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揚 王文義
臨床報道顯示[1,2],我國城市惡性腫瘤中肺癌發(fā)生率居于首位;而非小細胞肺癌作為最常見肺癌類型之一,占肺癌患患者數75%~80%[3-4];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不推薦手術治療[5],臨床多采用聯合化療控制病情,療效尚可,但是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居高不下。筆者選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例,采用吉西他濱與順鉑聯合治療,探討其臨床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60例,經病理、細胞學及影像學檢查臨床確診[6],預測生存時間超過5個月;入選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體力狀況評分等一般臨床資料方面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順鉑(30 mg/m2,d1-3)治療;對照組患者加用多西他賽(50 mg/m2,d1、d8)治療;吉西他濱組患者加用多西他賽(1000 mg/m2,d1、d8)治療;療程均為3周。
1.3 療效及不良反應判定標準 依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實體瘤療效評定標準[7]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及進展四級,臨床治療總有效例數=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則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抗癌藥物毒性反應分級標準[8],2級及以上判定為不良反應發(fā)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 12.0軟件進行,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比較 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完全緩解例數分別為3例、5例;部分緩解例數分別為11例,10例;穩(wěn)定例數分別為9例,12例;進展例數分別為6例、3例;總有效例數分別為14例、15例;總有效率分別為46.7%、50.0%;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骨髓抑制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經治療后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患者白細胞下降例數分別為25例、19例;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患者血小板下降例數分別為10例、5例;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患者血紅蛋白下降例數分別為7例、4例;吉西他濱組患者白細胞、血小板及血紅蛋白等骨髓抑制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消化道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經治療后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患者惡心嘔吐發(fā)生例數分別為11例、13例;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患者便秘發(fā)生例數分別為1例、1例;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患者腹瀉發(fā)生例數分別為2例、2例;兩組患者惡心嘔吐、便秘及腹瀉等消化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經治療后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患者局部靜脈炎發(fā)生例數分別為1例、2例;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患者乏力發(fā)生例數分別為16例、5例;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患者脫發(fā)發(fā)生例數分別為2例、2例;兩組患者局部靜脈炎發(fā)生情況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吉西他濱組患者乏力、脫發(fā)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骨髓抑制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表3 兩組患者消化道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表4 兩組患者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發(fā)現時多已喪失手術治療機會,故目前臨床多選擇兩種或以上藥物全身化療以控制病情[9,10]。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在鉑類藥物治療基礎上配以第三代抗腫瘤新藥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一線用藥[11]。多西他賽是一種紫杉類抗癌藥物,其能夠抑制微管蛋白解聚,對于細胞有絲分裂干擾作用明顯,可以促進細胞凋亡[12,13];而吉西他濱作為一種新型抗代謝藥物,具有細胞周期干擾特性,主要作用于G1/S期[14],通過透膜高效結合脫氧胞苷激活酶而發(fā)揮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與吉西他濱組完全緩解例數分別為3例、5例;部分緩解例數分別為11例,10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46.7%、50.0%;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吉西他濱組患者白細胞、血小板及血紅蛋白等骨髓抑制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惡心嘔吐、便秘及腹瀉等消化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局部靜脈炎發(fā)生情況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吉西他濱組患者乏力、脫發(fā)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吉西他濱與順鉑聯用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能夠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減少骨髓抑制、乏力及脫發(fā)等不良反應發(fā)生。
[1]孫燕,趙平.臨床腫瘤進展.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2005:193-255.
[2]徐益元.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治療5 0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3):301.
[3]金波,于萍,趙明芳,等.GP方案與NP方案治療進展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對比研究.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6,13(6):479-480.
[4]郝雁冰,王麗,陳萬生,等.順鉑聯合吉西他濱與聯合多西紫杉醇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河北醫(yī)藥,2011,33(12):1768-1769.
[5]李靜靜.順鉑聯合多西他賽或吉西他濱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對照研究.中國當 代醫(yī)藥,2011,18(11):54-55.
[6]秦文文,金普樂.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河北醫(yī)藥,2010,32(22):3157-3158.
[7]趙德輝,唐瑜琦,付榮,等.吉西他濱與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現代預防醫(yī)學,2012,3(9):2529-530.
[8]陳玲,趙新漢,李旭,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不同治療方案療效的比較.現代腫瘤醫(yī)學,2007,15(1):38-40.
[9]胡斌.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臨床肺科雜志,2012,17(7):1294-1295.
[10]劉永利,高德杰,王曉燕.G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5,12(5):459-460.
[11]朱軍,張潔,周彩存,等.吉西他濱聯合鉑治療晚期肺鱗癌與肺腺癌療效分析.同濟大學學報,2009,30(1):77-80.
[12]王順,劉沙,張大水,等.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5):2964-2965.
[13]李濤,宋翠萍.長春瑞濱加順鉑、吉西他濱加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及毒副反應對比觀察.癌癥進展雜志,2007,2(5):195-199.
[14]況福連.吉西他濱聯合順鉑與長春瑞濱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