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倫
(云南省騰沖縣五合衛(wèi)生院, 云南 騰沖 679111)
急性腰扭傷是由于不良姿勢彎腰用力活動導致腰骶部軟組織損傷。腰痛多為一側,重者難于坐、立、行走,輕者活動時疼痛加重,休息時疼痛減輕。慢性腰扭傷又稱慢性腰肌勞損,是由急性腰扭傷或腰部外傷未獲治療或治療不徹底造成的。腰痛多為酸麻脹痛,時輕時重,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筆者近年來采用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急慢性腰扭傷,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53例均為本院門診患者,其中急性腰扭傷23例,男16例,女7例;年齡24~54歲,平均年齡39歲;病程最長25 d,最短1 d。慢性腰肌勞損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53歲;病程最長15 a,最短1 a,平均8 a;腰椎退行性變、腰椎化5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擬定。急性扭傷:(1)有明顯腰部扭傷史;(2)一側或雙側腰部疼痛,活動時加重,休息后減輕。慢性腰肌勞損:(1)有長期腰痛病史,反復發(fā)作;(2)一側或雙側腰骶部酸痛不適,時輕時重,纏綿不愈,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3)一側或雙側骶棘肌輕度壓痛,雙腿活動無明顯障礙。
所有病例采用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藥物組成:桃仁15 g,紅花10 g,生地黃20 g,赤芍20 g,當歸15 g,川芎15 g,乳香5 g,沒藥5 g,胡椒10 g,蔥葉3根,生姜10 g。病程長(慢性扭傷)者加全蝎6 g,蜈蚣3條,杜仲15 g,牛膝15 g。每2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3次口服,6 d為1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擬定。治愈:腰部疼痛癥狀消失,腰部活動功能恢復正常,活動自如;好轉:腰疼減輕,腰部活動功能基本恢復;未愈:癥狀未改善。
3.2 治療結果 23例急性扭傷病例經(jīng)2個療程治療全部治愈;30例慢性扭傷服藥3個療程治愈15例,占50%,好轉11例,占36.6%,無效4例,占13.3%。
腰扭傷常見于中老年人,急性腰扭傷多由不良姿勢負重導致腰肌韌帶損傷;慢性腰肌勞損則多由急性腰扭傷治療不當或不徹底或長期從事腰部用力及彎腰活動工作,導致腰部軟組織損傷;長期生活在不良環(huán)境下,如露臥受涼、寒濕侵襲、痹阻經(jīng)絡而引發(fā)腰痛。故用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四物湯養(yǎng)血活血,桃仁紅花增強止痛通絡作用。慢性腰扭傷,病程長、久病多瘀多虛,故加牛膝、杜仲補益肝腎,全蝎、蜈蚣加強祛風通絡作用。
煎藥時每加胡椒、蔥、姜,以增強溫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本草圖經(jīng)》[2]指出:胡椒“療后血氣刺痛,治跌打血滯痛?!薄办惺[治跌打撲損”。
[1]ZY/T001.1~001.9-94,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2]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86:1539~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