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青
(山東藝術學院《齊魯藝苑》編輯部,山東濟南250014)
地域文化生態(tài)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研究視角和政府責任
張維青
(山東藝術學院《齊魯藝苑》編輯部,山東濟南250014)
地域文化生態(tài)與藝術創(chuàng)作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受到重視。研究地域文化生態(tài)與藝術創(chuàng)作應考察其生成的歷史和面臨的處境,應有宏闊的學術視野和具體的操作方法。政府在對地域文化生態(tài)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保護與利用中應承擔起責任,使傳統的深厚積蘊在創(chuàng)新建設中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地域;文化生態(tài);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視角;政府責任
地域文化生態(tài)在現代文明的發(fā)展中,越來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視,但也陷入兩難的境地。這是因為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地域文化一方面堅守著自身的淵源,一方面也要適應著時代的潮流。但就目前來看,地域文化的價值還是得到普遍的認同,也許它在將來仍然難以割除其深含的基因和命脈。從物種起源和生活軌跡看,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世界如果只有一副面貌、一種腔調,而忽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創(chuàng)造和不同民族的思維方式,那么這樣的文化壟斷也就會使人類陷入僵化的語境中。因為地域文化的豐富多彩,才使人領略到新異的景觀和音聲。“文化的地域觀念由來已久,但是,我們對地域文化的重視嚴重不足,這是長期強調統一文化、核心文化或文化一元論的必然結果?!雹佼斎唬@不是說地域文化不會產生變更再造,從某種意義而言,文化的嬗進其實就是一種異化的結果。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中,地域文化正是因為不同程度的交流和溝通,才加強了消解和重組,它的消解一方面使原生態(tài)文化在優(yōu)選中受到破壞,它的重組一方面也使傳統的資源發(fā)生著更新變異。但深入研究會發(fā)現,地域文化是植根于特定地理、氣候、人種、族群之中的,其文化特性當然含有人類的共性,然而抽象的普適性恰恰是寓于具體的特殊性之中。
地域藝術創(chuàng)作是基于文化生態(tài)之上的,同時也是文化生態(tài)的集粹性反映。就人而言,生活在一定地域,其肌體、性格、情感、心理等等要素都會帶有自然的選擇和習慣的養(yǎng)成。而作為一定社會政治、經濟反映的意識形態(tài)文化,每個人都受到其熏陶浸潤而難以逃脫其制約。一般而言,藝術創(chuàng)作都要受到傳統的框束和規(guī)訓,同時又要面對現實的情境和訴求,最終形成自己的特點和風格。那么,藝術家除了要具有先天的稟賦外,其在傳統技法訓練中承續(xù)的正是所在地域的藝術結晶,其在走入自然和社會的采風中也更多的是家鄉(xiāng)的景致和習俗,其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往往也就展示著自己的性格而形成獨特的風貌。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地方群體同樣如此,這就形成地方特色,如此積淀下來,于是便有了傳統。放眼望去,中國的地域文化各有千秋,藝術流派更是不勝枚舉。近年來,關于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不斷推出,而藝術創(chuàng)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別要說明的是,在全球化語境下對地域文化和藝術的關注不是削弱了,而是在中外學者的踐行倡導中更加珍視了,都將一定地域列為考察和分析對象,這說明盡管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們有著普適性的追求,但同樣重視、挖掘、開發(fā)和思考著各地域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和終極價值。
