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傳統(tǒng)文化與幸福人生*

2012-08-15 00:47:26王娟
關鍵詞:五福孔子傳統(tǒng)

□王娟

(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大連 116023)

一 關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幾個問題

(一)個人身心和諧問題

目前社會物質的確是富裕了,信息發(fā)達了,但面臨的問題卻多了。人活得浮躁了、苦悶了、壓抑了,缺少幸福感了。工作壓力、晉升空間小、物價上漲、社會不安、環(huán)境污染、食品安全問題等,許多人過著一種煩躁不安的生活,他們無法和自己相處,無法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和諧,導致各種生理心理疾病頻發(fā),而且呈現(xiàn)早發(fā)現(xiàn)象。

(二)人與人之間和諧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在自我創(chuàng)造的豐富物質財富以及快速增長的GDP中逐漸喪失自我。經(jīng)濟越發(fā)達,社會貧富相差越懸殊,在極度追求物欲的同時,人們忽略了精神層次的培植,人和人之間關系淡漠、復雜,做好人好事要承擔風險,人們之間缺乏信任,一些人勾心斗角、唯利是圖,社會刑事犯罪率快速增長。一些人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造成人際關系的不和諧。國和國之間也不例外,為了各國的利益,戰(zhàn)爭頻發(fā),人民生活在不安定中,國際局勢緊張,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

(三)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問題

據(jù)科學家統(tǒng)計1萬年前,每100年有1種物種滅絕;1千年前,每10年有1種物種滅絕;100年前,每1年有1種物種滅絕;20年前,每1年有500種物種滅絕;5年前,每1年有1萬種物種滅絕。許多專家呼吁,如果再不重視環(huán)境問題,我們在經(jīng)濟發(fā)展上所做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在我國存在而且很嚴重。為什么會把地球糟蹋成這樣?因為我們沒有為后代子孫著想,現(xiàn)在的人價值觀里面,成功是為了一時享樂,所以會隨意踐踏地球,同時也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地震、泥石流、火山爆發(fā)、龍卷風、海嘯等頻頻出現(xiàn),天災的背后是人禍,人類遭到了懲罰,造成人與大自然的不和諧。

二 傳統(tǒng)文化概述

(一)什么是傳統(tǒng)文化

文化這個詞,在中國的語言系統(tǒng)中古已有之。西漢末年的劉向在《說苑·指武》中說: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這個文化的意思只是泛指政治、法律、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制度,和今天的意思顯然不同。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籠統(tǒng)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chǎn)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文化包括物質、制度、行為、觀念四個層面。文化可以分為廣義文化和狹義文化兩類。廣義文化——著眼于人類和一般動物、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本質區(qū)別,著眼于人類獨立于自然的獨特生存方式。廣義文化又稱為大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部分。狹義文化——不包括物質文化的部分,僅僅指精神文化,即精神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狹義文化又稱為小文化。廣義文化和狹義文化之間并非互相對立、互相排斥的,狹義文化在邏輯上從屬于廣義文化,二者的關系極為密切。

傳統(tǒng)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以儒家為內核,還有道、法、墨等百家思想,以及易經(jīng)、中醫(yī)、風水、武術、氣功、詩、詞、曲、賦、音樂、戲劇、琴棋、書畫、茶道、建筑、服侍、禮儀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指從遠古至清晚期(1840年以前)的中國古典文化體系。

(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

在全球化價值趨同的背景下,傳統(tǒng)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認同感、歸宿感的最后一道壁壘。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但是,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我們重新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現(xiàn)它是藏在巖石下面的璞玉,撥開表層里面則是熠熠生輝。

1988年,世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瑞典物理學家阿爾文博士在發(fā)言中指出: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繼續(xù)生存下去,恐怕要回到2500年從孔子那兒找到支撐我們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依據(jù)與理念。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孔子高貴的行誼與偉大的倫理道德思想,不僅影響了中國人,也影響了全人類。”孔子學說世代相傳,提高了全世界人類豐富的做人處世原則。江澤民、胡錦濤兩代總書記也說過,21世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世紀,21世紀是華人的世紀,我們要能承擔起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傳承中華文化與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等。

1、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的是一種大智慧、大境界。

傳統(tǒng)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學、人際和諧之學、身心平衡之學、安身立命之學。傳統(tǒng)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種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問題、個人的德行問題、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如關于對待物質利益的態(tài)度,儒家肯定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要做到“欲而不貪”。如儒家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暫的,生死、富貴并不是人追求的終極目標,而道德學問的提升、人生境界的升華才是人追求的終極目標。因此儒家主張道德自律、修身養(yǎng)性、慎獨,要在紛繁多變的世界中尋找一處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港灣,要在功名利祿、醉生夢死的世界中尋找屬于自己的“孔顏樂處”,“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里面蘊含很多做人做事的哲理,他給我們提供的人生智慧、哲理,對我們幫助很大。

2、傳統(tǒng)文化對社會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對世界多個國家產(chǎn)生深遠影響,而傳統(tǒng)文化中又以儒家為核心,以孔子為代表,因此孔子幾乎就成了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符號。在美國、中國臺灣、香港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地,它們已經(jīng)把孔子的誕辰日9月28日定為教師節(jié)或慶祝日,聯(lián)合國總部的大廳上刻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同時聯(lián)合國還設立“孔子教育獎”,孔子成為影響世界的四大名人之一??鬃拥娜寮椅幕呀?jīng)成了普世文化,截至2006年9月,中國已在46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108所孔子學院和12所孔子課堂,對世界產(chǎn)生深遠影響。

