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乃宏
(邯鋼集團(tuán)邯寶公司,河北 邯鄲056015)
新出《唐張世師墓志》考釋
任乃宏
(邯鋼集團(tuán)邯寶公司,河北 邯鄲056015)
《唐張世師墓志》為文物市場上所見的唐代墓志。志主張世師生活于唐高宗和武則天當(dāng)政時期,本身事跡雖無奇特之處,但志文內(nèi)容反映了中唐時期邯鄲地區(qū)的一些習(xí)俗和文字俗寫習(xí)慣,志文言張世師墓在“故鄴南城東三里石橋村”、“漳渠卻背”,又可與鄴南城位置互證,有一定文本價值。
墓志;唐代;邯鄲
2012年2月某日,筆者在邯鄲文物市場見到一合唐代墓志,據(jù)稱新出于臨漳縣習(xí)文鄉(xiāng)某處。墓志青石質(zhì),約400毫米見方;志蓋盝頂式,頂面正中篆刻“張君墓志”4字。志石厚10毫米,陰刻楷書18行,滿行18字,總312字,有界格。志主張世師,生活于唐高宗和武則天當(dāng)政時期,本身事跡雖無奇特之處,志文內(nèi)容卻反映了中唐時期邯鄲地區(qū)的一些習(xí)俗和文字俗寫習(xí)慣,同時可為故鄴南城定位提供佐證,有一定文本價值。茲將該墓志定名為《唐張世師墓志》,并就志文加以標(biāo)點并考釋于下。
君諱世師,南陽人也,漢漁陽太守堪[2]之苗裔也。自七葉珥貂[3]之后,“三張”騰譽[4]以來,神人圣童[5],祥鉤瑞印[6],赫弈[7]朝野,胡可勝言。祖瑋,隨[8]任蔚州開陽鎮(zhèn)將[9]。父壽唐,林泉養(yǎng)素[10]而已。君居家理,理鄉(xiāng)黨恂恂[11],時稱善人[12],弋號[13]君子。降年不永[14],長逝如斯,以大周大足元年[15]十二月一日遘疾歿于私第,春秋七十有一。
夫人慕容氏,即前燕慕容皝[16]之遐胤[17]也。女則婦言[18],邁超流俗,生涯溘盡,竟先朝露[19],以景龍三年[20]二月八日終于私室,春秋八十有一。即以其年,歲在己酉,二月戊子朔十五壬寅,合葬于故鄴南城[21]東三里石橋村[22]西南二百步平原,禮也。
漳渠卻背[23],潺湲浮出控之形[24];齊堞旁連[25],荊棘遍長云之影。信古今之勝跡,亦墳塋之至美也。嗣子玄亮、玄威、玄正等,號天罔及[26],畢地長違[27],敬讬時彥[28]而為銘曰:
貂蟬七代,貞順兩賢。蘭芳桂馥,絕后光前[29]。
溘然長逝,邈矣沉泉??技衣曈谧V牒,勒美石于幽埏[30]。注釋如下:
[1]大唐中興: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將國號“唐”改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丙午日,82歲的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突率羽林軍五百余人,沖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迫則天皇帝傳位于中宗。二月,復(fù)國號為唐。此應(yīng)即本志所言之“大唐中興”。參見《新唐書·卷四·則天皇后本紀(jì)》和《舊唐書·卷一百九·李多祚傳》。
[2]漢漁陽太守堪:漁陽,今北京一帶。太守,漢代官職???,即張堪,東漢開國功臣、守邊名將。參見《后漢書·卷三十一·張堪傳》。
[3]七葉珥貂:連續(xù)七代漢帝時,張氏家族中都有貴為內(nèi)侍者。