地域文化和藝術固然帶有濃郁的本土性,當然也不是墨守成規(guī)、一成不變的。在中國長時期大一統的制導下,各地域的文化和藝術因素被整合提煉,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氣派的典型主流、精英風格。這種由統治者和士大夫倡導的具有高雅意味的文化藝術,無疑是在高端立場上、在廣闊視域中由各地域民間生態(tài)與創(chuàng)作集萃而來。它抽取、糅合了各地域最富有生命力、表現力的鮮活題材和樣式,使之注入自身的道德取向、教化功能、情感抒發(fā)、審美趣味,從而將原生態(tài)文化藝術提升到普世性宏約規(guī)律中。這種升華一方面導致了創(chuàng)作者的精深探索,引領了全社會的價值判斷,一方面遮蔽了原生態(tài)的本體面貌,推進了多元化的兼并過程。就全球態(tài)勢看,西方的現代化發(fā)達國家綜合實力雄厚強大,因此其價值觀念也伴隨著高科技滲透進相對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對此,以往較為封閉的地域面臨著開放的世界,怎么能無動于衷、坐視不見而心有戚戚焉呢?GDP的增長、互聯網的開通,又怎能不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呢?故而,地域文化和藝術正面臨著被消解的災難。但是,就如一個人的本性一樣,他又不是很容易失滅的。一個地域的文化生態(tài)和藝術創(chuàng)作,正如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它不是短時期能打造出來的,而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皶r空限制性是人類一般文化存在的顯著特征。從空間維度上看,人類總是在自己直接所處的地域空間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文化,形成各自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和文化傳統。所謂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內文化現象及其空間組合特征。其基礎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在文化的形成及發(fā)展中,地理環(huán)境通過影響人類活動,而對文化施加影響。不同人群所處的獨特地域環(huán)境所形成的文化隔離,也有效地保持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獨特發(fā)展趨向。盡管由于文化傳播工具的進步使不同地域間文化的相互影響日益擴大,但漫長的歷史所形成的文化隔離仍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發(fā)生著不同程度的作用。這種文化發(fā)展的空間限制性所形成的文化的地域性,成為一種文化強制力量,制約著不同地域的文化性質、類型、水平、方向和速度?!雹谝虼吮M管有著自上而下、自外而內的他者影響,地域文化和藝術仍然有著源自本地的血脈和特征,也正因此,其具有的不可再生性是難能可貴的。許多文化藝術遺產一旦損壞、變異、毀棄,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人類文明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對待地域文化藝術絕不能搞“先拆毀、后重建”,而應在吸收他者的新異創(chuàng)造中融入本地的生命意識,使傳統的符碼承載著當代的理性,使酒神的狂歡沐浴著日神的光輝而精彩煥發(fā)。
對地域文化和藝術的記述在我國古已有之,從先秦時期至今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反映了各地的文化生態(tài)的演進和藝術創(chuàng)造的過程。《詩經》中有風、雅、頌,風即各地民謠,記述了西周至春秋時期百姓的現實生活與思想情感。秦漢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但文獻中仍有各地風俗的記載與描述。西漢揚雄所著《方言》,生動地勾畫了一幅當時東起齊魯、西至秦晉、北起燕趙、南至沅湘的語言分布圖,使我們真實地了解到各地使用的許多詞匯和發(fā)音。南北朝時,南朝宗懔撰寫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了許多當地的習俗。北朝楊炫之所撰《洛陽伽藍記》也是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民情于一體的名著。唐代出現盛世,國家雄強壯闊,文化恢弘壯麗,李吉甫編成《元和郡縣圖志》,詳細記載了全國各州縣的沿革、地理、戶口、貢賦等,各地各類藝術百花競放,可謂風光無限。從北宋到南宋,汴梁和臨安的朝野風貌亦可從《東京夢華錄》、《西湖老人繁勝錄》窺見一斑。明清時期,地方志大量增加,形成系統的各地之全史,其中富有特色的文化尤為本地看重。近代以來,徽商、晉商崛起,京派、海派形成,無不包孕著當地的文化藝術和時代創(chuàng)造。簡要勾畫中國地域的特色發(fā)展,意在表明自古以來雖漸整合一統,但在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景畫什么圖。盡管有雅頌之聲、筆墨之道,但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必然以自我生存環(huán)境為前提。
