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秀
?
大學生對他人行為的責任推斷與助人行為——群體關系與情感體驗作用分析
林錦秀
(福建教育學院教育系,福州 350025)
采用問卷法對大學生的責任推斷、情感體驗、群體關系與助人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責任判斷、情感體驗、群體關系和提供幫助上存在相關性。維納提出的行為歸因→知覺控制性→責任推斷→情感體驗→提供幫助的理論假設具有普遍性和可靠性。對他人的責任歸因、情感體驗、群體關系,影響大學生是否愿意提供幫助行為。內外群體關系影響助人行為,大學生對內群體成員更愿意提供幫助。
責任推斷;情感體驗;內外群體;幫助行為
助人行為是指個體自愿的以改善他人不利處境為目的的行為,它由于符合社會規(guī)則和道德規(guī)范而被全社會所鼓勵。助人行為是否發(fā)生由捐助者與被助者的許多特點所制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維納(B. Wiener)認為,對他人行為特點的認知與情感體驗是個體助人行為發(fā)生的重要預測變量,影響到個體的助人行為的產生與否。維納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提出個體對他人行為的結果最常歸納的原因有能力、努力、運氣和任務難度四種,這四種原因按照原因源、控制度、穩(wěn)定性三個維度來劃分,可以劃分成不同性質的因素。能力是內部、不可控和穩(wěn)定的因素,努力是內部、可控和不穩(wěn)定的因素,運氣是外部、不可控和不穩(wěn)定的因素,任務難度是外部、不可控和穩(wěn)定的因素。當個體認為被助者的某種行為是由于被助者能控制的原因(如缺乏努力)而處于困境時,個體就會認為被助者對其失敗或不幸的結果負有責任,就會對被助者產生憤怒,并拒絕提供幫助。如果個體認為某種行為是由于被助者難以控制的內外原因(如突發(fā)疾病)造成的某項任務不能按時、按質完成或出現差錯,個體就會傾向于同情受助者并愿意提供幫助。助人行為的公式可以歸納為“歸因→知覺控制性→責任推斷→情感體驗→是否提供幫助”。所以有研究者提出,通過提高青少年對他人行為原因的認識水平,可以促進其助人行為的發(fā)生。
Eisenberg,Zhou,Koller認為,助人行為的發(fā)生必須以情感共鳴為中介,個體能設身處地、身同感受地體會到被助者的痛苦與煩惱是助人行為的前提,同情心是對身處困境中的被助者實施幫助的重要條件,同情不但能引發(fā)個體的某種幫助行為,甚至支配和調節(jié)著這種幫助行為能否堅持下去,提出“移情→同情→助人行為”的行為模式。
此外,還有研究表明,對被助者行為的責任歸因、情感體驗與助人行為之間的關系并不穩(wěn)定,助人行為的發(fā)生還與個體與被助者的群體關系有關。不同的群體關系可能會對行為責任的推斷、情感體驗發(fā)生不同的作用。群體關系分為內群體與外群體,內群體是指個體經常參與的或在其間生活、或在其間工作、或在其間進行其他活動的群體。內群體又稱我們群體,簡稱“我群”。外群體與內群體相對應,是指“我群”之外的群體,是由非“我群”的社會成員結合而成的群體。群體特征在助人行為的發(fā)生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個體對內群體的其他個體會表現出更加友好的行為與態(tài)度,如果個體認為自己與被助者處在同一群體內,那么個體的助人行為就會顯著增加。
本研究選擇在大學生活和學習中最經常出現的,為他人突發(fā)疾病捐款的行為進行研究,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全面探討行為責任推斷、情感體驗、內外群體特征與助人行為之間的內在聯系。1)檢驗與探討我國大學生對常見的捐助行為的控制程度的認識,對被助者責任的推斷、情感體驗和助人行為反應之間的中介作用,同時探討簡單的捐助行為如何受復雜的認知和情感作用的影響。2)檢驗與探討日常捐助行為發(fā)生的原因、原因的特點(覺察到的可控制程度的高低)、責任判斷(應否承擔責任)、情緒反應(同情或生氣)和提供助人行為的關系。即歸因理論的認識→情感→行為這一模式的普遍性和可靠性。3)探討內外群體特征(貨車司機或大學生)對責任判斷、控制性推斷、情感以及后繼助人行為上的影響。
(一)方法
設計“為他人突發(fā)疾病捐款”問卷。問卷分為A、B、C、D四卷,依據控制度高低和內外群體兩種指標,進行不同的組合,產生出四種不同的情形。A卷測試在可控制程度高、內群體條件下(即一位大二學生因為酗酒而生病)大學生的捐款行為。B卷測試在可控制程度低、內群體條件下(即一位大二學生突發(fā)闌尾炎)大學生的捐款行為。C卷測試在可控制程度高、外群體條件下(即一位貨車司機因為酗酒而生病)大學生的捐款行為。D卷測試在可控制程度低、外群體條件下(即一位貨車司機突發(fā)闌尾炎)大學生的捐款行為。為了研究責任歸因下大學生的情感活動,在上述四種控制條件下增加以下兩組附加變量:1)對以上的四種情形下的行為者的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情緒?2)如果在這四種情境下要求繼續(xù)捐款,你是否會提供幫助?