典出晉·左思《詠史》:“金張籍舊業(yè),七葉珥漢貂?!逼呷~:七世,七代。自左思《詠史詩》之后,就有了“金張之家,七葉貂冠”之說。金,指漢代金日磾;張,指漢代張湯。據(jù)《漢書·卷六十八·金日磾傳論》:“(金日磾)夷狄亡國,羈虜漢庭,而以篤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將,傳國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內(nèi)侍,何其盛也!”?!稘h書·卷五十九·張湯傳》:“(張)安世子孫相繼,自宣、元以來為侍中、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張氏,親近寵貴,比于外戚?!惫省捌呷~貂冠”也就成了金氏、張氏家族的代稱。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七葉”實指為漢武帝至漢平帝的七代皇帝(武、昭、宣、元、成、哀、平),而非金氏、張氏家族的七代。實際上,金日磾家族自金日磾、金倫兄弟起,僅五代即絕封國,而后無聞。珥貂:帽子上插戴貂尾。珥,插在帽子上。漢代侍中、中常侍于冠上插貂尾為飾。后借指皇帝之近臣?!逗鬂h書·輿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珰,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比龂の骸げ苤病锻踔傩C》:“戴蟬珥貂,朱衣皓帶。入侍帷幄,出擁華蓋?!碧啤ぐ拙右住犊讘杩捎疑ⅡT常侍制》:“可使珥貂,立吾左右。從容侍從,以備顧問?!睍x·戴安公《釋疑論》:“比干忠正,斃不旋踵;張湯酷吏,七世珥貂。”
[4]三張騰譽:“三張”揚名。
三張,指漢末五斗米道首領(lǐng)張陵、張衡、張魯祖孫三代?!度龂尽ぞ戆恕の簳堲攤鳌?“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xué)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復(fù)行之?!?/p>
[5]神人圣童:神仙和神童。
神人,正一道龍虎宗各代傳人皆謂張?zhí)鞄?。正一道前身的五斗米道由張陵?chuàng)立,故后世稱張陵為“(祖)天師”,其子張衡為“嗣師”,其孫張魯為“系師”,統(tǒng)曰“三師”,又曰“三張”。其傳人為子孫世襲,皆稱“張?zhí)鞄煛?。圣?神童?!逗鬂h書·張堪傳》:“年十六,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p>
按:唐代盛行道教,皇室尊崇,民間跟風(fēng)。志主張世師以與張?zhí)鞄熗斩院?,從一個側(cè)面印證了當(dāng)時崇道的社會風(fēng)氣。
[6]祥鉤瑞印:吉祥的帶鉤和瑞應(yīng)的官印。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可用黃金、白銀、鐵、玉等制成。帶鉤源于西周,戰(zhàn)國至秦漢廣為流行,是身份的象征。
[7]赫弈:顯赫、美盛貌。
古籍中似乎“赫奕”與“赫弈”不分。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過譽·汝南陳茂》:“謹(jǐn)按《春秋》,王人之微,處于諸侯之上。坐則專席,止則專館,朱軒駕駟,威烈赫奕?!薄段簳ぞ戆耸拧た崂魝鳌だ詈橹畟鳌?“富貴赫弈,當(dāng)舅戚之家?!?/p>
[8]隨:“隋”的俗寫,即隋朝。唐碑志中常見此種寫法。
[9]任蔚州開陽鎮(zhèn)將:在蔚州開陽堡擔(dān)任統(tǒng)兵將軍。
蔚州:今張家口市蔚縣?!蹲x史方輿紀(jì)要》卷四十四:“蔚州,戰(zhàn)國時趙地,……后魏為懷荒、御夷二鎮(zhèn)地,永安中改置蔚州。東魏置北靈丘郡,后周大象二年置蔚州。隋初郡廢州存,大業(yè)初州廢,屬上谷郡。唐初復(fù)置蔚州,天寶初曰安邊郡,乾元初復(fù)故?!骱槲渌哪旮慕駥?大同府),以州治靈仙縣省入。領(lǐng)縣三:廣靈縣,廣昌縣,靈丘縣。”開陽:今張家口市陽原縣開陽堡,位于陽原縣城東南20公里,現(xiàn)為浮圖講鄉(xiāng)的一個行政村。開陽堡即戰(zhàn)國時期趙國代郡之安陽邑?!