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慧
(河北大學(xué)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071002)
所謂儲君,即“帝王的親屬中已經(jīng)確定繼承皇位等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的人”[1](P205)。夏、商時期曾實行過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制度,可能還未確立完善的儲君制度。到了西周時期,隨著宗法制度的建立,“立嫡以長”的嫡長子繼承制正式確立,于是開啟了以立嫡長子為主的儲君制度。經(jīng)過秦、漢的發(fā)展,特別是漢高祖劉邦在建國之初就立呂后所生的長子劉盈為太子作為儲君,“立嫡以長”的觀念從此真正樹立起來,在以后兩千多年的專制社會中占據(jù)了主導(dǎo)地位。三國兩晉時期,戰(zhàn)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國君的立儲活動并沒有很好地執(zhí)行立嫡子的觀念。到了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開始也是立獨孤皇后所生長子楊勇為儲君。唐朝建立之后,除了武后時期和后期宦官擁立儲君的特殊情況外,大部分時間里都是選立嫡長子為儲君。唐朝于907年滅亡,也就是在同一年契丹貴族耶律阿保機(jī)在中國北方地區(qū)建立了遼朝,“與五代及北宋王朝并立,形成了中國歷史上又一次南北朝”[2](P2),為促進(jìn)中國北方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jì)發(fā)展和民族文化融合做出了貢獻(xiàn)。
由于遼朝建國前的社會組織是以部落聯(lián)盟形式存在,因此在阿保機(jī)建國之后,部落聯(lián)盟時代的許多習(xí)俗舊制依然影響著遼代的社會生活,世選制即是一例。由于世選制的影響,導(dǎo)致遼代的儲君和中原王朝的儲君有很大不同,具有鮮明的特點。陳述先生和姚從吾先生都曾對契丹的世選制進(jìn)行過研究,但對 遼代 儲 君 的 論 述 并 不 多[3](P246-252、P411-466)。 蔡 美彪先生就遼朝天下兵馬大元帥與皇位繼承的關(guān)系進(jìn)行了論述[4],為進(jìn)一步研究遼代的儲君奠定了基礎(chǔ),但因側(cè)重點不同也沒有對遼代儲君進(jìn)行全面論述。因此,對遼代的儲君還有進(jìn)一步研究的余地,下面試就這一問題進(jìn)行考證和分析。
由于遼代的史料匱乏,又互相矛盾,因此關(guān)于有遼一代儲君的情況,需要從現(xiàn)有的資料中進(jìn)行鉤稽和考證。下面按照太祖至天祚帝9位皇帝的順序,就遼代各朝的儲君情況進(jìn)行分析。
(一)太祖朝
太祖耶律阿保機(jī)和皇后述律平育有3子,分別是倍、堯骨(即德光)和李胡。在神冊元年(916年)三月丙辰,阿保機(jī)“立子倍為皇太子”[5](P10-11),這是按照中原王朝的傳統(tǒng)立嫡長子倍為儲君,正式確立了其皇位繼承人的地位??墒窃谔熨澰辏?22年)十一月壬寅,阿保機(jī)卻又“命皇子堯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5](P18),因為根據(jù)蔡美彪先生的研究,在唐代后期“天下兵馬大元帥”亦是儲君的封號[4],所以阿保機(jī)是在已冊封了長子倍為皇太子后,又冊封次子堯骨(德光)為儲君,這一點在《契丹國志》中也有體現(xiàn),德光被稱為“元帥太子”①。幼子李胡《遼史》中沒有太祖在世時被封為儲君的記載,但《契丹國志》中卻載:“自在太子名阮,太祖第三子,母曰述律氏。少豪俠,有智略,善彈工射,太祖奇之,曰:‘吾家鐵兒也?!鞑澈r,山坂高峻,士馬憚勞苦,太子徑于東谷緣崖而進(jìn),屢戰(zhàn)有功。后渤海平,封為自在太子”[6](P152)。李胡竟然也有儲君“太子”的封號。
