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均衡論框架下日語「對稱」現(xiàn)象的再考察

2012-09-04 09:54:00徐德明陳偉明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2年3期
關鍵詞:例句日語分析法

徐德明,陳偉明

(1.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 201209;2. 華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 200237)

均衡論框架下日語「對稱」現(xiàn)象的再考察

徐德明1,陳偉明2

(1.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 201209;2. 華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 200237)

以徐德明和陳偉明[1]的「均衡論框架下日語中“對稱”現(xiàn)象之考察」所列的對稱式均衡模型為基礎,再度討論了日語語言結構的對稱現(xiàn)象。明確了日語語言結構學方面迄今為止的分析法,以及徐·陳分析法各自的歸屬。以對稱式均衡模型以及圖像對日語句子的無形、抽象和隱性結構進行了分析,使其有形化、形象化以及顯性化。

對稱;非對稱;均衡;有形化;形象化;顯性化

0 引言

本文以作者提出的適用于日語語言結構學領域的「對稱式均衡分析法」[1](以下簡稱徐·陳分析法)為基礎,對均衡論框架下的日語「對稱」現(xiàn)象進行了再考察。文章通過與迄今為止其他分析方法的比較,闡明了這一分析方法在分析日語句子結構中的特征以及地位,并且用它對日語慣用型的實例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徐·陳分析法」的特點,旨在進一步完善其作為語言學研究手段的功能。

1 與以往日語語言結構說的比較

1.1 語言結構說的概念

語言結構說是一門重點關注詞匯、文節(jié)和句子的構成,并研究它們之間關系以及與其他句子成分組合的學問。就分析方法而言,語言結構說可以分為狹義結構說與廣義結構說兩種。前者重視研究形成句子成分之間的,即形式上的結構;后者則不僅研究語言組成的結構,而且研究語言深層次、形式上不易察覺的結構問題。

1.2 詞匯構成分析的概述

有關詞匯構成問題,邱根成[2]在『日語中漢語詞匯研究』一文中曾作過如下的論述。

「離黨―離、點燈―點、開錠―解、造語―造、辭任―辭、発車―発、発令ー発、退院―退、

開店―開、閉店―閉…(中略)

在以上所示詞例中,構詞方式基本上是動賓(動+名)結構。這些詞本身完全是普通復合詞,兩個漢字均起到表詞的作用。但這些詞在實際使用中有時只起前半部分(動詞)作用,后半部分(多為名詞)只作陪村。這種用法不僅古漢語中沒有,在我國現(xiàn)代漢語使用中似乎也幾乎看不到,可以說是現(xiàn)代日語中所特有的?!筟2]

邱氏關于詞匯構成的論述是基于詞的功能以及詞的成分的研究。它可以歸屬于有形的、具體的、形象的以及傳統(tǒng)的語言結構學的范疇。

1.3 文節(jié)構成分析的概述

如例①所示,文節(jié)是句子細分之后得到的最小單位[3]。下面,我們以實例為依據(jù),具體分析其使用狀況。例 ① 星と 七夕とは 七月七日の 夜 天の川で 嬉しく 會いました[3]

例①如上述所列,句子由七個斷開文節(jié)所組成。其斷開的依據(jù)就是一定的音節(jié)按某種順序排列,形成這種文節(jié)的音節(jié)在語音上也可以連續(xù)發(fā)聲而不作停頓,而且各文節(jié)之間的語調(diào)也相對固定。

文節(jié)的概念是日語所特有的,音節(jié)是其劃分的依據(jù)之一。按徐德明[4]「有關日語中“漢語”定位問題」所述,語音是構成日語文字的重要要素,它看得見、聽得到。故根據(jù)音節(jié)分析把握句子文節(jié)的結構說可以歸屬于有形的、具體的、形象的以及傳統(tǒng)的語言結構學的范疇。

1.4 句子結構分析的概述

所謂句子就是具有詞匯意義諸要素的結合體,是各種要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統(tǒng)一體。而句子的結構則是涉及相關的各種要素如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形成結構上整體統(tǒng)一的問題[5]。

按這種論述,對句子的劃分一般可以分為傳統(tǒng)劃分法與現(xiàn)代劃分法兩種。前者根據(jù)句子的語法結構將句子分成簡單句與復合句;與此相對,現(xiàn)代劃分法則按句子語義表達將句子分成命題與主觀情態(tài)兩個階段。下面,我們通過實際例句的分析,來討論句子的實際使用狀況。

