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朱霈詩經(jīng)學(xué)論略

2012-08-15 00:46:34朱宏勝
黃山學(xué)院學(xué)報 2012年6期
關(guān)鍵詞:朱氏雞鳴朱熹

朱宏勝

(黃山學(xué)院 文學(xué)院,安徽 黃山245041)

朱霈,字井南,號約齋,原名榮朝,字熙佐,安徽黟縣人。清乾隆癸卯(1783)舉人。嗜書博覽,尤用力于詩,手抄漢魏至清詩凡數(shù)十卷。晚而窮經(jīng),搜寫眾說,自出所見。家有樓,距黃岳九十里,天朗氣清時,天都、蓮花諸峰,歷歷可見,因名之望岳樓,并以名所著。著有《望岳樓詩稿》、《望岳樓經(jīng)學(xué)質(zhì)疑》和《三禮質(zhì)疑》等。

朱霈生活于乾嘉時期,其時徽派樸學(xué)極為興盛。受鄉(xiāng)先賢戴震、程瑤田、程晉芳、汪梧鳳等樸學(xué)大師的影響,朱霈爬梳經(jīng)史,考鏡源流,辨析名物,敢于懷疑,唯是是從。其 《望岳樓經(jīng)學(xué)質(zhì)疑》十卷,有清嘉慶六年(1801)望岳樓木活字本,包括 《周易質(zhì)疑》、《尚書質(zhì)疑》、《毛詩質(zhì)疑》和《春秋質(zhì)疑》四個部分。其中《毛詩質(zhì)疑》一卷,篇幅不多,卻涉及到詩作年代、字詞名物、詩篇主旨等諸多方面,且新見時出。特點(diǎn)是不引經(jīng)文,亦不研討所有詩篇,只論及所疑,特別是對朱熹提出了不少頗為有力的批評?!独m(xù)修四庫提要》說:“霈言讀詩論世,必求其情事之有合,不可為古人所欺,故是書多自出新解。 ”。[1]359

一、詩旨考訂

朱霈詩旨考訂,常自出新解。如其論《衛(wèi)風(fēng)·氓》,從“氓”的本義出發(fā),探求人物身份,從而厘定詩旨。他說:

“氓”不可混作“民”解。 揚(yáng)子《卮言》:“‘氓’之為字從亡從民,流亡之民也?!雹佟吨芏Y》:“凡治野,以下劑致民,以田里安民,以樂昏擾民,以土宜教民?!庇衷疲骸靶旅ブ巍保⑿箩銇碚咭?。若是本國之民,已授田矣,又何必以田里安之?已安土矣,又何必以土宜教之乎?固知“氓之蚩蚩”,蓋異國之人,離其本土,而淫于外州也。送之至于頓邱,望之而見其復(fù)關(guān)。可見其人非衛(wèi)國之人矣。《一統(tǒng)志》:直隸大名府清豐縣,古頓邱,衛(wèi)邑。復(fù)關(guān)堤,在直隸大名府開州城西南,古黃河北岸。[2]416

朱霈以揚(yáng)雄“氓”為“流亡之民”之詁訓(xùn)為據(jù),參之以《周禮》關(guān)于安置“氓”的政教措施,以及《一統(tǒng)志》所載“頓邱”、“復(fù)關(guān)”地理位置等文獻(xiàn),認(rèn)定《氓》詩男主人公為異國之人,詩篇表現(xiàn)的是異國之人離其本土而淫于外州。朱霈此解頗出諸家之上,能較為合理地解釋《氓》詩婚姻悲劇的成因。

《齊風(fēng)·雞鳴》詩旨素有分歧,關(guān)鍵在于對“雞既鳴矣”和“蒼蠅之聲”的理解頗有爭議。如毛奇齡以為“蒼蠅聲不先于雞聲”,[3]220王應(yīng)麟以為“蠅以為雞,心惑于聽也”,[4]207-208而李光地《詩所》則以為“匪特雞鳴也,且有蒼蠅之聲矣。言漸侵曉也”。[5]36朱霈反對雞鳴叫說,他說:

