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修辭論辯的力量

2012-12-31 00:00:00云紅
考試周刊 2012年45期


  摘 要: 本文主要闡述修辭論辯中長期被忽視的信譽論辯、情感論辯概念。信譽論辯和情感論辯是修辭論辯不可或缺的成分。當對立觀點平分秋色,不分軒輊,處于膠著狀態(tài)時,這兩種論辯往往起到區(qū)別勝負的至關(guān)重要作用。本文對奧巴馬就職演說的這兩種形式的論辯進行文本分析,彰顯修辭論辯的力量。
  關(guān)鍵詞: 修辭論辯 奧巴馬就職演說 信譽論辯 情感論辯
  1.引言
  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tǒng)后,學者們從政治學、社會學、語言學、傳播學和修辭學等方面對其進行分析研究。修辭學者們著重對其演說的修辭策略、修辭風格和修辭手段等方面進行分析,正如梁文道(2008)所言:“奧巴馬的勝利是修辭學的勝利,是源遠流長的修辭學在新媒體時代的復興?!钡牵墨I檢索中,筆者未查到有關(guān)修辭論辯在其演說中起的至關(guān)重要作用的認識及分析。本文擬用修辭論辯理論,從勸說、認同和聽眾中心論角度,對奧巴馬就職演說成功因素之一——修辭論辯進行剖析,彰顯修辭論辯的力量。
  2.國內(nèi)外論辯研究簡介
  古典西方修辭學對演說的研究由來已久,但往往遭遇“狡辯”、“美化”的瓶頸。二十世紀中葉興起的新修辭學突破了傳統(tǒng)修辭學的“美化說”、“技巧說”等修辭觀的局限,將修辭看做人類一種基本的社會行為,強調(diào)修辭的主體性、社會性及互動性。新修辭學對演說的研究因此突破了傳統(tǒng)修辭學中的瓶頸,從語言分析擴展到對一切具有潛在論辯效果的象征手段的研究。修辭論辯理論作為新修辭學理論的新型內(nèi)容,是一種極具解釋力的修辭研究范式。
  新修辭學的代表人物是比利時哲學家佩雷爾曼(Chaim Perelman),代表作為《新修辭學:論論辯》(1958)和英國哲學家圖爾明(Stephen Toulmin),代表作為《論辯的使用》(1958)。這兩部著作對論辯研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今西方學術(shù)界,論辯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一門“顯學”。學者從各種角度提出研究模式,如約翰遜(Ralph Johnson,1980)的非形式邏輯,伍茲和沃爾頓(John Woods & Douglas Walton,1989)的謬誤論,威廉德(Charles Willard,1989)的社會認識論,艾默倫(Frans H.van Eemeren,1992)的語用—辯證法,蒂得爾(Christopher W.Tindale,1999)的修辭論辯,等等。
  國內(nèi)學術(shù)界“對于新論辯研究的譯介和獨立研究,迄今為止卻還極其有限,這自然不能不令人之感遺憾”(汪嘉斐,2003,Ⅰ)。為數(shù)不多的對之進行譯介及研究的學者有施旭(1992)、劉亞猛(1995)、胡曙中(1999)、樊明明(2003)、溫科學(2006)等。其中,樊明明先生對修辭論辯的機制進行了獨立的深入研究。
  3.修辭論辯定義
  修辭論辯可定義為:“在不確定條件下對論題、主張進行合理維護的一種言語實踐,旨在說服受眾,贏得他們的認同,促使其采取行動?!保ǚ髅?,2005:31)。修辭論辯是人們的一種日常性的言語活動和社會活動;修辭論辯是對論題進行合理維護的一種實踐,它拋棄了形式邏輯中“分析”、“證明”的概念,承認論辯結(jié)果的或然性;它將論辯的合理性與一定范圍內(nèi)盛行的標準和道德規(guī)范聯(lián)系起來,認為論辯要充分考慮受眾的具體情況,包括他們的價值取向,只要贏得他們的認同,論辯便是可接受的(樊明明,2003:109)。