1.4.1 傳統(tǒng)的句子劃分法

例②屬于簡單句,表面上此句的結構有些復雜。然而,仔細分析就可知道,句子劃線部分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即,前面的「物體」與后面的「受ける」構成了主謂語,其他部分只是依附于這兩者的。與此相對,例③為復合句,「船が見え始める」「地球が丸い」以及省略了主語的「気が付く」這幾個句子成分包含了多層主謂關系。其中,在句中起中心作用的只有「気が付く」。雖然,「気が付く」的主體按日語表達的習慣并沒有出現(xiàn)在句中,但是能夠推測到其歸屬。因此,「気が付く」與隱性的主體才是整個句子的核心,而其他句子成分只是附屬的和次要的。

因此,決定句子究竟是簡單句還是復合句,關鍵在于句子主謂結構的數(shù)量以及層次。如果句子是單一主謂關系組成,那么句子就是簡單句。不然則可理解為復合句。傳統(tǒng)區(qū)別二者的方法就是依靠這種判斷法。

1.4.2 現(xiàn)代的句子劃分法

我們舉例④主要用來說明由客觀表達(命題)與主觀表達(句末表現(xiàn))兩部分組成的二段句子結構說。根據(jù)這一論點,“其中「鈴木さんは事故の報告書を書かせられなかった」可以認定為陳述客觀事實的命題部分,「だろうか」表達了說話者的認識和判斷,而「鈴木さんは事故の報告書を書かせられなかっただろうか」就是說話者對命題所作的認識判斷部分。最后,句末的終助詞「な」表明說話者對命題的主觀性內(nèi)心態(tài)度,整個句子表現(xiàn)為認識·判斷階段統(tǒng)領命題部分,而發(fā)話·傳遞的階段則統(tǒng)領了包括認識判斷階段在內(nèi)的整個句子?!盵5]

上述句子結構的分析方法,不同于從單純的主謂關系解構句子構造的傳統(tǒng)結構學,它是從統(tǒng)領整個句子的句末來表現(xiàn)著手分解句子構造的方法。這一方法抓住了句子謂語這一關鍵成分,切中了日語句子的特征。盡管如此,我們說它依然是屬于有形的、具體的以及形象的結構學范疇。

1.5 小結

不管詞匯結構說也好,文節(jié)、句子結構說也罷,它們都具有如下的共同點:從外表來看,它是屬于從結構上對語言進行解釋的學說。關于句子分析的二段結構說,盡管它從句末表現(xiàn)入手對句子采用了客觀與主觀兩方面的解剖,但是,它依然可視作為有形的分析。通過上述的考察,我們認為這些分析法都可以歸屬于有形結構學。

2 對稱式均衡分析法

2.1 本分析方法的概念

本質(zhì)地看,語言就是語法規(guī)則組成的結構。對稱式均衡分析法是一種通過導入「對稱」概念,利用設定好的「對稱式均衡模式」來解釋說明詞匯、文節(jié)和句子結構分析的方法[1]。不管是形式上的結構,還是內(nèi)容上的結構,都可以用徐·陳分析法對日語的句子進行分析。因此,本分析法理應歸類于廣義結構學的范疇。下面,我們將運用這一分析法,考察日語語言中「對稱」現(xiàn)象的實際使用狀況。

這里,從徐德明和陳偉明[1]的「均衡論框架下日語中“對稱”現(xiàn)象之考察」一文中曾考察過的13個例句中抽取其中的5個進行新的探討。在該文中,我們分別用這5個典型的例句概括出:●模型I、〇模型I、●模型IV、〇模型Ⅱ和〇模型IV五種模型。除第一例句的俚語外,我們對第二至第五例句中劃線部分的詞性作了歸類,它們分別為形容詞型結尾詞、動詞型結尾詞、接續(xù)助詞以及副詞。結果表明,這種對稱式均衡模式群,作為分析日語語言結構的工具,廣泛適用于日語結構的分析。本文為了使已確立的分析方法更具系統(tǒng)化和細致化,提出了A與B之間力量的消長平衡運行圖(圖1),進一步探討前文提及的5個典型例句。A、B是語言(包括句子、詞匯音節(jié)等)結構要取得平衡的兩端,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況設定,一般而言,A主要指評判事物的共同基準,B則是指一般事物的實際狀況,語言結構的非對稱就是指A、B之間形成的差。

