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第一次接手一年級的孩子,總想著孩子們天真無邪,和他們在一起,肯定會很快樂。始料未及的是,在課堂上卻常常出現(xiàn)一個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場景。任教師嗓門有多大,眼神有多犀利,過不了三分鐘他們就照舊鬧騰,在孩子的眼睛里,教師似乎是不存在的。就這樣和孩子們在一起打磨了半學期,慢慢地,筆者開始有了一些收獲.
一、在兒歌和表揚聲中形成課堂好習慣
俗話說:“好的習慣將陪伴一個人的終生?!眲側雽W的孩子自控力非常差,而課堂紀律是課堂質量的根本保證。筆者曾煩惱于如何管好這一群還不懂什么是課堂紀律的孩子們。通過向其他老師討教,以及多次嘗試,筆者發(fā)現(xiàn)兒歌特別適合我們低段的大班教學。
例如:課前為了使學生迅速安靜地坐好,教師可組織教學的一問一答式口令:
師:誰坐好。
生:我坐好。
師:怎樣坐。
生:腰挺直、小手放桌上。
師:眼睛看哪里。
生:眼睛看黑板。
師:耳朵聽什么。
生:耳朵認真聽,言語動作記在心。
其次,一定要舍得表揚一年級的孩子。如果有同學不遵守紀律,筆者就會表揚表現(xiàn)好的同學:“你們看,××同學聽得多認真啊,老師就喜歡這樣的!”這樣全班馬上會以那個同學為榜樣,積極性就提高了。這種方法比用批評、訓斥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筆者還準備了很多小星星、各種圖案的印章等,用來獎給表現(xiàn)好的學生,以激勵他們好好學習。不論是紀律方面,還是發(fā)言方面,哪個同學表現(xiàn)得好就給他所在的這一組加一顆星,看哪組的星最多,這組就是勝利者。這樣一來,他們會覺得非常光榮,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也會有所提高。上課紀律好,課上得輕松,學生也學得高興。
二、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開心學數(shù)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通過老師的引導或家長的配合培養(yǎng)出來的。六七歲的孩子,剛進學校學習,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王國里。他們很愛聽大人給他們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課,筆者都會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自編一段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來導入新課。孩子們一聽到講故事,教室立刻安靜下來,個個豎著耳朵聽。故事講完了,孩子們便會沉浸在故事里,動腦筋為故事里的小動物想辦法解決困難,從而營造出了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例如,在教學“10的認識”時,編了一段這樣的小故事:在數(shù)字王國里,數(shù)字9總認為自己是老大,很了不起,常常欺負比它小的數(shù),這些比它小的數(shù)寶寶們常聚在一起,想著如何才能不再受它的欺負。同學們,你們能幫幫這些數(shù)寶寶的忙嗎?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積極性很高。
生:“老師,讓數(shù)字1和數(shù)字0在一起,變成10就比9大了?!?br/> 師:“10怎么就比9大?誰能說說理由?!?br/> 孩子們便你一言我一語討論開了——
生:10是兩個數(shù)字合在一起,9是一個數(shù)字,兩個肯定比一個大。
師:是啊,兩個數(shù)字合在一起的是兩位數(shù),10就是一個兩位數(shù),而9是一位數(shù),10肯定比9大。這樣數(shù)字9以后還敢以老大自居嗎?
生(笑得燦爛):不敢了。
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既認識了10,又很快地知道了兩個數(shù)誰大誰小,學得不亦樂乎。
三、在游戲中快樂學數(shù)學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最喜歡玩游戲。游戲可以使學生動手、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