讀《雞鳴》詩,初疑雞鳴早于蒼蠅,思之不得其解。因考古者,后夫人入御于君,太師奏《雞鳴》于階下,然后夫人鳴佩玉于房中告去。始知深宮肅穆之地,安所得來雞鳴?所云“雞鳴”者,乃是太師所奏之樂。吹笙鼓簧,其聲或與蒼蠅相亂,故詩人詠之如此。[2]419

朱霈考證到,古時后妃入御于君,則太師清晨在寢宮階下奏《雞鳴》,夫人應(yīng)聲鳴佩玉于房中,以警君晏起早朝。而太師所奏樂聲或與蒼蠅相亂,故詩人詠之如此。朱霈此考雖不出于毛奇齡②等前賢,然能援引禮制,品析詩境,合理推斷,最終平息諸家紛爭。雞鳴之義一旦明確,詩旨便不難厘定了。

朱霈對于《唐風(fēng)·無衣》的考辨亦頗為有力,他說:

《無衣》,美武公也。武公新得七命之服,列于諸侯,其大夫創(chuàng)見而夸美之。上句“豈曰無衣”泛指諸侯而言;下云“不如子之衣”,子即指武公而言。鄭康成云:“子者,稱所敬之詞。故《易傳》公子翚謂隱公曰‘百姓安子,諸侯說子’,是諸侯之臣亦呼君曰子?!弊钥住妒琛芬宰幼謱偬熳又?,后人輾轉(zhuǎn)相因,愈解愈蔓。至《集傳》以“子,天子也”釋之,益不可訓(xùn)矣。勿論以天子為子,古無是稱;即有之,若以為武公自作則傲上無王之詞,亦如五代劉仁恭謂梁使者曰:“旌節(jié)吾自有之,但要長安本色耳?!狈蜃愚蔀槎洿送娨??若以詩人著其事而陰刺之,則豈有刺人無王而乃自蹈于傲上無王之罪?較之《集傳》,前所謂未有刺人為淫而反自蹈于淫之旨,又更甚焉者也。竊怪《序》說本明,詩辭亦無難解,只因誤認(rèn)一“子”字,遂至千古以來名儒輩出,始終不得其安,則甚矣。[2]419-420

朱氏以《無衣》為美武公?!柏M曰無衣”泛指諸侯言,下云“不如子之衣”,子即指武公言??住妒琛芬宰幼謱偬熳又拐?,朱熹以子為“天子”,皆非。朱霈對此詩“子”字的認(rèn)定,洵不可易。

此外,其論《伐柯》之序,以為《序》上句不誤,為古史原本,而下句乃《九罭》的《序》誤合于此。論《河廣》,不同意朱熹所持《詩序》“宋襄公母歸于衛(wèi),思而不止,故作是詩”的說法,認(rèn)定詩必為渡河以前,宋女嫁衛(wèi)而思?xì)w之作。如此等等,論新證力,絕非盲從炫異。

二、詩作者及創(chuàng)作時代考訂

《終風(fēng)》,一般認(rèn)為莊姜所作,朱霈不以為然,他說:

《終風(fēng)》,《序》與朱子皆屬之莊姜,一以為州吁之暴,一以為莊公之狂。今案,州吁雖虐,君母之前,豈容“謔浪笑傲”?“顧我則笑”則是欲為衛(wèi)宣、晉獻(xiàn)之行,而州吁無是也。況《左傳》既明言“莊姜惡之矣”,又豈望其“惠然肯來”而至于“悠悠我思”乎?然以為斥莊公,則莊姜固賢夫人,觀《綠衣》、《燕燕》、《日月》,何等溫柔敦厚,而篇中“謔浪笑傲”等語,一似疾之深、憂之甚,與前三詩氣味不倫。故愚妄謂此定姜惡衛(wèi)衎之詩。《左傳》“獻(xiàn)公初立,定姜不納酌飲,嘆曰:‘是夫人也,將不惟衛(wèi)國之?dāng)。浔厥加谖赐鋈?。嗚呼!天禍衛(wèi)國也夫!’”其憂之深、疾之甚,與此詩情事氣韻無一不肖。若州吁則并無暴妾使予之跡。莊姜何為顯斥之乎?劉向以《燕燕》為定姜送婦作,則詩之章次,亦復(fù)不至隔絕。此獨(dú)得之見,而于《序》與《集傳》皆不欲從也。[2]415

