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鋼
(重慶市忠縣官壩中心衛(wèi)生院,忠縣404315)
急性扭傷是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過度牽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傷。本病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受傷后改善受傷區(qū)的組織血液循環(huán),消除腫脹,恢復功能為治療關鍵[1]。中醫(yī)學認為,扭傷多因劇烈運動或負重、持重時姿勢不當,或不慎跌仆,牽拉和過度扭轉等原因,引起四肢關節(jié)或軀體的軟組織損傷,以致經氣運行受阻,氣血瘀滯而成。其主要癥狀是扭傷部位疼痛、腫脹、瘀斑、關節(jié)活動受限,多發(fā)于腰、膝、踝、肩、肘、腕等部位[2]。本院自2009年至2011年應用自擬紫金皮散治療急性扭傷,取得非常滿意的療效,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165例中,男性112例,女性53例;年齡12歲~60歲;扭傷部位:踝部108例,腕部36例,膝部21例。
1.2 診斷依據(jù) 有明確的受傷史;扭傷處劇烈疼痛、腫脹、皮膚灼熱、功能受限或功能障礙;CT或X線檢查均排除骨折
1.3 治療方法
1.3.1 方藥 紫金皮60g(醋炒),赤芍60g,當歸60g,川芎40g,三七40g,元胡40g,紅花30g,川白芷30g(鹽水炒),蘇木30g,姜黃30g,烏藥30g,黃柏30g(鹽炒),生地黃30g,川牛膝20g。
1.3.2 用法與使用注意 ①按上述配方的比例配方,烘干研粉末過80目篩濾后,混合裝入瓶內備用。②根據(jù)受傷處的大小取適量備用藥粉,用黃酒濕潤5~10分鐘后,加入適量的蜂蜜攪拌均勻成軟膏狀敷于患處。③所敷范圍大于腫痛處。用紗布包扎,抬高患肢,適當休息。④一日一次,用時配制,皮膚破損處暫用,哺乳期慎用,孕婦禁用。
2.1 療效標準 以4次為觀察期限。痊愈:4次后腫脹消退,瘀血消散,傷處無壓痛,完全能負重,關節(jié)肢體功能恢復;顯效:4次后腫脹明顯減輕,瘀血明顯消散,傷處輕微壓痛,關節(jié)肢體功能明顯好轉;好轉:4次后腫脹稍有減輕,傷處壓痛,關節(jié)肢體功能受限;無效:治療4次以上無改善。
2.2 治療效果 見表1。
表1 自擬紫金皮散治療急性扭傷的治療效果 (n,%)
急性扭傷指人體肌肉、肌膜、筋膜、韌帶及周圍神經等受到外力所引起的功能或解剖異常。多由姿勢不正,用力過猛,超限活動及外力碰撞等突然使關節(jié)過度伸展,致使關節(jié)囊、肌肉、筋膜、韌帶發(fā)生撕裂傷,造成局部腫脹、疼痛、瘀紫和關節(jié)肢體功能障礙。主要病理為各組織的水腫、充血、滲出、粘連、壓迫、缺血、壞死[3]。中醫(yī)俗稱“傷筋”,主要由于筋脈受損,血溢脈外或痹阻絡脈,氣血通行受阻,而致血瘀氣滯之癥,使用中藥外敷多能消除炎癥,解除痙攣,流通經絡,化不通為通[4]。根據(jù)金元時期醫(yī)家李東垣提出“痛則不通”的病機理論學說,確立了以“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原則。在方中配伍君藥紫金皮和血消腫止痛;赤芍長于活血散瘀,并能除血痹散血塊;三七、元胡散瘀和血定痛, 當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行血中之氣,共同增強散瘀止痛能力;輔以紅花、白芷、蘇木、姜黃為臣藥;配黃柏、烏藥、生地黃為佐藥;川牛膝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消腫散瘀、通絡止痛、清熱涼血,促使瘀腫消退,瘀血消散吸收,利于關節(jié)肢體功能恢復。
綜上,本研究所使用自擬紫金皮散藥物來源廣,價格便宜,方法簡便易行,適用于廣大農村基層。本方力專效宏,效果明顯優(yōu)于同類其它藥物。藥物采用蜂蜜調敷,不易干燥,無任何痛苦和不良反應,患者易于接受,能及時解決患者痛苦。
[1]習恒儒.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扭傷42例[J].河北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8,7(7):1080-1081.
[2]劉本云.井絡配穴配合腫痛氣霧劑治療急性扭傷50例[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1,32(11):64.
[3]陳志軍,崔永天.針刺拔罐配合手法推拿治療急性扭傷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綜合版,2004,6(16):43.
[4]江帆.云南白藥氣霧劑配合手法治療踝關節(jié)急性扭傷[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1,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