妒酚洝ぺw世家》:“(惠文王三年),(趙武靈王)封長子章為代(郡)安陽君?!卑碴栆貪h時稱東安陽縣,治所即開陽堡。現(xiàn)開陽堡城內(nèi)的玉皇閣是保存至今的較為完整的唐代建筑。鎮(zhèn)將:北魏始在北方邊區(qū)設(shè)置六個軍鎮(zhèn),以防御柔然族的南下。六鎮(zhèn)分別為沃野鎮(zhèn)、懷朔鎮(zhèn)、武川鎮(zhèn)、撫冥鎮(zhèn)、柔玄鎮(zhèn)、懷荒鎮(zhèn)。各鎮(zhèn)統(tǒng)轄軍民者稱“鎮(zhèn)將”,又有副將等。隋代在軍事沖要或險峻之地也設(shè)有軍鎮(zhèn),分上中下三等,置將軍、副將統(tǒng)兵鎮(zhèn)守,品級自從四品至從六品不等。參見朱明《論隋代兵制與隋亡之關(guān)系》一文。
[10]林泉養(yǎng)素:隱居不仕。
林泉,山林與泉石,泛指隱居之地。養(yǎng)素,修養(yǎng)并保持本性?!段倪x·嵇康<幽憤詩>》:“志在守樸,養(yǎng)素全真。”張銑注:“養(yǎng)素全真,謂養(yǎng)其質(zhì)以全真性。”
[11]居家理,理鄉(xiāng)黨恂恂:治家有方,平易近人,溫和恭順。
居家理:治家有條理。元·徐元瑞《吏學(xué)指南·為政九要》:“修身正家,然后可以治人;居家理,然后可以長官?!崩磬l(xiāng)黨:平易近人。《歧路燈·第七回》:“尤公道:‘不怪,不怪。他是有名不理鄉(xiāng)黨的,專一趨奉大僚。大凡援上者必凌下,何苦惹他?’”恂恂:恭謹(jǐn)溫順。典出《論語·鄉(xiāng)黨篇》:“孔子于鄉(xiāng)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jǐn)爾?!?/p>
[12]時稱善人:是當(dāng)時有名的大善人。
時稱:猶時譽。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郗)昂有時稱,忽一日觸犯三人,舉朝嗟嘆?!彼巍ね踝暋短普Z林·企羨》:“大和中,又有杜顓、竇紃、蕭嶰,極有時稱,為后來領(lǐng)袖。”
[13]弋號:據(jù)文意,應(yīng)為“亦號”之俗寫。宋·蘇軾《洞庭春色》:“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瓚?yīng)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14]降年不永:天年不永。
降年:上天賜予人的壽命?!渡袝じ咦陔廊铡?“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絕命。”孔傳:“言天之下年與民,有義者長,無義者不長?!睗h·蔡邕《郭有道碑》:“降年不永,民斯悲悼?!?/p>
[15]大周大足元年:大周為武則天做皇帝時的國號。大足,武則天的年號。大周大足元年,為公元701年。
[16]慕容皝:字元真(297~348年),小字萬年,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燕的開國君主。
[17]遐胤:后代?!短啤だ钸M(jìn)忠墓志》:“公本隴西人矣,漢左丞相之遐胤?!?/p>
[18]婦言:貞靜。本指婦女的言辭,婦女四德之一。《禮記·昏義》:“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编嵭?“婦言,辭令也?!薄逗鬂h書·卷八十四·列女傳·曹世叔妻》:“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后言,不厭于人,是謂婦言?!?/p>
[19]竟先朝露:逝世,與世長辭。南朝·宋·顏延之《赭白馬賦》:“竟先朝露,長委離兮?!?/p>
[20]景龍三年:公元709年。景龍:唐中宗李顯年號。