3、中外學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看法。

當代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說:“一般人認為落后象征的東西和這樣的國家,實際上秘藏著時代最先進的東西?!笨鬃訉W說世代相傳,提高了全世界人類豐富的做人處事原則。1972年,英國大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預言,能拯救21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1988年,世界75位諾貝爾得主在巴黎會議上建議: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中國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1992年,日本京都國際學術會議,與會的日本與西方專家?guī)缀跬曎澩?,孔子學說能夠指導人類走出環(huán)境困境。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已被中外學者認同,成為影響世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4、國家領導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看法。

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主席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倡導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他指出,中國的傳統(tǒng)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儒家孝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xiàn)代文明相協(xié)調,保持民族性,體現(xiàn)時代性。

2003年12月10日,溫家寶總理在哈佛做了“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他說中華民族的祖先曾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總理告誡我們“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chuàng)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明智選擇”,并強烈呼吁“讓我們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領導人對傳統(tǒng)孝文化回歸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

(三)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她既傳承民族的精神血脈又守護著這個民族的心靈家園,既凝聚著民族的和諧發(fā)展又積淀著社會的道德準則。

眾所周知,孔子是我國古代儒家文化的杰出代表,并且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歷經(jīng)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是一代先圣孔子及弟子們(包括孔子后裔)的集體智慧的結晶。繼往開來的孔圣人,總結了賢哲們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并發(fā)揚光大,從而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術。當時并不看好的儒家文化,因為適應歷史發(fā)展的需要,后來幾乎成了“一統(tǒng)天下”的“國學”。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極為豐富,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概括地體現(xiàn)在為人處世方面,簡單點說就是如何學會做人做事。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強調道德的力量,“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钡兰覐娬{自然的力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家強調覺悟的力量,佛教的“佛”就是覺悟者的意思,它從本質上可以歸結為一種由覺而悟,從而擁有信仰的過程。

三 傳統(tǒng)文化與幸福人生

(一)什么是幸福人生?

什麼叫幸福?幸福的“幸”字是有點土地有點錢,“?!弊志褪怯幸路┯幸豢谔锓N,告訴人們夠吃夠穿就行,知足常樂。幸福是感覺不是物質,真正的快樂是從生命的本性流露出來的,它源于自己的精神內部。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于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而取決于人的心態(tài),幸福的特征就是心靈的平靜,幸福就是人們的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幸福沒有距離、沒有標準,幸福是一種感覺。當你心滿意足時,就是幸福。知足常樂能使幸福保鮮,幸福其實就在身邊。

(二)傳統(tǒng)文化與幸福人生

每到春節(jié)中國人有貼福字的習俗,祈盼“五福臨門”,這是人們一種美好的夙愿?!拔甯ER門”這個成語已經(jīng)家喻戶曉,可是很少人知道“五?!彼傅氖悄奈宸N福,至于“五福臨門”的原理,明白的人更少。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蝙蝠是好運和幸福的象征,人們經(jīng)常說的“五福(蝠)臨門”,就是指由那五只蝙蝠組成。五福是什么呢?這“五?!贝砦鍌€吉祥的祝福:壽比南山、恭喜發(fā)財、健康安寧、品德高尚、善始善終。傳統(tǒng)習俗中,五福(蝠)合起來就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書經(jīng)》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書經(jīng).洪范》)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伴L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里沒有掛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世。只有五福全部臨門才是十全十美的福,其余的各種情況都是美中不足,都是有缺陷的福。

傳統(tǒng)文化不僅是修身立身之本、人生幸福之源,更是齊家治國之略、德育教育之基、社會和諧之法。黨中央在幾次重大會議上都提出了“社會更加和諧”的發(fā)展要求,“和諧”是一種組織精良、內外協(xié)調、左右逢源、上下有序的狀態(tài)。傳統(tǒng)文化“貴和”思想,構造了中國文化、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并對中國的政治思想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和諧思想成了治國安民的根本法則與根本哲學。只有以和諧、均衡、中正、公平為本,才能君調天下,才能和樂人民,才能使國家強盛繁榮,人民富裕、安康,讓更多的人獲得幸福人生。

[1]孝經(jīng).禮記(胡平生,陳美蘭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大學.中庸 (王國軒譯注) [M].北京:中華書局,2006.

猜你喜歡
五福孔子傳統(tǒng)
孔子的一生
飯后“老傳統(tǒng)”該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孔子的一生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tǒng)
老傳統(tǒng)當傳承
傳媒評論(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tǒng)
中國三峽(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五福臨門』是哪『五?!?/a>
華人時刊(2016年16期)2016-04-05 05:57:25
吊唁未亡人
文學港(2014年5期)2015-01-04 22:45:54
孔子在哪兒
舞钢市| 土默特左旗| 平昌县| 磐安县| 萝北县| 峡江县| 清徐县| 阳山县| 社会| 新乡县| 稷山县| 怀集县| 九寨沟县| 桃园市| 荔浦县| 葵青区| 磴口县| 龙江县| 贵溪市| 池州市| 蒙阴县| 新乡县| 金寨县| 龙江县| 腾冲县| 大埔县| 山东省| 景谷| 石首市| 达日县| 寿宁县| 拉萨市| 黔西县| 太湖县| 麻江县| 安溪县| 木里| 阿巴嘎旗| 桐乡市| 上林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