朱霈不僅從詩篇中尋得內(nèi)證,還將本詩與前三詩風(fēng)格進(jìn)行比較,從而揭示出以之為莊姜所作的種種不合情理的推論。其細(xì)參本詩,并引《左傳》為證,以此詩為定姜惡衛(wèi)衎之作,雖不必為定論,然亦頗能證成其說。

《常棣》論者皆以為周公所作,朱霈則予以否定:

《左傳》富辰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母弟以藩屏周。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詩。”則既明言《常棣》為召穆公作,而杜元凱、孔沖遠(yuǎn)偏信《國語》以為周文公之詩,遂曲解“召穆公亦云”句,謂周公作詩,召公歌之,故言“亦云”。不知“亦”字承“以親屏周”而言,“云”即指召穆公所作《常棣》之詩也。若以為周文公作,則文公親誅管蔡而云“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又云“兄弟急難”,又云“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又云“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揆之文公時事,豈不大相刺謬?惟作召穆公詩讀之,則情事皆合矣。夫三《傳》之與《國語》事同而說異者多矣。后人讀書論世,務(wù)求其至是而已,同不同,非強(qiáng)合也?!缎颉费浴冻iΑ贰把嘈值芤病?,此古史所據(jù),必然不謬。下云“閔管蔡之失道”,則是后人添設(shè)之辭。孔、杜之謬,泥信此耳。朱子攻擊《小序》而于此說反以為得之,何歟?[2]422

朱氏爬梳文獻(xiàn),推敲詩篇,將周公所作說的種種乖謬一一揭示出來,令人信服。

此外,朱霈以朱熹晚年之說為佐證,以為周公居?xùn)|并非東征管、蔡,而是避謗于野,《鴟鸮》作于征管、蔡之前,《九罭》、《狼跋》諸詩,為居?xùn)|時士大夫惋惜周公憤郁之作。其據(jù)《左傳》“‘嗟我懷人,置彼周行’能官人也”謂《卷耳》為文王作。謂《抑》詩是刺王,非衛(wèi)武公作詩。又謂“亦既抱子”與95歲之武公不合。認(rèn)為《魯頌》“戎狄是膺,荊舒是懲”上句指周公,下句指僖公。又以為作《商頌》者是宋桓公,非宋襄公。還以為正考父在戴武宣之世,去襄公遠(yuǎn)甚,《史記》之謬不待攻。如此之類,不一一具論。

三、字詞和名物制度考訂

朱霈于字詞和名物制度的考訂亦有所得。如《采蘩》:

“被之僮僮”,被者,次也。夫人助祭,首服副,不應(yīng)佩被。故疏“在公”為視濯,非正祭之時;“還歸”為已釋副而服被,為祭畢之時。《孔疏》自明。若以蠶事論之,《禮》“告桑服,編受繭,服副”,亦非服次。 《集傳》解“在公”為公桑,由信陸農(nóng)師之說,謂“覆種用蘩”。不知蘩有二種:一曰白蒿,陸草也,可以生蠶;一曰蘿蒿,水草也,可以為菹。今既采于沼沚之間,當(dāng)為蘿蒿。蘿,鄂州云莪,即古蘩生澤田沮洳之處,恐非詩人所指也。然今亦未有以白蒿覆種者?!秱卧娬f》“《采蘩》,夫人親蠶之作”,吾無取乎爾。[2]413-414