  修辭論辯應當采用形式邏輯和非形式邏輯兩種論辯推理手段,應當綜合演繹和非演繹的所有推理方法,綜合理論推理和實用推理的所有方法。由于我們身處的世界是一個或然性的世界,修辭論辯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證明論題的“真”,更重要的是一切以聽眾為中心,說服聽眾相信論題的合理性,促使其采取行動,即聽眾中心論。綜合運用理性論辯(包括邏輯理性論辯和修辭理性論辯)、信譽論辯和情感論辯的諸多手段是修辭論辯的必然選擇(樊明明,2005:34)。因此,修辭論辯由理性論辯(包括邏輯理性論辯和修辭理性論辯)、信譽論辯和情感論辯三部分組成。
  演說就是一種論辯,“演說人的演說論辯可能正是針對反對者的某一觀點進行的”,因此,“修辭論辯是一種交互式論辯”;演說者和聽眾“存在一種‘隱形’的交互式對話”,雖然演說者無法聽到聽眾的意見,“但演說者要對聽眾可能產(chǎn)生的疑問、反駁、不同觀點進行辯解與論辯”(樊明明,2003:79),演說者必須對聽眾“隱形”的聲音作出相應的回應,才可能說服聽眾接受他的主張及觀點,才可能成就一次精彩的演說,所以說,演說中的修辭論辯是隱形的,但其力量不可小視。
  由于篇幅所限,筆者僅選取奧巴馬總統(tǒng)的就職演說作為語料進行修辭論辯分析。
  4.就職演說內(nèi)容簡介
  2009年1月20日,全球十五億人觀看奧巴馬的就職演說,其再次展現(xiàn)了銳不可當?shù)霓q才和口才。奧巴馬開篇對國家當前形勢進行了比較冷靜客觀的分析,指出美國對外正卷入一場與恐怖主義的長期戰(zhàn)爭,對內(nèi)正陷入因少數(shù)投機者貪婪和一種集體的麻痹大意而日益加深的經(jīng)濟危機;對于經(jīng)濟問題,政府和每個美國人都面臨一個“需要責任感的新時代”。奧巴馬強調(diào)政府采取實用主義立場,放棄美國傳統(tǒng)的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分歧,好的政府是能夠保證民眾就業(yè)和生活水平的政府。對民眾而言,奧巴馬強調(diào)在這個“能夠定義一代人的時刻”,共渡難關(guān)需要每個人發(fā)揚“服務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外交理念上,他表示要通過合作和對話解決分歧,也表示要堅決維護美國的領(lǐng)導地位,毫不留情地打擊恐怖主義和“敵對國家”。他呼吁加強與其他國家間的合作與理解;在賴以成功的價值觀上,奧巴馬強調(diào)勤奮和誠實、無畏和公平、寬容和好奇、忠誠和愛國。每一個美國人都對自己、對國家、對世界負有責任,從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找到自我,這是美國的自由和信條的真諦。
  5.就職演說修辭論辯建構(gòu)
  總統(tǒng)就職演說的目的是激起聽眾熱情,說服聽眾接受其政治主張,使聽眾認同并采取相應的行動。美國歷史上許多優(yōu)秀的政治家,如林肯、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他們成功的一個因素在于激情四射、富有號召力的演說。在傳媒日益發(fā)達的今天,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演說直接關(guān)系到能否感動民眾、取得共鳴。筆者認為奧巴馬就職演說的成功與奧巴馬卓越的修辭論辯的運用密切相關(guān)。西方修辭思想傳統(tǒng)認為,事實依賴雄辯、雄辯可以在事實造就的過程中起關(guān)鍵作用。以下對此篇演說的修辭論辯做文本分析。邏輯理性論辯屬于平時使用較多的論辯形式,而修辭理性論辯也是日常較容易被意識并被使用的,筆者在此不做贅述。本文著重分析信譽論辯和情感論辯這不大為人所意識常常被忽視的,卻起著至關(guān)重要作用的兩部分。
  5.1信譽論辯
  奧巴馬就職演說使用了信譽論辯中的訴諸本人信譽的論辯、訴諸第三者信譽的論辯和降低第三者信譽的論辯三種形式。
  5.1.1訴諸本人信譽的論辯
