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英
(江蘇省姜堰市中醫(yī)院,江蘇姜堰,225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組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1]。目前在COPD的治療用藥中,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chuàng)議推薦治療方案中所提及的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zhì)激素均有從氣道給藥的制劑,并已在COPD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且發(fā)揮著重要的治療作用[2]。臨床上一些應用氣道給藥治療的患者常由于依從性較差、操作方法不正確而導致氣道給藥失敗,療效不滿意,針對這些問題,本院及時對收治的COPD患者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喘病健康教育門診就診的患者4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齡65~75歲。文化程度:大專以上5例,中學或中專14例,小學以下26例。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2007年中國頒布的COPD診治指南標準[3]。排除標準:有精神或?qū)W習障礙的患者。
對在本院門診就診應用氣道給藥的患者從3個方面進行評估:①一般情況,如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②用藥的效果,包括臨床癥狀及血氧飽和度。③現(xiàn)場考核,運用模型囑患者演示。經(jīng)評估,發(fā)現(xiàn)那些臨床癥狀控制不好、療效不滿意、氣道給藥失敗的患者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疾病知識缺乏,部分COPD患者對自身疾病知識缺乏了解,不能堅持規(guī)范治療,認為臨床癥狀緩解后即可停藥,從而自行中斷治療,導致氣道給藥失敗。②依從性差,氣道給藥需要長時間維持,且藥物中含有糖皮質(zhì)激素,部分COPD患者不了解氣道給藥的原理及優(yōu)點,認為長期吸入可導致肥胖等不良反應,故不遵醫(yī)囑減量甚至中斷治療。③操作錯誤,現(xiàn)場考核發(fā)現(xiàn),部分COPD患者操作不正確,導致吸入藥物量不足或使較多藥物殘留口腔之中未到達深部氣道,從而影響療效,主要表現(xiàn)為隨意撥動滑動桿、吸藥前未深呼氣、吸藥時口包裹不嚴或未深吸氣、吸藥后未屏氣等。
心理護理:向患者講解COPD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慢性反復發(fā)作、進行性氣流受限是其本質(zhì),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而進行性肺功能下降是COPD的主要標志之一,規(guī)范的氣道給藥是緩解其癥狀、減少并發(fā)癥甚至延緩肺功能下降的主要方法,從而使患者對自身的疾病與治療有全面的認識。同時介紹成功病例,鼓勵患者之間相互交流,提高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用藥指導:目前本院對門診就診的COPD患者主要給予布地奈德、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吸入劑治療。布地奈德是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主要抗炎機制包括干擾花生四烯酸的代謝,降低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等的合成,抑制細胞因子生成,抑制炎細胞的遷移和活化,同時增加氣道平滑肌對β2受體激動劑的反應,預防氣道的重塑[4],減少血管滲出和水腫,減輕急性炎癥和氣道阻塞。復方制劑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是由長效的選擇性β2腎上腺受體激動劑沙美特羅和糖皮質(zhì)激素氟替卡松組成,具有明顯而持久的支氣管擴張作用和強力的抗炎活性,能顯著改善COPD緩解期患者的咳喘癥狀,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經(jīng)氣道給藥的優(yōu)點是一次吸入的劑量較少,且直接作用于氣道,局部藥物濃度高、療效好,全身不良反應少,療效確切,優(yōu)于系統(tǒng)性給藥治療。告知患者為了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即使沒有臨床癥狀也不能隨意減量或停藥,使患者認識到氣道給藥需嚴格遵醫(yī)囑規(guī)范使用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之積極配合治療。
操作指導:為了讓患者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又不浪費藥液,本院采用相應的準納器模型示范講解每個步驟的操作方法及原理,讓患者感知正確的操作要領,繼而讓患者自己運用模型練習操作,直至方法正確、操作熟練。囑患者在操作過程中特別要體會吸入藥物時吸力的大小,如果吸力適當,在模擬吸藥的過程中就會聽到模具中發(fā)出一種聲音,這樣才能確保藥物完全吸入。最后指導患者正確吸藥,具體步驟為:①取藥,根據(jù)不同藥物的準納器打開一次性吸入的藥量,打開時一定要聽到“咔嗒”一聲,表明滑動桿打開到位,告知患者不要再隨意撥動滑動桿,以免浪費藥液。②吸藥,囑患者一手拿好準納器,開口向上,切勿倒置,深呼一口氣,但不得對著準納器呼氣,迅速用嘴唇包嚴準納器開口,深吸氣,移開準納器,屏氣10 s左右,然后緩慢恢復呼吸。③清潔開口部位,用干凈面巾紙擦干開口部位,橢圓形準納器需回位關閉;圓柱形的準納器只需將外蓋套上,切記不可用水沖洗。④漱口,吸藥后用清水漱口,以防藥物殘留口腔中而發(fā)生不良反應。
護理干預前后患者依從性比較:護理干預后患者依從性及操作正確率較護理干預前有顯著提高,P<0.05,結(jié)果詳見表1。
護理干預前后常見操作錯誤比較:護理干預后患者操作錯誤率較護理干預前明顯下降(P<0.05),結(jié)果詳見表2。
表1 護理干預前后患者依從性及操作正確率比較[例(%)]
表2 護理干預前后常見操作錯誤比較[例(%)]
有研究[5]表明,盡管目前治療COPD的藥物并不能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持續(xù)惡化趨勢,但許多藥物可緩解癥狀、減少并發(fā)癥,甚至延緩肺功能的下降,聯(lián)合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及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對慢性氣道炎癥有一定療效[6]。正確經(jīng)氣道給藥是發(fā)揮藥物最佳療效的關鍵,通過對45例應用氣道給藥的COPD患者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護理干預前只有37.8%患者對COPD規(guī)范治療及藥物知識有正確認識,而62.2%的患者則缺乏相關知識,依從性較差,自行減量甚至停藥,且只有33.3%患者經(jīng)氣道給藥操作正確,66.7%患者由于給藥時操作錯誤而達不到應有的療效,使患者產(chǎn)生疑慮。因此本院特別強化對患者吸藥操作的干預,對患者進行反復耐心指導,并讓患者定期到門診在醫(yī)務人員的監(jiān)視下進行操作,直到其熟練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為止。向患者強調(diào)吸藥前一定要深呼氣,吸藥時才能達到一定力度,藥物才能有效吸入氣道內(nèi),且吸藥后要屏氣,目的是使藥物盡可能吸附在細支氣管肺泡的表面,以充分發(fā)揮藥物的最大作用,同時對COPD患者進行相關知識宣教,提高患者對氣道給藥重要性的認識。護理干預后,患者的依從性達到72.9%、操作的正確率達到93.3%,患者的依從性、操作的準確率均得到明顯提高,減少了患者的發(fā)作頻率。
[1]王秀云,王榮玉,王秀.兩種射流霧化吸入裝置在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2,5(26):1208.
[2]遲玉敏,孫寶華.吸入劑治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中的應用現(xiàn)狀[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2,3(11):309.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
[4]Pelaia G,Vatrella A,Cuda G,et al.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osteroid actions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airway diseases[J].Life Sei,2003,72:1549.
[5]遲玉敏,孫寶華.吸入劑治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中的應用現(xiàn)狀[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2,3(11):309.
[6]尹建云,王丹琪,王繼紅.聯(lián)合吸入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07,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