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1年,全世界都處于動蕩之中,現(xiàn)在感覺到,高福利的西歐發(fā)達國家原來并非人間天堂;阿拉伯世界盡管有著宗教信仰的精神力量做為支撐,卻依舊無法保證最基本的生命權;而中國也處在一個人心浮動、社會矛盾尖銳的轉型期;個體生存發(fā)展似乎變得寸步難行!然而,《語路計劃》中的主人公們卻用他們自己的堅持,向世人們傳達著一種觀念,不管時代如何風云變幻,只要堅信自己的信念,一步一步向前前進,就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自己價值的最終體驗。
《語路計劃》由賈樟柯?lián)敱O(jiān)制,與6位新銳導演共同拍攝一部紀錄片,每位導演選取的被采訪者來自社會各行各業(yè),向觀眾們展示著這些普通人物追逐夢想的故事,以此來激勵人們堅守著自己的夢想,勇敢的去拼搏。呂新雨教授說:“紀錄片是以影像紀實的方式,在多視野的文化價值坐標中尋求立足點,對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與人的生存關系進行觀察和描述。以現(xiàn)實對人的生存意義的探尋和關懷的主體形式,它是人類的生存之境?!盵1]這就是《語路計劃》的核心價值理念。7位導演們用鏡頭記錄下被采訪者的生存狀態(tài),在人心煩躁的社會中,選取他們共同擁有的一種精神價值。
每一位導演在選擇自己的拍攝對象時,就已經(jīng)將自己的主觀色彩因素加入進去,是贊同或許說是對被采訪者的一種褒揚,導演宋方拍攝舞蹈演員黃豆豆時,鏡頭不是停留在他嫻熟高超的舞技上,也不是將聚光燈打向他在舞臺上精靈般的表演上,而是真實的拍攝了黃豆豆反反復復的練習,在排練和編舞的時候滿頭大汗,是實實在在的細節(jié)化表現(xiàn),這是一種感性的記錄。讓觀眾們了解到,他的成功源于這些簡單的、在旁人眼中是枯燥乏味的練習。
“紀錄片的含義是,要求真實的記錄人類生活,以現(xiàn)實的原始內容為基本素材結構,它雖然可以有藝術手法,但語言本體必須保證素材來源的真實性和編輯生活的邏輯性”。[2]雖然同是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在不同導演的手中,表達的形式也層出不窮。素材來源于生活,但選取什么樣的素材進入導演的鏡頭中,這就是導演的抉擇,導演用他們的人生閱歷、生活感悟,去編輯自己手中的拍攝素材,都希望能夠在向大眾傳播時,能夠有種強烈的情感渲染力。
《語路計劃》的鏡像里呈現(xiàn)的是一個真實的社會縮影,有富商潘石屹、藝術家徐冰,同樣還有海歸者、社會公益事業(yè)者、記者、藝術流浪者……不管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事業(yè)路途中到達一個什么階段,在導演的眼中,他們都是行走在路上的堅強者。當潘石屹窮困潦倒的在外忍受饑餓的時候,他會像凱魯亞克筆下的主人公一樣出現(xiàn)這樣的惆悵:“在昏黃的血色中踽踽而行,感到自己不過是這個憂郁的黃昏大地上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3]慶幸的是,他們最終都堅持了下來,薩爾遇到了舊時的朋友,借到了錢繼續(xù)他的路程,而潘石屹則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如此,他依舊邁向前方的道路。精神價值是看不見的,它是以無形的方式存在于人的意識中,而且,它的價值力量無法估量。精神意識不同于普通物品,當物品具有使用價值,進行物品交換的時候也就有了價格,成了商品。精神力量是沒有價格的,或者說,你是否想擁有它,完全取自個人,你是否是真正的想擁有它。
“紀實的拍攝手法更容易在底層人中間得以實現(xiàn),它的本體研究著眼于一種傳播的效果、功能的擴展,媒介、市場、觀眾的映射?!盵4]《語路計劃》是一種命題式的創(chuàng)作文本,監(jiān)制預先確定了主題,內容貼近大眾的生活,迎合了主流文化的價值,因此具有廣闊的市場。留給導演就是去尋找與之相匹配的素材,用自己的影片記錄方式去完成這一命題。現(xiàn)實的主流價值是什么,當下的中國社會,歐洲文明理念人本主義的思想深入人心,個體意識突出表現(xiàn)加強,意識形態(tài)來自生活,每個人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利和欲望。突出個體,這就是現(xiàn)世的價值。
何蘇六將我國的紀錄片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 1958—1977為政治紀錄片時期 ,第二階段1978—1992為人文紀錄片時期 ,第三階段1993—1998為平民化時期 ,第四階段1999—2004為社會化紀錄片時期 ,那么現(xiàn)今的中國紀錄片進入怎樣的一個時期呢?我想這是一個融合的大階段,文化的多元化,人們價值取向的多樣性,眼下,還難以對這一時期的紀錄片下一個定義,但我們都可以看出,它的傳播影響力是巨大的。關注自然,關注人文風情,或是關注真實的我們自己,都受到普通大眾的青睞,普通大眾樂意接受各種內容的存在,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人們運用媒介的力量,推廣到社會中。有些走地下放映,同樣受到人們的支持,只是說,他們還沒有受到更多群體的關注,當年的賈樟柯也曾是地下活躍分子。
紀錄片就是這樣真實的存在于社會中,以一種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存在人們的視野下。究其原因,因為它取自于大眾,可以說是一種大眾文化的表達。“大眾文化是來源于‘人民’,屬于‘人民’的‘本真的’文化就等于民間文化,就是民治、民享的文化。”[5]選自大眾的文化才能夠被大眾廣而接受,因為他們本質上就是在表達自己的內心,是一種自我的表達。
[1]呂新雨 《中國紀錄片:觀念與價值》
[2]朱羽君 《現(xiàn)代電視紀實》北京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8
[3]凱魯亞克《在路上》
[4]何蘇六 《中國電視紀錄片史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5 P133
[5]約翰 斯道雷 《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第五版 常江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