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的特點、影響和局限

2012-08-15 00:45:02
關鍵詞:后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譯者

向 鵬

(東華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西撫州344000)

后現(xiàn)代主義是20世紀50年代在西方社會出現(xiàn)的范圍廣泛的文化潮流,涉及哲學、社會學、文學藝術、語言學、建筑學、影視等諸多領域。其本質(zhì)是一場以批判和消解為特點的文化運動和社會運動。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將??碌臋嗔υ捳Z理論引入翻譯研究,從而對翻譯研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驴磥?,權力是一種控制力和支配力,它是一種網(wǎng)絡關系,彌漫于人類存在的全部領域。它包括有形的,如政治機構、法律條文;無形的,如意識形態(tài)、道德倫理、文化傳統(tǒng)和習俗;還包括思想、宗教等的影響[1]。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探討了權力話語與翻譯的關系。如尼蘭賈納(Niranjana)[2]等后殖民翻譯學者討論了翻譯在殖民過程中的作用;西蒙(Sherry Simon)[3]等女性主義翻譯學者揭示翻譯中的性別歧視;安德烈·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4]探討了意識形態(tài)、詩學、贊助人對翻譯的操控。在國內(nèi),羅選民[5]、王東風[6]等探討了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的操控;費小平[7]、侯晶晶[8]等論述了翻譯中的政治問題;還有其他一些學者探討了從女性主義、解構主義等視角討論翻譯中的權力話語問題。學者們的研究將翻譯研究提升到了文化、歷史、哲學等廣闊而深遠的社會領域,造就了現(xiàn)代翻譯研究的繁榮局面。但縱觀國內(nèi)外的研究,很少有研究者系統(tǒng)地總結(jié)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中的權力話語凸顯問題,學者們大多強調(diào)權力話語對翻譯的操控,忽視了其理論背后存在的缺陷。因此,本文在總結(jié)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的權力話語凸顯的同時,系統(tǒng)地分析了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的貢獻與缺陷,讓人們對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一、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中的權力話語凸顯

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具體而言包含解構主義翻譯理論、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以及女權主義翻譯理論等。較之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將翻譯研究的焦點由語言層面轉(zhuǎn)移到文化層面,揭示了翻譯活動與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社會權利話語因素之間復雜的互動關系,凸顯翻譯的社會功效。

(一)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為譯文和譯者爭取平等的權力話語

在傳統(tǒng)的譯論中,原文和作者占據(jù)主導地位,譯文和譯者被認為是派生的、從屬的。譯文被認為是原文依葫蘆畫瓢般的復制品,譯者被認為是作者的仆人。發(fā)軔于以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為代表的解構主義思想對這種傳統(tǒng)的二元對立的觀點進行了無情的批判與解構。德里達通過一個文字游戲——自創(chuàng)“延異”(différance),消解了意義的確定性。通過延異理論,德里達得出了作品終極不變的意義不存在的結(jié)論。因此,德里達否認原文與譯文的區(qū)分,認為原文與譯文的關系是平等互補、“共生”的關系,是一種延續(xù)和創(chuàng)生的關系。他認為翻譯是不斷修改或推遲原文的過程,以置換原文,是一種語言對另一種語言、一種文本對另一種文本“有調(diào)節(jié)的轉(zhuǎn)換”。由于原文意義不可能確定,因而譯者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來尋找原文意義,發(fā)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通過修改和轉(zhuǎn)換,使原文成長、成熟,最終得到“再生”[9]。

如果說德里達的文字游戲在為譯文和譯者爭取平等權力話語時還顯得比較委婉、隱晦的話,那么另一位解構主義者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就直接得多,他直接宣布“作者已死”。他認為文本一旦完成,語言符號即開始起作用。讀者通過對語言符號的解讀,解釋文本的意義。因此,文本能否存在下去取決于讀者[10]。顯然,羅蘭·巴特是通過宣布作者的死亡來為譯文和譯者爭取應得的權力。

