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鮮花
(梧州學院,廣西 梧州 543002)
對于廣西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來說,“一體”是以學校培養(yǎng)為主體,但不是傳統(tǒng)的純理論的培養(yǎng),而是在大量開展校內實踐課的基礎上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為主體;“兩翼”是以滿足面向國內、國際人才需要進行培養(yǎng)為兩翼。對于廣西地方高校來說,面向國際市場的需要主要圍繞泛北部灣經濟區(qū)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對人才的要求這一背景進行。
對于廣西高校來說,“一體兩翼”人才培養(yǎng)的總體思路是:以中國—東盟經濟發(fā)展的市場需求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原則,以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教育市場,兩種資源為培養(yǎng)方式,以學校培養(yǎng)為主體,以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和國際型人才為目標,探索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適應“一體兩翼”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種模式要求對培養(yǎng)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管理以及課程體系進行適當?shù)母母?。我們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進行相應的嘗試,以期逐步滿足“一體兩翼”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對財會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和成熟,目前絕大部分高校的《財務管理》課堂都采用了多媒體這一手段,但是效果并沒有比傳統(tǒng)的板書授課有所改善,有時甚至效果更差。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在于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大部分教師只是將教材的內容搬到幻燈片課件里,然后就像放電影一樣的放一遍,學生也像看電影一樣看一遍,過目就忘,多媒體課件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授課的質量?!敦攧展芾怼氛n程不同于其他的管理類課程,涉及到大量的指標、計算和邏輯推理,所以對于課件的設計也必須逐步導入,逐步推理,把一些復雜的概念和指標細化、具體化、形象化,這要求老師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結合教學的經驗不斷地進行完善。而在高校現(xiàn)行的科研體制下,單個教師沒有動力也沒有興趣完全將精力放在課件的設計上。除了對高?,F(xiàn)有的體制進行完善,我們認為課件的設計應該由教研組的所有老師共同開發(fā),每個老師負責部分章節(jié),開會商討如何完善,然后由教研組的老師共同使用。以期通過完善課件設計提高學生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財務管理》雙語教學模式只在一些重點高校和老牌的財經院校里面開展,而廣西地方性高?;旧蠜]有開展。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缺乏雙語教學的師資,二是學校不積極嘗試。在“一體兩翼”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要求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英語,最關鍵的還必須知道如何應用,簡單地用是否通過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來衡量英語水平是不夠的,還必須將英語與專業(yè)內容融會貫通,雙語教學模式就很有必要。學校可以對一部分青年教師進行培訓,然后大膽進行雙語教學的嘗試,不斷完善。
(1)更新案例。目前,《財務管理》課堂大部分的案例都比較舊,宏觀和中觀的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案例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不大,所以急需更新案例。教研組應成立案例開發(fā)與設計小組,而且每個專業(yè)教師都應該擁有自己的案例庫。美國一流的商學院每年都要編寫大量的案例,僅哈佛大學每年新增的案例就有350個左右[1],美國高校對校內實踐教學的重視和投入,值得我們借鑒。另外,開展案例教學也不能就案例論案例,應該將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促進學生思考,要求學生寫案例分析報告。
(2)開展校內實踐課。除了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外,實踐課程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財務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不容樂觀,大部分地方高校甚至沒有任何相關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所以學生沒有辦法體會理解書本知識,在校外實踐開展受阻的情況下,應大力推進校內實踐[2]。如將相關的《Excel與管理決策》融入《財務管理》課堂,通過Excel軟件,可開設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財務管理工作薄和工作表的創(chuàng)建,基本財務分析圖的繪制,財務管理常用函數(shù)的運用,啟發(fā)學生利用Excel等工具進行財務分析和建立財務模型解決有關財務問題。同時,還應開設ERP沙盤模擬實驗課,讓學生在實驗中分別承擔模擬企業(yè)不同的角色,共同營造實驗環(huán)境,共同構建模擬企業(yè)團隊,以促進對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感性認識。
