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文
(江西省樟樹市人民醫(yī)院 樟樹 331200)
腎外傷36例診斷與治療分析
林建文
(江西省樟樹市人民醫(yī)院 樟樹 331200)
腎外傷;診斷;治療;分析
近年來,隨著交通或工業(yè)事故增多,腎外傷有明顯增多趨勢。我院從2005年8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腎外傷患者36例,現將診斷治療情況作一總結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組36例,男29例,女7例,年齡4~76歲,平均年齡32.4歲;左腎25例,右腎11例;就診時間傷后0.5~24 h,平均8.5 h;輕中度腎損傷31例,重度腎損傷(全層裂傷、粉碎傷)5例。致傷原因為車禍、墜傷、跌打傷,全組均為閉合性損傷。合并傷4例,其中肝破裂1例,脾破裂2例,骨折1例。臨床表現為血尿、腰腹部脹痛、低血容量休克為主,并發(fā)腹腔實質臟器損傷者以失血性休克為主,并發(fā)骨折者具有相應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全組均有血尿,其中肉眼血尿31例,鏡下血尿5例,發(fā)生休克3例。
1.2 檢查和治療方法 本組B超檢查23例,發(fā)現腎周積液18例,其中腎實質碎裂傷3例,而經CT檢查16例均及時確診并分類。保守治療31例成功30例,繼發(fā)出血1例,行手術切除患腎;手術治療5例,全部行腎切除。對并發(fā)其他器官損傷的4例患者給予相應的治療,其中肝修補1例,脾切除2例,對1例骨折患者進行了相應治療。
1.3 結果 36例全部痊愈出院,23例隨訪3~4年,血壓、腎功能、尿常規(guī)均正常,15例B超檢查腎未見異常改變。
2.1 腎外傷的診斷 腎外傷是泌尿系統(tǒng)損傷中很常見的一種,僅次于尿道損傷而居第二[1]。目前國內腎外傷分為輕度傷(挫傷、小裂傷)、中度傷(裂傷)、重度傷(碎裂傷及腎蒂傷)三類。而美國創(chuàng)傷外科協會標準將腎外傷分5級:Ⅰ級,腎挫傷或包膜下血腫;Ⅱ級,腎周圍血腫局限在腹膜后或腎皮質裂傷小于1.0 cm,無尿外滲;Ⅲ級,腎皮質裂傷大于1.0 cm,無尿外滲;Ⅳ級,腎實質裂傷超過皮髓交界處,并進入集合系統(tǒng),腎段動靜脈損傷;Ⅴ級,腎碎裂傷,腎蒂撕裂,腎動脈血栓形成[2]。筆者認為,根據外傷病史,腎區(qū)疼痛、壓痛或腫塊,尿常規(guī)有無血尿及血尿程度,即可初步診斷腎外傷,B超、CT及腹腔穿刺對明確腎損傷的程度和分類有重要意義。其中B超可對腎損傷的形態(tài)改變和后腹膜有無積液作準確的診斷,而且快捷方便,可反復檢查,適合急診腎外傷的篩選。CT增強掃描對腎損傷程度的判斷準確,可確定血腫、外滲的范圍及腎組織損傷的程度,現已成為腎外傷診斷的最重要手段,資料報道CT對腎損傷定性診斷率達100%,優(yōu)于IVU和B超[3]。本組CT對腎外傷的檢出率為100%。所以B超、CT聯合檢查對腎損傷的診斷及進一步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2.2 腎外傷的治療 由于腎外傷的類型、程度不同,故治療方法也不相同,但總的治療原則是:首先保全患者的生命,其次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腎組織。目前認為對腎挫傷、輕微腎裂傷和腎包膜下中等患者宜采用非手術治療,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2周,積極給予抗休克、補液、止血鎮(zhèn)靜等對癥處理,留置導尿,應用廣譜抗生素,防治腎周感染,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因咳嗽、大便干燥等因素引起腹壓增加,而導致繼發(fā)性腎出血發(fā)生;每日定時測血壓、脈搏、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尿液顏色及量的變化,觀察腹部體征變化,多飲水。這樣,絕大多數患者能夠痊愈。在治療觀察中如出現:(1)持續(xù)大量血尿;(2)腰部血腫包塊增大伴有出血性休克,經輸血等治療措施不能糾正或血壓回升后短期又復出現休克;B超和CT檢查提示重度腎碎傷及腎蒂損傷;(3)腹穿抽出不凝固血液,疑伴有腹內臟器損傷者,應急診手術探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保留腎臟,但行腎部分切除或修補術風險大、手術時間長、合并癥多。我院收治的嚴重腎損傷大多有合并傷,失血性休克嚴重,急診手術以探腹、止血搶救生命為手術目的,故對嚴重腎外傷,我科均行腎臟切除手術。我們認為及時準確評估腎損傷及合并傷的程度,嚴格掌握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指征是處理腎損傷的關鍵。治療應先搶救生命,手術應最大限度地保留腎組織。
[1]包爾敦,凌桂明,謝桐.閉合性腎外傷48例臨床治療分析[J].上海醫(yī)學,1996,19(7):420
[2]坦納格胡(Tanagho EA).史密斯普通泌尿外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334-337
[3]楊紅亙,劉鑒光,曾憲儉,等.171例腎損傷診斷治療體會[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6,17(6):353-355
R 641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2.01.044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