但是,在中國,深入研究、剖析地域文化和藝術的著述不是很多,這大概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學術傳統有關,主要表現在“大而化之”、“述而不作”或“崇尚經史”、“索隱考據”。在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據主流,帝王和禮教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統系,從而形成宏大敘事的言說模式,即使有一些科學發(fā)現與細微辨證,或者鄉(xiāng)土民俗的別致風情,也往往被納入到政治的訴求和權威的闡說中,如此賡續(xù)鋪設的思路軌道就導致對具體問題的探索拘囿。只是自近代西學傳入中國之后,西方人“天人二分”的求實精神給中國人以啟發(fā),西方列強以先進的科技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在“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法則中擴大了生存空間。五四以后,西學在中國興起,科學和民主之風一時勁吹,尤其是知識分子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此時的著重點在救亡圖存,因而對地域文化和藝術還未過多關注。20世紀上半期不是沒有學者探討中國百姓生存和各地民間狀況,但世界的動亂和中國的內政導致學者無法進行深入的考察,更談不上對地域文化與藝術的保護,這使各地的文化生態(tài)和藝術創(chuàng)作處于自生自滅之中。
新中國成立后,存留于民間的各種文化活動和藝術樣式也被賦予了新的內容。進入21世紀,中國的學術研究走向了繁榮多元的局面,西方國家的學術成果被大量引進,其研究理論和方法也給我國學者帶來諸多新啟悟。尤其是一些在我國學界以往被忽略、被遮蔽的新學科受到重視,如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等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
在西方,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描述,自古希臘賢哲的著作中就已出現。中世紀,道成肉身,上帝成為救世主,神明成為尊崇和膜拜的對象,科學與藝術都是闡釋宗教的工具。文藝復興時期,人本意識覺醒,人文主義流行,人類學研究萌生,這一關于人體解剖和生理結構的實證探析,為我們今天所說的體質人類學打下了基礎。但西方人文主義反對神本主義,固然有其歷史的進步性,實際上把“人本”作為一種特殊的“物本”,也就是說,其對“物本”即“人本”的研究,都是基于“客體”而有所成,由此可看出西方學者的“科學”態(tài)度。其后,啟蒙思想家康德論述了主體能力在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性,他把各種主體放在他的義理系統中予以解析,進一步用理性的方法,透顯了知識主體、道德主體和審美主體的作用。進入19世紀后,隨著學術視野的開闊,歐洲許多學者開始對考古學感興趣,所以學者們開始注意存留的原始種族的體質類型和原始社會的文化的報道,由此人類學開始從體質、文化諸方面進行廣泛綜合的研究,人類學也就大致區(qū)分為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以及專門研究史前時期的人體和文化的史前人類學。從語源學上講,人類學是研究人的科學。這門學科試圖依據人類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綜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別強調人類的差異性以及種族和文化的概念。20世紀以來,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開始分離,同時許多人類學家開始轉向所謂“文化多元論”觀點,并出現許多流派。
