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老子對道德形式主義的批判及其道德真精神*

2012-08-15 00:54:40艾素平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2年7期
關鍵詞:賢人仁義道德經(jīng)

艾素平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47)

論老子對道德形式主義的批判及其道德真精神*

艾素平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47)

傳統(tǒng)的中國是一個德行至上的國家,道德的至善既是人生的目的,又是一個人獲取功利名聲,建功立業(yè),大有為天下的必由之路,對道德的重視也導致了道德形式主義泛濫,道德形式主義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痼疾,《道德經(jīng)》里所含的重實質(zhì),輕形式的道德真精神對克服自古及今的道德形式主義有很強的啟示意義。

老子;道德形式主義;批判;道德真精神

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疇,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的重德思想與儒家道德至上思想不同,其對德的重視以遵道為前提,道德是道的體用和發(fā)揮,離開道而過分尊崇德,會產(chǎn)生道德形式主義,最后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既背離“道”,又離真正的道德之實質(zhì)精神越來越遠。因此,本著對真正道德的精神和良善結果的追求,面對所處時代偽善流行,詐偽蜂起的局面,老子對道德形式主義的流弊進行了發(fā)人深思的批判,并意圖通過對道德作用的辯證性認識、對當時備受推崇的仁義,圣人、賢人的批判,揭示道德形式主義產(chǎn)生的原因,以破除道德偽善對國家社會的危害,通過“絕巧棄義”的手段,天人合一,無為而治的方法,達到張道德真精神的目的,從而使天下國家走上大治的狀態(tài)。

一、老子對道德的辯證認識

面對所處時代國家紛爭不斷,社會許多人紛紛以尊崇自己認定的道德,而欲達到取天下的目的,造成社會的變亂。老子便嘆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先后之相隨。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經(jīng)》第2章)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非常深刻,他認為善與惡、美與丑和有無、長短、高下、難易一樣,都是相對而言,看站在什么立場,本著什么樣的出發(fā)點。出發(fā)點不一樣,站的位置不一樣,得出的善惡、美丑的結論會截然不同。同時暗指當時仁人所推崇的道德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判斷,并沒有客觀正確的道德標準,亂了社會,苦了人民,背離了真正的道德。

老子追求的是自然大道,在道德標準上的表現(xiàn)強調(diào)要符合自然規(guī)律和道德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天地間因果循環(huán)之大原則,道德是一種自然出自內(nèi)心的向善、為善的大道,不應該執(zhí)著于道德的名相,走道德形式主義的道路。因此,老子認為,人們一旦有了善惡的觀念和標準,因為社會對于善的過分提倡,道德之善會得到人們的認同和尊重,從而為人們帶來名聲功利,人們會因為功利的目的而讓自己的行為符合道德的形式,這樣一來,道德便成為為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必然會導致社會偽詐蜂起,道德形式主義泛濫,社會的運行離“道”,即真正的道德境界、道德社會太遠,走向了真道德的反面,陷入假、丑、惡的地獄。

二、老子對圣人、賢人的批判

在對道德的作用辯證認識的基礎之上,老子所推崇的圣人與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差別很大,老子心中的圣人,是洞悉自然奧妙,既能用自然之道治理天下國家,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天下大治的目的,又對天下國家沒有絲毫占有欲的人。對于儒家所推崇的圣人,社會所標榜的賢人,他認為是社會動亂,天下不能大治的根源。他的思想得到后來的莊子“圣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胠篋》)論斷的贊同。對當時社會推崇賢人的政治風氣,他反其道而行之,認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為。為無為,則無不治?!?《道德經(jīng)》第5章)即只有不推崇賢人,才能使別有用心的人,打著賢人幌子的人,沒有可乘之機,天下之人才會不互相爭奪,國家社會才會走上大治的正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普遍的社會政治思想,是崇尚、推舉賢人,即有才干、有道德操守的人來治理國家,出現(xiàn)諸侯紛紛爭霸的局面。老子認為,因為賢者會得到重用,有高爵位,厚俸祿的回報,“尚賢”的結果會導致追逐名利權勢之人對道德的利用,偽裝言行的興起,這才是一個國家、社會、時代最大的動亂根源,人為地推崇賢人的結果,便是當政之人并非有真道德、真智慧的真君子,而是追逐權勢,以“賢人”為名的偽君子,所謂“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老子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進行了批判,并且從人性出發(fā),開出了解決道德偽善,達到天下大治的藥方,是“不現(xiàn)可欲”“使民無知無欲”,即不挑起人們的欲望,抑制人們的爭利好利之心,這不是老子的消極愚民,恰恰體現(xiàn)了老子對人性、生命本身,社會因果循環(huán)規(guī)律的深刻見解,欲望權勢,是人性中占有欲和支配欲的擴展,人受欲望的支配,然而,欲望無窮,貪婪縱欲的結果既傷害自身,又危害國家社會,帶來無盡的災難,所謂“世上無如人欲險”。因此,真正的道德便是要對欲望、名利權勢的本質(zhì)和后果有所認識,不被其外在的榮光所迷惑,了解生命的本真意義,管理好自己的好利之心和欲望,安于生命的淳樸簡單,自然素靜,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貪念,而呈現(xiàn)自然有德的社會。