可見阿保機(jī)的3個兒子均有太子的封號,這其中一種可能是由于在契丹建國初期,對中原王朝的儲君制度還不甚了解,可以說只知其名而不通其意,把中原王朝的儲君封號拿來生搬硬套,才造成了在遼初“皇子均稱太子”[7](P675)之現(xiàn)象。因此,“元帥太子”和“自在太子”之稱號應(yīng)不是儲君之封號,堯骨(德光)之所以在太祖朝為儲君,應(yīng)是在天贊二年(923年)被冊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緣故,而“元帥太子”之稱號即源于此。李胡之“自在太子”封號當(dāng)是時人對其的一種俗稱,并非正式的儲君封號,不具有皇儲的身份與含義。因此,太祖朝的儲君有兩人,即長子倍與次子堯骨(德光)。另一種可能是由于遼初皇位繼承實行世選制,由貴族大會進(jìn)行推選[8],沒有似中原王朝因?qū)嵭惺酪u制而嚴(yán)格確立的儲君,所以太祖的3個兒子均是參加世選的候選人,從這個意義上說當(dāng)然均備為儲君。
(二)太宗朝
在太宗一朝,明確被立為儲君的只有1人,即李胡。太宗德光在天顯五年(930年)三月“乙亥,冊皇弟李胡為壽昌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5](P31),正式確立其皇位繼承人的身份,表示太宗要將帝位傳給李胡。當(dāng)時,太宗的長子壽安王述律還沒有出生,即便在出生之后也只是在會同二年(938年)三月“丁巳,封皇子述律為壽安王”[5](P45),也只是普通的晉封王爵而已,不是封以儲君的稱號。因此,在太宗朝擁有儲君稱號的僅李胡一人。李胡雖被封為儲君,但也沒能即位。太宗南征石晉,死于北返途中,軍中諸將擁立東丹王耶律倍之子兀欲為皇帝,是為世宗。經(jīng)過“橫渡之約”,李胡爭位失敗,世宗的統(tǒng)治地位確立,后有人告發(fā)“李胡與太后謀廢立者”[5](P1213),于 是 世 宗 “徙 李 胡 祖 州,禁 其 出入”[5](P1213)。到穆宗時,由于其子喜隱謀反,“辭逮李胡,囚之,死獄中,年五十,葬玉峰山西谷”[5](P1213)。
(三)景宗朝
在景宗朝,擁有儲君封號的有2人,為吼(阿不)②和罨撒葛。但此二人的儲君封號都是死后追封,一追封為皇太子,一追封為皇太叔。因為后來即位的圣宗并沒有儲君的封號,故景宗一朝沒有真正的冊封儲君,這是值得探討的現(xiàn)象。
吼(阿不)是世宗之子,排行“第一”,為景宗耶律賢的兄長,“當(dāng)是世宗嫡長子也”[5](P985)。由于吼“早薨”,因此生前未被冊立儲君,只是在保寧三年(971年)辛卯,景宗“祭皇兄吼墓,追冊為皇太子,謚莊圣”[5](P91)。由于景宗是世宗次子,在其即位后,冊封早逝的兄長為儲君,以示尊重和紀(jì)念。
罨撒葛是太宗德光的次子,穆宗述律的同母兄弟。其在太宗會同二年(938年)三月被封為太平王[5](P45-46)。世宗在火神淀遇弒后,壽安王述律平亂即位,是為穆宗。由于罨撒葛是穆宗的同母兄弟,又在“察割之亂”中與敵烈一起平亂立下大功,因此“穆宗委以國政”[5](P979)。之后,穆宗醉酒被近侍庖人所殺,景宗即位。罨撒葛由于畏懼害怕,遂“亡入沙沱”,景宗將其召還,并“釋其罪”。景宗隨后在“(保寧元年)夏四月戊申朔,進(jìn)封太平王罨撒葛為齊王”[5](P90),罨撒葛于保寧四年(972年)去世,在其去世后景宗于當(dāng)年的“三月庚申朔,追冊為皇太叔”[5](P92)。
(四)圣宗朝
