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肺癌是在單位組織的一次體檢照片中偶然發(fā)現(xiàn)的,當時自己毫無感覺,因胸片報告“右肺門陰影性質待查”而住院治療。但自此以后心理就沒有片刻的安寧。首先是進行肺部CT、支纖鏡等一系列檢查,在這段日子里,雖然表面上看是在冷靜地等待確診,在親人朋友面前,自己也故做輕松,但內心卻是焦躁不安,矛盾重重,既想盡快得到結果但又怕看到不好的結果,那時仍然抱有僥幸心理,希望各項檢查能排除那可怕的診斷。然而,事與愿違,當病理檢查結果無情地報告發(fā)現(xiàn)癌細胞后,自己整日被一種徹底的喪失感和失落感所籠罩著,失去了一個正常人的生活,似乎感到自己已走進了生命的盡頭,多少次暗自掉淚。不可思議的這些痛苦似乎不是腫瘤本身所帶來的,腫塊本身不痛不癢,我自己也無任何自覺癥狀,而主要的體驗卻是患癌的心理壓力對自己所帶來的一種慢性折磨,它比我過去軀體受傷后的刀傷疼痛更令人難以承受。確診癌癥后,自己的精神好象是遭受一場空前的浩劫,親朋好友的探望和安慰,有時也甚至引起了一些生離死別的內心傷感!“問君有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正是我此時心境的真實寫照。
——患者自述
其實,我們每個初患腫瘤的患者均有自己的一番感慨,均有一段刻骨銘心的痛楚!從臨床上觀察,癌癥患者一般都可體會到安先生類似的一系列心理情緒變化,特別是初患癌癥的病人基本上都經(jīng)歷了與安先生相似的精神崩潰、情感沖擊的過程,國外有的學者稱這種現(xiàn)象為“情感休克”。
有人認為,患慢性軀體疾病后伴有情緒低落是正?,F(xiàn)象,不需要特殊處理,這是不妥當?shù)?。由于慢性軀體疾病常常伴發(fā)抑郁癥,而抗抑郁藥治療效果肯定,抑郁情緒的改善反過來對軀體病的轉歸可發(fā)揮積極的影響,因此,對這類抑郁癥狀也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積極的藥物治療。且并發(fā)抑郁障礙的患者,在軀體疾病的發(fā)展期還有較高的自殺危險性,在綜合醫(yī)院中屢屢發(fā)生的重癥患者的自殺行為,臨床上常歸因于“患者失去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患者意志薄弱”等簡單原因而自殺,事實上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尚未識別或未經(jīng)及時治療的抑郁癥患者。
美國的一項研究,將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分成兩組,一組不伴抑郁癥,另一組為伴抑郁癥;后者續(xù)分兩亞組,給予與不給抗抑郁藥治療,然后分析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結果發(fā)現(xiàn),伴抑郁癥者住院時間明顯長于不伴抑郁癥者;伴抑郁癥又未予抗抑郁藥者的住院時間明顯長于接受抗抑郁藥治療者。另一項研究為抑郁障礙對心肌梗塞預后的影響,同樣發(fā)現(xiàn),伴抑郁障礙者的存活年限短于不伴有抑郁者,而伴抑郁障礙未加合適處理者的存活期明顯短于經(jīng)過適當治療者。另外,對那些有軀體主訴而未能識別的心理障礙患者,往往進行了許多不必要的檢查,給予許多未能對癥的藥物,甚至是無謂的住院治療,造成了醫(yī)療資源的浪費和醫(yī)療費用的增加。對于醫(yī)療投入和醫(yī)療資源均十分有限的我國而言,自然經(jīng)不起這樣無端的浪費。
其實,患病后存在某些心理或情緒問題并不是丑事,“心理感冒”、“情緒感冒”也需要及時治療,特別對腫瘤及其他中老年慢性病的患者,請親朋好友注意關注其情緒變化,盡早到心理專科就診,從而進一步提高其臨床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