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鍇
閱讀從兒童抓起
文/劉鍇
“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這是到過德國的人對這個國家的共同印象。在德國,讀書已經(jīng)成為絕大多數(shù)國民日常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的一種習慣,整個國家都彌漫著濃郁的書卷氣。因此,有人評價說:“德國,是一個閱讀的民族!”
德國人愛書、讀書,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走進德國人的家庭,都可以看到漂亮的書架和架上滿滿的圖書。我的德國朋友盧德家中的客廳、廚房、臥室甚至是洗手間,都擺滿了圖書,雖然有些雜亂無章,但那濃濃的書香卻給人以一種溫暖的感覺。
據(jù)盧德介紹,德國人經(jīng)常舉辦一些諸如“朗讀會”之類的家庭文化聚會。家庭成員在“朗讀會”上,可以向家人、朋友朗讀自己新近讀到的好書中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朗讀自己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體現(xiàn)了“獨樂無如眾樂”的文化生活理念。
在漢堡、不來梅、慕尼黑等很多城市里,都可以看到一道獨特的景觀——圖書跳蚤市場。這種市場大小不一,但都擺滿了書籍,人們一邊吃著冷飲,一邊逛攤淘書。在德國的幾所大學里我們發(fā)現(xiàn):食堂里居然設有流動圖書館!
德國人對“世界讀書日”非??粗?,視為一個最隆重的文化節(jié)日。據(jù)報道,某一年的“世界讀書日”,德國竟然舉辦了一項全國性的活動:“我送給你一個故事”,發(fā)給全國33.5萬名五年級的學生每人一張“讀書券”,孩子們可以憑此券到任何一家書店去免費領取一本圖書。“世界讀書日”這天,德國的一些大城市還會舉辦一些書展活動,而且“國門大開”,邀請全世界的書商來德國推銷新書。法蘭克福就曾迎來過來自108個國家的7448位書商,書商們?yōu)榈聡鴩駧砹?0萬種書籍!結結實實地讓德國人過了一次“眼癮”和“書癮”!——在德國人眼里,書展并不是一次圖書的大型交易,而是一種文化的對話、交流以及傳播的平臺。
“閱讀從兒童抓起”,這是德國上下的共識。在德國,政府把閱讀視為一項兒童啟蒙的社會工程,有意讓一些出版社出版兒童讀物,并在大街小巷設立一些兒童書店。德國對兒童的閱讀啟蒙教育采取的是讀物“閱讀階梯”式教育,即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大小,有意安排讓他們讀撕不壞、咬不破的塑料圖書、布面圖書;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再讓他們接觸紙質的文字書。這樣,很容易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
為了鼓勵人們讀書,政府還成立了國家促進閱讀基金會?;饡ㄆ谠谌珖鱾€城市舉辦豐富多彩的朗誦會、閱讀和寫作競賽、讀書節(jié)、文學日、大人給小孩捧書講故事、給讀書志愿者的培訓等活動,同時還設立了旨在推動全民閱讀的國家官方網(wǎng)站——“閱讀在德國”,為讀書人提供了網(wǎng)上讀書的信息平臺。
據(jù)德國官方提供的數(shù)據(jù)表明,28%的德國公民是“書癡”,有35%以上的人年閱讀書籍超過18本,14%的德國家庭有“家庭圖書館”或“家庭圖書角”,藏書家更是比比皆是。
德國人為什么這么喜歡讀書?追求精神生活的殷實和文化生活的富足是一個重要原因。一位在德國留學和執(zhí)教多年的大學哲學博士曾深有感觸地說:“對很多德國人來說,最大的樂趣,除了度假,就是讀些書。他們認為,哪怕生活無望,物質上再貧窮,都會覺得至少我的精神世界還在,不愿精神生活毀掉。在這一點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p>
“文化生活永遠高于政治生活”,這是大多數(shù)德國人的共識。在此共識的支撐和引導下,無數(shù)德國人把閱讀當做一盞心靈的明燈,照亮著每個人、每個家庭乃至整個國度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