在圣宗朝,冊封為儲君的有2人,即隆慶和宗真。前者為圣宗之弟、承天太后次子,后者為圣宗長子。圣宗即位,隆慶在統(tǒng)和十六年(998年)十二月丙戌朔“進(jìn)封皇弟恒王隆慶為梁國王、南京留守”[5](P154)?!伴_泰初,加守太師,兼政事令,尋拜大元帥,賜金券”[5](P987)。此為《皇子表》中的簡略 記載,而在《圣宗紀(jì)》中并沒有記載隆慶受封“天下兵馬大元帥”之事,但根據(jù)《秦晉國妃墓志》中記載隆慶為“故資忠弘孝神謀霸略興國功臣、兵馬大元帥、燕京留守、授尚書令兼政事令、秦晉國王、贈孝貞皇太弟”[9](P340-341),可以肯定隆慶在生前的確擁有“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儲君稱號。聯(lián)系到此時齊天皇后所生兩子皆早夭,圣宗還沒有子嗣,因此封授隆慶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似乎是圣宗有意傳帝位于隆慶。但到了開泰五年(1016年)二月“戊戌,皇子宗真生”[5](P178),九月隆慶來朝,和圣宗一起獵于松山,在十二月返回燕京,行至北安州境內(nèi)“浴溫泉,疾薨”[5](P986),圣宗為其輟朝七日,于次年“三月乙巳,如顯 州,葬 秦 晉 國 王 隆 慶 ”[5](P179),并 追 冊 為 皇太弟。
圣宗宮人耨斤在開泰五年(1016年)生下皇子宗真后,由齊天皇后取而養(yǎng)之,在開泰七年“五月丙寅,皇子 宗 真 封 梁 王 ”[5](P184),又 在 太 平 元 年 (1021年)被冊立為皇太子。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圣宗崩于大福河行宮,年僅16歲的皇太子宗真繼承帝位,為興宗。他是有遼一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以皇太子身份繼承皇位的儲君。
(五)興宗朝
在興宗朝,有2人被立為儲君,即重元和洪基,其中重元被封為“皇太弟”,洪基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重元為興宗之弟,欽哀皇后次子。興宗即位后,侍齊天皇后謹(jǐn),生母欽哀皇后很不高興。在重熙“三年,后陰召諸弟議,欲立少子重元,重元以所謀白帝”[5](P1203),興宗隨后采取果斷措施,將太后遷至慶州幽禁起來,之后把太后黨羽一網(wǎng)打盡。興宗非常感激重元的“告密”之恩,于是將其冊封為“皇太弟”,并在一次酒宴上,許諾待“千秋萬歲”之后將皇位傳給重元。由此觀之,興宗當(dāng)時可能確實有意將帝位傳與重元。
但興宗的長子洪基在重熙元年(1032年)出生,六年封為梁王[5](P219),十一年又進(jìn)封為燕國王,十二年“燕國王洪基加尚書令,知北南院樞密使事,進(jìn)封燕趙國王”[5](P229),最后在二十一年,終于“以燕趙國王洪基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賜詔諭之”[5](P244)。興宗又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封號確立了皇子洪基的儲君身份。三年之后的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八月丁亥,興宗去世,“遺詔燕趙國王洪基嗣位”[5](P248),是為道宗。興宗臨終最后放棄了皇太弟,選擇了天下兵馬大元帥,將帝位傳給了兒子洪基。
(六)道宗朝
在道宗朝,儲君有3人,分別為重元、濬和延禧。其中,重元擁有“皇太叔”和“天下兵馬大元帥”的雙重身份,濬被冊封為“皇太子”,延禧被封為“皇太孫”和“天下兵馬大元帥”。
重元在興宗去世后,沒能以“皇太弟”的身份繼承皇位,其侄洪基即位之后,“以皇太弟重元為皇太叔,免漢拜,不名”[5](P252),又在清寧二年(1056年)十一月“乙巳,以皇太叔重元為天下兵馬大元帥”[5](P254)。重元以“皇太叔”的身份又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表面上尊崇之極,實為道宗為穩(wěn)定政局和安撫重元的需要,并沒有將皇位傳于重元的打算。故清寧九年(1063年),重元與其子涅魯古糾集400多人謀反,事敗,涅魯古于亂軍之中被殺,重元逃入大漠,自殺身亡。
道宗長子濬在清寧四年(1058年)出生,九年封梁王,在咸雍元年(1065年),冊封為皇太子[5](P264),確立了其儲君身份。10年之后,太子濬參預(yù)國政不久,其母宣懿皇后被權(quán)臣耶律乙辛等誣告與伶人趙惟一私通賜死。2年之后,太子濬被誣謀廢立,囚于上京,被耶律乙辛派人殺害。