2.2 圖1的解釋

圖1中與A?B線形成金字塔的三角形是從表1移植過來的對稱型均衡模型。圖1是將它植入以0゜180゜線與90゜90゜線十字相交的坐標中組合而成的新模型圖。

圖1 A?B之間力量的消長平衡運行圖Fig. 1 The balanced motion chart of the relative action force between A and B

0゜180゜線左側空間設定為A的運行范圍,其右側空間為B的運行范圍。aOc所形成的夾角相當于A的斜率,cOb所形成的角度被視作為B的斜率。圖中,如果A按逆時針旋轉的話,那么,它應該處于上升趨勢(上升通道)之中。如果B按順時針旋轉的話,則B處于上升趨勢之中;反之,如果A按順時針旋轉,其方向則轉向下降,如果B按逆時針旋轉,那么,B也轉向下降趨勢(下降通道)之中。

圖中

A = 90゜時,B = 90゜。即,此時A與B兩者在力量上達到均衡狀態(tài)。

ǔ、ǔ、?、? 分別表示A弱勢運行與強勢運行的趨勢。

A > 90゜條件下,A處于強勢狀態(tài);B < 90゜條件下,B處于弱勢狀態(tài)。

另外,A與B的一方斜率大于90゜時,表明該方處于強勢,反之,則處于弱勢。假設A?B線與90゜90゜線重合,那么,兩者的力量將達到平衡。理論上,兩者的斜率合計為180゜?!复讼碎L」一詞再貼切不過地描述了A與B兩個量之間的變化,也就是說,無論如何變其總量是恒定不變的。

2.3 圖1的實證性探討

2.3.1 利用圖1中的模型解釋例句⑤

例⑤ 夕焼けは晴れ、朝焼けは雨[7]

例⑤是描述天氣狀況的民間諺語,如同表1的●模型I所示,它是A?B兩項均為7個音節(jié)的、前后項「對稱」的極佳例句。時間、氣候上句子形成了前后對比,整個句子在音節(jié)韻律對稱的基礎上,晝夜時間、晴雨氣候都處在「對稱」狀態(tài)。句子是以前后內(nèi)容相左的對仗,晴空有晴空的景色,雨天則有雨天的景致形成了結構上的對稱均衡。正因為如此,這一諺語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而流傳。

表1 語言學均衡模型Tab. 1 The equilibrium model of the linguistics

如果將這一諺語導入圖1的相關模型中,結果會如何呢?假定我們將表示時間的「夕焼け」、表示天氣的「晴れ」設定為A,那么,相應地「朝焼け?與「雨」就為B。這樣,形成音節(jié)、時間以及天氣上的對稱均衡關系的AB線明顯會與90゜90゜線相重合,與●模型I趨于一致。

2.3.2 利用圖1中的模型解釋例句⑥

例⑥ 子供っぽい[8]

例⑥「っぽい」表現(xiàn)了主體不同于其他的特殊屬性。這一特殊屬性是指其背離先行詞本身性質(zhì)的異質(zhì)屬性。就年齡而言,例詞⑥中的主人公應已成人。但是,結尾詞「っぽい」接續(xù)其后,詞匯意義發(fā)生了變化,即其看似大人的主體骨子里含有與其年齡不相吻合的孩子氣的一面,結尾詞「っぽい」在語言表達上有著濃厚的壓抑先行名詞共性,展示其個體特性的特點。這里的共性是指以一般社會概念為基準,描述大人基本性格的屬性。因此,如表1的○模型I所示,以一般年齡為基準的成人屬性虛像(A)與實際顯示在眾人面前帶有孩子氣的成人實像(B)之間的背離,即「非對稱」就形成了。因為這種異質(zhì)的因素與個人的性格相關聯(lián),所以「A > B」的狀態(tài)具有長期維持不變的性質(zhì)。如果我們將它導入圖1的模型中,情況又會如何呢?