雖然德里達和羅蘭·巴特或多或少地涉及翻譯,但他們的理論對翻譯而言更多的是哲學意義上的啟迪。而另外兩位解構主義者——羅賓遜(Douglas Robinson)和韋努蒂(Lawrence Venuti)則是國際知名的翻譯理論家,他們對提高譯文和譯者地位的呼吁則顯得更為直接。

羅賓遜在其第一部翻譯研究專著的標題中就直接宣布“譯者登場”(the translator's turn)了,譯者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在《譯者登場》一書中,羅賓遜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人文主義色彩的詞匯“翻譯身體學”(the somatics of translation)。他批判以往西方的翻譯研究受西方理性主義的壓制,沒有深入到翻譯的實際和實質(zhì),他借助“身體”一詞(或者說以翻譯的身體學為基礎),解構西方主流翻譯理論背后隱藏的理性主義邏輯概念,顛覆長期以來譯者與作者、讀者的關系,把研究的焦點重新落實到“人”身上,關注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所受影響和制約,宣揚作者、譯者、讀者雙層面的平等對話機制[11]。

韋努蒂在《譯者的隱身》一書中也為譯者長期在翻譯中的“隱身”狀態(tài)和卑微的地位鳴不平。因此,他在書中大力倡導“異化”的翻譯策略,力圖在譯文中彰顯“他者”的同時,也讓譯者現(xiàn)身,讓譯者獲得應有的尊敬和地位[12]。

(二)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為殖民地爭取權力話語的武器

在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家看來翻譯是一種政治行為,在長期的殖民過程中,翻譯成為了殖民者的“共謀”。殖民者用翻譯來構建代表真理的“他者”形象,傳播意識形態(tài)的價值觀念。翻譯成為殖民主義借以維護文化等級秩序和不對稱權力關系的重要途徑,儼然成了帝國的殖民工具。在長期的殖民化統(tǒng)治下,被殖民者不得不在殖民者虛構的意象中解讀和關照自身的生存境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文化等級秩序——前者高雅后者庸俗,前者文明后者野蠻,前者聰慧后者愚笨等等——進而造成了被殖民者“我不如人”的強烈自卑感,甚至走向自我殖民,殖民者正是通過這種不平等的話語等級體系來維護自己的殖民統(tǒng)治[13]。

后殖民翻譯就是要揭示翻譯在殖民化過程中的這種“不光彩”的作用,對傳統(tǒng)的以西方為中心的翻譯觀進行消解和批判。為了重塑殖民地的真實形象,為殖民地爭取話語權,后殖民翻譯理論家們提出了不同的后殖民翻譯策略,將翻譯由殖民共謀的工具轉(zhuǎn)變?yōu)橹趁竦挚沟奈淦?。后殖民翻譯理論大師尼蘭賈納(Niranjana)提出了“破壞性翻譯”(translation as disruption)觀。所謂“破壞性翻譯”就是破壞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能指符號系統(tǒng),跨越后殖民主義者在制圖學上描述的空間和控制的意識形態(tài)。為此,尼蘭賈納通過分析后殖民翻譯作品,提出了反思性的、即興的和干預性的翻譯策略[14]541?;裘住ぐ桶?Homi Bhabha)提倡用雜糅(hybridization)的翻譯策略來向帝國主義和文化霸權發(fā)起挑戰(zhàn),以期營造文化多樣性的格局。雜糅將不同種族、文化、語言、意識形態(tài)彼此混雜的過程,是殖民地和弱勢文化顛覆和瓦解文化霸權的一種抵抗性策略。巴西學者德坎波斯兄弟(Haroldo&Augusto de Campos)的“食人主義翻譯觀”(cannibalism)在消除殖民化和重塑文化身份方面的表述則更加直接。食人主義翻譯通過吞噬象征西方文化的原文,從中汲取營養(yǎng),進行再創(chuàng)造性翻譯。這種再創(chuàng)造重寫巴西人的文化身份,讓殖民地擺脫被壓抑的無聲狀態(tài)。通過吞噬與再創(chuàng)造,原文在譯文中浴火重生,被賦予了新的生命,這時原文反而要依賴譯文才能獲得生存,從而顛倒原文與譯文、宗主國與殖民地的主次關系,達到解構殖民霸權,為殖民地爭取權利話語的目的。

