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屹 楊 莉
( 1浙江省臺州醫(yī)院路橋院區(qū) 318050; 2浙江省臺州醫(yī)院)
近年,日本甲狀腺協(xié)會制訂了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用藥指南。該指南提出:在維持一段時期的小劑量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后,即隔日服用1片抗甲狀腺藥物,若患者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素(TSH)在正常水平內(nèi),可停止抗甲狀腺素治療。該指南建議小劑量抗甲狀腺藥物(MMDT)治療應超過6個月。然而并無太多證據(jù)支持這一論斷。本研究旨在探討MMDT的維持治療對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患者停藥后取得緩解的意義。
1.1 納入標準 ①依據(jù)相關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確診為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②均經(jīng)抗甲狀腺藥物(ATD)治療,初始劑量由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確定,能使甲狀腺功能維持在正常水平;③停藥前均行MMDT治療2個月以上,且繼續(xù)維持治療,丙硫氧嘧啶(PTU)隔天服50mg,甲巰咪唑隔天服5mg;④停藥前FT4、TSH均在正常水平;⑤用藥期間未行放射性碘及手術治療。
1.2 對象 回顧性分析本院2008-2009年收治的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患者102例的病歷資料,所有病例均符合上述納入標準,且資料完整。102例中男14例,女88例;平均年齡34歲(17~72歲)。
1.3 停藥后監(jiān)測與復發(fā)判定 停用抗甲狀腺藥物后每3個月監(jiān)測血清FT4、TSH和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水平。若患者血清TSH水平持續(xù)低于正常范圍,則視為復發(fā)。若患者出現(xiàn)一過性TSH下降,但不需重新使用抗甲狀腺藥物很快升至正常范圍,則視為短暫性甲狀腺毒癥的表現(xiàn),不作為復發(fā)考慮。除復發(fā)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視為取得緩解。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停用抗甲狀腺藥物后復發(fā)及緩解情況 停藥后2年內(nèi)緩解74例(72.5%),復發(fā)28例(27.5%)。將緩解與復發(fā)分為兩組,對其治療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詳見表1。
表1 兩組ATD治療情況 (月,x- ±s)
由表1可見,復發(fā)組總ATD治療時間比緩解組略長,但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ATD與MMDT治療間隔時間,緩解組比復發(fā)組要短,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緩解組MMDT治療時間比復發(fā)組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不同MMDT治療時間患者緩解情況 在102例患者中,接受MMDT治療期限<7個月者有40例(39.2%),7~12個月者有34例(33.3%),>12個月有28例(27.5%)。三組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取得緩解者分別有24例(60.0%)、25例(73.5%)、25例(89.3%)。三組間緩解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12,P<0.05)。
2.3 停藥時不同TRAb結果患者的預后 在MMDT治療<7個月患者中,停藥時TRAb陽性有22例(55.0%),停藥后緩解11例(50.0%);TRAb陰性有18例(45.0%),停藥后緩解13例(13/18),緩解率明顯比TRAb陽性組要高。MMDT治療為7~12個月者中,TRAb陽性組與TRAb陰性組停藥后的緩解率分別為12/18、11/16。MMDT治療>12個月者停藥后兩組緩解率分別為12/15、11/13。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是一種器官特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在血清中存在能與甲狀腺組織起反應的自身抗體,當該抗體與TSH受體結合后激動甲狀腺組織,導致甲狀腺組織增生和功能亢進。ATD主要為硫脲類衍生物,藥物分子中含硫基或巰基,在甲狀腺中凝聚,通過阻止甲狀腺球蛋白中的酪氨酸殘基被碘化,而抑制甲狀腺素的合成,是目前治療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的首選藥物。
有報道,使用ATD治療一段固定時間后即停用的治療方案比傳統(tǒng)的治療緩解率更高。而若通過MMDT治療即可使甲狀腺功能控制在正常水平,則此類患者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活動度往往較低。本文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患者緩解率較高,原因與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活動度較低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
已有學者證實,經(jīng)過一段時間MMDT治療后能使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患者獲得更高的緩解率。然而,這可能會使總的ATD治療時間延長。我們發(fā)現(xiàn),緩解組患者總ATD治療時間反而比復發(fā)組稍短,至于ATD與MMDT治療的間隔時間,緩解組比復發(fā)組的間隔時間明顯要短。這一結果與較前的研究相一致[1-2]。從這里可以看出,MMDT對緩解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的益處與總ATD時間的延長無明顯關系。
另外,我們發(fā)現(xiàn)MMDT治療時間的長短與緩解率呈正相關。這可能與以下兩方面原因有關:①隨著高活動度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于出現(xiàn)復發(fā)而不斷被淘汰,MMDT治療時間越長者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活動度越低,取得緩解幾率也越大;②正如Laurberg提出的假說[3],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緩解與正常甲狀腺功能的恢復相關,血清FT4、TSH水平處于正常范圍時間越長,說明甲狀腺功能恢復越好,取得緩解幾率也越大。
有學者[2]認為,在停藥時TRAb陽性者復發(fā)率比TRAb陰性者明顯增高。我們發(fā)現(xiàn),在MMDT治療<7個月的患者中,停藥時TRAb陽性者所取得的緩解率較低。然而,在MMDT治療超過7個月者,緩解情況并不受TRAb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長時間MMDT治療后,血清TRAb水平太低以至于不能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偠灾拘詮浡约谞钕倌[患者的緩解率隨著MMDT治療時間的延長而升高。在TRAb陽性的患者中,MMDT治療不應少于6個月,以免增加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復發(fā)的風險。
[1]Takasu N,Yamashiro K,Komiya I,et al.Remission of Graves' hyperthyroidism predicted by smooth decreases of thyroid-stimulating antibody and thyrotropin-binding inhibitor immunoglobulin during antithyroid drug treatment[J].Thyroid,2000,10(10):891-896.
[2]Schott M,Morgenthaler NG,F(xiàn)ritzen R,et al.Levels of auto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TSH receptor predict relapse of hyperthyroidism in Graves' disease[J].Horm Metab Res,2004,36(2):92-96.
[3]Laurberg P.Remission of Graves' disease during antithyroid drug therapy. time to reconsider the mechanism?[J].Eur J Endocrinol,2006,155(6):78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