例⑥屬于名義與實質(zhì),或者外觀與內(nèi)容之間平衡完全崩潰的例句。這里,我們將以一般社會準則為基準所描繪的成人虛像設定為A,那么與年齡不相吻合的、帶有普通孩子氣性格的成人實像就是B。如果將A置于圖1坐標的左側,那A理應會呈現(xiàn)出按逆時針旋轉超過90゜的趨勢,即處于強勢狀態(tài);與此相反,處在坐標的右側的B則因為呈現(xiàn)了人們認定的消極和孩子氣的一面,而按逆時針旋轉至小于90゜,趨勢上處于弱勢。這一圖像也與表1的○模型I相一致。

2.3.3 利用圖1中的模型解釋例⑦

例⑦ 年寄りじみる[9]

例⑦中「じみる」也是結尾詞,它接在先行詞「年寄り」后,賦予該詞一種超出實際年齡略顯蒼老的詞義。另外,通過刻畫老人的形象,例⑦給人的印象就是從其言行舉止到心理狀態(tài)俱老矣的感覺。說來,如同設備折舊一般,人也由身心疲憊過早呈現(xiàn)出老態(tài)龍鐘。如果把疲勞引起身心損害看作β,那么,老人的外表(B)就如表1的●模型IV所示,幾乎與其實際年齡應有的外表(A)+β趨于一致。實際上,如果排除這里的負面β的話,模型也就變成了●模型IV的「A > B」。從這一模型中,我們很清楚地認識到任何被視為受到損害的β、過度疲勞的人都很難避免陷入與例⑦主人公同樣的遭遇。例⑦是老人實際年齡應有外表(A)與超越實際年齡的表象(B)相背離而引起的表達上的「非對稱」。下面,我們就將其置入圖1再加以考察。

本來根據(jù)實際年齡推斷的老人虛像與老人實際所顯示的外表實像處于90゜90゜線的重合,兩者保持了對稱性均衡狀態(tài)。但是,由于老人實際的外表與推斷的年齡(基準值)相背離,因此,圖1中代表老人實際外表的B按逆時針旋轉偏離90゜90゜線,轉至小于90゜,使其處于弱勢狀態(tài)。與此相對,按一般實際年齡推斷的老人外表A,也按逆時針轉而偏離90゜90゜線。這種運動一直會持續(xù)下去,直至完全彌補B的減少部分而固定下來。當然,它不可能重新回到以實際老人的外表為基準的地方。其結果是,偏向于A端的AB線這一「非對稱」狀態(tài)會一直保持。這一結果無一例外地完全等同于●模型IV。

2.3.4 利用圖1中的模型解釋例⑧

例⑧ あの人は細いわりに、力がある[10]

例⑧的「わりに」主要用于根據(jù)常識所設定基準值與現(xiàn)實值之間的背離,其接續(xù)的前后項呈非對稱狀態(tài)。例⑧中人們所見到的主人公外表是消瘦的,卻具有與其身材不相稱的力氣。從例⑧中人們可以想象兩種情況。一種是實際體格(A)與實際體力(B)之間的不平衡為「A < B」。另一種即,假設的體力(a)與實際體力(B)處于失衡的狀態(tài)「a < B」。當然,體格與體力之間原本呈正相關關系,然而,如表1○模型Ⅱ所示,卻呈現(xiàn)出負相關。這是句子前后意義不對稱的表現(xiàn)。同樣,我們將其導入圖1詳細加以分析。

如果我們用圖1來描述實際體力(B)超過實際體格(A)而呈現(xiàn)不相稱的狀態(tài)的話,可以得到偏向于B端的AB線,即表現(xiàn)后項的B按順時針旋轉呈現(xiàn)出超越90゜的強勢。雖然表現(xiàn)前項的A按順時針旋轉,但它卻偏離90゜呈現(xiàn)出微小傾斜的弱勢。此時,A的斜率似乎被B所吞噬而有所趨于平緩,所以如同前述的那樣,它們的總量是維持不變的。而且,如果我們對按一般體格而設定的體力(A)與實際體力(B)用圖形進行描述的話,那么,毋庸置疑得到的結果將是相同的。

2.3.5 利用圖1中的模型解釋例⑨

例⑨ 今月はわりあい欠席者が少なかった[8]

