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繼承中不斷發(fā)展的母愛主題
——《慈悲》與《寵兒》中的母愛對比

2012-08-15 00:52:14皮寧田田祥斌
關鍵詞:寵兒莫里森母愛

皮寧田,田祥斌

(三峽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宜昌443002)

繼承中不斷發(fā)展的母愛主題
——《慈悲》與《寵兒》中的母愛對比

皮寧田,田祥斌

(三峽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宜昌443002)

母愛是托尼·莫里森小說的一貫主題。莫里森的巔峰之作《寵兒》中,賽絲對寵兒的瘋狂而扭曲的母愛,讓人震撼,無法釋懷。在其2008年出版的最新力作《慈悲》中,她再次成功塑造了一位崇高偉大卻沒有名字的黑人母親形象。她們代表著千千萬萬的黑人母親,通過對比莫里森的這兩部作品,可以洞見扭曲社會制度下的扭曲人性和扭曲的倫理道德。

托尼·莫里森;《慈悲》;《寵兒》;母愛

托尼·莫里森是當代美國最具影響力和最受矚目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1993年,因其“富于洞察力和詩情畫意的小說把美國現(xiàn)實的一個重要方面寫活了”[1]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洞缺肥峭心帷つ锷?008年發(fā)表的最新力作。小說一經(jīng)出版,便成了暢銷書,獲得各界好評。諸多評論者認為《慈悲》與代表作《寵兒》之間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這兩部作品中的母愛值得對比研究,從文學倫理學角度出發(fā)對母愛主題予以剖析,可以窺見黑人女性如何在奴隸制的重壓下進行反抗、如何在內(nèi)省中尋找主體、在死亡的涅槃中重建女性主義等內(nèi)涵,從中探討莫里森小說中黑人母愛主題的傳承和發(fā)展。

一、母愛的剝奪

莫里森的創(chuàng)作主題是豐富的,而且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但她在小說中對母愛的關注和詮釋這一主題始終未變。莫里森曾說過:“我始終在寫一個主題,那就是愛與愛的缺失?!盵2]女人是文化的載體,母親是傳承文化的橋梁,因而母愛主題是莫里森小說中一條貫穿始終的內(nèi)在主線,她的九部小說中均涉及到母愛主題。在《寵兒》和《慈悲》之中,母愛主題更是尤為突出。母愛是人類的天性,它是不受任何愛恨交織的矛盾心理和憤怒所左右,而愿意為孩子付出所有一切的強烈感情。小說中兩位黑人母親在不同的年代和情況下,不約而同地做出了違背傳統(tǒng)倫理禁忌,采取駭人聽聞的舉動,其緣由在于一種母愛。這兩部作品不同程度地說明了母愛不僅具有創(chuàng)造性,同樣也具有毀滅性。

在《寵兒》中,女黑奴賽絲迫于無奈,不愿讓愛女重復自己悲慘的奴隸生活,她親手割斷了兩歲愛女寵兒的喉管,通過不同人物的視角對同一場景的重復描述,一步步將畫面清晰完整地呈現(xiàn)給了讀者,最終真相大白?!案鶕?jù)對敘事文中視野的限制程度,一般將視角分為三大類型,非聚焦型,內(nèi)聚焦型和外聚焦型。”[3]P34而莫里森正是通過非聚焦型敘事視角和多重內(nèi)聚焦型視角的模式把賽絲愛恨交織的母愛巧妙地展現(xiàn)給讀者。莫里森像導演位移鏡頭一樣,在《寵兒》中不停地轉(zhuǎn)換視角,分別三次對弒嬰事件從不同的視角敘述。第一次敘述是由丹芙的思緒引出的,第二次敘述是丹芙講給寵兒聽的,而最后一次是由塞絲親自補充講述的。由于丹芙的思緒有限,給小說核心弒嬰事件的敘述留下了很多空白,所述僅為零星片段。塞絲的親自講述故事始末,才讓真相最終明朗化。這種多重內(nèi)聚焦型反復描述弒嬰事件使得讀者能夠進入故事,有一個合理的串綴,故事多次被切割再重組,讓讀者通過多重視角進入塞絲的意識,理解了在那個混亂不堪的時代,作為一位黑人母親,塞絲那份似乎殘忍卻又無奈的舉動體現(xiàn)出一位偉大母親對女兒刻骨銘心的愛。美國的黑人奴隸曾經(jīng)被暴力剝奪了一切權(quán)利,包括母愛,她們在這種種族歧視的社會里,有母親得不到母愛,如同孤兒一樣,黑奴要獲得母愛是一種奢侈享受。尋找這種人人應該享有的權(quán)利就是他們的人生追求,這種母愛的尋找就是自己身份的證實,是在尋找一種生存的精神力量。

