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勝光
(大冶市人民醫(yī)院,湖北 大冶 435100)
支氣管哮喘是氣道中慢性炎癥性疾病,它是有多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造成的,防治哮喘的關鍵是降低氣道反應性和消除氣道炎癥。全世界大約有一億人患哮喘[1]。支氣管哮喘的相關癥狀有很多,例如咳嗽、呼吸困難、咳痰、胸悶等。發(fā)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是該病的典型表現(xiàn)。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原因復雜,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患者的體質(zhì),另一個是環(huán)境因素。對該病的治療以前主要使用一些受體激動劑、茶堿和糖皮質(zhì)激素。目前吸入布地奈德治療漸漸成為支氣管哮喘治療主要方式[2]。本文通過對吸入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以期為臨床治療支氣管哮喘提供依據(jù),現(xiàn)總結如下。
從我院選取的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86例已經(jīng)接受治療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齡在30~60歲間,平均年齡42.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GINA制定的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均沒有其他心、肝、腎等嚴重內(nèi)科疾病的患者。所選患者有兩種治療方式,可平均分成兩組,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我院選取的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的86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在86例患者中兩組,43例患者只進行了常規(guī)治療,另外43例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與吸入布地奈德治療,對兩組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和不良反應進行記錄,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本文主要依靠張紅等[3]所參考的標準,治療無效:3 d以內(nèi)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并沒有得到緩解;發(fā)生好轉:3 d之內(nèi)患者的咳嗽氣喘癥狀得到了減輕,偶爾發(fā)生喘憋;效果顯著:在2 d之內(nèi),患者的咳嗽氣喘等癥狀顯著減輕,沒有發(fā)生喘憋,3 d以內(nèi)氣喘全消失,5~7 d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
通過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的啰音消失時間、喘憋消失時間和住院天數(shù)比較,觀察組均要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臨床癥狀都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情況(±s,d)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情況(±s,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43 43組別 n 啰音消失時間 喘憋消失時間 住院天數(shù)對照組觀察組6.6±0.9 4.5±0.7 5.6±0.8 3.4±0.5 8.5±1.0 6.2±0.8*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情況[n(%)]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癥狀情況(n)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它是以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浸潤為主的氣道炎癥性疾病[4]。防治哮喘的關鍵是降低氣道反應性和消除氣道炎癥。臨床已經(jīng)證實糖皮質(zhì)類激素治療哮喘的基礎性藥物,其中的布地奈德是非鹵代化糖皮質(zhì)激素,其混懸液是現(xiàn)在唯一的霧化吸人型混懸液,主要作用在氣道的上皮細胞,通過對炎性細胞滲出、上皮細胞的增生和損傷的抑制來達到減輕氣道炎癥反應的目的[5,6]。通過局部吸入,直接作用于支氣管,使氣道的反應性降低,氣道上皮炎癥損傷的到修復,起效快,臨床癥狀和通氣功能得到改善, 局部吸入給藥劑量小,這樣就可以避免全身用藥的副作用,目前來說局部吸入是最佳給藥途徑。吸入皮質(zhì)激素會發(fā)生一些不良反應,主要有咽喉不適、口腔病和聲嘶等,不過經(jīng)過吸后漱口可降低不良反應率[10]。
通過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的啰音消失時間、喘憋消失時間和住院天數(shù)的結果比較中,觀察組均要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說明布地奈德可以縮短患者的療程和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使患者能夠跟早的康復出院;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布地奈德對于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效果是明顯的,與許多報道相符。在不良反應的對照中,對照組中有2例精神不安患者,無其他不良反應;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布地奈德的副反應較少,對人體無嚴重的傷害。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對吸入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良好,可以縮短患者病程,快速改善臨床癥狀,大大減少了患者的痛苦,且不給患者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趙 凱,徐吉成,葉 侃.支氣管哮喘患兒氣傳變應原檢測分析[J].中國藥,2006,1(10):617-618.
[2]J Peters SP.Safety of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asthma[J]. J Natl Med Assoc,2006,98(06):85l-861.
[3]張 紅,李穎紅,吳毓敏.細辛腦、甲基強的松龍注射液聯(lián)合應用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05):149-150.
[4]周 巖,于靜波,于小華,等.甲潑尼龍治療支氣管哮喘重度發(fā)作36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2006,1(4):249-250.
[5]Gulliver T,Morton R,E id N.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a pharmacologic determinants of safety and efficacy and other clinical considerations[J].Paediat r Drug,2007,9(3):185-194.
[6]羅 紅.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粉劑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白細胞介素-8和轉化生長因子β-1的影響[J].醫(yī)藥導報,2010,29(10):1 300-1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