朱氏于此,取《孔疏》之說,并考禮制,對“被之僮僮”進(jìn)行合理解釋;又對蘩的種類、習(xí)性、用途給予考證,否定了《集傳》“覆種用蘩”以及《偽詩說》“《采蘩》,夫人親蠶之作”等說法。

再如,《漢廣》詩有:“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敝焓峡颊摰溃?/p>

《左傳》“反馬”,《杜注》:“送女必留其馬”,則“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是指嫁事而言,與《東山》詩“之子于歸,皇駁其馬”同調(diào)。首章因其出游而美之;二章、三章因其于歸而慕之也。若以為從旁效其殷勤,則佻達(dá)何啻《鄭風(fēng)》![2]413

朱霈參考《左傳》杜注之說,又因《東山》為內(nèi)證,指出《漢廣》詩與婚嫁有關(guān)。所論當(dāng)?shù)迷娨?,今人多有祖紹之者。

又如《小星》,朱氏通過考察古人星宿命名的方法和特點(diǎn),厘定前人音義之誤。他說:

“為參與昴”,《毛傳》:“參,伐也。 昴,留也。 ”《孔疏》:“昴之為言留?!鄙w引《元命苞》之說。其實星名古皆象形。參象旗;畢象魚叉;昴象罶。罶以承梁之空,故昴一名大梁,而后人又改稱昴?!妒酚洝ぢ蓵贰氨敝劣诹簟保粤舨谎躁?。是詩本“留”字,固不必作“力求”葉也。[2]414

朱霈此解可能受到戴震的影響,雖非其創(chuàng)解,卻能進(jìn)一步指出詩本“留”字,固不必作“力求”葉,將問題更推進(jìn)一步。

朱氏考訂名物字詞,對前賢之誤多有是正,其正朱熹《詩集傳》尤為用力,亦多允當(dāng)。如,

古人稱謂無定。《離騷》以君為美人;漢武以賢士為佳人,是男子亦得稱佳人、美人。《易》曰“其君之袂”;《左傳》云“君氏卒”,是婦人亦可稱人君。然則《樛木》之“樂只君子”即以屬后妃,說亦無甚礙。朱子云:“妾謂嫡曰女君,則后妃有君子之德,固可以君子目之。”此說是矣。乃《集傳》分注出“小君、內(nèi)子”,反覺糾纏。[2]413

朱霈指出,古人稱謂無定,“佳人”、“美人”不僅用于女性,亦可用于男性;“君子”非只用于男性,亦可用于女性。古既如此,朱熹注明“小君、內(nèi)子”之類,便大可不必。

《泉水》詩中“姑姊”,朱熹以為指諸姬,朱霈以禮考之,否定了這個解釋:

《泉水》,邢侯夫人作。邢州有干山,言山為邢國邑,今順德府唐山縣也。詩邢侯之姨,想因姊妹而復(fù)結(jié)婚姻,故衛(wèi)女嫁邢耳。諸姑伯姨,自當(dāng)主衛(wèi)國言。感父母之沒,而念骨肉之存也。《集傳》指諸姬言,則禮未有以姑姊作媵者。[2]415-416

朱霈此解,與汪梧鳳“姑姊,《朱傳》即指諸姬,考古無媵姑姊者,不若鄭、孔主在母家者為是”[6]639之解前后呼應(yīng),為我們獲取正確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考辨。

《黍離》之“黍”,朱霈有如此考證:

似粟而兩頭銳,其苗如粟,穗如稻。稈亦如粟,長不過三、四尺,用以釀酒作餈,北地盛而南方不見有種之者?!都瘋鳌分^“苗似蘆,高丈余,穗黑色,粒圓重”,似誤以穄為黍。朱子南宋人,實未嘗目見此黍耳。魏子才《六書精蘊(yùn)》云:“禾,下從,象細(xì)粒散垂之形?!盵2]417

朱霈以為《詩集傳》注釋有誤,并指出朱熹之誤出于未嘗目見。

《鴇羽》詩“王事靡盬”之“盬”,《集傳》訓(xùn)為不堅固,朱氏以為不妥。他說:

《鴇羽》詩“王事靡盬”,《集傳》言:“盬,不堅固也?!倍县赵唬骸啊墩f文》‘煮海為鹽,煮池為盬。’盬苦而易敗,故《傳》以不堅訓(xùn)之?!庇薨浮肚皾h·息夫躬傳》“器用盬惡”,亦是作不堅固解,而以釋詩,終覺不妥。揚(yáng)子《方言》云:“盬,且也,又雜猝也。注,皆倉卒也?!眲t詩“盬”字作倉卒解較順適。蓋謂王事且無倉卒,使我不能藝黍稷也。后《四牡》等篇皆通。王符《潛夫論》曰:“‘王事靡盬,不遑將父’言在古間暇而得行孝,今迫促不得養(yǎng)也?!毖云却偎埔嘁员W為倉卒意。[2]419

朱氏以楊雄《方言》以及王符《潛夫論》為據(jù),斷詩中“盬”為倉卒之義,可為的詁。

《載馳》詩“大夫跋涉”究竟何指,許穆夫人有沒有親往歸唁,歷來爭論不休。朱霈針對朱熹的說法,考辨道:

《載馳》章“大夫跋涉”,《集傳》指許國來追之大夫,則是夫人已在路矣??资弦詾樾l(wèi)大夫跋涉而來告難于我。二說不同。愚玩詩詞,以為衛(wèi)大夫者固非,然以為夫人既已歸唁,許大夫乃追之于路,則穆姜固賢夫人,所謂發(fā)乎情止乎禮義乎?禮義者,謂何不應(yīng)魯莽從事如此。當(dāng)是時,許公縱私許夫人歸唁而遠(yuǎn)適異國,在朝自應(yīng)與聞,百爾君子,豈無一人諫止?今乃不能阻之于未出之先,又豈能挽之于在路之后耶?故知夫人欲親往唁,格于許人之禮,論而止。于是遣其大夫跋涉來曹,而夫人遂以不得親唁為憂,其初原未嘗親往也。白云許氏考戴公廬曹在周十二月,今之十月,麥與蟲皆非其時。則可知所謂陟阿邱而行其野者,即是深宮抑郁設(shè)想無聊之極思,非果歸途所見有麥與蟲也。所謂“大夫君子,無我有尤”者,即是在朝阻議之大夫,《集傳》又以為跋涉之大夫,亦覺迂曲。[2]416

朱霈此說雖不能成為定論,卻也不失為較為有力的一說。

四、對朱熹《詩集傳》的批評

朱霈《毛詩質(zhì)疑》對前賢詩經(jīng)學(xué)多有批評,其中對朱熹的批評最多。前引諸條多為是正朱熹之誤,這里再舉幾例。如,

《采葛》,懼讒也。詩說賢者被讒見斥于野閔之而作?!冻o》“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蓋用此詩?!都瘋鳌分笧橐?,謂其與采唐、采麥、采封相似。然采苓、采苦、采封亦刺讒,是固不可援以為例也。[2]418

朱霈反對朱熹的“淫詩”說,以為《采葛》為《楚辭》香花美草象征手法的淵源,將詩定為賢者被讒見斥于野閔之作。此外還將《將仲子》、《山有扶蘇》等朱熹目為淫詩的許多詩篇另定詩旨。

《何彼秾矣》一詩,朱霈一方面肯定了朱熹不強(qiáng)定世次的通達(dá),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朱熹附會“文王之化”的錯誤。他說:

《何彼秾矣》最為詩家所聚訟,搃不若《集傳》“周王之女姬姓,故曰王姬”,初不指定世次為妙。鄒氏忠允曰:“帝子下降,何國蔑有?即齊以名邦聯(lián)姻王室,但不止此二姬。特由魯主昏則書,魯不主昏則不書耳?!笔瞧涫来谓K不能定為何王之時。然《集傳》又以為文王、太姒之教久而不衰,似亦可以不必。夫女德之賢否,何常之有?以太姬為武王元女而好巫覡歌舞之事;衛(wèi)宣姜之淫而其女為宋桓夫人、許穆夫人;魯穆姜之姣而其女為宋共姬,則亦豈能一一推美于太姒之教乎哉![2]414—415

