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蘇,于 冷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200030)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增加,居民的食物結構發(fā)生新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肉蛋奶及豆油在日常消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消費需求的增加同時帶動了畜牧、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而豆粕、豆餅是畜牧養(yǎng)殖業(yè)的重要飼料來源,因此國內對食用大豆、榨油用大豆需求量猛增.但農業(yè)天然的弱質性使得大豆等農產品受到自然因素和市場因素的雙重影響.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大豆進口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在國際豆類產業(yè)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國際因素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我國大豆市場的價格.
從短期來看,大豆的價格波動幅度非常大.波動的因素有來自于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有來自國際市場的沖擊,也有本身自然因素和供需情況的變化等等.近兩年的數(shù)據(jù)表明,大豆期貨價格價差已經超過1 200元/t.在連續(xù)一年的時間里,大豆期貨價格從2008年底的2800元/t一直上漲到2009年底的4 200元/t,期間也有過回調,總體呈現(xiàn)漲-回調-上漲的走勢.因此,研究大豆價格波動規(guī)律和未來趨勢,分析大豆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無論是對政府調控大豆價格、預警農產品價格危機、減少大豆價格波動幅度、對價格進行合理的調控,還是對于大豆加工企業(yè)規(guī)避風險增加收益,或是對于農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
已有許多研究對包括大豆在內的農產品價格波動因素進行了諸多分析.稅尚楠 認為,跨國公司和國際基金參與投機農產品貿易放大了需求影響,造成農產品價格前所未有的急劇波動[1].Yang利用全球貿易分析模型分析得出生物能源的發(fā)展,促使玉米和大豆價格上漲[2].周應恒、鄒林剛采用向量自回歸模型(VAR)分析得出美國大豆期貨在全球大豆定價中處于主導地位,對我國大豆期貨價格走勢產生先行影響[3].劉藝卓、呂劍檢驗了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于農產品價格的傳遞效應[4].闕樹玉、王升認為人民幣匯率波動刺激我國農產品進口價格[5].張亮亮、張暉明認為糧食價格的上漲實質是全球經濟增長推動的能源消耗.王長梅(2005)認為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需求是影響大豆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大豆的相關替代品產量、價格及消費的變化對大豆價格有間接影響[7].
新近的研究多把工業(yè)用糧需求急劇增長和庫存量的大量減少認為是目前大豆價格高漲的主要動因.再加上美元對歐元、日元及世界其他多數(shù)國家貨幣的匯率急劇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大豆按美元計算的價格.現(xiàn)有的計量研究模型大多沒有系統(tǒng)地考慮外部因素對短期價格波動的影響[8].本文試圖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通過計量實證模型來分析短期中國大豆期貨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
根據(jù)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將影響大豆期貨價格的因素歸為以下幾類.
1.1.1 大豆的下游產品
豆油和豆粕是大豆的下游產品,世界大豆產品消費主要是豆粕和豆油,大豆的直接消費量并不多,豆油和豆粕對大豆價格的影響非常重要.一般來說,豆粕和豆油價格上升,壓榨企業(yè)的利潤會提高,吸引企業(yè)買進大豆進行加工,大豆的價格會因市場的需求增加和提升.
1.1.2 大豆的競爭替代性產品
1)菜籽油和玉米
作為油料,菜籽是大豆的替代性產品.菜籽油產量的提高,會導致大豆的價格下降,反之,大豆價格會上升玉米與大豆種植面積在溫帶地區(qū)相近,大豆和玉米的播種面積此消彼長,其中主要的決定因素在于兩者比價效應,在中國,尤其是在大豆的主產區(qū),玉米和大豆是爭地的主要競爭作物.農戶根據(jù)兩者的比價關系,不斷修正播種意向.
其次,生物燃料乙醇發(fā)展所導致的玉米需求增加以及因石油價格提高而導致的生產成本增加使得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從而帶動大豆和其他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2)轉基因大豆
大連交易所的大豆合約有黃大豆一號和黃大豆二號兩種.豆一合約的交割標準是非轉基因大豆,豆二則包含全球各地的大豆.豆一和豆二之間有一定的競爭關系,價格上也屬于聯(lián)動關系.
3)CBOT大豆
國際大豆價格形成中,美國大豆期貨價格在全球大豆定價中處于主導地位.在我國2/3以上的大豆屬于進口的情況下,CBOT大豆期貨價格波動對國內的大豆價格有顯著影響.
