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 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柴??腿烁嬖V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柴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zāi),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后火被撲滅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并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柴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zāi)的損失,現(xiàn)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啟示:一般人認為,足以擺平或解決組織管理過程中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yōu)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說:“預(yù)防重于治療”,能防患于未然,更勝于治亂于已成之后。由此觀之,組織決策的預(yù)防者,其實更優(yōu)于問題的解決者。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
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落四,沒有好好管理賬務(wù),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勒佛負責公關(guān),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銖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wù),嚴格把關(guān)。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啟示: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guān)鍵看如何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