[21]故鄴南城:北朝·東魏、北齊的都城。東魏天平二年(535年)始建,四年后建成。北齊高氏都鄴南城二十七年,大象二年(580年)鄴南城被徹底焚毀。
[22]石橋村:今已無此村名,約在今臨漳縣習(xí)文鄉(xiāng)核桃園村一帶。具體考證見后文。
[23]漳渠卻背:背靠漳渠。卻背:背靠。晉·左思《蜀都賦》:“于后則卻背華容,北指昆侖,緣以劍閣,阻以石門?!碧啤ざ鸥Α都亩浼螛s十韻》:“聞道君牙帳,防秋近赤霄,下臨千仞雪,卻背五繩橋。”
[24]潺湲浮出控之形:潺潺流動的渠水浮現(xiàn)出了控氣之形。潺湲:水慢慢流動的樣子。典出《楚辭·九歌·湘夫人》:“荒忽兮遠(yuǎn)望,觀流水兮潺湲?!笨刂?控氣之形。陰宅風(fēng)水要在聚氣,氣風(fēng)吹則散、遇水則止,故選陰宅得水為上,藏風(fēng)次之?!翱刂巍闭撸创肆x也。
[25]齊堞旁連:旁邊緊挨著殘存的故鄴南城堞。齊堞:北齊都城的城堞。堞:城墻上齒狀的薄矮墻,又稱女兒墻?!墩f文》:“堞,城上女垣也?!?/p>
按:水為龍,堞為虎,“龍形驚現(xiàn)云影間”,故后文言“墳塋之至美也。”
[26]號天罔及:“昊天罔極”之俗寫。原指天空廣大無邊,后常指父母對子女的恩情深厚,子女不知如何報答才好。典出《詩經(jīng)·小雅·蓼莪》:“欲報之德,昊天罔極?!?/p>
[27]畢地長違:安葬父母之后。畢地:閉地也,埋葬完畢。長違:永別。
[28]時彥:當(dāng)代的賢俊、名流?!稜栄拧?“美士為彥。”
[29]絕后光前:做前人未做到的事和后人難以做到的事。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五·藍(lán)田丞壁記》:“韓退之作《藍(lán)田縣丞廳壁記》,柳子厚作《武功縣丞廳壁記》,二縣皆京兆屬城,在唐為畿甸,事體正同,而韓文雄拔超峻,光前絕后,以柳視之,殆猶碔砆之與美玉也?!?/p>
[30]幽埏:墓道?!读簳ぞ戆恕ふ衙魈咏y(tǒng)傳》:“幽埏夙啟,玄宮獻(xiàn)成?!碧啤ゑ樫e王《祭趙郎將文》:“異域幽埏,但有新栽松柏;他鄉(xiāng)古木,非復(fù)舊邑枌榆。”
志文言張世師墓在“故鄴南城東三里石橋村”、“漳渠卻背”,可與鄴南城的發(fā)掘位置互證。
先說鄴南城和石橋村。據(jù)郭濟(jì)橋《北朝時期鄴南城布局初探》一文(載《文物春秋》2002年第2期)考證:“鄴南城的東、西墻基本沿鄴北城的東、西墻向南延伸,鄴南城的北墻,即鄴北城的南墻。實測南城最寬處東西2800米、南北3460米,稍小于文獻(xiàn)記載。因建城時‘掘得神龜,大逾方丈’,為應(yīng)其祥瑞,南城‘都堞之狀,咸以龜像焉?!铣菛|、西、南三面城墻均有舒緩的彎曲,東、西墻中部向外弧出,南墻中部及左右兩側(cè)中部向內(nèi)縮進(jìn),中部朱明門處兩闕及附屬建筑向南探出,南城東南、西南角為弧狀圓形,狀似龜形?!捘铣菛|、西、南三面均有護(hù)城河。據(jù)《北齊書·高隆之傳》:‘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墨I(xiàn)與鉆探相符合。護(hù)城河寬20米,深約1.8米。護(hù)城河與城墻基本平行,河距西墻約28米,距東墻和南墻約120米?!?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組成的鄴城考古隊,認(rèn)定臨漳縣習(xí)文鄉(xiāng)趙彭城村西南約200余米處的巨大方“?!?,為東魏、北齊時期的皇家寺院的方形佛寺木塔基座。而該寺院即位于鄴南城中軸大道——朱明門外大道的東側(cè)。志文言“石橋村”位于故鄴南城東三里,其具體位置應(yīng)在今趙彭城村東北方向3~5華里的范圍內(nèi),亦即下圖中的習(xí)文鄉(xiāng)核桃園村一帶。