塞絲對寵兒的愛是執(zhí)著的,采取的方式或許是扭曲的,但這只是巨大社會制度壓力下的無奈。在奴隸制度下,孩子不是孩子,而是屬于主人的商品,自然也就談不上母性權(quán)利的存在。作為母親,賽絲的心中也充滿了即將失去孩子的恐懼、痛苦和無助;賽絲心中充滿了為孩子未來的無限憂慮、害怕和茫然。賽絲自幼受到奴隸制的摧殘,導致心靈逐漸地扭曲。作為真正的母愛,她當然不愿自己的孩子也承受自己經(jīng)歷過的痛苦。所以,賽絲采取扭曲的行動,寧可親手殺死自己的骨肉也絕不愿意讓她繼續(xù)為隸?!耙词菒?,要么不是。因為淡的愛根本就不是愛?!盵4]P154這就是賽絲對于母愛的另類解讀。

《慈悲》中母親“阿閔瑪”苦苦哀求陌生的農(nóng)場主雅克布買走女兒佛羅倫斯,那種不亞于手刃愛女殘酷的母愛,更讓人撕心裂肺。弗洛倫斯和雅克布都認為“阿閔瑪”的這種行為是在拋棄自己的女兒。直到小說的最后一部分,佛羅倫斯的母親才為自己辯解,她讓雅克布帶走她,絕對不是拋棄她,更不是因為為了兒子而她,而是出于對佛羅倫斯的母愛。她在書中悲愴的回憶道:“女人在這個地方就是一個無法愈合的傷口。即使結(jié)疤了,里面仍然在潰爛”[5]P191。她在被賣到美洲的船上遭到了強奸,她說“我不知道誰是你的父親,實在太黑了,任何人都看不清”[5]P191。正是因為她自己親身遭受過,才不愿意女兒再來經(jīng)歷那些無法忘卻的傷痛。在主人多爾特格的家里,母親為女兒弗洛倫斯的危險處境極度擔憂,因為女人的“胸脯能比其他事物給那些男人提供更多的歡愉。你的胸脯長得太快了,你穿的女孩子的胸衣已經(jīng)快遮不住了。他們看到了,我也看到他們看到了”[5]P1910。弗羅倫斯同母親一樣,都只是屬于奴隸主的商品。她深知自己是沒有任何力量能夠保護女兒,因此當她發(fā)現(xiàn)雅克布把女兒當做普通孩子在看待,她看到了一絲希望,于是她跪倒在了雅克布面前,央求他帶走弗羅倫斯。雅克布答應帶走她,母親感激地說“這不是神賜的奇跡,而是人給的慈悲”[5]P195。母親在書中最后的自述中,反復重復著一個詞“保護”,這是她源自母愛的本能反應,她要保護她的孩子,不論用什么方式。

莫里森在這兩部小說中深刻地揭示了奴隸制是如何扭曲人性,黑人世世代代為奴,黑人孩子只是奴隸主的一種私有財產(chǎn)。兩部小說中的母親都被奴隸制奪了人性。出于母愛,“阿閔瑪”把女兒賣給了“慈悲”的雅各布,希望她過上更好的奴隸生活;賽絲則選擇了殺死親身骨肉,使女兒擺脫厄運。對于女兒來說,被拋棄和死亡才是女兒的最好出路。這無疑打破了傳統(tǒng)母親形象的倫理定式,但是“阿閔瑪”和賽絲的母愛表達得更真實可信,她們母性的表達方式正是那是讓人窒息的奴隸制度下的人性掙扎和吶喊。

二、母愛的曙光

莫里森的母愛主題在她小說中不斷得到升華。從《寵兒》到《慈悲》,母愛的兩種不同表達方式給黑人女性寄予了一線生存的希望。

《慈悲》中的“阿閔瑪”并沒有像《寵兒》塞絲那樣暴力地切斷女兒的喉頭,而是選擇犧牲自己的自由,給女兒換來生存的空間,雖然她無法預見弗羅倫斯的未來,也不知道女兒是否會因為缺少母愛而喪失自我,最終成為一個“頭腦空空,身體狂熱”[5]P166的奴隸。莫里森著重使用了內(nèi)聚焦型的敘事視角。內(nèi)聚焦型敘事,敘述者通常是故事中的一個或幾個人物,故事中的 “同一事件不是以一個人或者一個聲音為中心一次性講述的,而是通過‘泛中心’多次講述的。每個人雖然講的是同一事件,但都不是有頭有尾的完整故事,而是從不同層面為故事提供和累計了互為補充的信息?!盵3]P41莫里森在《慈悲》中使用了多聲音、多視角的多重內(nèi)聚焦型敘事視角。在這部新作品中,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展開敘述。小說的第一章就是從弗羅倫斯的視角揭開了故事的神秘面紗,用弗羅倫斯深沉的自白展開了整個故事的敘述。在接下來的第三、五、七、九、十一章中均是從小女孩弗羅倫斯稚嫩的視角,表述她在新大陸上所經(jīng)歷的一切。用第一人稱去觀察和述說被母親拋棄的原因。在她的記憶里,那個場景如同夢靨時常出現(xiàn),而且畫面是如此清晰真切,從弗羅倫斯的視角看,對于母親而言,弟弟明顯比她更為重要。而在第二章出現(xiàn)了雅各布的聲音對這個故事再次進行講述。弗羅倫斯母親的低聲但是急切地哀求雅各布,帶走她的女兒。雖然雅各布從小就是孤兒,但他仍然被這樣的場景驚呆了。他心中暗道,“這真是世界上最悲慘的生意啊。”[5]P30從雅各布的視角中,沒有選擇女兒或者選擇兒子的問題,他的眼中只看到了悲慘和心酸。在故事的最后一章中,黑人母親的聲音在這里以第一人稱“我”的自白出現(xiàn)了,她在這里解釋了她要賣掉親生女兒的真正緣由,謎底在此最終揭曉,讀者也最終領悟到了書名“慈悲”的真實涵義。母親希望自己可以跟鷹一樣保護女兒,而在她眼中雅各布買走她的女兒便是唯一出路和慈悲之舉。這種立體的、多維的敘事很好地表達了莫里森獨特的母愛主題,增強了小說的思想內(nèi)容。

