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素質教育下,新課標要求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本文不僅分析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從教師要提升教學魅力,讓枯燥的數學走進生活,關注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及揭示數學美、陶冶學生鑒賞美的情感等方面闡述了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關鍵詞: 素質教育 新課程 數學教學 情感教育
當今社會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其中的“心”就是指學生的心理或心靈,情感則是心理心靈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了在數學教學中要進行情感教育。所謂情感教育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以積極的情感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從中得到肯定,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和明確的學習目的。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是師生交流的紐帶,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根基,也是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動力。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會培養(yǎng)出偽君子,所以要進行素質教育一定要有情感教育。數學課堂更要成為情感教育的陣地,如果說數學教學是長身體(知識)的骨骼和肌肉的話,那么情感教育則是在塑造一個人的靈魂,沒有了強壯的身體是可憐的,但缺乏健康的靈魂是可悲的。我們只有很好地完成了情感教育,了解并調動了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培養(yǎng)出學生積極的情感,才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責任感,讓他們自覺地形成積極、勤奮的學習行為,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最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如何滲透情感教育
1.提升教學魅力,贏得學生的尊重。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生先要喜歡數學教師,才能喜歡數學。“愛屋及烏”,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良好的情感,就一定會遷移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形成一股積極的教育力量。首先,教師的理念要不斷更新,不斷加強理論學習,落實新課改精神,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實踐,把它們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去。在素質教育下,課堂正發(fā)生著重大的變化,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引路人,是學習的合作者。教學由重“教”向重“學”轉變,由重傳授向重發(fā)展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一言堂”向師生互動轉變,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師生關系融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同時,教師還要加強業(yè)務鉆研,注重知識的淵博性,要不斷“充電”,補充“營養(yǎng)”,培養(yǎng)自身教學的獨特個性。
2.讓枯燥的數學走進生活。
大量經驗表明,相當一部分同學對數學沒有興趣的主要原因,一是課堂上老師所教的數學知識太過抽象,二是他們認為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太多用處。教師在新課引入及知識應用的講解中,要善于結合教材聯系學生的實際,設置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比如在講解等比數列時,就可以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如銀行存款、買房按揭等為背景來進行教學??傊?,好的情境設計,不僅使學生在活動中容易建構數學概念,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一個設計得貼切自然并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教學情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他們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強化他們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組織數學語言的能力和查找素材及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
3.關注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數學是一門基礎而又古老的學科,是學生學習時間最長的一門學科。相比較小學和初中而言,高中數學顯得抽象且難以理解,所以剛進入高中階段,學生難以接受這種變化。從而不能很快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導致BhTWPMEdSFR9kEBwCSBhzjjafoPXCXgJ4+d8vO/WaYI=他們對數學失去激情和興趣,最終喪失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多了解一些,我認為學習也是這樣,不能想象一個對數學沒有一點興趣的同學能夠學好數學。要培養(yǎng)對高中數學學習的興趣,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法,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如在介紹橢圓這種特殊的圖形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畫出來,事先讓他們準備一根細繩,然后讓他們在一張白紙上固定好兩端,拿出筆在紙上描出軌跡,最后告訴他們這就是橢圓。這樣學生既了解了新的知識又知道了它的由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學們還會發(fā)現兩個端點定位的不同畫出的橢圓的扁平程度也不一樣。這又引出了同學們對橢圓性質的探究欲望。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怎么會對數學失去興趣呢?但有了興趣還遠遠不夠,只有增強他們的信心才能讓這種興趣持久下去。平時要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即使是成年人,毫無結果的勞動也會使他們喪失信心,更何況是比較脆弱的青少年。多給他們一些表現“個性”的空間,用賞識的眼光對待每一個孩子,用一顆通融的心對待每一次失誤,用一些鼓勵,贊許的話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產生強烈的追求成功的渴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并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和不懈追求真理的進取精神。
4.揭示數學美,陶冶學生鑒賞美的情感。
數學的美越來越被人們關注,比如字母表示數字,立體幾何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的文字語言簡化為符號語言,這些都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五角星的美,黃金分割的美,還有幾何圖形中的對稱和諧美,等等。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欣賞數學美,發(fā)現數學美,不僅是欣賞數學簡潔美、符號美、圖形美、統一美、和諧美等外在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學會欣賞數學的內在美,形成數學思想、觀點及在思想、觀點統領下的知識和方法,從根本上變“苦學”為“樂學”,顯現數學的文化意韻,陶冶審美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情感教育越發(fā)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新課程理念呼喚數學課堂活動要凸現“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與培養(yǎng),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構建起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課堂活動體系,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數學的精髓就在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通過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讓他們能夠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感受到知識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