4)大豆期貨交易成交量、持倉量
基金的力量已經滲透到全球各個金融市場,大資金炒作極大的活躍了大豆期貨市場的價格變化.游資介入挖掘操作題材對大豆期價波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期貨交易的成交量和持倉量可以明顯反映基金操作的方向.
1.1.3 國際因素
1)美元指數(shù)
美元指數(shù)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
2)國際原油價格指數(shù)
大豆價格走勢和原油有很強烈的正相關性,無論是波動的時間還是漲跌幅度都比較接近.原油價格影響大豆的種植成本,也間接影響大豆的需求,大豆有很強的能源替代屬性,原油價格下跌減少生物能源的需求,從而減少大豆的工業(yè)需求量.其次,原油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運輸成本,高漲的油價支撐了海運費的大幅走高,對大豆的運輸成本影響很大.
3)國際運費
由于我國大豆消費中大量來自進口,海運費是影響大豆價格的重要因素.海運費成本已經占大豆進口成本的20%左右.海運費的價格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大豆價格的高低.大豆價格波動與運費價格波動的相關系數(shù)已經達到0.8左右.國際波羅的海綜合運費指數(shù)BDI是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走勢的晴雨表,能夠較好的反映運費價格的走勢.
1.1.4 人民幣匯率
大豆的大量進口不得不考慮人民幣匯率的因素.以美元計價的產品進口時折算成人民幣,匯率因素直接影響大豆進口價格.已有研究表明,人民幣匯率升值將顯著提高農產品價格.
從短期來看,影響大豆期貨價格的因素非常多,本文主要考查大豆期貨價格受到相關下游產品、替代品以及國際市場因素的期貨價格影響.數(shù)據(jù)均采用連續(xù)價格指數(shù),故排除了期貨交割到期日效應和換月價差效應,所有數(shù)據(jù)均經過對數(shù)標準化平滑處理,選取期貨交易所從2008年9月25日~2010年2月5號的329個日交易數(shù)據(jù).實證選取的指標有大豆(豆一)、大豆(豆二)、豆粕、玉米、豆油、菜籽油、大豆成交量、大豆持倉量、美豆連續(xù)指數(shù)、美元指數(shù)、WTI原油指數(shù)、波羅的海運費指數(shù)(BDI)、人民幣匯率指數(shù).
主成分分析是把各變量之間互相關聯(lián)的復雜關系進行簡化分析的方法.從短期來看,影響大豆期貨價格的因素非常之多.本文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將上述影響因子按照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序和降維,提煉出影響最大的幾個因子.也就是對高維變量空間進行降維處理,轉化為研究指標體系的少數(shù)幾個線性組合,并且這幾個線性組合所構成的綜合指標將盡可能多地保留原來指標變異方面的信息.
根據(jù)SPSS的計算結果,得出各個因子的相關系數(shù)矩陣和KMO統(tǒng)計量.矩陣中的各個變量與豆一的相關系數(shù)都大于0.5,相關性比較顯著.見表1.
表1 相關系數(shù)矩陣
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樣適當性量數(shù).KMO統(tǒng)計量是取值在0和1之間.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著變量間的相關性越強,原有變量越適合作因子分析.KMO值越接近于0,意味著變量間的相關性越弱,原有變量越不適合作因子分析.Kaiser給出了常用的KMO度量標準:0.9以上表示非常適合;0.8表示適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適合;0.5以下表示極不適合.此處KMO值為0.802,說明對這些因子變量做因子分析是可行的.見表2.
表2 KMO和Bartlett檢驗
采用主成分方法分解初始因子,得出各個指標的特征值和貢獻率.見表3.
將左邊12個成分的特征值從大到小列于右邊.特征值大于1的共有兩個,這也是因素分析時所抽出的最大貢獻度因素,解釋變異量為63.51%.提取5個主成分因子,累積的解釋變異量為91.853%,達到解釋要求.
經過正交最大變異旋轉變換原始數(shù)據(jù),將大部分信息集中到F1軸上,對數(shù)據(jù)中包含的信息起到了濃縮作用,旋轉后提取出5個主成分因子,即為表4中每一行最大的a值.