延禧為濬之子,道宗之孫。根據(jù)《遼史》記載,太子濬被害之后,道宗終于醒悟,認(rèn)識到耶律乙辛等人的奸詐,遂將延禧接回,封其為梁王、燕國王,在大安七年(1091年)冬十月辛巳,“命燕國王延禧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總北南院樞密使事”[5](P300),壽昌七年(1101年)道宗去世,“遺詔燕國王延禧嗣位”[5](P314)。在《遼史》中并沒有耶律延禧被封為“皇太孫”之事,但在《契丹國志》中則記耶律延禧“初封齊王,后為皇太孫”[6](P99)。這說明道宗不但冊封延禧為“皇太孫”,還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以鞏固其儲君的地位。
(七)天祚朝
在天祚一朝,有儲君名號的只有1人,即和魯斡。和魯斡為道宗的同母兄弟。天祚帝在乾統(tǒng)初年,封和魯斡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其子淳為鄭王,之后又封其為皇太叔祖③。乾統(tǒng)六年(1106年),又“以和魯斡為義和仁壽皇太叔祖”[5](P323),先冊封和魯斡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后封其為皇太叔祖,又加義和仁壽之號,可以說是尊崇之極,前所未有。這應(yīng)是天祚帝為爭取和魯斡父子的支持,以維持其即位初期政權(quán)穩(wěn)定而采取的措施。和魯斡在乾統(tǒng)十年(1110年)病死,沒有參與皇位的爭奪。
通過上述對有遼一代各朝儲君的鉤稽和考證,可以對遼朝的儲君進(jìn)行總體性研究,總結(jié)出其有別于中原王朝儲君的特點。
(一)遼朝儲君的封號種類
遼朝的儲君由于其特殊的情況與原因,其封號有皇太子、天下兵馬大元帥、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叔祖、皇太孫6種,具體情況如下:
1.皇太子:倍、吼(阿不)、宗真、濬4人。
2.天下兵馬大元帥:德光、李胡、隆慶、重元、洪基、延禧、和魯斡7人。
3.皇太弟:李胡、隆慶、重元3人。
4.皇太叔:罨撒葛、重元2人。
5.皇太叔祖:和魯斡。
6.皇太孫:延禧。
其中,以皇太子身份即位的有宗真1人,以天下兵馬大元帥身份即位的有德光、洪基、延禧3人,以皇太孫身份即位的有延禧1人,具有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叔祖身份的儲君無一人即位,追封的有吼(阿不)、罨撒葛、隆慶3人。
(二)遼代儲君的特點
遼代的儲君由于受到契丹族固有世選制[3](P411-466)的影響,與中原漢族王朝的儲君相比,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
第一,封號的種類比較多。在中原王朝,儲君為國之根本,只要擁有儲君的封號,或被冊立為儲君,就意味著是未來的皇帝,而且一朝只冊立一個儲君,只有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才廢掉另立,一般不會輕言廢立。所以當(dāng)朝皇帝按照世襲制的要求,是把嫡長子冊封為皇太子,無嫡長子,立嫡長孫,無嫡長孫則行兄終弟及。由于遼朝是游牧的契丹人貴族聯(lián)合漢人建立的政權(quán),實行“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5](P685)的“因俗而治”統(tǒng)治政策,所以原來固有的草原部族制和中原漢制并行不輟。建國前遙輦氏部落聯(lián)盟時期實行的世選制作為契丹固有制度在遼朝仍然實行,表現(xiàn)在皇位繼承上就是皇帝繼承是由貴族大會從擁有世選資格的候選人中進(jìn)行推選[8]。所以作為中原王朝有且只有一個的儲君封號,在遼朝就可以封授很多,從表面上看很不合乎中原王朝的宗法制理念,實際上正是皇位世選制的體現(xiàn)。可以說遼朝封授皇太子、皇太弟、皇太叔、天下兵馬大元帥等諸多表示儲君的封號是受中原漢制的影響所致。