例⑨「わりあい」主要用于對某一事物或狀態(tài)設定某種標準,并在相比較的基礎上判斷其程度是高于還是低于此標準。例⑨就是通過「わりあい」以上個月缺席人數(shù)為基準值,陳述這個月缺勤者比意料的少。這是預料出席人數(shù)(A)與實際出席的人數(shù)(B)之間不相吻合的非對稱例子。雖然今天的出席狀況并不理想,但還是好于以往。即,如○模型IV所示,本月與上個月出席的人數(shù)理想的狀態(tài)都還有一定的距離。如果用公式表示的話,他們的關系就是a > B > A。下面,我們用圖1的模型作進一步的分析。

首先,將較為理想的狀況(a)與本月的出勤情況(B)分別置入圖1的左側與右側,于是我們就能描繪出一條偏向于(a)端的直線。在這種情況下(a)處于強勢,其程度可超越90゜,而斜率(B)則趨于收斂,幅度小于90゜。另外,如果將B與A導入圖1的模型作一比較的話,則可得到偏向于B端的直線。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推導出與○模型IV相同的a > B > A公式。

2.4 小結

通過上述5個例子的圖形分析,前文「對稱式」均衡模型理論的正確性得到了驗證。依靠圖1模型的分析使得「徐·陳分析法」更加明確化,分析方法的基礎進一步得到了夯實,模型與圖像的實用性與正確性都相互取得了驗證。

3 日語慣用句中的「對稱」表現(xiàn)

3.1 圖1中有關「…と共に」的探討

句型「…と共に」是表示前后項事物同時存在或發(fā)生的慣用型[11]。這一句型一般出現(xiàn)在表達二個事物或狀態(tài)同時進行的場合。下面,我們用圖1的模型來分析其中的「對稱」現(xiàn)象。

例⑩ 生産の発展と共に、人民の生活も豊かになってきた[11]

例⑩以「…と共に」為媒介,表達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生產(chǎn)發(fā)展,水漲船高一體化的情形。按「生産=収入=支出」三者的等價原理,支出是與生產(chǎn)呈同步發(fā)展的。這里的支出與生產(chǎn),我們分別設定為A與B。如果它們處于圖1中的0゜180゜線的左側或右側的話,那么從宏觀經(jīng)濟學的觀點來看,兩者將一直保持與圖中90゜90゜線相重合的狀態(tài)。這一狀態(tài)就是我們所說的左右對稱式均衡狀態(tài)。

例? 年を取ると共に、體力も減退していく[9]

例?出現(xiàn)的年齡與體力二詞由「…と共に」連接,使得前后項呈正相關關系。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二者似乎處于負相關的狀態(tài)。當我們把人比喻成機器,那么壽命就存在折舊期。作為一種常識機器的開工率每年將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損耗。當機器的折舊期限臨近,它的故障也就不斷增加。同樣,我們?nèi)祟愐矊㈦S年齡增加而免疫力下降、疾病纏身。如果將年齡設定為A,那么,體力就是B。而且,A與B在圖1中分別處于0゜180゜線的左側或右側的話,最終AB線將會落定在90゜90゜線上,一直保持在一種對稱式均衡的狀態(tài)之中。

例? テレビの普及と共に、映畫は衰退した[10]

例?中出現(xiàn)的是電視與電影處于競爭狀態(tài)之中。兩者表現(xiàn)為替代和被替代的激烈競爭關系。這種情況正如產(chǎn)業(yè)界流行的那句臺詞“你方唱罷,我登場”那般,場面不斷切換、人物交替更換。換言之,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整個歷程就表現(xiàn)為形成、成長、發(fā)展、成熟、沒落、衰退乃至死亡的過程。電影也無例外,最初作為一種娛樂產(chǎn)業(yè)閃亮登場,經(jīng)歷了與歌劇等傳統(tǒng)劇種的生死競爭,通過不斷地爭奪觀眾,一時間在娛樂界獨占鰲頭,事業(yè)發(fā)展到巔峰狀態(tài)。然而,其結局逃脫不了「榮枯盛衰」自然規(guī)律的束縛,電影正逐漸被電視所取代。越來越多的現(xiàn)實表明電視也遲早將被英特網(wǎng)等新的媒體所吞沒。如果這一現(xiàn)象用圖1的模型來分析的話,情況又會如何呢?