問卷均采用7級評分,其中1為最低等級,7代表最高等級,得分越高表明大學生態(tài)度越肯定。兩周后A卷的重測信度為0.93,B卷的重測信度為0.87,C卷的重測信度為0.90,D卷的重測信度為0.83。
(二)被試
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選取某大學大二學生 50名,其中男生23人,女生27人,被試平均年齡為20.10歲,標準差為1.34歲。
(一)大學生對兩種控制條件下的責任歸因、情感體驗和可能提供的幫助行為
由表1可見,大學生在兩種控制條件下對外群體被助者的責任推斷、情感體驗是有十分顯著差異的。在可控制條件高,也即因為酗酒而突發(fā)疾病,大學生感到氣憤,并認為這一行為不值得同情,生病是由被助者個人的可控制性的原因造成的,要對自己的行為負全部的責任,會捐助的得分較低,可能再捐助的得分更低。在可控制條件低,也即因為突發(fā)闌尾炎的情況下,大學生們對這一行為表現出不氣憤和高度的同情,并認為被助者生病不是由自己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他沒有責任,所以,肯定會捐款,并且一定會再捐款??梢妰煞N控制條件下,大學生對被助者的責任判斷、情感體驗、捐助行為存在著十分顯著的差異(<0.001)。同樣處于困境中的外群體被助者的不同行為會引發(fā)大學生不同的認知與情感體驗,而這種認知與情感體驗又導致大學生不同的幫助行為,大學生更愿意幫助主觀上沒有過錯的外群體被助者。這與維納等人的責任推斷、情感發(fā)生與幫助行為發(fā)生的基本模式是一致的。
表1 大學生對兩種控制條件下外群體的責任判斷、情感體驗、捐助行為平均分差異檢驗
Tab.1 Mean difference 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donation behavior of out-group’s under two controlling conditions n=50
***<0.001
表2 大學生對兩種控制條件下內群體的責任判斷、情感體驗、捐助行為平均分差異檢驗
Tab.2 Mean difference 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donation behavior of in-group’s under two controlling conditions n=50
***<0.001
由表2可見,大學生對兩種控制條件下內群體被助者的責任推斷、情感體驗是有十分顯著差異的(<0.001)。在可控制條件高,也即因為酗酒而突發(fā)疾病,大學生體驗到氣憤,并認為這一行為不值得同情,生病是由被助者個人的可控制性的原因造成的,要對自己的行為負全部的責任。在可控制條件低,也即因為突發(fā)闌尾炎的情況下,大學生們對這一行為表現出不氣憤和高度的同情,認為被助者生病不是由自己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他沒有責任。但在是否會捐助的態(tài)度上沒有區(qū)別,大學生對內群體成員更為寬容,無論被助者是否因為自己的責任而發(fā)生困難,他們都表示會捐款,并且還傾向于會再捐款。這是因為大學生認為其他大學生與自己是同一群體內的人,與自己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同情與幫助其他大學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同情與幫助自己。大學生有一種如果自己處于和被助者一樣的困境中也想得到別人同情與幫助的想法。這與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幫助行為也往往發(fā)生在互相認識的人之間同理,如家庭成員、親密朋友等。從這一角度來看,幫助行為本質上是一種內群體現象,在內群體中不提供幫助才需要特別理由,提供幫助是天經地義的。
(二)大學生對兩種控制條件下的責任歸因、情感體驗和幫助行為的相關分析
表3 大學生對兩種控制條件下外群體的責任判斷、情感體驗、捐助行為之間的相關檢驗
Tab.3 Correlation 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donation behavior of out-group’s under two controlling conditions n=50
*<0.05
圖1 大學生對外群體成員的責任歸因、情感體驗與助人行為相關示意圖
表4 大學生對兩種控制條件下內群體的責任判斷、情感體驗、捐助行為之間的相關檢驗
Tab.4 Correlation 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donation behavior of in-group’s under two controlling conditions n=50
*<0.05
圖2 大學生對內群體成員的責任歸因、情感體驗與助人行為相關示意圖
為進一步探討內外群體中責任推斷、情感體驗對助人行為的影響,本研究對責任推斷、情感體驗與助人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相關分析。從表3、表4、圖1、圖2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內外群體原因控制性的認識、責任推斷、情感體驗與助人行為之間是高度相關的。大學生對內外群體成員的責任推斷、情緒的引發(fā)以及捐助行為的發(fā)生與否情況大體一致。高責任推斷,會引發(fā)生氣的情緒和拒絕捐款;而低責任推斷,會引發(fā)同情的情緒和捐款行為的發(fā)生。可以說,責任推斷決定了大學生捐款與否,二者之間高度相關。可見,責任推斷、原因認知與情感體驗在助人行為中發(fā)揮著中介的作用。大學生是否提供幫助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對責任的推斷與情緒歸因的限制,同情是對困境中的他人實施幫助的重要條件,是幫助行為發(fā)生的推動力。同時,幫助行為的發(fā)生從某種程度上說又可以滿足個體同情的需要。通過情感體驗可直接預測大學生助人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因此,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識判斷水平,促進其道德情感的不斷升華,是提高大學生助人行為發(fā)生的重要條件。