(1)導入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所謂的導入式教學方法,指的是先設計例題,然后按照例題要求進行推導計算,最后總結概念和特點。導入式教學方法通過逐步的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說,在介紹經營杠桿時,一般的教材都是先介紹經營風險的概念以及影響因素,然后推到經營風險和經營杠桿的產生,最后再定義經營杠桿系數(shù)。我們認為這樣一種順序不利于學生理解,所以采用了導入式的教學方法,打亂了教材的順序。先經由例題推到經營風險和經營杠桿的產生原因,在例題的基礎上總結兩者的概念,并確定衡量經營風險和經營杠桿的經營杠桿系數(shù),最后通過推導變形經營杠桿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總結影響經營風險大小的因素。在這樣一種循序漸進導入式的方法下,學生的興趣容易調動,也便于理解,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2)適當采用“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方法?!皫熒巧Q”教學方法指的是在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選取一定的章節(jié)讓學生講授,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而教師則變成“學生”,聽取“教師”的講授過程。[1]
在《財務管理》課堂中,我們可以挑選一定的章節(jié),如在“長期籌資方式”中挑選“債券籌資”這一部分內容,提前要求學生分組,按組搜集資料并備課,然后每組在課堂上推選一位代表按照之前掌握的資料講解這一部分內容,老師則擔任“學生”的角色聽課,每組代表都講完后,老師進行適當?shù)目偨Y,并對難點和重點以及通過聽取學生的講解感覺學生有疑惑的地方進行補充,最后組織全班同學分別根據(jù)表現(xiàn)給每組打分,并作為平時成績的一個部分。這一方法如果運用得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滿足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學生之所以對案例提不起興趣,一方面是案例太舊,另外就是案例的背景離自己太遠,要不就是國際知名企業(yè),要不就是國內的大型國有企業(yè),學生感覺和自己沒什么關系,平時也很少關注,所以也就沒有興趣去了解。當然,我們并不是說完全摒棄國際知名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這些經典的和有代表性的案例,而是說應該在此基礎上開發(fā)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案例模式。比如說本地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可能大家耳熟能詳,甚至還有很多同學在這些公司里做兼職,好奇心也大。這樣,我們就可以以這些本地上市公司籌資、投資、營運資金管理以及利潤分配作為案例,在提高興趣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如果能夠搜集到東盟國家的企業(yè)或者廣西企業(yè)與東盟國家企業(yè)合作的相關內容與案例,則效果會更好。
雖然會開設專門的《東盟知識講座》課程,但這一課程基本上是泛泛而談,不可能或者很少涉及和《財務管理》相關的內容。對于廣西高校來說,“一體兩翼”模式面向國際主要就是面向東盟各國。在《財務管理》課程中,應開設一兩次專題講座,主要介紹東盟各國的財經法規(guī)特點,也可以將中國—東盟企業(yè)合作的案例穿插在整個課程中。同時,還應給學生開出一些書目,以促進學生對東盟各國企業(yè)財務管理特點的深入了解。
傳統(tǒng)的《財務管理》課程考核以期末考試為主,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0%,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而確定平時成績主要以課堂考勤和課后作業(yè)為主,這樣不利于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一些讀死書的學生反而得高分。在“一體兩翼”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我們需要的是綜合的應用型人才,因此,需要對考核方式予以改革。綜合以上的內容,我們認為學生的案例分析報告、調查報告、實踐課堂的表現(xiàn)以及“師生角色互換”教學中的表現(xiàn)都可以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并且應該適當增加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即平時成績占50%,期末考試占50%,這樣更能體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
結合“一體兩翼”人才培養(yǎng)模式,本文介紹了《財務管理》課程相應的教學改革,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針對泛北部灣經濟區(qū)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對財會人才的需求,需要對整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以及課程體系等都進行配套改革,這些有待后續(xù)的研究與嘗試。
[1] 孫衛(wèi),等.美國一流商學院管理類本科生實踐環(huán)節(jié)及其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07,(10):89.
[2] 曹健.中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現(xiàn)狀的剖析與思考[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9,(3):113-116.
[3] 向鮮花.《財政學》課程中的“師生角色互換”教學[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