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熊怡
重慶男兒騎行非洲
□文/本刊記者 熊怡
Chongqing Motorcyclists in Africa
“沿非洲西海岸騎行,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沙漠)。內心聽見遠方狂野的召喚。開普敦沿大西洋北上至內羅畢,大象、河馬、獅子、長頸鹿,沙漠、綠洲、烈日、大草原,一路風光無限?!?/p>
2012 年5月4日至6月14 日,兩名中國重慶的越野摩托車愛好者—黃彥為和廖一百在非洲大陸,完成了為期40 天的騎行7國,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穿越之旅。
黃彥為崇尚“時間不等待,該上路就上路”的人生理想,廖一百則自我評價為“含蓄低調內向的性格里懷著一顆飛叉叉(重慶語,意為奔騰、狂野)的心”。對于他倆來說,與亞洲幾乎迥異的非洲大地,充滿了誘惑。
他們此行名為“與獅同行”—非洲野生動物保護與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考察騎行之旅。在到達肯尼亞后,他們與第一個在非洲做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人星巴會合,最終目的地為肯尼亞當?shù)匾吧鷦游锉Wo區(qū)的獅子營地。
南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贊比亞—馬拉維—坦桑尼亞—肯尼亞,從即將入冬的南非往北,向赤道上沒有明顯四季的肯尼亞,衛(wèi)星地圖丈量理論距離8210 公里。沿途未知的路況引發(fā)改道,和深入一些風景點的繞道,實際騎行里程超過1萬公里。
黃彥為的聲音從電話里傳來,對于此次旅行,他向記者的表達,顯得輕描淡寫。然而,這趟旅途的艱辛和美景的震撼,通過他們途中記錄的近500條微博及精彩圖片展現(xiàn)無余。
在路上,不放棄。他們用勇氣與毅力檢驗了自己。
這趟聽上去讓人捏一把汗的冒險遠行,是不是需要特殊的心理準備?
“哈哈,我們只是想去挑戰(zhàn)自己的體力和毅力,去滿足自己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玩命,我可不干的?!秉S彥為回答得很輕松。
他們此行的裝備是B M W G S 1200 摩托車,從開普敦當?shù)刈赓U而來。而他們的行李箱里,攝影和通訊器材占了一大半?!案鞣N拍攝設備,長槍短炮已經準備完成,會有成績向你交差的!”出發(fā)前,黃彥為在微博里回復星巴。
北京時間5月2日零點35 分,他們由香港飛往迪拜,到達后停留3小時再飛往開普敦,全程飛行22 小時抵達南非。在開普敦與另外3位加拿大人會合后,他們于5月4日正式啟航。
車隊的騎手們懷著極其亢奮的心情上路了。秋高氣爽,一路平坦,大家自然快馬加鞭。但“烈馬”并不容易馴服,尤其快速過彎非常講究技巧。一位隊友因在一較大彎道直接沖出數(shù)公里,摩托摔得幾乎報廢而無奈退出了騎行。“萬里路漫漫,平安回家鄉(xiāng)!”黃彥為在心里默默祈禱。
5月9日,是黃彥為值得紀念的一天?!坝媱濖T行320公里,結果我和一百在離目的地僅20 公里路上都摔車了。我以70 公里速度直接飛出去,一百隨后翻倒,感謝全身護甲和頭盔讓我僅受輕傷,一百還好沒事。R O D(一名隊友)講,這段在烈日下看似平坦的深厚沙石路是專業(yè)車手也害怕的魔鬼道路,我倆是第一次踏上此路的中國人?!?/p>
長途騎行,夜宿的酒店也成為了一道風景。在他們入住過的酒店中,E T O S H A N A T I O N A L P A R K(埃托沙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邊上的K e m p i n s k i(凱賓斯基)酒店很有特色,房間四周一群一群的野生動物晚上就蹲在草坪上和他們相隔數(shù)尺,相安無事住在一起,就像安徒生童話的真實再現(xiàn)。
而在東察沃營地的帳篷房過夜,也讓人印象深刻。沒有網絡,也沒有手機信號。各種家具全部天然取材造型奇特美觀,洗澡靠懸掛屋頂?shù)奶柲苄⊥?,照明靠干電池提供的幾小時昏暗燈光。進入房間就不能隨便出來,三餐有馬賽人接送。馬賽人英勇忠誠,敢和獅子大象搏斗,以吃牛血為生,每天夜里都在他們住的帳篷四周巡游。睡在床上聽見河馬和野獸整夜的恐怖叫聲,以及帳篷邊各種悉悉索索的不明爬行聲,隔著單薄的紗窗就能讓人毛骨悚然。
“嘿!嘿!朋友!過馬路也要講先來后到嘛!特別是那穿著時尚條紋套裝的兩位紳士,為了表現(xiàn)居然站在馬路中間為著統(tǒng)一條紋套裝的女士們安全通過站崗指揮,完全當旁人不存在!”看著路上拍攝的斑馬照片,黃彥為說,在非洲美麗祥和的E T O S H A N A T I O N A L P A R K(埃托沙國家公園),人是沒有優(yōu)先特權的。
不是每次在荒野都能見到叢林之王獅子的,那樣就顯示不出他的尊貴了,通常清晨和黃昏是獅子出沒覓食的時間。“那天早晨,我們進入保護區(qū)不久就看見了獅子在叢林中警覺尋找食物的一幕。R O D、一百和我呆在車上一點大氣都不敢出,覺得每按一次相機‘咔咔’快門聲都是那么的恐怖?!?/p>
5月20 日,他們乘船沿著C H O B E河在納米比亞、贊比亞、博茨瓦納三國中間段行進,見到了大量熱帶野生動物:懶惰的鱷魚,戲水的大象群,發(fā)飆的野牛群,搞笑的大嘴河馬。一派生機,其樂融融,這是孕育滋養(yǎng)當?shù)厝说哪赣H河,生命之河。同樣在美麗的馬拉維湖,黃彥為感慨,“游客們眼中的風景,其實是當?shù)厝速囈陨娴募耐?。?/p>
在黃彥為和廖一百的故事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星巴,星巴目前是“非洲之友”野保論壇的創(chuàng)辦人以及兩個公益組織的發(fā)起人和主席。2006 年,星巴第一次去非洲,從那以后,他就愛上了那片土地。星巴介紹,百年前,非洲大陸還有20 萬只獅子,但由于人口膨脹,環(huán)境污染和盜獵者的貪欲,如今非洲的獅子已不到3萬只。“非洲很多國家都設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那里是地球上野生動物生存的最后一片凈土?!?/p>
沿途他們還了解到,以前在坦桑尼亞20 美元一公斤的獅骨已經漲至600美元一公斤。有交易就有殺戮。獅骨價格按這樣的速度增長,人類的貪婪會越發(fā)瘋狂,今后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像看恐龍一樣看獅子了,但不同的是,獅子完全是人類滅絕的。
騎行隊抵達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進行了三天的野?;顒?。拜訪了幾個研究基地,結識了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野保專家。令他們感到驚奇的是幾乎都是年輕女性:美國的韓裔羅拉博士,英國勞拉博士,以及兩位俄羅斯女專家。她們在那里一待數(shù)年,為的就是保護自然。
他們此行,為親耳聽見、親眼看見和親身體驗而感動著,發(fā)自內心愿意用實際行動盡綿薄之力。就像星巴在非洲,那塊世界都在關注的領域,通過6年的堅持為中國人贏得了國際尊重。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