根據(jù)正交旋轉因子載荷情況分析,從第1個因子來看,美元指數(shù)、WTI原油指數(shù)、豆油指數(shù)、菜籽油指數(shù)、BDI指數(shù)的負載情況最大,這類因子屬于國際因素和替代產品.第2個因子包含美豆指數(shù)、豆粕指數(shù),這類因子屬于大豆競爭產品和下游產品.第3個載荷因子是玉米指數(shù)、豆二指數(shù),屬于替代性產品.第4個載荷因子是大豆成交量和持倉量,可以歸納為投機交易和資金流向因素.第5個因素是人民幣匯率因素.第2類因素和第3類因素都屬于大豆的替代性產品,但對于大豆的價格波動的影響程度不同.見表4.
表3 解釋變量
表4 旋轉的主成分矩陣
綜合以上特征描述性分析和計量經濟模型分析,影響中國大豆期貨價格的因素主要有5類,這5類因子影響程度依次減弱,共同作用造成中國大豆期貨外部價格的波動.
1)國際因素、豆油、菜籽油等替代產品對大豆短期波動價格影響最大.
國際原油和美元指數(shù)走勢是不可忽略的一個因素,波羅的海運費指數(shù)的波動反映原油價格的上漲促使大豆的運輸成本直線上升,帶動大豆價格上漲.而美元指數(shù)的走弱促使商品價格走強,這與主成分矩陣中美元指數(shù)系數(shù)為負是一致的.作為大豆的直接下游產品,豆油市場需求量變化會對大豆價格產生直接的聯(lián)動作用,豆油需求上升,刺激大豆的需求,提升價格.從本文的分析可知,菜籽油是影響大豆價格最為重要的間接替代品.
2)第2類影響因子是美豆指數(shù)和豆粕指數(shù).
作為全球大豆市場價格走勢的風向標,CBOT的大豆價格走勢會對企業(yè)的成本產生重大影響,企業(yè)需要抓住機會進口大豆,適當利用期貨市場規(guī)避風險、套期保值.大豆、豆油、豆粕的期貨交易市場,總是存在套期保值和套利的空間.在大豆諸多相關替代性產品影響因子中,美豆占據(jù)重要的地位.
3)第3類影響因子是玉米指數(shù)和轉基因大豆指數(shù)(豆二),屬于大豆的競爭性替代產品.
從生物能源的發(fā)展角度看,玉米與大豆之間的競爭性越演越烈.玉米搶占大豆種植土地,對大豆的供給產生重要影響.政府需制定合理的種植結構,正確引導農民種植玉米和大豆.而對于轉基因大豆產品而言,安全性眾說紛紜,但是它不斷侵占著普通大豆的市場份額.因此,關注轉基因大豆的供需價格變化也是研究中國大豆市場價格的重要方面.
4)第4類影響因子是大豆成交量和持倉量,反映出資金的流向和投機交易.
一般而言,持倉量的增加代表資金流入市場,反之,代表資金流出市場.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相互作用對價格產生影響.本文的分析表明,綜合資金動向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說明資金流入增加,市場投機因素增強,大豆價格波動越顯著,反之亦然.
5)第5類影響因子是人民幣匯率因素.
穩(wěn)定人民幣幣值,對于穩(wěn)定進口大豆價格具有重要影響.匯率上漲刺激大豆需求的增加,同時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大豆的依賴.由于進口大豆海上運輸?shù)臅r間較長,美灣及巴西、阿根廷大豆到達中國港口要在大豆裝船30~45 d之后,對于大豆加工廠商而言,關注遠期匯率變動的方向更為重要.
[1]稅尚楠.世界農產品價格波動的新態(tài)勢動因和趨勢探討[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8(6):14-19.
[2]仇煥廣,楊 軍,黃季焜.生物燃料乙醇發(fā)展及其對近期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分析[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9(1):80-85.
[3]周應恒,鄒林剛.中國大豆期貨市場與國際大豆期貨市場價格關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7(1):55-62.
[4]劉藝卓,呂 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農產品價格傳遞效應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09,31(3):56-62.
[5]闕樹玉,王 升.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農產品進口價格影響的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10(5):15-23.
[6]張亮亮,張暉明.國際油價、替代燃料與世界糧食價格上漲——基于可耗竭資源技術替代模型的傳導機制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9(6):13-18.
[7]王長梅.影響大豆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J].飼料廣角,2005(16):21-22.
[8]羅 鋒,牛寶俊.國際農產品價格波動對國內農產品價格的傳遞效應——基于VAR模型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9(6):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