(三)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為女性爭取權力話語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就是要揭示用忠實與不忠實來評判女性與翻譯的偏見。翻譯在女性主義者看來就是她們追求話語權力的理想武器。蘇珊·哈伍德在譯本《他人的信》的前言中直白地說:“我的翻譯是一項政治活動,目的是讓語言為女性說話,我的署名意指我采取了所有的翻譯策略,讓女性在語言中顯現(xiàn)?!保?5]

3.2.1 增加停車場車位數(shù)量。對于醫(yī)院內(nèi)部停車難的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增加停車場車位數(shù)量。在地上停車位有限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好地下停車場的資源來緩解停車位稀缺的問題,也可修建占地面積小且空間利用率高的機械式立體停車場。同時可以聯(lián)系周邊的公共場所的停車場,進行停車位資源共享,分流醫(yī)院的停車需求,提高車位周轉(zhuǎn),避免停車位的資源浪費。

為了實現(xiàn)其權力話語訴求,女性主義者在翻譯中采用干預策略,對翻譯文本進行女性主義創(chuàng)造。弗洛托(Luis von Flotow)曾總結(jié)了女性主義翻譯的三種策略:增補(supplementing),前言和注腳(prefacing and footnoting),劫持(hijacking)[14]463。增補是為了彌補語言的差異;前言和注腳是女性主義譯者經(jīng)常采用的策略,借以發(fā)揮女性翻譯的教喻作用;劫持是對本不具備女性主義意圖的文本進行剝奪和挪用,如朱虹在翻譯《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時將“上帝似乎對女人不公平”和“有女人擔任艱苦的孕育和分娩”分別譯為“God did not treat women fairly”和“women alone have to bear the burden of pregnancy and deliverance”,第一句話將原文猜測、懷疑的語氣變成肯定的語氣,第二句在原文的基礎上增加了“alone”,從而將本不具備女權意識的文本變成了具有女權意識的文本。

所以,不論是從理論還是從翻譯實踐來看,翻譯在女性主義者看來就是其實現(xiàn)權力話語的理想武器。

二、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對翻譯研究的影響

福柯的權力話語等后現(xiàn)代理論被引入翻譯研究后,給翻譯研究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翻譯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翻譯研究領域的拓展和譯者主體意識的提升影響尤甚。

(一)后現(xiàn)代主義視角下翻譯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

在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登臺之前,文藝學派翻譯理論和現(xiàn)代語言學派翻譯理論統(tǒng)治了翻譯研究。在文藝學派看來,翻譯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形式之一,屬于美學范疇。它的任務首先是尋求藝術上的對應,而不是語言上的對應,翻譯的單位是印象、感情、形象,翻譯的目的是從整體上再現(xiàn)原作的藝術現(xiàn)實;語言學派則認為,翻譯是一種語言行為,它依靠兩種語言的對比研究進行工作。它的任務是尋找語言上的對應,翻譯的單位是句子、段落、話語,翻譯的目的是從整體上再現(xiàn)原作的語言功能。雖然二者在就翻譯本質(zhì)的認識上觀點不一致,但我們可以看到二者關注的焦點都是如何實現(xiàn)“對等”,大體上來說都是一種規(guī)定性的研究范式。

隨著后現(xiàn)代思想與翻譯研究相結(jié)合,翻譯研究的范式也逐漸轉(zhuǎn)向描寫研究。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不再關注我們應該怎樣翻譯,什么是正確的翻譯,如何實現(xiàn)對等之類的問題;轉(zhuǎn)而關注譯者為什么要那樣翻譯,那樣翻譯有什么樣的影響等等。也就是說研究的焦點由翻譯過程轉(zhuǎn)向了翻譯產(chǎn)品(譯文)。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擺脫了傳統(tǒng)翻譯理論中專注于語碼轉(zhuǎn)換的分析模式的束縛,揭露了政治、權力、意識形態(tài)及其他社會經(jīng)濟因素對翻譯的影響,探討翻譯在殖民構建、女性話語、文化身份構建、民族認同等方面的作用。