關涉到地域文化和藝術研究的在西方還有多種學科,以地域為中心的研究本就是跨界與個案的結合,其中民俗學也十分重要。“與其他各國相比,中國人對于從民俗文化中汲取治理社會的經驗帶有更為顯著的自覺性。早在商周時代,中國人就特別注重從民俗中汲取治理國家的豐富營養(yǎng),不僅將采風作為重要政務之一,而且將‘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作為調查和研究民俗的主要目的。大概正是由于這種傳統的存在,中國民俗學才在新文化運動中得到學者們的注意而迅速崛起,成為研究中國傳統社會文化以尋求新生之路的一門重要學科?!雹勖袼讓W主要針對歷史和現實的民間俗尚如信仰、事象及思考模式進行研究,來闡明這些民俗現象在時空中的流變意義。民俗古今中外都有,但作為一門學科建立也是始于西方,1846年湯姆斯最初提出“民俗學”一詞,并倡議研究這門學問,其研究對象的原本含意是“民眾的知識”或“民間的智慧”。英國在產業(yè)革命之后,成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國家,其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與過去以農牧業(yè)為主的封建社會的形態(tài)有著很大的差異,這種現象引起不少學者產生一種從科學上給予解釋的要求。由于民俗現象的普遍存在,促使這門學科得到廣泛深入的發(fā)展,遂成為社會科學中一門引人注目的學問。民俗是特定地域居民生活形態(tài)的真實反映,舉凡生活中食、衣、住、行、喜、怒、哀、樂的內涵與形式,以及其間思想、行為、儀節(jié)、活動的記錄與形成,都是民俗學探討的主題。民俗學研究涉及的領域隨著時間的發(fā)展也越來越廣泛,今天在有些國家已經擴展到全部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領域。但由于地域的不同,從社會基礎和相應的社會關系,到上層建筑的各種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大都也有著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如過去各種勞動的組織、操作的表現形式、技術上的特點和所附著的信仰,過去社會中的宗教廟會、生活習慣、年節(jié)風俗,以及人們一生中所奉行的誕辰、結婚、喪葬等儀禮,還有各種藝術形式。因此,對于民俗學的認知與闡述,也為當今國際學術研究極為重視。當然,民俗學與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各有側重,但學科的交叉性也是顯而易見的,這正呈現出當今學術邊界擴展和互融的特點。只是還要強調一點,為了獲得研究的深入,比如對地域文化與藝術,跨學科的契合與匯通必然應聚焦核心案例,各種理論與方法的參互與映照將有益于系統地考察和解決問題。
地域有大有小,選取宏觀視野或微觀視角,或將二者聯系起來研究都有其重要意義,都可開啟人的認識和思考。社會學亦是如此,“就其最一般的意義而言,它是一門關于社會的科學。1838年,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西方社會學的創(chuàng)始人孔德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首先使用‘社會學’概念的,目的是要表明一種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種思辨的社會哲學或歷史哲學的實證社會學說?!雹芸椎掳l(fā)明了社會學這一新的學術范疇,其后社會學利用經驗考察與批判分析來研究人類社會結構與活動,其研究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現代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實態(tài),或是當代社會如何形成演進以至今日的過程,不但注重描述現況,也不忽略社會變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范圍廣泛,其方法論也是多元的,小到幾個人面對面的日?;?,大到全球化的社會趨勢及潮流。社會學愈發(fā)展其定義也愈多,主要可概括為三類:一類側重以社會整體為研究對象,主要代表是孔德、斯賓塞、迪爾凱姆等人,這種觀點形成社會學中的實證主義路線。一類側重以個人及其社會行動為研究對象,這類觀點的主要代表是韋伯等人,形成社會學中的反實證主義路線。這兩類觀點對后世影響至深。第三類可視為這兩類觀點的變形或混成。馬克思主義派的社會學者,大都是以社會和個人的統一為指導的,認為個人是社會的存在物,應當避免把抽象的“社會”同個人對立起來;反之,社會又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是各個人借以生產的社會關系的總和。而在社會學的研究中,同樣離不開人類學、民俗學的知識。類似的現象在當今不勝枚舉,在自然科學中,如化學與物理學的交叉,化學與生物學的交叉,物理學與生物學的交叉等;在社會科學中,如人類學與宗教學,民俗學與民族學,社會學與心理學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同樣有著交叉,如今的信息技術和文化可謂密不可分。從學科歷史發(fā)展看,傳統的、主流的科學概念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懷疑一切”、“價值重估”使學者們打破了封閉的學術系統,而以往被忽視或被遮蔽的人文價值得到揭示和彰顯。在后現代語境下,一些所謂的傳統的、正經的理念甚至被質疑、被顛覆,先驗的假說往往被直觀的現象所證偽,透視的意義也由于人的視角和觀念不同而有著巨大的差異。而同樣,不斷裂解的學科細分與重新組合也使以往的學科研究增加了新的意義。
