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福泉歷史文化精粹》節(jié)選(連載?20)

2012-11-22 05:20王永祥,周津林,王永明
電影評介 2012年5期
關鍵詞:貴州

37、貴州名士,平越三劉

清末民國時期,在貴州文壇上出現(xiàn)了三位不同宗的劉姓平越人,即進士劉文欽、拔貢劉樵松和少數(shù)民族詩人劉劍魂,他們在詩文楹聯(lián)、書法篆刻上各有所長,有很高的造詣,至今為人樂道。

劉文欽

劉文欽,原名思明,因避清諱改名思璿,雖家境貧寒,自幼聰明好學,光緒二十六年(1900)中舉人,參加協(xié)修《平越直隸州志》。光緒二十九年(1903)22歲成進士,分發(fā)至江蘇蘇州,任吳縣知縣,蘇州是文人薈萃之地,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一個22歲的貴州青年能到蘇州做官,可見劉文欽的是有一定的水平。當時他與同盟會一些要員往來密切,并資助同盟會員解決生活困難和活動經(jīng)費。因其曾是貴州學使嚴范蓀主辦的貴州經(jīng)始學堂的高才生,對西方的經(jīng)濟財政有所研究,知縣任滿,改任上海吳淞厘金局長。辛亥革命后回平越任征收局長,興義縣長,云南唐生智主黔,興義軍閥劉顯世主貴州,均任命劉文欽為省府文案,《貴州軍政府討袁檄文》等文章皆出其手。周西城當黔軍團長時,就聘請劉為文案,周任川東會辦時,任劉文欽為參軍、文案主辦兼滬、納、古、敘四縣縣長,周部遷赤水縣,任命劉為縣征收局長,為周籌集資金,深受周的賞識,周主政貴州,任命劉為省府文案主辦。同時四川軍閥劉湘、劉文輝等愛其才,邀其任川軍參軍、川軍文案主辦。劉文欽擔任省府主辦文案多年,又以駢體文詩詞楹聯(lián)名于西南三省,稱為貴州一支筆,其行文嚴謹,字詞準確,川滇黔要員之對聯(lián),多出于劉文欽之手。周西城死后,劉文欽辭職回平越,先后任平越經(jīng)費局長、教育局長。與平越劉尚衡、劉樵松、譚云程、王祝三等閑賦在家的文人時常聚會,賦詩論政,你唱我和,自娛于詩酒之中。1935年,因染上芙蓉病去世,時54歲。

劉文欽去世前,曾選地城東南三江口為劉氏葬地,墓地寬敞,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占地數(shù)畝,人稱劉家大墳。劉文欽墓冢用細砧條石壘砌,墓裙五層,中間三層為唁電碑81塊,仿周西城墓形式,唁電系其生前友好和國民黨要員林森、于右任、居正,貴州何應欽、王家烈,云南盧熹、李根源,四川劉文輝等81人題贈。牌坊式墓碑,有座有蓋,屋脊鴟吻,石柱對聯(lián),旌表敘文。墓前為園弧形拜臺,左面有碑亭,中豎墓志銘碑,右面建六角涼亭和房舍,安置石桌石凳。墳前20米處立六角形石柱華表一對,鐫刻國民黨元老對聯(lián)數(shù)副,有石獅等鎮(zhèn)墓,并雇有專人守墓。

劉文欽去世后,僅留下一女劉映華,時18歲的劉映華就讀于貴陽大夏大學三年級,即掇學回家料理后事。她與同鄉(xiāng)原黔軍中將總指揮、時任省建設廳長劉繼炎商談出版劉文欽詩文集,劉繼炎即出錢雇人協(xié)助劉映華收集整理劉文欽遺著,書名《平越劉文欽先生遺稿》,并由后學貴州大學教授向義題寫書名,由貴陽文通書局鉛印出版。由于短短兩個月時間成書,遺漏了劉文欽先生在清末和民國初期的許多詩文。

《平越劉文欽遺稿》分三部分,一部分為文章,主要是給當時一些文人出版的書籍作序,如給向義《貴山聯(lián)語》、嚴樹楷《聱園文集》、劉樵松《牂牁漁子叩舷吟草集》作序,應邀給一些名人作墓志銘和其它時論文章;一部分是詩詞,清末民初詩作時已遺失,所收集的大多數(shù)是民國時期的詩作,雖時代不同,從大多數(shù)詩作中,可以看到劉文欽先生憂國憂民,熱愛國家,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特別是對民國時期平越城人民所受之災難,有深入細致的描寫,如《憶變八題》詩,為我們研究福泉民國時期的歷史是不可多得的資料;對當時日冠侵占東三省,蔣介石不抵抗的政策,其有《和平統(tǒng)一有感》詩:

王季緒絕食,吳其昌全家絕食,促成和平統(tǒng)一有感。錄呈吟壇指正并祈諸公和章。

絕粟高風紀首陽,希蹤孤竹節(jié)清香。

非關旱潦呈饑色,并使妻孥滯餓鄉(xiāng)。

箕豆頻年煎太急,軌文何日向中央。

晨鐘驚破新華夢,二士丹心百世芳。

另一部分為楹聯(lián),劉文欽撰聯(lián)水平極高,可以說代表當時最高水平,因為許多對聯(lián)都是他代貴州及川滇政府要員所擬,如川黔政要悼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各界悼周西城等等;一些是為風景名勝所作,但數(shù)量很少?!镀皆絼⑽臍J先生遺稿》是我們研究福泉民國時期歷史極為難得的史料。

劉樵松

劉樵松,名葆恒,字錫琪,樵松乃其號。平越城東街人,“平越三劉”中年紀最大的一位。樵松先生學習十分認真,詩文嚴謹,清光緒選貢,多次參加鄉(xiāng)試不售,二十四年(1898)在城內(nèi)設館教書,是年編纂《平越直隸州志》被聘為采訪。常與志局賀緒蕃、劉文欽、朱勛、劉尚衡等人談論“戊戌變法”,宣楊新政,是平越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最早傳播者之一,也是貴州早期自治學會會員。宣統(tǒng)元年(1909)當選省咨議局議員,并任平越勸學所學董和高等小學學堂堂長。二年(1910)被選為常駐議員,次年辭職。三年(1911)與張笙階、劉晉春等赴京參加清庭最后一次殿試,到京后,即歸部注冊,分發(fā)江蘇補用。未及領證,武昌起義爆發(fā),革命浪潮席卷全國。樵松不可能去江蘇供職,遂奔走京、滬、武漢等地活動,在上海與朱成侯開辦《新輿論》報館。又在北平與張笙階等貸款四萬元在西直門外大街辦“美酒股份公司”,次年易名“中國果酒公司”,所經(jīng)營之果酒深受日商“三井洋行”青睞,生意較好。民國三年(1914),因平越人姜靖丞、貴州人吳慕姚謀殺袁世凱案被捕入獄,其在獄中置生死于度外,作《甲寅陷獄記》書稿。其有《獄中紀事》詩可紀其事:“蕩蕩青天無白日,突突冷雨入昏燈;一代文章歸逝水,五更風雨滿城春”。民國五年(1916)袁世凱暴死,解除黨禁,始獲出獄。次年與鄉(xiāng)人劉繼炎結伴回黔。劉樵松回鄉(xiāng)后,不再從政,關心桑梓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并熱心地方公益。他長期在平越小學、中學執(zhí)教,擔任校長,教書育人,治學嚴謹,可謂桃李滿天下。樵松從七歲起從平越名宿樊觀庭學書,篆、隸、楷、行、草各體皆精到,求書者頗眾,為民國時期貴州著名書法家,樵松擅長詩文,著有《牂牁漁子叩舷吟草》詩集傳世。1941年病逝,年69歲。劉樵松去世前居住在城東門內(nèi)劉家祠堂,又稱“大夫第”,即今福泉歷史文化博物館,為四合院建筑,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劉樵松先生多著作又富收藏,其去世后,這些寶貴的書籍和文房四寶都堆放在樓上,后人不善收藏管理,任人拿取。解放后除公家收藏極少部分外,其它全部散失毀壞貽盡。

劉樵松《牂牁漁子叩舷吟草》詩集手稿,楊光華先生征集到卷一之三合訂一冊共73頁;后集卷一之二合訂一冊共52頁;后集卷五本一冊共45頁近四百首詩,僅為全詩集中十分之一。詩集手稿寬15厘米,長23.5厘米,封面封底為本地產(chǎn)四甲白棉皮紙,內(nèi)頁為二甲白棉皮紙,中有襯紙,線裝本,封面題字為隸體豎書。卷首署名“藜峨劉葆恒樵松”,有光緒間劉文欽、民國劉錦士所作序兩篇,平越人劉錦士序稱“平越劉氏自明成化衛(wèi)指揮劉睿有《瑯環(huán)百詠》之后,無人再有詩集,有之,劉葆恒樵松也!”,雖然劉錦士沒有見到劉久鑄、劉方儁、劉源、劉毓松、劉慰藜、劉慰杰等劉氏的詩集,但對劉樵松詩作評價極高。

詩集手稿全為劉樵松用毛筆抄寫,字跡工整端莊,娟秀雋美,有改動的字句皆用紙貼掉另寫,一絲不茍,可見其治學嚴謹認真。詩集每頁豎書九行,每行十八字。除日久封面發(fā)黃外,保存基本完好。劉樵松《牂牁漁子叩舷吟草》詩集不失為福泉晚清至民國時期文學藝術和書法藝術的珍品,也是研究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文獻。其有《即事述懷》詩:

風雷盡掃舊巢傾,桃李滋培賴后生。

驥到巷窮知脫巒,鶯遷林茂好調(diào)身。

雙輪有轍天徐轉,百戰(zhàn)無功草不橫。

自是圣明宵旰苦,諸君何以答升平。

劉劍魂

《平越三劉》中年齡最小的劉劍魂,原名澤民,號鶴溪、老劍、劍潭、涵青室主人等,布依族,福泉鳳山鎮(zhèn)小堡人。生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幼年聰明,有大志,因家庭貧寒,無力繼續(xù)讀書,遂參加滇軍,就讀廣東韶關陸軍學校,畢業(yè)后從基層軍官做起,在廣州東征,惠陽一戰(zhàn),身先士卒,作戰(zhàn)驍勇,帶兵攻下惠陽,立下大功,任上校團長。三十年代初回貴州,先后任石阡、羅甸、廣順、貴筑、畢節(jié)等縣縣長,任貴筑縣長(貴陽)時,其最大的功勞是創(chuàng)建貴陽花溪公園,花溪原名花仡佬,是貴陽南郊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花溪河流經(jīng)寨子中,山青水秀,風景幽靜,而且離貴陽僅30余里,是人們玩山游水的好地方。劍魂組織修道路,清理河道,筑壩建橋,在各景點建樓臺亭閣,并廣植奇花異木,培植環(huán)境,將公園命名為“花溪”,題詠刻碑,增加人文景觀。一時游人如織,被譽為“貴州高原明珠”,至今仍是貴陽旅游勝地。從此事可以看出劉劍魂心系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美化環(huán)境,鐘情大自然的高尚品德。劉劍魂先后任云貴七個縣的縣長,在任以培植地方風景名勝古跡為首要,在羅甸建劍魂湖,至今為人稱道,任云南廣南、曲靖縣長,修復諸多名勝。劉劍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人清廉謹慎,從不損人利已,損公肥私,獎學勵讀,提攜后生,多有惠政于民。因其不愿參加國民黨,一直得不到重用。臨近解放,調(diào)任國民黨85軍獨立師少將師長,軍高參,奉命至黔西北鎮(zhèn)壓游擊隊。劉不愿與人民為敵,深痛國民黨政權的腐敗墜落和相互傾軋排斥,1949年與同鄉(xiāng)、少將副師長阮略(曾任貴筑等縣長)率部于織金起義,回到人民的懷抱。解放后受到不公正的處理,后平反,1956年病逝于貴陽,年54歲。

劉劍魂擅長詩詞,活躍于貴州吟壇,來往于諸詩老之間,是民國時期貴州著名的三大少數(shù)民族詩人之一。與劉文欽、劉樵松前輩相比,除詩文書法外,劍魂還精于篆刻,是貴州省著名的金石篆刻家。劍魂先生一生著作頗豐,有《涵青樓詩稿》、《涵青樓詞稿》、《涵青樓文稿》及楹聯(lián)若干卷,可惜從未整理出版,而且多有散失。從劍魂先生的詩作中,我們看出他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思想。他一有機會,便攜兒帶女回到家鄉(xiāng),或小堡,或縣城,而且留下那種小少離家老大歸使人惆悵的依戀故鄉(xiāng)之詩情和回憶兒時游戲的畫意,其《丁丑秋回里雜詠》詩中與舊時好友相聚暢談的場情使人難以忘懷:“鄰人紛集看劉三,月墜林稍猶坐談;談到當年游戲事,拍肩大笑酒初酣”。

回到故鄉(xiāng),當然是要去福泉山,劉劍魂有《立春日攜兒輩游福泉山》詩:

春回攜稚叩幽扃,古木蒼煙禮斗亭。

清罄數(shù)聲風弱弱,群山一覽氣冥冥。

初晴眾壑流云美,無盡靈泉照眼青。

此是三豐游戲處,更誰石上證黃庭。

《貴州名士劉文欽》、《少數(shù)民族詩人劉劍魂》及楊光華《牂柯詩人劉樵松》(未出版)

猜你喜歡
貴州
貴州,有多美
尋味貴州——遵義
尋味貴州
沉醉貴州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我與貴州茶一起
貴州,我還會再來——一個北京理工男自駕獨行環(huán)游貴州14天
貴州處處有宋意
民國時期貴州社會教育述論
貴州遵義新蒲楊價夫婦墓
安平县| 新郑市| 小金县| 澄江县| 赤峰市| 金沙县| 建德市| 柘城县| 西宁市| 木兰县| 安义县| 墨脱县| 嘉荫县| 涡阳县| 保靖县| 新蔡县| 怀集县| 阳谷县| 灵宝市| 象山县| 南和县| 彰化市| 天全县| 遂溪县| 新昌县| 大名县| 马山县| 太谷县| 吴旗县| 南阳市| 昌黎县| 凤台县| 嘉黎县| 高阳县| 林甸县| 长沙县| 长沙市| 瑞昌市| 莆田市| 太仓市| 大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