莫里森在《寵兒》中認為奴隸主沒有善類,盡管奴隸主對黑人也偶發(fā)“慈悲”,但只要他們愿意,隨時都可以收回對于黑人那些所謂的“慈悲”。黑人的人權(quán)與白人的善行絕對毫無關聯(lián),“慈悲根本不存在”[4]P113。而在《慈悲》中,莫里森顛覆了過去對于白人“慈悲”的看法。故事時間卻向前推進了將近兩個世紀,“阿閔瑪”對“慈悲”卻有著不同的領悟,她堅信“慈悲”的存在,在她眼中女兒能夠逃脫原來奴隸主的魔爪,正是雅各布賜予的屬于人的“慈悲”。在“蓄奴制尚未與種族畫等號”[6]的年代,慈悲似乎也有了不同的解讀,給黑奴母親留下了一絲生存的空間和曙光。

三、母愛的思考

莫里森曾公開表示:“身為黑人和女性,我能進入到那些不是黑人、不是女性的人所不能進入的一個感情和感受的寬廣領域?!盵7]P22她要用她的作品喚醒所有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心中的愛。她在這兩部描述母女之情的小說中,正向我們展示并解讀了兩種相似卻不同的另類母愛。從表層來看,棄女和弒女都違背常理,與正常倫理道德上的母愛完全對立。通過作者的多重敘事和多維描述,讀者洞見了兩個慘烈故事的因果,這另類母愛也能讓人理解。這種悲劇給人一種震撼,是對不平等社會的強烈控訴。母愛是任何一個作為母親的最基本權(quán)利,人類任何一個孩子都有權(quán)享受母愛。莫里森嘗試從遙遠的歷史語境中,探尋出更為重要而深刻的母愛主題,從對社會的一味指責轉(zhuǎn)向了對自我缺失與追尋的思考,擬在告誡我們珍惜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完善人類的社會制度,不要重蹈覆轍。在《慈悲》最后“阿閔瑪”對女兒以及所有人類傳達了最為透徹的忠告:“接受要求來支配別人是艱難的事;奪取對別人的支配權(quán)是錯誤的事;把自己交由別人來支配是邪惡的事。”[5]P196這也正是當今社會應該思考的問題,父母慈愛,兒女孝順,幼有所長,老有所養(yǎng),家庭和睦,國家興盛,世界和平。這才是小說對當今社會的訴求。

[1]宋兆霖.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訪談錄[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5.

[2]托尼·莫里森.托尼·莫里森訪談錄[J].北京:外國文學動態(tài),1994.

[3]胡亞敏.敘事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Morrison,Toni.Beloved[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Morrison,Toni.A Mercy[M].New York:Alfred A.Knopf,2008.

[6]王守仁,吳新云.超越種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J].南京:當代外國文學,2008.

[7]王守仁.性別種族文化——托妮·莫里森與美國二十世紀黑人文學錄[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寵兒莫里森母愛
母愛大于天
青年歌聲(2020年1期)2020-01-14 05:20:38
諾貝爾獎得主、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歲
英語文摘(2019年10期)2019-12-30 06:24:34
花卉的寵兒——吳昌碩
童話世界(2019年29期)2019-11-23 09:05:26
論莫里森《孩子的憤怒》的藝術(shù)張力
短視頻因何成了寵兒?
母愛
快樂語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24
母愛的另一面
讀者(2017年22期)2017-10-28 20:12:04
《寵兒》中的后現(xiàn)代敘事策略
托尼·莫里森筆下的女性形象解讀
特殊的母愛
人生十六七(2015年7期)2015-02-28 13:08:50
从江县| 芦溪县| 库尔勒市| 永顺县| 邵东县| 荣昌县| 金川县| 兴城市| 吉林省| 鹿泉市| 荆门市| 闸北区| 万州区| 庄河市| 宣恩县| 将乐县| 天峻县| 龙井市| 申扎县| 和静县| 井陉县| 安泽县| 长乐市| 闸北区| 商都县| 台湾省| 沙河市| 色达县| 西峡县| 瑞昌市| 宁晋县| 德阳市| 台山市| 嫩江县| 英吉沙县| 扶沟县| 安新县| 嘉义县| 长春市| 溧阳市|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