再說“漳渠”。歷史上邯鄲一帶的墳?zāi)挂话銥槟媳毕?,既言“背靠漳渠”,則“漳渠”的大致流向應(yīng)為自西而東,且處于張世師墓的北面。晉·左思《魏都賦》:“內(nèi)則街沖輻輳,朱闕結(jié)隅。石杠飛梁,出控漳渠。疏通溝以濱路,羅青槐以蔭途?!薄段倪x·魏都賦·李善注》:“鄴城內(nèi)諸街,有赤闕、黑闕正當(dāng)東西南北城門,最是其通街也。石竇橋在宮東,其水流入南北里?!稜栄拧吩唬苤^之倚’。郭璞曰:‘石橋,音江?!?,通也。魏武帝時堰漳水,在鄴西十里,名曰漳渠堰。東入鄴城,經(jīng)宮中東出,南北二溝夾道,東行出城,所經(jīng)石竇者也?!薄端?jīng)注·濁漳水、清漳水》:“魏武又以郡國之舊,引漳流自城西東入,逕銅雀臺下,伏流入城東注,謂之長明溝也。渠水又南逕止車門下,魏武封于鄴為北宮,宮有文昌殿。溝水南北夾道,枝流引灌,所在通溉,東出石竇堰下,注之隍水,故魏武《登臺賦》曰:‘引長明,灌街里。’謂此渠也。”由上引不難判定,此處之“漳渠”所指即曹魏時期之“長明溝”,其位置應(yīng)在鄴北城正東。
歷史上關(guān)于“漳渠”的說法很多,不妨加以辨析。其一:可指鄴南城周圍的護(hù)城河(參見上引郭濟(jì)橋《北朝時期鄴南城布局初探》一文)?!侗饼R書·卷十八·高隆之傳》:“天平初,……又領(lǐng)營構(gòu)大將,京邑制造,莫不由之。增筑南城,周回二十五里。以漳水近于帝城,起長堤以防汎溢之患。又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造治水碾磑,并有利于時。”其二:可指東魏開鑿的萬金渠?!段簳さ匦沃尽?“天平中(天平二年,535年)決漳水為萬金渠,今世號天平渠?!逼淙?可指鄴城歷史上的“引漳十二渠”?!妒酚洝せ袀鳌?“西門豹即發(fā)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薄秴问洗呵铩烦伞?“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與歌曰:‘鄴有圣令,時為史公,決漳水,灌鄴旁,終古斥鹵,生之稻粱?!睍x·左思《魏都賦》:“西門溉其前,史起灌其后。”《水經(jīng)注·卷十·濁漳水、清漳水》:“昔魏文侯以西門豹為鄴令也,引漳以灌鄴,民賴其用。其后至魏襄王,以史起為鄴令,又堰漳水以灌鄴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魏武王(曹操)又堨漳水,回流東注,號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為十二流,皆懸水門。陸氏《鄴中記》云:‘水所溉之處,名曰堰陵澤。’故左思之賦魏都,謂墱流十二,同源異口者也?!睋?jù)考,“引漳十二渠”之第一渠首在鄴西十八里處。漳水渾濁多沙,灌溉可以肥田,鄴地因而富庶,因此才可建都。
此外,清·崔東壁《漳河水道記》載:“初,古(黃)河自大伾北流,距西山僅百里。漳逾山衡流東出(故《書》謂之‘衡漳’),然后右旋,縱流而北,循西山趾,穿南、北泊而注于(黃)河。是故患常在(黃)河而不在漳,而魏·史起且鑿渠以興水利,周、漢以降,(黃)河日南徙,而漳遂獨歸于海,其道亦日徙而南。……(漳水)自交漳口又東,入直隸磁州界,東過講武城南,山盡地平,水始奔放漲漫;又東過河南臨漳縣、直隸成安縣界,而土始疏,沙始漲,岸始數(shù)決;又東入本縣(魏縣)界,則地勢逾下,水患浸多矣?!睋?jù)此,歷史上的漳河是沿鄴北城的北部東流,由于地勢北高南低,故可鑿渠引水。
附:唐張世師墓志圖片。
[責(zé)任編校:侯廷生]
K877.45
A
1009-5462(2012)02-0004-05
2012-04-10
任乃宏,男,河北魏縣人,邯鋼集團(tuán)邯寶公司高級工程師,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邯鄲學(xué)院趙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