第二,擁有皇太子、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封號者,為競爭皇位之真正有力者。在整個遼朝,被冊為皇太子的有4人,其中只有宗真1人成功繼承皇位,倍在與皇弟德光的皇位競爭中落敗,沒能繼承皇位,但卻是德光最有威脅、最有實力的競爭者;吼由于早逝而追封,沒能參與皇位的爭奪,可算是例外之情況;濬由于受到權(quán)臣乙辛的陷害,而沒能繼位,如果他沒有被乙辛黨陷害,必定是道宗朝繼承皇位的第一人選。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共7人,其中德光、洪基、延禧3人做了皇帝,在其余4人中,如果不是世宗兀欲被軍中眾將擁立,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李胡理所應(yīng)當(dāng)成為繼德光之后大遼第三位皇帝;隆慶在圣宗時位高權(quán)重,手握幽云地區(qū)兵權(quán),對圣宗的皇權(quán)都構(gòu)成了一定的威脅,如果不是早逝,很可能會對興宗即位造成威脅;在興宗朝,法天皇后就曾有廢興宗而立重元之舉動,不過事敗,在道宗即位之后,重元又發(fā)動叛亂以謀取皇位;和魯斡雖沒有參與皇位的爭奪,但被授予“天下兵馬大元帥”之稱號,顯然是天祚帝承認(rèn)了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與榮耀,后來其子淳建立北遼,在一定程度上憑借的應(yīng)是其父所擁有的兵馬大元帥之儲君身份。由此可見,擁有皇太子和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封號者為皇位之有力競爭者。
第三,擁有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叔祖等封號的儲君,在遼朝更多是表示地位的尊崇和優(yōu)越,故凡參與皇位爭奪者,均以失敗身死而告終。在遼朝擁有此類封號的儲君有李胡、罨撒葛、隆慶、重元和和魯斡5人。其中,罨撒葛系死后追封,明顯是表示尊崇。李胡是太宗朝的皇太弟,地位已尊崇之極,又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則可能是太宗受母后應(yīng)天太后影響所致,故太宗病死軍中后,應(yīng)天太后與李胡聯(lián)手向世宗發(fā)難,失敗后被囚禁。重元在興宗朝被封為皇太弟,但天下兵馬大元帥卻被興宗封給了自己的兒子洪基,且臨終還選擇了洪基繼位,所以重元的皇太弟身份還是表示地位尊崇和優(yōu)越的成分居多。至道宗朝重元又被冊封為皇太叔,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給予了更多特權(quán),也明顯是為了安撫重元,但重元最終還是因爭奪皇位失敗而自盡。而天祚朝的和魯斡被冊封為皇太叔祖,還加封為兵馬大元帥,也可以明顯看出是天祚帝以尊顯的封號來爭取和魯斡父子的支持,系穩(wěn)固其即位初期政權(quán)的需要。
第四,有遼一代的儲君全部出自正后所生的嫡子中,以長子和次子為主。耶律倍、耶律德光和李胡三人為同母兄弟,其母為淳欽皇后;罨撒葛與穆宗是同母兄弟,其母為靖安皇后;吼(阿不)為景宗之兄長,母為懷節(jié)皇后;隆慶和圣宗是同母兄弟,都是睿智皇后蕭綽之子;重元和興宗宗真是同母兄弟,都是欽哀皇后之子;和魯斡和道宗洪基也是同母兄弟,都是仁懿皇后之子。濬為道宗嫡長子,母為宣懿皇后,延禧為濬之唯一子,為道宗嫡長孫。因此,遼朝擁有儲君封號的人全部是皇帝正后所生的嫡子,其中除了李胡和延禧之外,其他儲君都是嫡出的長子或次子。