  亞里士多德說:“演說者要使人信服,須具有三種品質(zhì),因為使人信服的品質(zhì)有三種,這三種都不需要證明的幫助,他們是見識、美德和好意?!保▉喞锸慷嗟?,1990)演說者因為缺乏見識就無法提出正確的見解,雖有見識但缺乏美德就不可能把他們的見解說出來;即使有見識有美德,但沒有好意,也不肯費心地把知道的說出來,因此,如果演說者同時展示出這三種品質(zhì)的話,就必然使聽眾信服。而奧巴馬就在這次演說中看似不經(jīng)意地就展示了這三種品德,無形中增加了聽眾的信服度。在演說之前或之間,聽眾在心中就會想知道奧巴馬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他的見識如何,他的品德如何,以及他是否有誠意與決心,而奧巴馬在演說中針對聽眾的隱形問題一一作答。
  從“我們將建造道路和橋梁,架設(shè)電網(wǎng),鋪設(shè)承載我們的商務和把我們緊密相連的電子通訊網(wǎng)絡(luò)”到“我們將恢復尊重科學的傳統(tǒng),利用高新技術(shù)的超常潛力提高醫(yī)療保健質(zhì)量并降低成本。我們將利用太陽能、風力和地熱為車輛和工廠提供能源”,展示了奧巴馬對經(jīng)濟、文化、教育、科技和環(huán)保方面的通盤考慮;從“為了我們,他們奔赴疆場,英勇捐軀,長眠于康科德、葛底斯堡、諾曼底和溪山”到“正如在阿靈頓(Arlington)公墓長眠的陣亡英雄在漫漫歲月中的輕聲呼喚”,表現(xiàn)了奧巴馬對地理對歷史等的博學多才,以及其借鑒了羅斯福在1933年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發(fā)表的就職演說中穩(wěn)定人心的做法,對羅斯福“我們唯一應該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這句名言進行了新的演繹和詮釋,這無一不顯示奧巴馬的見識卓越,令聽眾信服。
  奧巴馬的美德在這句話中盡顯:“我們不會在價值觀念上退縮,也不會動搖捍衛(wèi)它(指憲章)的決心,對于那些妄圖以煽動恐怖和屠殺無辜的手段達到其目的的人,我們現(xiàn)在就告訴你們,我們的意志更加頑強、堅不可摧;你們無法拖垮我們,我們必將戰(zhàn)勝你們。”這句話既表現(xiàn)了奧巴馬對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對先輩定下的憲章的尊重,又體現(xiàn)了他不畏險阻,帶領(lǐng)人民勇往直前、戰(zhàn)勝困難,重塑美國的勇氣及美德。
  演說中隨處見其好意:“如現(xiàn)在應是我們讓永恒的精神發(fā)揚光大的時候,應是選擇創(chuàng)造更佳歷史業(yè)績的時候,應是將代代相傳的寶貴財富、崇高理想向前發(fā)展的時候:上帝賦予所有人平等、所有人自由和所有人充分追求幸福的機會”?!皬慕裉炱穑覀儽仨氄褡髌饋?,掃除我們身上的塵土,重新開啟再造美國的事業(yè)?!北缺冉允牵盥牨婋S時感受得到他的誠意、昂揚斗志、帶領(lǐng)美國人民奮斗的決心。
  以上三個方面是奧巴馬演說中典型的訴諸本人信譽論辯的例子,很好地起到了打動聽眾的效果,從而樹立了一個銳意改革、人民至上的新一代美國領(lǐng)導人形象,使演說具有強烈的煽動性。
  5.1.2訴諸第三者信譽的論辯
  奧巴馬就職演說訴諸第三者信譽的論辯選用訴諸專家、權(quán)威信譽的論辯的形式。因為專家、權(quán)威有著強有力的專業(yè)支撐,而所談對象的品質(zhì)效應與訴諸本人信譽如出一轍,起到異曲同工之妙。演說中,“用《圣經(jīng)》的話說,現(xiàn)在是拋棄幼稚的時候了?!边@句話訴諸西方宗教中最神圣的篇章——《圣經(jīng)》,《圣經(jīng)》說的話,有誰不覺得是對的呢?“上帝賦予所有人平等、所有人自由和所有人充分追求幸福的機會。”此句來自《獨立宣言》,而《獨立宣言》一直被美國人民信奉為治國之本,是不可動搖的,由此,民眾更增加了對奧巴馬的信任;“建國先賢面對我們難以想見的險惡局面,起草了一部保障法治和人權(quán)的憲章,一部子孫后代以自己的鮮血使之更加完美的憲章。我國的開國元勛決定向人民宣讀以下這段話:‘讓我們昭告未來的世界……在這個酷寒的冬季,萬物蕭蘇,只有希望和美德堅忍不拔……這個城市和這個國家,受到共同危難的召喚,挺身而出,奮起迎戰(zhàn)?!边@句極具號召力的引語來自美國的建國先驅(qū)之口,能不令民眾們感動而隨之行動嗎?
  5.1.3降低第三者信譽的論辯