(三)大學生對內外群體責任歸因、情感體驗和幫助行為的比較
大學生的捐款行為還和被助者與自己的群體關系有關。從表5中可以看到,在可控性高的條件下,大學生對內外群體的責任歸因、情感體驗和是否愿意提供幫助,存在著顯著的差異(<0.05)。大學生對外群體的酗酒行為更氣憤,認定因酗酒而突發(fā)疾病的司機自己要負更高的責任,主張不捐款,以后也不準備捐款。對外群體的同情的得分雖然略高于內群體,但差異并不顯著,沒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但在責任歸因上,大學生則非??隙ǖ卣J為外群體成員的困境是由他們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他們是有責任的。這和大學生們對內群體成員的責任推斷呈顯著差異(<0.05)。大學生對內群體成員的態(tài)度較為溫和,雖然大學生對同學的酗酒行為表示氣憤,并認為由酗酒引發(fā)疾病,是要他們自己負責的,不值得同情,但在捐款與可能再次捐款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外群體成員。也就是說,如果行為的結果是由被助者自身可控制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大學生更愿意提供幫助內群體成員。這與維納的歸因模式不相一致。按照維納的觀點,如果一個人越是由自己可控制的原因造成任務不完成或失敗,他人就越生氣,越不會提供幫助。但這一結果和我國的研究者林鐘敏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在低控制的條件下,大學生對內外群體成員行為的同情態(tài)度、責任推斷,有顯著差異。他們更加同情因闌尾炎生病的貨車司機,更為肯定地認為這不是他們的責任,他們不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二者呈顯著差異(<0.05)。之所以對外群體成員的同情得分高于內群體,這可能是因為大學生們認為貨車司機是社會弱勢群體,是體力工作者,更需要有健康的體魄。在捐款、再捐款的態(tài)度上內外群體則無顯著差異。雖然對外群體成員的捐款、再捐款的平均得分略高于內群體成員,但差異不大,沒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也就是說,大學生在提供幫助時,不會過多考慮被助者與自己的社會關系,只要被助者所處的困境是由于自身無法控制的原因造成的,他們不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么,大學生都愿意提供幫助。
本研究說明中國大學生的助人行為基本上和維納等人的研究一致,提供幫助是以他們對被助者的行為特征的認識為前提的。在認識的基礎上,大學生們體驗了氣憤或同情的感情,而這些情感最終引發(fā)了大學生的助人行為的發(fā)生。可見,責任推斷、情感體驗在提供幫助行為過程中的中介作用是真實存在的。內外群體關系影響大學生的責任推斷、情感體驗與幫助行為。大學生對外群體成員因酗酒引發(fā)的疾病很氣憤,并且認為被助者要為自己行為負責任,表示不愿意提供幫助。但大學生對內群體成員則愿意無條件提供幫助,而不管他們是否要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也就是說,大學生即使充分理解了內群體成員行為結果的原因以及他們所承擔的責任,但仍然會提供幫助,對內群體成員更寬容、更熱心,對行為責任的認知推斷、情感體驗與是否提供幫助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表5 大學生對內外群體責任歸因、感情體驗和提供幫助的比較
Tab.5 Comparis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to in-group and out-group’s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helping behavior n=50
*<0.05
助人行為的產生雖然受到大學生的認知與情感體驗,以及被助者的一些特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我們不能認為一個人只要充分理解了他人的責任、狀態(tài)和需要就必然會產生助人行為。實際上個體是否提供幫助行為還是和他的個人價值觀與內在道德信念相聯系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個體的助人行為可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傳統(tǒng)的中國儒家文化崇尚“克己”,“舍己救人”,“舍小我而成大我”,提倡自我犧牲的精神,主張自我只有在整個社會關系大背景的參照系統(tǒng)下方能存在,離開了社會定位,自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此,我國的大學生在提供幫助行為時指導思想是正確的,助人行為是慷慨的。該研究對大學生的助人行為培養(yǎng)以及道德教育提供了心理學依據。
培養(yǎng)大學生的助人行為是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校園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學校有必要加強對大學生助人行為的引導與教育,加強大學生移情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他們提高利他意識,擺脫自我中心,發(fā)展他們的同情心。另外,學校還應當多開展各種社會活動,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發(fā)展跨群體友誼,放寬內群體范圍,幫助大學生將外群體成員的資源、觀點、身份納入內群體范疇中,形成大群體觀念,建立一種“你我同是一家人”的道德認知,促進大學生跨群體幫助行為的發(fā)生。
