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抗戰(zhàn)的赫赫戰(zhàn)功和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及綏遠起義,書籍報刊多有介紹和記載,本文僅就其在新中國之事跡作一簡要記述
傅作義,字宜生,1895年6月出生于晉西南榮和縣(今臨猗縣)瀕臨黃河的安昌村。其父在黃河邊靠擺渡掙運輸費,逢水淺時,靠背客登岸,掙些腳力錢,維持生計。傅作義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況下勤奮學習,在當?shù)匦W堂讀書,后去太原上陸軍小學,為響應辛亥武昌起義參加了太原反清起義,任學生軍排長。民國成立后被保送至北京清河陸軍中學,后升入保定陸軍軍官軍校。畢業(yè)后逐級升職,成為獲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的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名將。在北伐中他因堅守涿州而名震中外。在抗戰(zhàn)初期百靈廟戰(zhàn)役旗開得勝,中共中央電賀稱其為“中國人民抗日的先聲”。他堅持與共產(chǎn)黨八路軍合作,轉(zhuǎn)戰(zhàn)長城內(nèi)外。五原大捷收復失地,威震敵膽,戰(zhàn)功卓著,獲“青天白日勛章”。在解放戰(zhàn)爭后期,他為保護舉世聞名的文化古都北平,毅然接受中共的和平解放北平八項條件率部起義,將所部改編為解放軍,并促成綏遠和平解放,為國家為人民立了大功。毛澤東高度評價傅作義先生:“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勞很大,人民永遠不會忘掉你?!?949年1月傅作義將軍起義參加革命后曾任綏遠省軍政委員會主席。新中國建立后首任水利部長(后改稱水利電力部部長),此后又任第一至四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四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對他抗戰(zhàn)的赫赫戰(zhàn)功和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及綏遠起義,書籍報刊多有介紹和記載,本文僅就其在新中國之事跡作一簡要記述。
愿投身水利事業(yè)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后,對傅作義的工作安排,黨中央準備安排他和程潛、張治中、龍云等起義的原國民黨高級將領(lǐng)參加國防委員會并任副主席,毛主席說:“對傅作義這樣安排還不夠,因為傅作義的功勞比這些人要大。如果傅作義決定死守北平城,我們今天就不能有這個北平城了,也不能在這樣的地方開會了。傅作義立了大功,一定要給他安排一個部長?!焙髞碚髑蟾底髁x本人意愿,傅作義表示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在綏遠時,曾在興修河套水利工程方面做過一些事,積累了點經(jīng)驗,有興趣到水利部工作,愿在后半生投身于水利建設事業(yè),為國家做點實際事情。就這樣,黨中央尊重傅作義本人的意見,安排他當了水利部長。
說起傅作義與水利工作的淵源,1943年他任綏遠省政府主席時,曾提出“治軍治水并重”的口號,發(fā)放農(nóng)田水利貸款,大興水利。長官部成立了水利指揮部,統(tǒng)一調(diào)配軍工、民工。軍工所修干渠達1700里,支渠超過1萬里,黃河后套地區(qū)水澆地面積數(shù)百萬畝,糧食產(chǎn)量大增,一時有“塞上江南”的美稱。既解決了軍民用糧,又增加了儲備。1945年夏,傅作義請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測量隊到河套,進行從寧夏石嘴山到后套的黃河流速、降波、河床變遷等一系列勘察。積累了珍貴的治理黃河的第一手資料。傅作義主政綏遠幾年間,屯墾治水,建設城鄉(xiāng),整頓金融,發(fā)展教育,使綏遠成為民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凡到過河套地區(qū)的人,都有耳目一新之感。這在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確是絕無僅有的業(yè)績。
中央在遴選水利部其他人選時,決定當時任北京市委副書記的李葆華同志為水利部副部長、黨組書記。毛主席表示同意。當時中共領(lǐng)導人很尊重傅作義先生,在醞釀水利部領(lǐng)導班子時,請他推薦人選。毛主席說:“凡是傅提的人我們都要用?!备底髁x推薦了兩位民主人士,一位是張含英,原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專家;一位是參加北平和平解放一起起義的劉瑤章,曾任國民黨河北省黨部主任委員、北平市長。這兩個人都在水利部任了重要職務。張含英當了水利部副部長,劉瑤章當了水利部辦公廳主任。傅作義還建議在水利部成立參事室,他自兼主任,一些起義的原國民黨高級軍政官員如覃異之、劉瑤章、黃翔等均為參事。
從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水利部部長(1958年2月后與電力工業(yè)部合并為水利電力部,仍任部長)至1972年10月17日中央同意傅作義辭去水利電力部部長職務的請求,整整連任了23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在一個部連任部長最長的一位。
廉潔樸素,公私分明
新中國成立后,傅作義先生先后擔任水利部部長、水利電力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仍然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他對全家生活開支制定限額,不許多用一分。對國家配給他的汽車,只是自己公務使用,家屬絕對不許乘用。傅作義到某地視察工作時,有一天中午,當?shù)仡I(lǐng)導曾設盛宴招待,事后他對秘書說:“中央三令五申不準請客,不準大吃大喝,今天我們一共來了三個人,我不吸煙,不喝酒,最多擺上一桌,四菜一湯就夠了,沒有想到他們又是殺豬又是宰雞的,足有十幾桌呀!”接著他苦笑道,“這筆賬,都記到我傅作義頭上啦!”