朱霈此解不僅言之鑿鑿,而且直接剝?nèi)チ恕拔耐踔?,太姒之教”之類圣賢教化神圣、神秘的外衣?;蛟S他并沒有理論上的自覺,僅僅靠藝術(shù)直覺察覺出先賢的附會穿鑿,卻為后學(xué)將《詩經(jīng)》拉下神壇給予了有益的啟示。

此外,《陟岵》“由來無棄”,《集傳》訓(xùn)為“死而棄其尸”,朱霈以為“似非母之所忍望于其子”,[2]419而同意呂祖謙“言毋棄母而不歸也”的說法。《伐檀》,朱霈以為朱熹《詩集傳》“專美君子之不素餐”于“不稼不穡”四句語氣不合,且朱熹注內(nèi)“然其志”三字似覺添設(shè)?!吧w此四句乃詩人詰責(zé)之詞;末二句又詩人指點(diǎn)之詞。‘彼君子兮’則指伐檀者而言也。”[2]419并援引董仲舒《春秋繁露》“坎坎伐輻,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先其事而后其食,謂治身也”作為自己立論的證據(jù)。此外,指出朱子注《孟子》“不素餐兮”引《魏國風(fēng)·伐檀》之篇,謂“無功而受祿謂之素餐”,于彼用《序》說,于此反對《序》說,兩相矛盾。

當(dāng)然,朱霈并非一味否定朱熹的詩經(jīng)學(xué)研究成果,他不僅同意朱熹《楚茨》至《車轄》錯簡說,還對朱子其它研究成果予以肯定。如《采薇》、《出車》,朱熹以為必非文王之詩,朱霈以為此說“是千古確識”。[2]422再如,朱熹將《沔水》定為憂亂之詩,朱霈亦以為“自是確論”??梢?,朱氏一以詩義為是非,并非出于門戶之私和個人偏見。

值得注意的是,朱氏之論亦多有深文周納,憑空臆說之處,故頗招非議,鑒于篇幅,此不具論。

注釋:

①筆者按,原文如此,今未見揚(yáng)雄有所謂《卮言》者,疑為《方言》之誤,然《方言》未見此處所引。

②參見其《續(xù)詩傳鳥名卷》。

[1]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北京:中華書局,1993.

[2]朱霈.經(jīng)學(xué)質(zhì)疑[C]//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四輯·第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3]毛奇齡.詩札:卷一[C]//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王應(yīng)麟.困學(xué)紀(jì)聞[C]//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李光地.詩所[C]//四庫全書:第8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汪梧鳳.詩學(xué)女為[C]//續(xù)修四庫全書:第6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朱氏雞鳴朱熹
雞鳴驛
散文(2022年8期)2022-10-05 05:12:56
王祥臥冰
朱氏正骨結(jié)合圓利針針刺代秩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下肢放射痛的臨床觀察
雞鳴
寶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06
寶應(yīng)圖書館館藏稿本《朱氏詩文世珍》考論
雞鳴與狗盜
古道雞鳴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武夷山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龙游县| 洛浦县| 镇赉县| 闵行区| 昔阳县| 自贡市| 图们市| 资讯 | 广河县| 安多县| 渝中区| 开原市| 冷水江市| 延边| 兴山县| 铜梁县| 丰顺县| 泸西县| 册亨县| 普安县| 武鸣县| 铜梁县| 犍为县| 湘潭市| 建阳市| 泾源县| 合江县| 左权县| 沁阳市| 常山县| 札达县| 牙克石市| 昌江| 栾川县| 台中县| 邵阳市| 高邑县| 阜宁县| 集贤县| 安吉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