  降低第三者的論辯通過將第三者描寫成愚昧的、持有偏見的、自相矛盾的人,因此使其名譽盡喪,從根本上否定他們說的話,目的在于說服聽眾,而不是第三者。降低第三者信譽的論辯和訴諸本人信譽的論辯相反,有理有據(jù)地把其中不可信成分轉(zhuǎn)移到自己的主張中,以此增加自己的可信程度。埃默倫將此種論辯總結(jié)成三種形式:懷疑第三者的技能才智問題;質(zhì)疑第三者的觀點動機;試圖指出其言行矛盾以摧毀其可信度(Eemeren,1992:111)。
  奧巴馬在說到“有人懷疑我們的雄心壯志——他們說我們的體制不能承受太多的宏偉規(guī)劃”時,他堅定地下此結(jié)論:“他們的記憶是短暫的,因為他們忘記了這個國家已經(jīng)取得的成就,忘記了一旦共同的目標插上理想的翅膀、現(xiàn)實的要求鼓起勇氣的風帆,自由的人民就會爆發(fā)出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边@是訴諸懷疑第三者的才智問題,既然腦子不好用,記性不好,又何以能相信他們的話呢?“那些冷眼旁觀的人沒有認識到他們腳下的大地已經(jīng)移動——那些長期以來空耗我們的精力的陳腐政治觀點已經(jīng)過時?!边@句話說明第三者的動機不純,不代表共同的信仰、價值觀和道德觀,所以他們的態(tài)度是不可取的,增強可說服力。指出第三者的言行矛盾最好的體現(xiàn)在于這句話:“對于那些依靠腐敗、欺騙、壓制不同意見等手段固守權(quán)勢的人,我們提醒你們:你們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但只要你們放棄壓迫,我們將伸手相助?!眾W巴馬暗示表面上表示為大眾利益,而實際上采取的手段是腐敗的、欺騙的,這樣的后果只能是:民眾將毅然地拋棄他們。由此,引導聽眾相信他的才智、他的動機,以及他的言行一致,以博得聽眾的認同。
  5.2情感論辯
  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中談到情感論辯的作用:“當聽眾的情感被演說者打動的時候,演說者可以利用聽眾的心理來產(chǎn)生說服力,因為我們在憂愁或愉快、友愛或憎恨的不同情緒時所下的判斷是不相同的?!庇纱丝傻贸鼋Y(jié)論,從說服力的角度來說,情感論辯絲毫不亞于理性論辯。樊明明指出:“情感在人的道德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正確的情感本身就是好的品質(zhì)的一個方面(2003:169)?!眾W巴馬就職演說采用了兩種形式的情感論辯:訴諸動機的論辯和訴諸憐憫的論辯。
  5.2.1訴諸動機的論辯
  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1987)一書中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等:基本需求、安全需求、歸屬感和愛的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實現(xiàn)需求。這五大類需求是人們做出決定采取行動的動機。那么,奧巴馬根據(jù)民眾的需求,相應地進行演說與呼吁,以期引起民眾的共鳴。
  在滿足民眾基本需求方面,奧巴馬如是說:“(政府)是否能夠幫助人們找到報酬合理的就業(yè)機會,是否能夠為他們提供費用適度的醫(yī)療保健服務,是否能夠確保他們在退休后不失尊嚴。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就要向前推進。如果回答是否定的,計劃和項目必須終止。”這段話擲地有聲,烙進聽眾的心里,因為這是他們最關(guān)心的與自己息息相關(guān)的承諾。由此,可以引起聽眾的注意,激發(fā)聽眾的感情,給其留下深刻印象。
  在安全需要方面,奧巴馬指出:“作為公共資金的管理者,我們必須承擔責任——明智地使用資金,拋棄壞習慣,在陽光下履行職責——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恢復人民對政府的至關(guān)重要的信任?!边@段話給予民眾極度的信任感,因為陽光的承諾給民眾帶來的是心理的安全感,以此起到經(jīng)濟危機時期穩(wěn)定人心的作用。