綜上所述,在中原王朝,儲君為國之根本,儲君之冊立是直接與皇位繼承相聯(lián)系的,故按照宗法制而確立了嫡長子世襲制,基本上保證了皇位交接時的政局穩(wěn)定。但由于遼朝在皇位繼承上,受到屬于草原固有制度的世選制影響很大,導(dǎo)致所封授的儲君封號與中原王朝相比,種類多,人數(shù)多,盡管均為皇帝正后所生的嫡子,即為當(dāng)朝皇帝的兄弟子侄,但因與皇位繼承直接聯(lián)系,故“宗王反側(cè),無代無之,遼之內(nèi)亂,與國始終”[5](P1214),使確立儲君和皇位繼承成為整個遼朝政治斗爭的焦點。
在圣宗之前,儲君的冊立主要受契丹世選制的影響,儲君能否最后登上皇帝寶座,都要經(jīng)過貴族大會的推選,太宗之立如此,世宗、穆宗以及景宗之立莫不如此。圣宗之后,受中原漢化影響加深,“立嫡以長”的觀念逐漸取代世選制的傳統(tǒng)而居于主導(dǎo)地位,因此遼朝中后期的皇帝全部來自具有嫡長子(孫)身份的儲君。但世選制的影響并未完全消失,依然有隆慶、重元、和魯斡等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叔祖之冊封,只是在皇位競爭中這類儲君已居于弱勢地位。由此觀之,在遼朝前期世選制主導(dǎo)著儲君的冊立,中后期轉(zhuǎn)變?yōu)榱⒌找蚤L的世襲制主導(dǎo),但前期世襲制并非沒有影響,后期世選制的影響也沒有完全消失。因此,遼朝的儲君之冊立實為世選制與世襲制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更是契丹文化與漢文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結(jié)果。
注 釋:
① 《契丹國志》記載:“(德光)平奚、渤海二國,太祖愛之,立為元帥太子?!碧姹?,述律后愛中子德光,欲立之,至西樓,命與突欲俱乘馬立帳前,謂諸將曰:“二子吾皆愛之,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zhí)其轡?!敝T將知其意,爭歡躍曰:“愿事元帥太子?!?/p>
② 在《遼史》卷8《景宗上》中稱其為“吼”,而在《皇子表》中稱其為“吼阿不”,本紀(jì)中的“吼”應(yīng)為皇子表中“吼阿不”的簡稱。
③ 在《遼史》卷27《天祚皇帝一》中,乾統(tǒng)三年(1103年)“十一月丙申,文武百官加上尊號曰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大赦,以宋魏國王和魯斡為皇太叔”,和魯斡被封為皇太叔,之后在《遼史》中有關(guān)他的記載中均稱其為皇太叔。事實上和魯斡是遼道宗的弟弟,與天祚帝是祖孫輩,《遼史》中天祚帝封其為皇太叔不合情理,但中華書局版的“??庇洝敝薪忉屨f“皇太叔系封號”。而出土的《義和仁壽皇太叔祖哀冊》和《義和仁壽皇太叔祖妃蕭氏墓志》中均作“皇太叔祖”,故《遼史》中的“皇太叔”系脫漏了這一“祖”字,當(dāng)作“皇太叔祖”。
[1]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2] 陳述.遼金兩朝在祖國歷史上的地位[A].陳述.遼金史論集(第一輯)[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陳述.契丹世選考[A].楊家駱.遼史匯編(八)[C].臺北:鼎文書局,1973;姚從吾.說遼朝契丹人的世選制度[A].楊家駱.遼史匯編(九)[C].臺北:鼎文書局,1973.
[4] 蔡美彪.論遼朝的天下兵馬大元帥與皇位繼承[J].中國民族史研究,1992,(4):23-39.
[5] 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6] 葉隆禮.契丹國志[M].賈敬顏,林榮貴,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 趙翼.廿二史札記[M].王樹民,校正.北京:中華書局,2001.
[8] 李桂芝.契丹貴族大會鉤沉[J].歷史研究,1999,(6):66-88.
[9] 向南.遼代石刻文編[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