(二)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拓展了翻譯研究的疆域

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突破單一的對語言文字的關注,研究的視域提升到了文化、歷史、哲學等廣闊而深遠的社會領域,使翻譯研究的疆域得到拓展,使翻譯研究的跨學科性質(zhì)得到了凸顯。

(三)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張揚了譯者的主體性

在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中,“忠實”是壓倒一切的標準,譯者被認為是作者的傳聲筒,要將原文的信息不增不減、一字不差傳遞給讀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嚴禁夾帶“私貨”。在原作者一統(tǒng)天下的時代,譯者的主體性毫無發(fā)揮的余地。在現(xiàn)代語言學派翻譯理論中,學者們熱衷于界定各式各樣的“對等”。在“對等”理論的指引下,翻譯似乎就是從一種語言中尋找另一種語言的對應表達。面對這樣的任務,裝備精良的機器就能完成,完全無需譯者發(fā)揮主體性,在某種程度可以解釋機器翻譯何以興盛一時。然而,人們很快就認識到了這種遮蔽譯者主體意識理論的缺點。

隨著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的登場,譯者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歡樂時光。由于后現(xiàn)代主義的無中心意識和多元價值取向,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評判價值的標準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使人們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會理想、人生意義、國家前途、傳統(tǒng)道德等等,從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徹底解放,也使人對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后現(xiàn)代的翻譯理論中,譯者的主體性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在尼采“上帝已死”的高喊聲下,后現(xiàn)代主義者紛紛開始了對作者主體性的解構。德里達對原文本意的否定為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打開了方便之門,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無疑預示了譯者的“現(xiàn)身”與“登場”。譯者便決定利用自己的大好時光,從而“干預”、“抵抗”、“劫持”、“操控”、“吞噬”等翻譯策略備受譯者青睞??傊?,從后現(xiàn)代翻譯的各個流派來看,譯者的主體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顯。

三、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的局限性

雖然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在拓展翻譯研究的疆域,引導翻譯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以及提升譯者的主體性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并不是說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就是完美的,其本身也有局限性。

首先,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過于強調(diào)政治、意識形態(tài)、權力話語等翻譯外部因素的研究,而忽略對意義等翻譯內(nèi)部因素的關注。任何一種翻譯理論,如果只關注翻譯研究的某一個方面,那就如同盲人摸象,難以深刻地反映翻譯研究的全貌。所以翻譯理論應該內(nèi)外并重、均衡發(fā)展。同時,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將翻譯研究引入政治、哲學、歷史、文化等社會領域,雖然可以擴大翻譯研究的疆域,但如果處理不慎,翻譯研究有被其他學科蠶食、吞噬,從而淪為其他學科的工具的危險。在前面論述過的后殖民主義、女性主義等流派中翻譯的工具性功用就十分突出。

其次,由于后現(xiàn)代主義反理性、反傳統(tǒng)、反整體的特點,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往往顯得情緒化、主觀化、觀念化和宗派化。其對原文本意、作者權威的解構與否認雖然有助于提高譯文和譯者的地位、張揚譯者的主體性,但過度否定原作本意和作者的做法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它不僅會挫傷人們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同時也會讓翻譯標準無窮盡的多元化。其結(jié)果就是什么都是翻譯,而什么又都不是翻譯,連翻譯本身也被消解掉了。雖然我們不反對翻譯標準的多元化,但也絕對不支持翻譯標準的泛濫化或翻譯無標準化。

