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日新 曾格林 呂 慶幫
(廣東省江門市人民醫(yī)院胸外科,江門 529000)
對于癥狀嚴重的手汗癥,特別是其他治療失敗者,可以行胸腔鏡交感神經(jīng)切斷術,療效確切,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有效的特點,是目前外科治療手汗癥的金標準。2005年3月~2010年2月,我們用克氏針加絕緣膠套自制成穿刺式電刀,在2 mm胸腔鏡下行雙側(cè)T3、T4交感神經(jīng)切斷術治療手汗癥37例,切口更小,療效確切,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37例,均為因雙手病態(tài)性多汗,影響工作或者學習而要求手術治療的手汗癥。男26例,女11例。年齡17~38歲,平均20.6歲。均自幼雙手掌出汗過多,緊張時雙手滴汗,術前均經(jīng)內(nèi)科檢查排除繼發(fā)性手汗癥,心、肺、肝、腎功能正常。
1.2.1 制作穿刺式電刀 見圖1。取直徑約2 mm,長約25 cm的鋼針(可以用克氏針代替,粗細主要是與相應的電刀柄對接合適),一端磨成銳角(不用太銳利,能穿刺進入胸腔即可),一端磨平,套上絕緣膠套。銳利端露出鋼針0.5 cm,平端露出鋼針2 cm。加熱收緊兩端絕緣膠套,避免穿刺時引起絕緣膠套滑脫。
圖1 自制穿刺式電刀
1.2.2 手術方法 雙腔氣管插管全麻,半坐臥位,雙臂外展90°。對側(cè)單肺通氣,先于一側(cè)腋下第3肋間腋前線做一3 mm切口,穿刺置入3 mm trocar,插入2 mm胸腔鏡探查,如交感神經(jīng)鏈顯露清楚,用穿刺式電刀在第4肋間腋中線處穿刺進入胸腔,接上電刀柄,胸腔鏡監(jiān)視下在第3、4肋骨表面偏下處電凝切斷T3、T4交感神經(jīng)干及其相互間的交通支,其中8例腋窩及雙足多汗,亦切斷T5交感神經(jīng)干。疑有神經(jīng)殘留的區(qū)域予以電凝燒灼。檢查無出血,拔出電刀,膨肺,排氣,拔出trocar,用透氣膠布粘合關閉切口,不用縫合。同法施行另一側(cè)胸腔手術。均未放置胸腔引流管。
1.2.3 術后處理 術后禁食1天,補液支持治療,第2天進食,常規(guī)行胸片檢查,以排除血氣胸或肺不張,術后3~5天出院。
手術時間27~40 min,平均32 min。雙手掌皮膚測溫,切除前右側(cè)(33.5 ±2.5)℃,左側(cè)(33.0±2.5)℃,切除后右側(cè)(36.0±1.7)℃,左側(cè)(35.5 ±1.5)℃,皮溫上升1~3℃。術后當天多汗癥狀均消失,疼痛輕微。術后3~5 d出院,平均4.5 d。術后5例少量氣胸,肺壓縮20%~30%,4例經(jīng)保守治療自行吸收,1例胸腔穿刺抽氣治愈。未見血胸、胸腔積液及感染,無中轉(zhuǎn)開胸,切口均愈合良好。隨訪6~24個月,平均18個月,無多汗癥復發(fā)。雙手干燥1例(2.7%),軀干部代償性多汗4例(10.8%),無Horner綜合征,患者對療效均滿意。
胸腔鏡下選擇性胸交感神經(jīng)切斷術治療原發(fā)性手汗癥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高、康復快,目前有單孔法和雙孔法。單孔法在胸壁上做1.5~2 cm切口,要切開肌層,放入帶操作孔的胸腔鏡,或者同一切口同時放入胸腔鏡和電凝鉤進行手術,術后要縫合肌層;雙孔法在胸壁上做2處小切口,分別置入trocar,放入胸腔鏡及電凝鉤進行手術。由于目前臨床使用電凝鉤不能穿刺胸壁進入胸腔,一般電刀太短或不夠銳利,不能穿刺胸壁進行手術,所以要做長0.7~1 cm切口,置入trocar,再放入電凝鉤或電刀。我們制作穿刺式電刀直接穿刺進入胸腔,相當于把原來的電刀延長,變銳利,術后傷口不用縫合,用膠布粘貼即可,創(chuàng)傷更小。穿刺式電刀制作不復雜,材料簡單,一般自己動手都能完成。選擇的鋼針要夠硬,不然會影響手術操作。我們一般用直徑2 mm的骨科手術用的克氏針制作,夠硬度,大小剛好配套一般臨床用的電刀柄,消毒過程與一般電刀頭一樣。