他提出了真正的圣人的標準——得道之人,尊道而貴德,絕對無私:“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于中?!?《道德經(jīng)》第7章)在這里,老子提出真正的圣人是應該效法自然大道,拋棄從主觀出發(fā)的自以為是的仁愛,象天地一樣的無所偏私,平等對待所有的人。

他提出真正的圣人的目的無私性:“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笔ト瞬环e,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jīng)》第81章)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guī)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圣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老子用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說明利他和利已是統(tǒng)一的,利他往往能轉(zhuǎn)化為利已。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觀點,說明真正的有道德的圣人是把天下國家、民眾的利益放在前面,自覺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不以自己的利欲為優(yōu)先考慮,體現(xiàn)出道德動機、道德行為、道德結果的統(tǒng)一,利天下的純正性,而非假圣人、偽君子的以道德之名,追權勢利益之實,居道德之功,取私利之果。

三、老子對仁義的批判

從批判當時社會推崇的道德楷模出發(fā),老子轉(zhuǎn)向了對當時崇尚的主要道德信條——仁義的批判。認為當時儒家所推行的仁義觀念是社會不平等的表現(xiàn),違反了道之無私的宗旨。他提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道德經(jīng)》第18章)淋漓盡致地揭露了病態(tài)社會的種種社會現(xiàn)象和丑惡本質(zhì),指出所謂的“美德”,如仁義、孝慈、忠誠之類都是社會混亂、人心不古、世風澆薄的產(chǎn)物,都是違反自然本性的虛偽現(xiàn)象,都是危害人性本色的邪惡舉動。的確,當一個社會越是推崇某一種美德,宣揚某一種品性,恰好證明了這個社會正最缺乏這種美德。而對“美德”的過分頌揚和追求,往往會造就虛偽浮夸、沽名釣譽、言行不一的惡類風氣,以仁義為宣傳口號,越是特別強調(diào)仁義,越是爾虞我詐,毛病百出。老子并不反對仁義道德,只是幫我們認識這些東西產(chǎn)生的根源,預防出其中的副作用。老子開出的杜絕道德偽善、利益爭奪的藥方便是:“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道德經(jīng)》第19章)認為圣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tài)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欲雜念,拋棄圣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于憂患。

針對當時社會人們私欲太強,機心太重,風俗不淳,太講究虛偽道德,太重視無謂虛名,老子提出了“絕仁棄義”,即不以圣人為標榜,不以道德為口號,只要老老實實、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便是真道德。要廢除假仁假義,避免行形式口頭之道德,干強盜奸邪之勾當,道德成為邪惡的工具,方能回復良好的社會風氣,張真正無私的道德真精神,達到天下大治的理想境界。

四、道德真精神在于遵循規(guī)律,注重實踐

正因為老子深刻地洞悉的道德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和社會運行的本質(zhì),他批判道德形式主義、道德偽善流弊的目的并不是否定道德的作用,而是通過“尊道而貴德”,而張真正的道德真精神,達到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的境界。他認為真正得道、有德之人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對萬事萬物不要妄加干涉,要掌握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妄為、不亂為,不執(zhí)著、不落偏、不自私、不占有,不借道德之名行自己私利之實,以順其自然的原則和態(tài)度,按照規(guī)律去作為,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道德教育方面,老子深刻地認識到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提倡推行不言的教化,認為身教重于言教,道德行為、道德榜樣的作用比道德說教大得多,反對不能應用于實際的過高的道德論調(diào),認為過多的道德說教會造成社會偽善泛濫,因而追求一種理所應為,“潤物細無聲”的道德實踐主義原則,一切作為既出自內(nèi)心,又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不著任何人為的痕跡。

對于有著深厚道德傳統(tǒng)的中國,道德在國家社會和個人人生中永遠都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物欲橫流與道德偽善都同樣嚴重,道德教化日益乏力的今天,重溫老子的道德思想,探詢道德運行、道德教育的科學規(guī)律,回到道德的實質(zhì)、道德的真精神,無論對個人品德之修養(yǎng),還是對當代中國的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1]黃樸民.道德經(jīng)注解[M].長沙:岳麓書社出版社,2005.

[2]南懷謹.老子他說[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3]章海山,張建如.倫理學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B222.2

A

1006-5342(2012)07-0018-02

2012-04-23

猜你喜歡
賢人仁義道德經(jīng)
行仁義與由仁義行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三軸攪拌樁在仁義排澇站基礎處理中的應用
《道德經(jīng)》的“中和”思想探究
賢人喝賢酒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20
中學生天地(C版)(2017年11期)2017-12-26 06:18:24
仁義不過是“客?!??
《道德經(jīng)》“雞犬之聲相聞”與《桃花源記》“雞犬相聞”
語文知識(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4
《易說道德經(jīng)》
紫云| 莱阳市| 韩城市| 景泰县| 大渡口区| 宜川县| 柳州市| 陵水| 沾化县| 哈密市| 五华县| 岗巴县| 皮山县| 军事| 冀州市| 安溪县| 偏关县| 珲春市| 兴国县| 都昌县| 慈溪市| 达拉特旗| 房山区| 苗栗县| 涪陵区| 新田县| 沁水县| 汉中市| 仪征市| 抚顺市| 图木舒克市| 贵德县| 德兴市| 客服| 兖州市| 临西县| 望江县| 岳阳市| 利辛县| 临江市|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