最后,后現(xiàn)代翻譯策略與其目的有沖突的一面。后現(xiàn)代主義關心弱者和邊緣,希望幫助弱者和邊緣走向中心;后現(xiàn)代翻譯反精英,反對學院派,主張文藝的通俗化和大眾化。然而,不論是在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中還是在翻譯實踐中,后現(xiàn)代主義者往往陶醉于文字游戲、聲音聯(lián)想、生造詞匯,他們行文時往往采取實驗的方式,讓其理論或翻譯晦澀難懂、詰屈聱牙,因而大多數(shù)人都會望而止步,只有少數(shù)專家能夠看懂。所以從形式上來說,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其實是一種精英主義的翻譯理論。就其效果而言,由于只有少數(shù)精英能讀懂其翻譯和理論,反而加劇其自身的邊緣化。所以,后現(xiàn)代主義反精英主義,然而自身卻是精英主義;希望幫助弱者和邊緣走向中心,其結(jié)果反而加劇了他們的邊緣化。

四、結(jié)論

后現(xiàn)代主義翻譯理論是翻譯研究歷史上的一次偉大革新。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的登場,權力話語理論被引入翻譯研究,改變了翻譯研究的范式,拓展了翻譯研究的疆域,造就了翻譯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興盛局面,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后現(xiàn)代翻譯理論潛在的缺陷。利用其優(yōu)勢,克服其缺陷,只有這樣,翻譯研究才能穩(wěn)步向前。

[1]郝吉環(huán).權力話語理論與翻譯理論與實踐[J].語言與翻譯,2004(2):54.

[2]Niranjana,Tejaswini.Siting Translation:History,Poststructuralism and Colonial Context[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3]Simon 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6.

[4]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羅選民.意識形態(tài)與文學翻譯——論梁啟超的翻譯實踐[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46-52.

[6]王東風.一只看不見的手——論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實踐的操控[J].中國翻譯,2003(5):16-23.

[7]費小平.翻譯的文化之維:“翻譯的政治”問題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2004(2):133-136.

[8]侯晶晶.從中國近現(xiàn)代翻譯史看政治對翻譯的操控[J].深圳大學學報,2001(6):115-120.

[9]彭桂芝.德里達“異延”解構主義翻譯觀及其理論啟示[J].湖北大學學報,2008(6):116.

[10]郭建中.論解構主義翻譯思想[J].上??萍挤g,1999(4):4.

[11]謝天振,陳浪.在翻譯中感受在場的身體——讀道格拉斯·羅賓遜的《譯者登場》[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9):60.

[1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3]屠國元,朱獻瓏.翻譯與共謀——后殖民主義視野中的譯者主體性透析[J].中南大學學報,2010(6):154.

[14]劉軍平.西方翻譯通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15]葛校琴.女性主義翻譯之本質(zhì)[J].外語研究,2003(6):36.

[16]Susan Bassnett.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M]∥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eucation Press,2001.

猜你喜歡
后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譯者
《墜落的人》中“拼貼”的后現(xiàn)代敘事意義
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90后現(xiàn)代病癥
意林(2020年4期)2020-03-17 09:22:20
從后現(xiàn)代主義傳記戲劇到元傳記:重讀《戲謔》與《歇斯底里》中的荒誕性
元藝術與后現(xiàn)代主義
藝術評論(2020年3期)2020-02-06 06:29:26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后現(xiàn)代主義的幻想
《寵兒》中的后現(xiàn)代敘事策略
淺談后現(xiàn)代主義對服裝設計的影響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外語學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山阳县| 遂平县| 石阡县| 阿坝县| 宁南县| 南阳市| 视频| 信阳市| 永和县| 汶川县| 微博| 济宁市| 台中市| 樟树市| 钟山县| 彩票| 历史| 新竹市| 固安县| 翁牛特旗| 夏邑县| 鱼台县| 云和县| 搜索| 延津县| 石楼县| 巴南区| 建宁县| 东港市| 兴安盟| 天峨县| 海城市| 揭西县| 建平县| 珠海市| 鹿泉市| 洛宁县| 安龙县| 宁强县| 韶关市|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