文化是藝術的母體,藝術是文化的結晶,文化與藝術是不可分割的。追溯歷史會發(fā)現,中國從先秦到秦漢,由“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中央政權確立了至高無上的權威,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主共和國才得以建立,但“天不變,道亦不變”是貫穿始終的思維方式,文化和藝術也被統合進“大一統”的“模式”中,盡管各地仍然有其土俗遺尚在頑強地表露。西方從古希臘到中世紀,神學成為普世的信仰,文藝復興運動對中世紀神學統治的沖擊,使人文理性重又建構起來,其后一波又一波的文藝思潮在離經叛道中涌現,科學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理性的發(fā)達也導致人文情感的喪失,因此,20世紀以來現代派藝術又重尋“終極關懷”,而后現代更是以叛逆姿態(tài)“反理性”、“反主流”,民族的、另類的懷有深思或隨性的表達成為時尚??梢姡缬媒y一的概念框定人們的思維時,人們會發(fā)現獨特的事實并非符合既成的概念,因此探索其中的奧秘會導致僵化觀念的解構,于是在創(chuàng)造中開出新的路向和境界??疾煳幕囆g的發(fā)展脈絡,它正是在不斷的否定中創(chuàng)造著新的領地。今天關注原生態(tài)實質上是對人類文化的深刻反思。因此,在非物質文化的保護中,我們看到對人類文化遺產的尊重,從根本上說,價值還原有利于現代社會的發(fā)展,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有利于人類家園的共建。
地域文化與藝術的存在是事實,研究理論和方法的探討是學術,如何保護和利用就是責任,在這方面政府的作用就很重要了。自從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2003年發(fā)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我國政府更加積極投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一系統工程建設之中。但是,面對經濟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我們看到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面臨著嚴重的沖擊。毋庸諱言,出現這種狀況是與一些政府的作為相關聯的。在城市化推進的過程中,經濟指標占有重要地位,許多鄉(xiāng)村正在失去原有的生態(tài),而扎根于鄉(xiāng)土的民間傳承成了無水之魚。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席卷著世界各個角落,而文化生態(tài)多元化也隨之被裹挾著產生變異。當然,現代文明在提升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改善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從歷史上看這也是一種進步。但在肯定這一歷史性進步的同時,我們得警惕不加取舍的同質化不符合人類的本性,沒有差異化的思維也會導致創(chuàng)造力的喪失。因此,如何在現代性的普適中保留原生性的特征,這才是大千世界多元發(fā)展的根本要義。從理論上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正是這樣的實踐。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出現一些偏差,不能不說是一些政府機構缺乏深刻的認識和有效的措施。故而,作為權力中心的政府在社會發(fā)展中,應顧及到經濟與文化的協調平衡,唯此也才能具有地域特色和生命魅力。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特定的地域有著特定的人群,繼承著并創(chuàng)造著特定的文化和藝術。這是寶貴的資源,政府應該加以保護和利用?,F在的問題是,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藝術正瀕臨滅絕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保護與利用的意識不夠強。經濟開發(fā)成為工作重心,文化建設淪為點綴陪襯。鄉(xiāng)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文化藝術也就失去了原有根基。而且為了建設現代城市,所有城市景觀大都千篇一律。有的地方為了商業(yè)利益,打造旅游景點卻缺乏傳統底蘊。二是政府保護與利用的措施不到位。由于對文化藝術不重視,因此也就談不上大力支持。在經濟上難以提供資助,在人才上難以給予尊重。對歷史傳承不以為然,對專業(yè)建議也置若罔聞。這就使得當地的文化藝術淪落下去,而被強勢的規(guī)訓的現代文明所取代。三是政府的保護與利用的效果不明顯。正因為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為突出改革成果而建造形象工程,有時規(guī)劃設計不但未能凸顯地域特色,反倒是對地域文化由偽造而扭曲,沒有按照文化藝術的規(guī)律來辦事,也就使一些傳統項目不能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當地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資源遭到破壞和遺棄。