  在歸屬感及愛的需求方面,人們渴望生活在朋友家庭及社會的關(guān)心下,也有需求給予愛。奧巴馬在下面演說中滿足了民眾的這種給予愛的需求?!皩τ谪毨业娜嗣?,我們保證同你們并肩努力,為你們的農(nóng)田帶來豐收,讓清潔的用水取之不竭;使饑餓的身體得以飽食,使饑渴的心靈受到滋潤?!薄拔覀兿M麄兞私猓悍沧非蠛推脚c尊嚴的國家,以及每一位男人、婦女和兒童,美國是你們的朋友?!甭牭竭@句話,作為美國公民的聽眾肯定會為自己是一位美國公民而驕傲,因為他們的總統(tǒng)呼吁大家精神層面上的需求——給予愛(愛的要求有兩種:被愛和給予愛),因此,聽眾會用行動給奧巴馬的說服力加分。
  自尊需要是一種對于成就、優(yōu)勢、勝任、自信、重要性,以及榮譽的欲望。奧巴馬用這句“今后,讓我們的后代子孫如此評說:我們在遇到考驗的時候沒有半途而廢”,把民眾的自尊需要調(diào)出心靈、激起回應。
  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指個人的潛力才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奧巴馬說道:“我們現(xiàn)在需要做的是開創(chuàng)負責任的新時代——每一位美國人都需要認識到我們對自己、對國家、對全世界都承擔著義務。對于這些義務,我們并非勉強接受,而是心甘情愿主動承擔,同時堅信我們?yōu)槠D巨的使命付出一切,沒有任何事可以如此滿足我們的道義感,也沒有任何事能如此體現(xiàn)我們的特性?!边@段話充分肯定了民眾的美好愿望及不辱使命的能力,給人以崇高的境界,由此,激起聽眾心中的激情,朝著奧巴馬指明的前方道路和變革方向,心甘情愿地付出。
  5.2.2訴諸憐憫的論辯
  訴諸憐憫的論辯是一種通過打動聽眾的憐憫心左右他們的判斷,以達到說服的目的。奧巴馬的一句“如同我父親出生地一般的小村落”不知打動了多少人。如果這句話出自一位普通民眾之口,就不過是尋常之言、普通事實而已,但這句話出自美國總統(tǒng)之口,絲毫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絲毫沒有要把自己和民眾拉開距離的感覺,反而強調(diào)自己和普通民眾一樣,顯得格外真誠,這就是訴諸憐憫的論辯在起作用。正因為奧巴馬是總統(tǒng),他的地位與這兩句話反差較大,因而能引起聽眾認同他的真誠。
  6.結(jié)語
  奧巴馬就職演說的成功在于修辭論辯的力量,“奧巴馬的勝利是修辭學的勝利”。奧巴馬抓住了修辭論辯的精髓——聽眾中心論——讓每個聽眾都感覺奧巴馬是對自己在勸說。隨著演說的推進,聽眾心中不斷閃出的疑問、反駁等都被及時有效地做出了回應,即勸說。要將這種勸說做得準確、做得到位,就要對修辭論辯里的三部分——修辭理性論辯、信譽論辯和情感論辯了然于胸。理性論辯解決聽眾邏輯理性的問題——可行;信譽論辯解決聽眾的心理因素——可信;情感論辯解決聽眾的情感偏向——可接受,而可行是基礎(chǔ),可信與可接受才是影響論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我國現(xiàn)階段教學和科研的注意力都在邏輯理性論辯上,而忽視了修辭理性論辯、信譽論辯和情感論。邏輯理性是根本,但修辭理性論辯、信譽論辯和情感論辯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的辯論中最能使人區(qū)別勝負的因素。所以教學中應對于修辭論辯的可行、可信、可接受性進行常規(guī)的實踐訓練,研究者應對修辭理性論辯、信譽論辯和情感論辯三部分有機結(jié)合進一步探討,培養(yǎng)出思辨能力強又具有說服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Eemeren,F(xiàn).H.van.,Grootendorst,R..Argumentation,ommunication,and Fallacies:A Pragma-dialectical Perspective[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
