老師就會一味地追求“一刀切,齊步走”,其實是不利于絕大部分孩子的學習狀況,所以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使大部分學生‘跳一跳’就能解決問題”。如課堂上問題提出后教師必須留給大多數(shù)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同時要看看大部分學生是否有了思考的結果。即使只有個別學生回答,也應問問其他學生是否掌握;即使到了課堂上的最后幾分鐘,也要留有讓學生思考回味的時間,讓學生在第一時間獨立弄懂教師所講的東西。課作布置時出幾道基礎題和幾道提升題,對于學困生來說,做完基礎題,力所能及做一些提升題,這樣在不失面子同時,再爭取做一、二道提升題他就更高興了。這樣學生就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受到鼓舞,感受到數(shù)學內(nèi)在的魅力。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數(shù)學課堂,盡管有時很難做到,但只要我們積極、努力打造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更為有效,就能逐漸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