(1) 大學生對他人行為責任歸因、情感體驗對提供幫助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是存在的,這和維納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維納等人提出的行為歸因→知覺控制性→責任推斷→情感體驗→提供幫助行為的理論假設具有普遍性和可靠性。
(2) 大學生對外群體成員在兩種控制條件下的責任判斷、情感體驗與幫助行為存在著顯著的相關關系,責任歸因、情感體驗直接影響大學生是否愿意提供幫助行為。
(3) 內外群體關系影響助人行為。大學生對內外群體成員的責任歸因、情感體驗與是否愿意提供幫助的態(tài)度,存在顯著差異。對主觀上有過錯的外群體成員,大學生是不愿意提供幫助的,但他們對內群體成員卻愿意提供幫助,即使認為內群體的成員對自己的行為負有責任,在不同情內群體被助者的情況下,也愿意提供幫助。
[1] [美] 維納·B.動機和情緒的歸因理論[M].林鐘敏, 譯.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 178-235, 287-325.
[2] Eisenberg N, Zhou Q, Koller S. Brazilian adolescents’ prosocial moral judgment and behavior: relation to sympathy, perspective taking, Gender-Role orientation,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J]. Child Development, 2001, 72(2): 518-534.
[3] Cesario J, Plaks J E, Higgins E T. Automatic socil be- havior as motivated preparation to interac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l Psychology, 2006, 90(6): 893-910.
[4] Stumer S, Snyder M, Omoto A M. Prosocial motions and helping moderationg role of group membership[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8(3): 532-546.
[5] Weiner B. 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theories of motivation from an ttributions perspective[J]. Educa- 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0, 12(1): 1-14.
[6] 林鐘敏.大學生對學習行為的責任歸因.心理學報.2001, 33(1): 43-47.
The Relation Between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to Others’ Behaviors and the Helping Behavi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Group Relationships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s
Lin Jinxiu
(,,,)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among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emotional experience, group relationship and helping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has been taken. The result shows that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group relationship are correlated with helping behavior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 “action attribution→aesthesia controlling→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emotional experience→offering assist” proposed by Winner is universal and reliable. The attributions to others’ responsibility,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group relationship have a marked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will of help-offe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groups would influence the helping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They would be more likely to offer assistance to the group members.
;;---;
G640
A
1009-895X(2012)04-0304-06
2012-06-07
林錦秀(196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發(fā)展與教育。E-mail: fjjyxylj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