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玲 許龍成
(1.淮安技師學院 江蘇淮安 223001; 2.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淮安 223003)
就業(yè)視角下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研究①
徐小玲1許龍成2
(1.淮安技師學院 江蘇淮安 223001; 2.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淮安 223003)
本文從高職學生對待體育課程的態(tài)度出發(fā),針對高職學生專業(yè)的特點,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有效的改革,使體育與文化相結合,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就業(yè)工作,讓高職學生在今后的職業(yè)生涯中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
就業(yè) 高職體育 課程改革
為更好地實踐教育部提出的“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理念,高職院校需切實抓好“德、智、體、美”,即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充分利用學校體育課程中的時間和空間,以促進高職院校就業(yè)工作為發(fā)展導向,在兩到三年的時間里,各大高職院校應根據(jù)教育部提出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為基本任務,把握體育的實用性,實現(xiàn)體育育人的功能。
“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毛澤東同志早在1958年就向全國各行各業(yè)發(fā)出號召,并且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響應。我國體育健將在國際比賽中的戰(zhàn)績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高度,全國人民的健康素質也有了顯著提高。
青年人要在當代社會立足,在事業(yè)上進一步取得成就,毅力是一項不可缺少的素質?,F(xiàn)代中國正處于上升階段,正是艱苦奮斗的時期,缺乏毅力的人很難適應這種積極向上的氛圍,更不用說在這種環(huán)境中取得成績。青年人缺乏毅力將漸漸落后于社會洪流,流于平庸,甚至墮落。進行體育運動就是要鍛煉向上的精神,奮力向前,只有具備這樣的覺悟與精神,才能跟上這個向前飛奔的社會,跑在前列取得傲人的成績。
為了更好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高職院校在培養(yǎng)學生時,不僅要重視其思想文化建設,還要讓其認識到體育和體育鍛煉發(fā)展的緊迫性,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如今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一心只讀圣賢書,而忽視了體育鍛煉,致使身體素質漸漸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在身體與心理方面都承受不了任何壓力。在就業(yè)過程中參加面試時,面對考官所提出的問題。表現(xiàn)出不知所措的狀態(tài),身體素質的低下加重了心理負擔,給考官留下很差的印象,工作機會自然就渺茫。所以為了就業(yè)工作的順利開展,高職院校不僅要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性,而且還需要進一步進行體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而提升其心理素質,從容面對就業(yè),讓學生們自然之道,養(yǎng)自然之身,謹記虛弱的身體將永遠不會培養(yǎng)出有活力的靈魂與智慧。
2.1.1 基本為主,選修為輔
高職院校體育課不僅要將男女生分類上課,還應從內容上進行課程設置,男生與女生共勉,長拳與健美操同舞?;菊n程應該有:體育概論、人體解剖學、體育保健學、學校體育學、人體生理學、體育心理學、田徑、體操、足球、籃球、排球、武術、健美操等等。同時還應增設選修課程,如:乒乓球、電子競技、散打、象棋、羽毛球、空手道、網(wǎng)球、游泳、輪滑、攀巖、野外生存、投擲、太極拳、健身圈等等,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課程,讓學生長久以來向往的一些體育活動得以實現(xiàn),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讓學生充分體驗高尚的娛樂活動,提高其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2.1.2 強調實用,突出趣味
寓教于樂,寓教于效,體育課程的理論課不應太死板,可以在課程中穿插介紹體育項目的歷史人文、目前國際發(fā)展的趨勢以及我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力爭從實際出發(fā),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運用先前米盧帶領中國足球隊打入世界杯時的訓練理念:足球的本質是游戲。讓學生們如同足球隊員享受足球運動一般享受體育活動。帶領學生進行戶外活動時,可以以小組賽的形式開展,推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在課堂上所學的體育技能、體育知識能夠運用到比賽中去,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取得體育鍛煉的實際效果。
2.1.3 動靜結合,突出職業(yè)性
體育課不同于其他學科,直觀教學非常重要,所以要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同時還應具備足夠的體育實踐技能。譬如進行跳遠運動時要注重鍛煉腿部力量的爆發(fā),不能像進行長跑運動那樣專注于鍛煉耐力;開展技術競技時就要在磨練技巧上多花時間,而不是靠大力量去取勝。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專業(yè)特點特別重視一些體育項目,如文員文秘類專業(yè)的學生應該加強健美操、健身圈等體育項目的鍛煉;技術操作類專業(yè)的學生應該加強籃球、游泳等體育項目的鍛煉;物流、旅游類專業(yè)的學生應該加強足球、網(wǎng)球等體育項目的鍛煉,詳見表1。
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在構建和諧校園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校園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進行體育文化建設的同時也鍛煉了其基本的就業(yè)能力。
表1 就業(yè)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學生體能鍛煉實踐表
高職院校的文化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今學校的文化發(fā)展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書本文化,學校培養(yǎng)人才更應著眼于為學生的就業(yè)工作拓展更寬泛的前景。高職院校可以有規(guī)模地開展一系列以宣傳體育運動為目的的文化活動,譬如:體育文化博覽會、體育文藝晚會、體育書畫展等等。同時帶領高職院校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從事社會公益活動,例如:深入社區(qū),調查居民的體育活動情況;前往敬老院探望老人,向他們宣傳體育方面的常識以及運動技巧,帶領他們一起進行體育活動等等。這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體育文化活動既能使得學生增強體質,強健體魄,同時又可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以及組織管理能力,將平時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當中,從而增加就業(yè)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古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梢娙说纳褪沁\動。運動不僅可以鍛煉人的身體素質,更可以磨練人的毅力。高職院校的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有可能開拓事業(yè),計劃事業(yè),最終成就事業(yè)。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設置改革應該面向社會,服務大眾,更致力于學生的就業(yè)工作,使得體育課程能夠在強健高職院校學生體魄的同時培養(yǎng)高其勇氣以及耐力,從而讓其順利走向社會,用運動驅除人生中各種各樣的疑慮,以最佳的狀態(tài)迎接新的生活與重重挑戰(zhàn)。
[1]李志剛,劉永.就業(yè)導向機制下中醫(yī)藥院校體育課程職業(yè)技能化改革[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8).
[2]賴炳森.新綱要下的高校體育思想和體育教學指導思想[J].體育學刊,2005(3).
[3]劉力.以就業(yè)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工業(yè)技術與職業(yè)教育,2011(12).
[4]吳謝玲.體育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制度支持與路徑選擇[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12).
[5]倪菊萍.以就業(yè)為導向的高職高專體育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研究[J].內江科技,2011(11).
[6]耿春玲.高等學校體育教學與大學生就業(yè)軟實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與職業(yè),2011(1).
[7]張學龍.從就業(yè)形勢看山東省綜合性大學體育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D].華東師范大學,2011(5).
[8]許龍成,李雷.論體育游戲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J].教育與職業(yè),2005(1).
[9]郭震.體育教育與大學生就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分析[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10).
G807.4
A
2095-2813(2012)03(a)-0029-02
徐小玲(1980~):女,漢族,江蘇泰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
許龍成(1980~):男,漢族,江蘇淮安人,碩士,講師,高級拓展培訓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體適能評定與拓展訓練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