從當下看,那些極富民族特色的原生態(tài)藝術受到大眾歡迎,正是由于觸動了現代文明遮蔽下人們已經麻木異化的心靈。我們到各地的城市和鄉(xiāng)村游覽所見略同,感受不到當地的場域特征和文化氣息就會失望,反證了審美雷同帶來的視覺疲勞。從更深層次講,看到的則是割斷了的一個地方的歷史傳統和被壓抑了的一個地方的本土個性。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香港房屋協會原主席潘祖堯作題為《城市建設中的隱憂》的發(fā)言,引起全場共鳴和掌聲。他在發(fā)言中肯定了我國近年來城市建設取得的史無前例的大發(fā)展,但也指出城市建設中的痼疾非但沒有得到根治反而令人憂心忡忡。他列舉弊端時說到“千城一面”:“雷同的規(guī)劃,雷同的建筑,雷同的景觀,結果把城市的個性和靈性都給扼殺了。真是令人痛心!”他還對于被破壞的近現代建筑和不斷被復制的假古董表示了憤慨:“10年來中國城市大發(fā)展中,不知拆了多少有歷史意義的近現代建筑,……相反,各地卻熱衷于造假古董。這些勞民傷財的假東西又有多少價值?”他還提到了獻禮工程和政績工程的現象:“許多地方政府為了面子,為了政績,違背科學,不少建筑缺乏充分的前期論證準備,匆匆上馬,趕工期、搶時間,剛剪完彩又花大錢改造,總是這樣折騰的話,老百姓受不了,國家也受不了!”⑤他的發(fā)言可謂鞭辟入里,令人警醒。
我們知道,任何藝術都源于生活,都發(fā)自生命,都充滿生機,缺少了這些元素,也就難以打動人心。這些元素都與一定的地域相關,在具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自會產生其音樂的曲調和發(fā)聲的方法,自會產生其繪畫的面貌和書寫的方式,自會產生其戲劇的情節(jié)和表演的方略。中國與外國不同,中國各地又有不同,正是這些不同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藝術。將富有個性的鮮活藝術強硬地框束于概念一統的范式之中,無疑是對藝術生態(tài)的破壞而將導致藝術生命的喪失。當然,各地的人的生命與藝術有其相通的一面,這也是世界大同的根本依據,但內在之理可以殊途同歸,而外在之形可以百花齊放,不能想象所有的藝術創(chuàng)作都是一個模型,那其實是藝術死亡的可怕場景。故此我們才提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不是求同而是求異,挖掘自有的、深層的、特別的異質要素,找尋原始的、靈感的、直覺的本質體驗,是沖決現代理性桎梏的一種途徑。也就是說,20世紀以來,西方學者對傳統理性的反思,推進了人文科學的探索,在既往理論基礎上結合社會現實提出了新見解,這對歷史進步應是有啟發(fā)的。如果我們的一些地方政府還一味地墨守那些“高、大、全”的陳規(guī),還盲目地崇洋媚外地搬取那些過時的“舶來品”,而不是遵循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開動腦筋,集思廣益,獨創(chuàng)地域風貌,那么,從我們的生活到我們的藝術將會失去其物種之根,還有什么自我面目可言?
由此,對地域文化的保護和利用,政府的責任就尤為重要。它一定是對本地有著全面的了解,善于聽從專家的良好建議,從維護國家的大局出發(fā),尊重所在區(qū)域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fā)展經濟,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堅守人文理想,使“理想的家園”可以“詩意的棲居”。
[注釋]
①陳見東:《符號、傳播、地域美術與文化》,《藝術探索》,2008年第5期。
②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版,序。
③葉濤、吳存浩:《民俗學導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頁。
④吳增基,吳鵬森、蘇振芳:《現代社會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頁。
⑤黃利明,姜雷:《潘祖堯痛揭城建9大痼疾質疑“首都效應”》,《經濟觀察報》,2011年3月8日。
張維青(1953-),男,山東藝術學院教授。
G122
A
1003-8353(2012)03-0149-04
[責任編輯:曹振華]