臨床實踐中,由于該手術操作不復雜,2 mm胸腔鏡雖視野及清晰度不如普通胸腔鏡,但足夠完成該手術。制作穿刺式電刀時尖銳端不用磨得太銳利,因為電刀本身直徑約2 mm,穿刺胸壁不會太困難,如果穿刺困難,可用尖刀在皮膚上戳一約3 mm小孔再進行穿刺;因為太銳利的電刀容易損傷肺、胸腔血管等,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術中要在胸腔鏡監(jiān)視下進出電刀。如果靠近要處理的胸交感神經(jīng)鏈有血管經(jīng)過,電凝切斷交感神經(jīng)干時容易出血,我們觀察到,胸交感神經(jīng)鏈在胸膜下有一定的活動度,可用電刀在肋骨表面處把神經(jīng)鏈撥向遠離血管方向,再電凝切斷神經(jīng)就可避免出血。電灼范圍不超過肋骨的上下緣,可順肋骨表面向外側(cè)延長,以切斷交感神經(jīng)鏈交通支。切斷前后手溫對照監(jiān)測,如手溫無明顯升高,要注意檢查選擇的神經(jīng)節(jié)段是否正確,電灼的深度與范圍是否足夠。本組都在胸腔鏡監(jiān)視下進行電刀操作,無明顯出血。當然,穿刺式電刀沒有原來腔鏡配套用的電刀粗及硬,又不經(jīng)過trocar,操作起來不如用原來的電凝鉤方便,但該手術操作不復雜,時間短,一般都能完成手術,如果遇上復雜情況,可以擴大切口,就與原來手術方式一樣。
原發(fā)性手汗癥的發(fā)病機制與交感神經(jīng)過度興奮關系密切,因此交感神經(jīng)切斷的部位和范圍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涂遠榮等[1]通過大量的手術病例觀察到肱動脈血流動力學和掌溫變化切斷T2、T3時較切斷T4時明顯,因此,切斷T2或T3交感神經(jīng)節(jié)足以治療手汗癥,如有腳汗者則加切到T4交感神經(jīng)節(jié)。Takeshi等[2]認為治療手汗癥切除 T3、T4即可達到效果,如有腋汗可加做到T5交感神經(jīng)節(jié)??紤]到T4、T5神經(jīng)節(jié)位置偏低的特點,在較低節(jié)段切斷時,位置應在肋骨表面適當偏下處。作者觀察在第3、4肋骨表面偏下處電凝切斷交感神經(jīng)干及其相互間的交通支,效果好,副作用少。雖然有學者認為T2對手部交感神經(jīng)的控制更為重要,但是T2位置較高,電凝熱傳導損傷星狀神經(jīng)節(jié)而引起Horner綜合征。處理胸交感神經(jīng)干的基本方法有切除、切斷和鉗夾,其中鉗夾的爭議較多。Neumayer等[3]報道,單純鉗夾T2或T4可有效治療手汗癥,術后代償性多汗明顯減少,并且在出現(xiàn)較嚴重并發(fā)癥時,可通過手術解除鉗夾予以糾正。但也有學者懷疑再次手術的可行性、可接受程度及神經(jīng)的恢復程度。本組都在第3、4肋骨表面偏下電凝切斷神經(jīng),肋骨表面只有胸膜一層,無過多的軟組織及血管,切斷神經(jīng)鏈容易,不易引起出血,而且電凝熱傳導少,容易操作,且療效確切,沒有出現(xiàn)Horner綜合征、出血、感覺異常及復發(fā)等并發(fā)癥。
1 涂遠榮,李 旭,林 敏,等.肱動脈血流動力學和掌溫檢測在胸交感神經(jīng)干切斷術中的臨床意義.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6,22(6):369-370.
2 Takeshi U,Keishi U,Katsushi U,et al.Thoracoscopic sympathetic surgery for hand sweating.An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4,10(1):4-8.
3 Neumayer C,Zacherl J,Holak G,et al.Limited 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etic block for hyperhidrosis of the upper limb:reduction of compensatory sweating by clipping T4.Surg Endosc,2004,18(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