傅作義外出視察工作從不講究排場,不喜歡前呼后擁。他出差,按規(guī)定可以坐火車公務車(在列車后單掛一節(jié)專用車廂),但他從來不要,他說和工作人員合住一間軟臥包廂就夠了。他還說過:“買不到軟席買幾張硬座也好嘛,還可以聯(lián)系群眾!”
傅作義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帶兵時,為了給集體福利積累資金,自己帶頭并要求各級軍官每月從薪水中提出一定金額,和公雜費的結(jié)余一起,作為公積金,以開辦經(jīng)濟合作社、工廠或設立貿(mào)易公司等。這些機構(gòu)的盈利,作為集體福利或積累基金,用于全體官兵的生活補貼、開辦軍人子弟學校(如奮斗小學、奮斗中學等。現(xiàn)奮斗小學在北京復興門內(nèi)鬧市口大街西側(cè)繼續(xù)興辦,奮斗中學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杭錦后旗陜壩繼續(xù)興辦)、陣亡將士家屬的撫恤以及傷、殘、病、老人的安置等項開支。收支情況由經(jīng)濟管理委員會按規(guī)定將向全軍公布。北平和平解放后,這筆資金還積存有380多萬元。1959年,國家經(jīng)濟困難,傅作義召集曾給他管理過公、私經(jīng)濟的部下,指示他們從存款中提取40萬元來購買公債,其余全部上繳國家。并將上述情況寫信向毛澤東主席作了匯報。毛主席批示:“將公款存入人民銀行,仍歸傅支配使用。”但后來,傅作義對這筆款項一直分文未動。直到1974年春傅作義病重時,再次將國家清還公債的本息,上繳國家。
在上世紀50年代中和60年代初,傅作義先后將自己在北京東城史家胡同和海淀鎮(zhèn)的兩處住宅交給國務院機關(guān)事務管理局,歸公分配,并將自己在西單小醬坊胡同的住房產(chǎn)權(quán)交給西城區(qū)房管部門,自己則按期繳納房租使用。跟隨他幾十年的老部下說,傅作義將軍真是做到了“公私分明,清白一生”。
深入基層,帶病堅持工作
傅作義擔任水利部部長之初曾說:“我國水利建設任務很重,在水利問題上我還是個‘門外漢’。要不辜負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群眾的信任,光坐辦公室不成,得多下去了解情況,向群眾學習,努力做好工作?!痹L期在水利部門工作,任過水利部副部長、部長和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的錢正英同志說:“我們同傅先生在一個部里共事多年。他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社會主義,對水利工作一片赤誠。面對解放前留下來的爛攤子,為確保大江大河不決口泛濫,在與黨員副部長李葆華同志密切配合下,做了大量工作。他每年總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時間出差在外,下黃河,溯長江,到各地檢查督促,調(diào)查研究?!痹谕獬鲆暡鞎r,他總是帶最少的隨從人員,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調(diào)查研究,他常常與隨員一起翻山越嶺,察看水利工地。他到基層、工地視察,不只看工程,而且還看工棚、食堂,有時還到農(nóng)戶,了解群眾生活情況。無論在部內(nèi)還是在工地,都不接受特別照顧。從西北天山腳下到東海之濱,從東北松遼平原到珠江三角洲的水利建設工地,到處都有他的腳印。1951年他和第一副部長、黨組書記李葆華一起視察淮河,在去洪澤湖蔣壩途中,有約三十里路程汽車無法通行,他堅持和大家一起步行前往,只是雇了三頭毛驢來托行李。在建設黃河三門峽水電站時,已年近花甲的傅作義從黃河下游山東一直視察到陜西潼關(guān)。到陜縣時氣溫高達40攝氏度,仍然堅持按計劃視察,夜晚就露宿在黃河的沙灘上。他每到水利工地,不但了解工程情況,就地解決問題,還要看看工人住的工棚,民工的伙食情況,問寒問暖,關(guān)心群眾的生活。他有胃病,需要少吃多餐,但他在外出時就帶些饅頭干,不時地嚼兩口。
傅作義帶領(lǐng)水利專家(包括蘇聯(lián)專家)赴黑龍江抗洪搶險,踏遍黃河、長江、淮河、珠江、閩江等江河進行水利考察。他幾乎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三門峽工地、治淮工程和密云水庫工地等第一線研究指導工作。
1957年4月,他到山西視察水利工作,在視察途中因過度勞累心臟病突發(fā)住院治療,周恩來得知后,立即派專家從北京飛往太原解救他才得以脫險。1962年初,中央考慮傅作義的心臟病比較嚴重,安排他一家到廣東休養(yǎng)。他表示,如果只是休養(yǎng),他不想去;如果讓他做些工作,他可以去。中央和廣東省委只好同意了他的要求。到廣東后,他先后視察了花縣水庫、新豐江水電站及新會、佛山、高要、從化等地的水利工程。每到一座水庫,他都是先服了預防心臟病突發(fā)的硝酸甘油藥片,然后登上壩頂,了解情況。
1963年8月初,河北邯鄲、邢臺、石家莊、保定等海河流域地區(qū)連降暴雨10天,一般在8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達1000毫米以上,最大暴雨中心在滏陽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