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河
德成以謹為要
□王曉河
古人云,人可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無德。為政當官,則更不能一日缺德。德是立身之本、為政之要,看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譽,注意自己的言行,才有好的政績和政聲?!暗鲁梢灾斞陨餍袨橐?,在道德缺失、道德滑坡的嚴峻形勢下,記得一個“謹”字,育德、養(yǎng)德、修德、成德,善莫大焉。
謹在春風得意時,有的人在困難重重中走出來,在紅旗飄飄中倒下去,不謹慎是致命病根。順風順水,心情快慰,容易忘乎所以,應(yīng)有的憂患意識灰飛煙滅,潛在的危險熟視無睹,或是癡迷安逸,或是醉心虛名,進取不再拼搏,奮斗不再艱苦,不是遭遇“滑鐵盧”,就是“敗走麥城”,這樣的教訓慘痛,實堪警醒。謹在心頭,得意是攀升的“墊腳石”,拋掉謹字,得意是跌跤的“絆腳石”。漢代韓嬰說:“慎于言者不嘩,慎于行者不伐?!敝挥惺冀K如履如臨,戒驕戒躁,才能順利前行。
謹在專心專意處,共產(chǎn)黨的干部為民是天職,德在其中、責在其中、功在其中,不能多心、分心、變心,必須專心。時刻以謹約勉,守住清貧,耐住寂寞,經(jīng)住權(quán)力、金錢與美色的誘惑,在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上清醒堅定,堅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抵制什么,寸心不亂,寸步不讓,小節(jié)不忽視,小疵不放過,養(yǎng)成德行一致的良好習慣。有些人心不專一,心多、心花、心貪,有的把短視行為當作通例,只看一時得失,不耐心積德累信,“速榮”也“速朽”。有的實行雙重人格,偽裝兩副面孔,搞腐敗“兩手”,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突破道德底線,終要敗露、敗倒。
謹在光明正大中,身在紅塵,遠避塵埃;活在俗世,不染世俗,“對善,應(yīng)趨就;對惡,則應(yīng)引避?!睂δ切┘賽撼髺|西就是不聽、不看、不近前、不摻和,即使有一顆紅心、一身正氣,也不要逞“藝高人膽大”,應(yīng)以謙虛謹慎為高。善泳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清代戲曲作家沈起鳳《狐媚》中的書生,自信不怕狐妖,信心十足地說:“狐妖的媚術(shù)不過兩點,貪淫者,媚之以色;貪財者,媚之以金,我均無此好,惟好架上書。狐妖媚術(shù)再高明,又奈我何?”是夜,狐妖既不惑之以色,亦不誘之以財,而與書生吟詩作賦、讀書論典,終使書生魂搖志奪,不幾日便嗚呼哀哉?!懊髡哌h見于未萌,智者避免于無形?!卑讯ㄐ拈T,排除干擾,總是處于清新之地,總有清澈之為,也就有清潔之品。
萬般補養(yǎng)皆虛偽,唯有修德是要規(guī)。謹慎修德,為官要有三個想到:做官是一種責任,不要把官銜當成桂冠;做官是一時的,不要把官位當成地位;做官是為民的,不要把權(quán)力變成自己的。以此作底,謹言慎行,“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動之妄即改之”,常修為政之德,就會經(jīng)受住各種考驗,做好應(yīng)做的工作,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