 ?。?]Johnson,Ralph H.,Blair,J.A..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Informal Logic[A].The Generalizability of Critical Thinking[C].Ed.J.A.Blair & R.H.Johnson.Point Reyes,CA:Edgepress,1980.3-28.
  [3]Liu,Yameng.The Dilemma of Argument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ngagem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A].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C].Ed.Frans H.van Eemeren et al.Amsterdam: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1995.
 ?。?]Perelman,Ch.,Olbrechts-Tyteca,L..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M].Notre Dame/London: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69.
  [5]Tindale,C.W.Acts of Arguing:A Rhetorical Model Argument[M].Sunny Press,Albany,1999.
  [6]Toulmin,S.E.The Uses of Argu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
 ?。?]Willard,Ch.A.A Theory of argumentation[M].Tuscaloosa: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89.
 ?。?]Woods,J.,Walton,D.N.Fallacies:Selected Papers,1972-1982.Dordrecht/Providence:Foris Publications,1989.
 ?。?]奧巴馬.奧巴馬就職演說全文.http://www.america.gov/st/usg-chinese/None/None/20090120132232abretnuh0.422497.html,2009-01-20.
  [10]樊明明.修辭論辯的機制[M].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3.
  [11]樊明明.修辭論辯與非形式邏輯[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5):31-34.
  [12]胡曙中.美國新修辭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13]梁文道,奧巴馬的勝利是修辭學的勝利.南

昭苏县| 望都县| 绍兴市| 镇江市| 西畴县| 金沙县| 昌邑市| 长海县| 广水市| 泽库县| 偏关县| 扶沟县| 德格县| 大化| 双辽市| 临高县| 龙山县| 金沙县| 婺源县| 来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六盘水市| 阜平县| 综艺| 聂荣县| 象山县| 共和县| 崇仁县| 霍邱县| 涿鹿县| 光泽县| 万州区| 句容市| 陕西省| 克什克腾旗| 鄯善县| 定边县| 隆尧县| 抚松县| 芮城县|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