上句例?表達的產(chǎn)業(yè)界新舊交替在圖中可視為從0゜轉至180゜,又從180゜轉向0゜的周而復始的軌跡。事實上,任何產(chǎn)業(yè)都會經(jīng)歷形成、幼稚(0゜)、發(fā)展、成熟(180゜)、衰退乃至死亡(0゜)這樣幾個階段,如同生物界的新陳代謝。在整個變化過程中,新舊交替不時會達到暫時的平衡。但是,這種平衡就性質(zhì)而言只能是一時性的。一旦例?中的電視往180゜方向旋轉并接近180゜時,電影就會向0゜方向運行并趨向于0゜的狀態(tài)。

3.2 圖1中有關「…につれて」的探討

「…につれて」句型表示隨前項狀態(tài)的變化后項也相應發(fā)生變化的情況。這是一種用于被動性狀況變化的慣用型。后項的變化起因于前項一方狀態(tài)的改變,二者在時間上存在先后關系。

例? 情況の変化につれて、方法も変えなければならない[11]

例?中情況的變化被認定是改變方法的前提條件。前者處在主動性立場上,而后者則處在被動的尾隨性立場上,因此,這兩種變化在時間上存在著先后。這種情況如果用圖1的模型來進行解釋,分析如下。

首先,我們將情況改變和方法變化設定為A與B,如果分別將它們置于圖1的左側或右側的話,就可以找到處于與90゜90゜線接近重合狀態(tài)的AB線。以「…につれて」為媒介,句中的前后項變化就表現(xiàn)出時間上的先后關系。這是一種時間上一方先行、另一方隨之發(fā)生改變的句型。盡管如此,它們卻趨向于對稱式均衡的運行。

例? 彼女は日が暮れるにつれて、だんだん心細くなってきた[11]

例句?表達了自然變化與人們心理變化的情況。句中造成主人公心理變化的外在因素——天色漸暗,其作用因人而異,即根據(jù)對外部變化的敏感,人們反應程度也會有所不同。主人公心理變化——心中不安的程度隨外界因素而相應地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速度由當事人的敏感度而決定。敏感度越高,二者的相關度也就越高。但即使這種關聯(lián)再怎么高,二者之間在時間上多少還是存在差異的。因此,如果用圖1對它們進行說明時,那么我們大致可以得到與例?同樣的結果,即盡管AB線的極限不會最終與90゜90゜線相吻合,但它會無限接近90゜90゜線。而且,同例?一樣,例句?也呈現(xiàn)出趨向于對稱式均衡的運行。

例? 収入が増えるにつれて、購買力も絶えず高まり生活も大幅に改善される[9]

有關例?中收入、購買力、生活三者的關系是,收入為主導,它左右著購買力,并且通過購買力對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為何例?特意提及購買力呢?這是由于收入可分為名義收入和實際收入兩部分的緣故。名義收入即使提高,但如果它同物價指數(shù)同步上升,那么實際收入其實是不變的。因此,只要實際收入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話。宏觀經(jīng)濟學告訴人們,收入通過購買力而對生活產(chǎn)生影響。實際上收入的影響力就如同波浪的波紋,時間上呈逐漸擴散的形狀,從而對生活造成影響。例?與例⑩似乎存在著矛盾,兩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從微觀的角度看待問題,而后者則是從宏觀的角度觀察問題。視角不同結論當然也就各異了。也就是說,如果從整個國民經(jīng)濟的狀況來看,收入與支出一定是保持平衡的。

如果我們就這一微觀運行的實態(tài)置入圖1,那么,就可以得到略微偏向于收入(A)端的AB線。A與B就會處于臨近對稱式均衡的狀態(tài),即圖中顯示的狀況將是A的旋轉會略大于90゜、B略低于90゜這樣的對稱式均衡的狀態(tài)。從某種意義上說,「…につれて」這一慣用型對兩者的實際運行狀態(tài)起著很好的控制作用。

4 結束語

我們曾在徐德明和陳偉明[1]「均衡論框架下日語中“對稱”現(xiàn)象之考察」一文中,提出了將對稱的概念作為語言研究的方法手段具有其某種適用性的論點。本文以前文所列的對稱式均衡模型為基礎,再度討論了日語語言結構的對稱現(xiàn)象。文章中我們利用A?B之間力量的消長平衡運行模型圖,從對稱均衡空間維度的視角,對前文例句進行了再考察。首先,明確了日語語言結構學方面迄今為止的分析法,以及徐?陳分析法各自的出發(fā)點,或者說最終歸屬。兩者可以歸結為表2所示的狹義語言結構學和廣義語言結構學。

