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數(shù)錢能夠有效鎮(zhèn)痛?瓦罐雞湯為什么那么鮮美?如何通過科學分析抗議學校食堂漲價?……這些看似搞笑的問題,卻經(jīng)過了專業(yè)人士的論證并得到嚴謹?shù)目茖W支撐。
2012年4月,浙江省科技館舉辦了中國首屆“菠蘿科學獎”頒獎典禮,活動發(fā)起人——果殼網(wǎng)CEO姬十三說:“希望通過舉辦多次這樣的活動,能夠發(fā)現(xiàn)搞笑而又嚴肅的科學研究成果,讓公眾感覺到,科學其實離自己很近。更主要的是實現(xiàn)尋找下一個‘愛因斯坦的美好愿望。因為許多已經(jīng)應用于實踐的偉大理論在被證實之前,都被認為是胡扯。為此,特意設置了‘幻想獎,以免錯過下一個‘愛因斯坦。”
設立“菠蘿科學獎”,是姬十三從國外“搞笑諾貝爾獎”受到的啟發(fā)。從1991年起的每年10月份(諾貝爾獎頒獎前一至兩周),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都要舉辦“另類諾貝爾獎”,評委中不乏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fā)笑,之后發(fā)人深省的研究成果”。基于此,姬十三也想讓中國有這樣的獎項。當他將設想說給浙江省科技館館長李瑞宏聽后,兩人一拍即合,并把獎項名稱定為“菠蘿科學獎”,意為“科學和菠蘿一樣,又酸又甜”。又于2011年9月開始在全國尋找“科學達人”,鼓勵大家推舉身邊的人,也鼓勵具有科學精神的人自薦。他們在“征集令”上寫道:許多人一定對這顆“好奇的菠蘿”并不了解,也不一定知道搞這項活動到底要做什么。我們只能這樣告訴大家,當從眾多參評的科學研究中脫穎而出的一些令人捧腹大笑卻又發(fā)人深思的獎項,大家在驚喜的同時,也會達到共識:科學其實在向所有人招手,科學的門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高,說不定下一個“愛因斯坦”就隱藏在這些獲獎者中。
為鼓勵有想象力的研究成果,喚起公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菠蘿科學獎”特意提出“向好奇心致敬”的響亮口號,除設置物理獎、化學獎、醫(yī)學生物獎、數(shù)學獎和心理學獎等常規(guī)獎項外,還設置了發(fā)明獎和幻想獎等專項獎,以及“菠蘿U”和“菠蘿Me”兩個特殊獎項。
對于參選項目,首先都由知名院士、教授及學者組成的“科學家評委團”把關(guān),然后將評選出的研究成果交由知名導演、作家及明星組成的“星光評審團”進行趣味性把關(guān),并最終敲定獲獎者。
經(jīng)過半年多的認真評選,所設獎項全部“名花有主”。榮獲“菠蘿Me”獎的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的潘綱教授和陳龍彪博士顯得尤為興奮。因為,他們共同研制出的浙大玉泉小區(qū)老生儀樓CCNT實驗室里的“浙大飲水機娘”,可以在燒開水或者沒熱水時自動通過微博發(fā)布狀態(tài)。談起該成果時,潘綱教授甚是感慨:“有一天,陳龍彪找到我,說想做這樣一個東西,我聽了他的設想后,認為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就馬上和他做起來。雖然遭遇了數(shù)次失敗,但我們沒有放棄,最終獲得了成功。這再次證明,每一個研究成果,無一不是好奇心引領(lǐng)科學工作者踏上了艱辛的探尋之路,而科學發(fā)展正需要這樣的原動力?!?/p>
首屆“菠蘿科學獎”的成功舉辦,更堅定了姬十三做下去的決心:“該獎項雖然不乏娛樂精神,但誰又規(guī)定科學不可以娛樂?它的本質(zhì)是嚴肅的,和外國‘搞笑諾貝爾獎并不完全相同。以后會進一步通過保證獲獎項目的質(zhì)量,來提升‘菠蘿科學獎的影響力。而對于尋找下一個‘愛因斯坦的美好愿望,我們充滿了信心和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