因為兩者歸屬的不同,后來的徐?陳分析法的研究視野寬于迄今的分析方法,并且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即除以往分析法所具有的有形、形象與顯性特征外,它還可以利用對稱式均衡模型及其圖像對日語句子的無形、抽象和隱性結構進行分析,并使其有形化、形象化以及顯性化。

利用圖1模型對前文例句的再考察證明了對稱式均衡模型的正確性,其次,通過對日語慣用型「對稱」現(xiàn)象分析,也驗證了這一模型的實用性和徐?陳分析法在詞匯、文節(jié)以及句子結構層面具有一定的適應性。日語語言結構的對稱現(xiàn)象還有許多地方值得人們?nèi)ヌ接懀貏e是在語言待遇表達中不可忽視的段落篇章層面的結構分析方面還有大量的分析工作要做。作為一種分析方法的提出,對稱式均衡模型對日語語言結構的分析最終是否具有普遍意義以及廣泛的適用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的驗證。今后,我們還將繼續(xù)努力在這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

表2 傳統(tǒng)的語言結構分析法與徐·陳分析法的比較Tab. 2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alyses of language structure and the analyses written by Xu and Chen

[1] 徐徳明, 陳偉明. 均衡論框架下日語中“對稱”現(xiàn)象之考察[J].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學報, 2009, 26(4): 328-336.

[2] 邱根成. 日語中漢語詞匯研究[M]. 北京: 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 2003.

[3] 申泰海. 日語語法辭典[M]. 長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3.

[4] 徐徳明. 有關日語中“漢語”定位問題[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8(04): 127-130.

[5] 劉笑明. 日本語情意表現(xiàn)の記述的研究[M].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6.

[6] 徐徳明, 陳偉明. 第三人稱內(nèi)心愿望表達再探討[M]. 外語教育研究論叢, 大連: 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204-208.

[7] 陳生保. 日語第五冊[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1.

[8] 森田良行. 基礎日本語―意味と使い方[M]. 東京: 角川書店, 1978.

[9]宋文軍. 現(xiàn)代漢日大詞典[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2.

[10] グループ?ジャマシイ. 日本語句型辭典[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11] 馬鳳鳴. 新編日語句型[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6.

A Re-Observation of Japanese Symmetry Phenomena under the Frame of Equilibrium

XU De-ming1, CHEN Wei-ming2
(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P. R.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P. R. China )

s: The symmetry phenomena in Japanese language structure was discussed again on the basis of the tool of symmetrical equilibrium model of “An Observation of Japanese Symmetry Phenomena under the Frame of Equilibrium” written by XU and CHEN in 2009. It confirmed analyses of Japanese language structure so far and analyses of each attribution of authors. It also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invisible, abstract and hiddenness in Japanese sentences by the symmetrical equilibrium model as well as the image, and maked it tangible, visualize and dominance.

symmetry; asymmetry; equilibrium; tangible; visualize; dominance

H364

B

1001-4543(2012)03-0239-08

2011-08-17;

2012-07-19

徐德明(1953-),男,浙江湖州人,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語言文學,電子郵箱dmxu@flf.sspu.cn。

猜你喜歡
例句日語分析法
異步機傳統(tǒng)分析法之困難及其克服
防爆電機(2022年4期)2022-08-17 05:59:06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明朝日語學習研究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英聲細語
基于時間重疊分析法的同車倒卡逃費探析
好詞好句
層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應用
好詞好句
關于日語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好詞好句
鄂尔多斯市| 普格县| 福鼎市| 松溪县| 榆社县| 连南| 新邵县| 镶黄旗| 哈尔滨市| 平安县| 延吉市| 玉树县| 长治县| 龙南县| 罗江县| 宕昌县| 行唐县| 建湖县| 太和县| 沂南县| 哈尔滨市| 普陀区| 页游| 合作市| 通城县| 巴彦县| 手机| 西林县| 湛江市| 玉环县| 林西县| 凤山市| 石渠县| 闸北区| 无棣县| 普安县| 阳原县| 滁州市| 汾阳市| 紫云|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